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暑假自测试卷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历史暑假自测试卷一

ID:748385

大小:303616

页数:7页

时间:2021-07-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历史 暑假自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计 48 分。 1.欧洲有位学者在其作品《论人的美德与尊严》中以《圣经•旧约全书》的内容为依据而宣 称:“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 该学者属于 A.古希腊先哲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家 D.浪漫主义文学家 2.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 国家的大统一 ② 生产的发展 ③ 民族联系 的加强 ④ 中外互相交流的影响 ⑤ 留学人员的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3.在参观达尔文成就博物馆时,馆长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 的研究领域最终驱逐出去。“那么他说这句话的依据是 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 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 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观点的提出 4.李贽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 A.是对君主权威发出的公开挑战 B.明确指出孔子论断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是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反映 D.是对理学传统观点的全面否定和抛弃 5.“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的哲学理论 基础是 A.知易行难 B.知难行易 C.因行称义 D.因信称义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 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 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7.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 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 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8.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请判断与柳公权的书 法风格最为相近,同样人品高尚,书法为后人学习,并有许多著名临摹楷体碑帖流传的盛唐 时代书法家为 A.张旭 B.颜真卿 C. 怀素 D. 欧阳询 9.卢卡契在评论 19 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 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 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1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十月革命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B.十月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11.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 B.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C.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 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 12.袁世凯于 1912 年 9 月颁布《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认为国人“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 坏个人道德……为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而后快。……此八德者,乃人群秩 序之常,非帝王专制之规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文认为民国初年出现了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 B.该文认为传统八德并不是为帝王专制服务的 C.这反映了北洋军阀无力建设新道德以规范社会秩序的现实 D.提倡回归旧道德表明袁世凯在为其复辟帝制进行辩护 二、非选择题:共 3 道题目,第 13 题 22 分,第 14 题 17 分,第 15 题 13 分,共 52 分。 13.(22 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 6 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 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主张,但没有得到答复。1903 年 12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 梯厘街戏院的演说》中认为:“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1905 年孙中山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 义思想。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 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 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上说: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奋斗。 材料四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1)与 1894 年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20 世纪初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 变化?(4 分) (2)20 世纪 20 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 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特征的?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 献? (6 分)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的力量”。(6 分) 14.(17 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 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 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 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 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 么? (6 分) (2)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6 分)材料三对于这场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并说明你的理由。(5 分) 15.(13 分)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 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 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 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 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 分) 材料二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分别体现了宋代怎样的 社会风貌?(6 分) 材料三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 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 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 原因。(3 分) 开县实验中学 xx 级高二暑假自测历史试卷一 《历史》必修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计 48 分 1.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及材料“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 造物所塑造出来的”可知,作者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符合人文主义的观点,所以应选 B。 2.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再认再现历史和能 力。解答本题时学生必须知道,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决定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一定时 期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因此要分析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就 应该从此时期的经济、政治着手进行分析,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国家的大统一和生产的发展是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 济的重要特征,是这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故①、②应选择;秦汉时期我国是东方 大国,与外交往频繁,这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故④ 应选择;而我国的留学教育一直到中国近代时期才出现,所以⑤项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 案应该选择 B 3. 【答案】D 【解析】生物进化论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它从根本上 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 说,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4. 【答案】C 【解析】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材料“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 给于孔子而后足也。”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认为不要把孔学神化,要有自己的见解,是追 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反映,故选 C;A 项对君主权威发出的公开挑战说法错误,李贽是挑战 孔子的权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BD 错误。 5. 