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归纳猜想问题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归纳猜想问题教案

ID:755763

大小:497664

页数:6页

时间:2021-07-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四 归纳猜想问题 考情透析: 归纳猜想问题也是探索规律型问题,这类问题一般给出一组具有某种有规律的数、式、 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认真观察、分析 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类 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题型特征: 规律探究性问题的特点是问题的结论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对问题的观察、 分析、归纳、概括、演算、判断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才能得到问题的结论.这类问题,因其 独特的规律性和探究性,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 中考试题中,不仅频频出现规律探究题,而且“花样百出”.常见的类型有:(1)数式规律型;(2) 图形变化规律型;(3)坐标变化规律型;(4)数形结合规律型等. 策略分析: 解题思路:是“观察→归纳→猜想→证明(验证)”, 解决规律探究性问题常常利用特 殊值(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 规律(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数学结论),然后验证或应用这一规律解题即可.解答时对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具体做法: 1.认真观察所给的一组数、式、图等,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概括,归纳它们的共性和蕴含的变化规律,猜想得出一个一般 性的结论; 3.结合题目所给的材料情景证明或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具体策略: (1)数式规律型:数式规律涉及数的变化规律和式的变化规律,式变化规律往往包含数的 变化规律.数的变化规律问题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大小变化规律的问 题,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验证,然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以列代数式为主要内容; 式的变化规律通常给定一些代数式,等式或者不等式,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一般解法是先写 出代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的不同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 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写出符合条件的格式. (2)图形变化规律型:图形变化型问题涉及图形排列规律和变化蕴含的规律.主要是观察 图形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其联系和区别,用相应的算式由特殊到一般描述其中的规律.这 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3)坐标变化规律型:此类题型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 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类问题的关键. (4)数形结合规律型: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的能力,解决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很好的“数感”,还要有很强的“图形”意识. 类型一 数式规律型 【技法梳理】对于数式规律型问题,关键是根据已知的式子或数得出前后算式或前后数 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再利用这个变化规律回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1.下面是一个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1 第 1 行 2 第 2 行 2 3 2 第 3 行 4 3 2 第 4 行 …… 根据数阵的规律,第 n(n 是整数,且 n≥3)行从左到右数第 n-2 个数是 (用含 n 的代数式 表示). 2.请你计算:(1-x)(1+x),(1-x)(1+x+x2),…,猜想(1-x)(1+x+x2+…+xn)的结果是( ). A. 1-xn+1 B. 1+xn+1 C. 1-xn D. 1+xn 【小结】 此类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单项式的知识.找代数式的变化规律,一般是由特殊 到一般,得出一般规律.比如典例观察单项式的规律,把一个单项式分解成数字因数和字母因 式的积,分别找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规律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类型二 图形变化规律型 典例 2 如图,将若干个正三角形、正方形和圆按一定规律从左向右排列,那么第 2015 个图 形是 . 【解析】 根据图象规律得出每 6 个数为一周期,用 2015 先减 2 再除以 6,根据余数来决 定第 2015 个图形.因为(2015-2)÷6=335……2,故第 2015 个图形与第 2 个图象相同,故答案 是正方形. 【全解】 正方形 【技法梳理】本题是一道找图形循环排列规律的题目.这类题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 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解题时对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有一定要求. 举一反三 3.将相同的矩形卡片,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个直角上,每个矩形卡片长为 2,宽为 1,依此类推, 摆放 2015 个时,实线部分长为 . (1) (2) (3) (第 3 题) 4.如图,在等腰 Rt△OAA1 中,∠OAA1=90°,OA=1,以 OA1 为直角边作等腰 Rt△OA1A2,以 OA2 为直 角边作等腰 Rt△OA2A3,…,则 OA4 的长度为 . (第 4 题) 5.根据如图中箭头的指向规律,从 2013 到 2015 再到 2015,箭头的方向是以下图示中的 ( ). (第 5 题) 【小结】 (1)图形循环类问题,只要找到所求值在第几个循环,便可找出答案,一般难度 不大;(2)图形的变化规律计算问题,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形,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 出规律,再利用规律解决问题,难度一般偏大,属于难题. 类型三 坐标变化规律型 典例3 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的边时反 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 1 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 P1,第 2 次碰到矩形的边 时的点为 P2,…,第 n 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 Pn,则点 P3 的坐标是 ;点 P2 014 的坐标 是 . 【解析】 如图,经过 6 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 当点 P 第 3 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 P 的坐标为(8,3), ∵2015÷6=335……4,∴当点 P 第 2015 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 336 个循环组的第 4 次反 弹. 