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原题及答案(含2020年真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原题及答案(含2020年真题及答案)

ID:735268

大小:201.5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原题及答案(含 2020 年真题及答案) 2021 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 (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 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 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 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 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 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 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 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奧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 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 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 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 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 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 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 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 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 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 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 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 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 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 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 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 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 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 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 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 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 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 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 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 “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 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 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5. 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 此的理解。(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 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炒,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 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 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 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 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 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 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 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 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 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 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 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 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 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 呵!” 延安,1938 年秋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 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 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 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 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 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 分)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 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 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 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 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 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 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 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 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 “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 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 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 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 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 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 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 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 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 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 的目的是什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 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 则 需 要 “ ” ; 而 去 往 千 里 之 外 的 人 , 就 必 须 “ ”。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 此 “ 三 秦 ” 作 为 一 个 地 理 名 词 , 频 繁 在 古 诗 词 中 出 现 , 如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 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 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 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 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 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 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交相辉映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 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 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 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 了春季复苏。雪衣藻 ② ,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 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 的阳光量,从而 ③ ,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6 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 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 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 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19 分) 1. (3 分) A 2. (3 分) C 3.(3 分)D 4. (4 分) 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 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 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6 分)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 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 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 (16 分) 6.(3 分) B 7.(3 分)D 8.(4 分)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 问。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 分)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 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 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 (20 分) 10.(3 分)B 11.(3 分)D 12.(3 分)B 13.(8 分) (1)(4 分)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 2 分;“患”“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4 分)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 变成忠臣。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 2 分;“恶”“乐”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14.(3 分)第一问(2 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第二问(1 分):告诚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评分参考: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 (9 分) 15.(3 分)B 16. (6 分) ①“劝诚”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 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诚做了铺垫。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 (6 分) 17.(6 分)(1)宿舂粮 三月聚粮 (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一: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示例二: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是)三秦 示例三:镜写三秦色 窗摇八水光 示例四:三秦流血已成川 塞上黄云战马闲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 (11 分) 18. (3 分) D 19. (3 分) D 20. (5 分)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 “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 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评分参考:答出①给 2 分,答出②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二) (9 分) 21.(3 分) A 22.(6 分)示例:①在寒冷的冬季②生长期呈绿色③加快融雪速度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 分) 23.(60 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 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 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 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 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 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三)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 不给分。 2020 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 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 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 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 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 6 世纪 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 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 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 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 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 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 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 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 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 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空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 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 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 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 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 20 世纪初叶才逐渐 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30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 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 年,《禹 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 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 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 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 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 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 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 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 个 新 的 水 平 , 标 志 着 这 门 具 有 悠 久 传 统 的 学 科 迎 来 了 一 个 向 现 代 化 全 面 迈 进 的 新 阶 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 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 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 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 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地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 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 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 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 1000 年,而像武 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 4000~5000 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 3100~3600 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 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 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 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 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 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 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 1935 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 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 究领城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 供重要参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建水记【注】(之四) 于 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 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 (《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 20 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 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 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 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 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字、旅馆……风尘仆仆者 一阵松驰,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 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 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 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啊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 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衡 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 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 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 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 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 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 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 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 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作干巴菌,正 亮闪闪的,在锅子中央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 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 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 据统计,建水城 3.3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 30 多条街巷,550 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 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 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 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坎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 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 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 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 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金,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苣、茄于、青椒、豆腐、毛豆、 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 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于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 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 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 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条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瞌睡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概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 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B.