【答案】B 【解析】“知难行易”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 基础,是孙中山为革命建设事业提出的新的思维方式。 6.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源的确有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但是材料反映 的主旨并不是科学技术方面,而是西方民主方面的主题。所以不能选 A,只能选 B。另外, 魏源当然也不可能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7. 【答案】B 【解析】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 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强调的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能,这符合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政府的权 利来自于人们权利的让渡,因而政府有义务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故 B 项正确;ACD 项 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8. 【答案】B 【解析】考查的是中国书法的发展。根据材料“盛唐时代书法家”可以排除初唐时期的欧阳 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颜真卿是以楷书而著名,张旭和怀素是草书。所以答案选 B。 9.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依据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 世纪” 和文字“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可知此人评论 的伟大作家应该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故答案选 B,A 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诗 人, C D 两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 10. 【答案】 B 【解析】该题关键在于对题干和选项的把握。题干实际上是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得到传播。A 项出现逻辑错误,C 项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由于当时中国缺乏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当时只是在中国没有传播开来,D 项不合题干。 11. 【答案】A 【解析】联系所学,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新兴 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 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天主教会,同时更激烈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这是两者的最主要区别,B、 C、D 三项表述本身就不对,所以答案为 A。 12. 【答案】D 【解析】运用袁世凯夺权后首先是实行从专制独裁,然后于 1915 年才发展为称帝这一史实 来选择。因为材料引文是 1912 年的,还没到复辟帝制的阶段,所以不可能是“为其复辟帝 制进行辩护”,所以 D 不正确为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 3 道题目,第 13 题 22 分,第 14 题 17 分,第 15 题 13 分,共 52 分。 13. 【答案】 (1)变化:①方法:从采用温和的改良到主张革命;②目的:从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到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三民主义。(4 分) (2)贡献:进行广泛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 推动国民革命;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 命的正确道路。(6 分) (3)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分)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 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4 分)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 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6 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孙中山先生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并不是一开 始就要推翻清政府的,相反他积极提出改良封建王朝的措施,希望能够挽救中国的现状,但 是失败告终。经过思考后转而投身革命。开始作为革命派的典型代表提出各项主张。 (2)本题考查毛泽东的相关知识。通过联系时间可知,20 世纪 20 年代毛泽东通过广泛的 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撰写了《湖南农民 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界及的分析》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 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通过秋收起义等革命行动受挫后结 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等思想,最终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 道路。 (3)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首先材料中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叙述,换句话说可以清 楚的发现当今中国的特征: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第一小问后本题解答就变得容 易许多,第二小问答出贡献即可。也就是答出中共十三大的意义。 (4)本题属于总结类试题,首先要明确这里的物质的力量不一定非要是财富,我们可以理 解为相对于思想的政治或是经济成就。辛亥革命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在毛泽东 思想指导下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上所述,答出要点即可。 14. 【答案】 (1)运动及核心内容: 维新变法运动: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动与内 每点 1 分,共 6 分) (2)“五四”以前: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 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3 分)“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 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3 分) 答案一:赞同。(1 分)理由: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4 分)答案二:不赞同。(1 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 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 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4 分)答案三:不完全赞同。(1 分)理由:答案一和答案二。(4 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 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 想解放运动”是非常容易做出正确的解答的,但是“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则是属于有难 度的问题,不过在回答是一定要突出维新变法运动的君主立宪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和科 学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实践思想,这是做此题时的一个关键的地方。 (2)首先必须明确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是指“五四” 以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取西方文化,而“五四”以后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批判中国 传统文化,这样例子就很容易找到,例如,康有为托古改制就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取西 方文化,而新文化运动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材料三 对于这场运动 作用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是一个老题型,如果赞同主要回答新文化运动 的积极意义,如果不赞同主要是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即可。 15. 【答案】 (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2 分) 理由: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5 分) (2)信息: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构图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出 现。(3 分) 风貌: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南宋偏安江南,文人画描绘的 对象变为江南风光,而且构图不求对称;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 荣。(3 分) (3)原因: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 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3 分) 【解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 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信息进行概括回 答;第二小问理由可以结合所学的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出现或者成型于宋代的角度回 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宋《山径春行图》和《清明上河图》的两幅绘画的特点从“文 人山水画注重意境;风俗画注重市井生活”的角度说明信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宋代宋代文 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以及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 (3)依据材料三中“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并结合宋代的 历史从政治、思想和科技发展受限的原因进行分析,政治可以从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强化、 科技可以从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及思想上可以从理学日益走向僵化的角度思考作答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