点 P 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8,3),(5,0). 【全解】 (8,3) (5,0) 【技法梳理】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 6 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 循环,用 2015 除以 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 举一反三 6.如图,在第 1 个△A1BC 中,∠B=30°,A1B=CB;在边 A1B 上任取一点 D,延长 CA1 到 A2,使 A1A2=A1D, 得到第 2 个△A1A2D;在边 A2D 上任取一点 E,延长 A1A2 到 A3,使 A2A3=A2E,得到第 3 个△A2A3E,… 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 n 个三角形中以 An 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 (第 6 题) 7.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顶点 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 ABCD 先沿 x 轴翻折, 再向左平移 1 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 2015 次变换后,正方形 ABCD 的对角 线交点 M 的坐标变为( ). A. (-2012,2) B. (-2012,-2) C. (-2013,-2) D. (-2013,2) (第 7 题) 【小结】此类题型主要考查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从点的变化中发 现横坐标、纵坐标的变化规律. 类型四 数形结合规律型 典例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到△AB1C1 的位置,点 B,O 分 别落在点 B1,C1 处,点 B1 在 x 轴上,再将△AB1C1 绕点 B1 顺时针旋转到△A1B1C2 的位置,点 C2 在 x 轴上,将△A1B1C2 绕点 C2 顺时针旋转到△A2B2C2 的位置,点 A2 在 x 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 ,B(0,4),则点 B2015 的横坐标为 . 故答案为 10070. 【技法梳理】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AB 的长,进而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进而求出 B2,B4 的横坐标,进而得出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8.如 图 , 已 知 A1,A2,A3, …,An,An+1 是 x 轴 上的 点 , 且 OA1=A1A2=A2A3= … =AnAn+1=1,分 别过 点 A1,A2,A3, … ,An,An+1 作 x 轴 的 垂 线 交 直 线 y=2x 于 点 B1,B2,B3, … ,Bn,Bn+1, 连 接 A1B2,B1A2,B2A3,…,AnBn+1,BnAn+1,依次相交于点 P1,P2,P3,…,Pn.△A1B1P1,△A2B2P2,△AnBnPn 的面积 依次记为 S1,S2,S3,…,Sn,则 Sn 为( ). (第 8 题)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Rt△OA1C1,Rt△OA2C2,Rt△OA3C3,Rt△OA4C4…的斜边都在坐 标 轴 上 , ∠ A1OC1= ∠ A2OC2= ∠ A3OC3= ∠ A4OC4= … =30°. 若 点 A1 的 坐 标 为 (3,0),OA1=OC2,OA2=OC3,OA3=OC4…,则依此规律,点 A2015 的纵坐标为( ). (第 9 题) 【小结】此类题主要考查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发现运动的规律.综合其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解出相应的问题. 类型一 1.将一组数 , ,3,2 , ,…,3 ,按下面的方式进行排列: , ,3,2 , ;3 , ,2 ,3 , ;…… 若 2 的位置记为(1,4),2 的位置记为(2,3),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的位置记为 ( ). A. (5,2) B. (5,3) C. (6,2) D. (6,5) 2.观察分析下列数据:0,- , ,-3,2 ,- ,3 ,…,根据数据排列的规律得到第 16 个 数据应是 .(结果需化简) 3.一列数:0,-1,3,-6,10,-15,21,…,按此规律第 n 个数为 . 4.观察下列各式: 13=12, 13+23=32, 13+23+33=62, 13+23+33+43=102,…… 猜想 13+23+33+…+103= . 类型二 5.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 1 个图中共有 4 个点,第 2 个图中共有 10 个点,第 3 个图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5个图中共有点的个数是( ). A. 31 B. 46 C. 51 D. 66 (第 5 题) 6.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 1 个图案由 4 个▲组成,第 2 个图案由 7 个▲组成,第 3 个图 案由 10 个▲组成,第 4 个图案由 13 个▲组成,…,则第 n(n 为正整数)个图案由 个▲ 组成. (第 6 题) 7.如图,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 5 个图形中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 有 . …(第 7 题) 类型三 8.如图,A 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的原点,现对 A 点做如下移动:第 1 次从原点向右移动 1 个单位长度至 B 点,第 2 次从 B 点向左移动 3 个单位长度至 C 点,第 3 次从 C 点向右移动 6 个单位长度至 D 点,第 4 次从 D 点向左移动 9 个单位长度至 E 点,…,依此类推,这样至少移动 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 41. (第 8 题) 9.如图,一段抛物线 y=-x(x-1)(0≤x≤1)记为 m1,它与 x 轴交点为 O,A1,顶点为 P1;将 m1 绕点 A1 旋转 180°得 m2,交 x 轴于点 A2,顶点为 P2;将 m2 绕点 A2 旋转 180°得 m3,交 x 轴于点 A3,顶 点为 P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 m10,顶点为 P10,则 P10 的坐标为( ). (第 9 题) 类型四 10.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 A1,B1,C1 分别是 BC,AC,AB 的中点,A2,B2,C2 分别是 B1C1,A1C1,A1B1 的中点,依此类推….若△ABC 的周长为 1,则△AnBnCn 的周长为 . (1) (2) (3)(第 10 题) 11.如图,顺次连接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 A1B1C1D1,然后顺次连接四 边形 A1B1C1D1 的中点,得到四边形 A2B2C2D2,再顺次连接四边形 A2B2C2D2 四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 A3B3C3D3,…,按此方法得到的四边形 A8B8C8D8 的周长为 . (第 11 题) 12. (1)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要求 根据图(1)写出已知、求证、证明;在证明过程中,至少有两处写出推理依据(“已知”除外)] (2) 如 图 (2), 在 ▱ ABCD 中 , 对 角 线 焦 点 为 O,A1,B1,C1,D1 分 别 是 OA,OB,OC,OD 的 中 点,A2,B2,C2,D2分别是OA1,OB1,OC1,OD1的中点,…,以此类推.若▱ ABCD 的周长为1,直接用算式 表示各四边形的周长之和 l; (3)借助图形(3)反映的规律,猜猜 l 可能是多少? (1) (2) (3) (第 12 题)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