文章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 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 C.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 的“结实、健康、天真”。 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这监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 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 城,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集的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 水的巷子丰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走方可感知。 C.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 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D.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 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 分) 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 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 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 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 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 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 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 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 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 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 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 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 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 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 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 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 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 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 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承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 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 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 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 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 高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话·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 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请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___”, 视线常被遮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 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 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 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 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儿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 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 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 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3 分)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日》。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 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 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③根据统计数据 显示,④2000 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 3.9%,⑤2012 年上升到 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 达到了 2.95 亿。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 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 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5 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 2020 年 6 月 3 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 51 届世界经济论坛年 会将于 2021 年 1 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 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 更具韧性的来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 保会议安全。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 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 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 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 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 1.D(A 项中,“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只提到《禹贡》“包含了 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汉书•地理志》则没有。B 项“是因为”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中看不出 选项中的因果关系。C 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 【点评】本题既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又兼顾了对经典绝对化表达的考查,如“都”“一定” “全是”“因为”“之所以”“最”之类的表述,往往与原文不符,是判断的重要参考。 2.C(“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扩大”错误。材料一第六段中提到的我国历史地 理学取得成就的原因不止学科分支开拓和研究领域扩大,也看不出二者是“主要得益于”的依据。)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字面意义深层理解。 3.C(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沿革地理侧重于地理变迁和历史重要地名,而“隋唐时期海河水 道研究”不符合这两个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4.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继承沿 革地理研究的传统,是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根据材料中对“历史地理学”性质、 特征的描述总结可知,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同。) 【点评】本题实际上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以及“下定义”的基本思路。 5.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中的内容,说明了历史地理学在中 国的起源;然后介绍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论述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最后总结 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关系,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材料一分段的归纳和概 括可以得出答案,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归纳能力,属于“论证思路”一类问题。 6.D(从选项中选句的上文可知,选句以《水浒传》类比临安饭店的场景,是为了展示临安人民 的淳朴、自然和洒脱,而非“粗狂不羁”。)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 7.B(从原文中选项下文可知,作者是为了突出建水城中街道密集、房屋众多。)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 8. ①石榴和卖石榴的女子,体现建水女子的健康、结实、天真。②沿街饭店食客满堂,豪爽 自然,显示临安人的淳朴洒脱。③小巷中的美味小吃和菜市繁荣,体现了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和生 机。(先从原文中找出关于“饮食”的所有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散文中具体细节描写的理解。 9.①空间上,远观建水,依然古朴;进入建水,发现繁荣;漫步城中,感受到民风;走入四合 院,体会闲适安逸。②时间上,车站下车, 大概是在上午:漫步城中,当是午时饭点:进入小巷 院子,正是午后。(在原文中分别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梳理情节并归纳。)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多角度的阅读理解。如果对“线索”理解过于拘泥于书本知识则 可能答题出现偏差。 10.B(本句中“南星““攀龙”“大中”分别指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涟”“光斗”指 杨涟、左光斗,均为人名,应断开:“光斗愤甚”中“光斗”为主语,“愤”为谓语,“甚”表修 饰,不应断开;“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指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 当斩罪,不应断开;“拟十一月二日上之”中“上之”指呈上奏折,不应断开。)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结合上下文对句中成分的理解。 11.C(“殿下”不能用于称呼丞相。)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称谓的基本常识。 12.D(根据原文“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可知十四人是被捕,其母 亲和长兄分别是悲伤过度和受牵连而死,所以“十余人被迫害致死”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和把握。 13.(1)杨涟等人起初不承认,后来害怕不承认就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法司,可以缓 死,为以后考虑。(承:承认。已而:后来。冀:希望。) (2)都御史使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使左光斗家破人亡。(疏: 名词作动词,上疏。趣:催促。由是:因。) 14.①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他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所以倡 议为他凑集钱款。②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根据原文“容 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可知。) 【点评】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再现,做题时需要先定位准确,然后重新表述,力求简 洁而突出重点。 参考译文: 左斗光,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考中进士。后来升为中书舍人。被选拔授予御使, 负责巡视京城。其间收捕处理了吏部的一些凶悍作恶的官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假官一百多人, 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派出管理屯田,于是上书陈述“三因十四议”,皇帝下诏都允许他们实 行。农田水利大规模地兴修,北方人开始知道种植水稻。邹元标说:“三十年以前,京城的人民不 知道稻草是什么东西,现在到处都是水稻,这是兴修农田水利的功劳。”宦官刘朝声称有东宫的旨 义,索取外戚亲贵的废田,左光斗不拆封退回了,说:“国家的每一尺土地是殿下的,今天怎么敢 私人接受。”宦官气忿地离开了。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 呈秀贪赃。魏中贤和他的党羽都对他非常怨恨。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 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徽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 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前两天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奸 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汪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 哭,声震原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 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人起初不承认,后来害怕不承认就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司法, 可以缓死,以后或许能承认澄清真相,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也虚担了收受 贿银二万两的罪名。魏忠贤于是假借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杨 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 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两银子, 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 启五年〔1625〕乐谱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共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 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 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使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最终使左光 斗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使,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福王时,追认谥 号为“忠毅”。 15.D(“表达含蓄蕴藉”错误。从本诗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情表达十分直接,并不含 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16.①“峨眉”和“岘山”分别是诗人和友人所在之处的两座山。②通过两座山距离遥远,体现 二人相隔遥远。③从而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从注释可知岘山在诗人朋友郑炼去往的襄阳, 可以推知峨眉山在诗人所在之处。根据古代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和此类诗歌的一般规律可以推 知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阅读能力和推测诗人情感的能力。 17.(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背诵篇目内容的熟悉理解。 18.B(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语气停顿。A 项,表示解释说明。B 项,表示语气停顿。C 项,表示意 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 项, 表示补充说明。)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破折号作用的掌握,属于大部分考生的知识薄弱点。 19.将堵车时漫长而堵塞的车道比作黏稠的河流,体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堵车时车流长且行动缓慢的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分析。解答时,定位原文语句,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 进行赏析。 20.短句结构清楚,语气简洁有力,节奏明快,作为文章结尾干净利落。两个形容词短语并列, 更强调了“我”心满意足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将“我” 的心理状态用两个短句展示出来,强调了“我”的心满意足,且短句的结构更加简洁有力,适合用 在文章的结尾,干净利落。)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解答时,比较原句和修改的句子在结构和情感上的不同, 分析作答即可。 21.①去掉“发生了”;②去掉“根据”或“显示”:⑦“截止”应改为“截至”:⑩去掉“有” (①句式杂糅,“发生了”和“快速增长”。②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⑦搭配 不当,“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⑩成 分残缺,使用动词短语“有……”将句子真正的主语淹没。)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22.2020 年 6 月 3 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以“世界的复兴”为主题的第 51 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将于 2021 年 1 月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点评】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根据新闻报道的构成要素,找到语段中的时间、 地点、事件等进行压缩。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 23.【解析及点评】 作为高考改革的尝试,和春季各种新式作文题型比起来,新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显得中规中矩。 但毕竟在正式高考中,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 本次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 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 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 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 价值选择。 总之,相较于近些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来说,这次的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在时代性方面表 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之感,而时代性如此之强的命题给考生最直接的作用便是使得人人“有话可 说”,人人“有意可立”。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