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三轮复习重难点强化硝酸的应用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化学三轮复习重难点强化硝酸的应用练习

ID:732665

大小:344

页数:13页

时间:2021-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重难点强化 硝酸的应用练习 1.以下关于铜跟浓、稀 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 浓 被还原转移 2mol 电子 B.Cu 与浓 反应比与稀 反应剧烈 C.Cu 与浓、稀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生成等量的 ,消耗浓 的量多 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溶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 NO 气体并生成 C.与 反应放出 气体并生成 D.与 S 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 和 3.向 21.6g 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1L 溶液,充分反应,放 出 NO 气体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 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 化)( ) A. B. C. D. 4.下列有关酸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B.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酸雨污染物的唯一来源 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D.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 5.在一定温度下,32g 金属铜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 A.1mol B.2mol C.3mol D.4mol 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Ag+、Cl-、 B. Na+、Mg2+、Cl-、 C. Fe3+、K+、 、OH- D. Fe2+、H+、 、 7.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大量植树造林 温室效应 B SO2 和 NO2 气体的大量排放 酸雨 C 含氮、磷等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 水华、赤潮 D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光化学烟雾 A.A B.B C.C D.D 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浓 HNO3 与 Cu 反应的微型实验。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挤压塑料瓶使浓 HNO3 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 B.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 C.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 NO2 的作用 D.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10.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 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11.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 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 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 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 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 1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浓 与 Cu 反应的微型实验。下列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挤压塑料瓶使浓 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 B.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 C.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 的作用 D.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溴水中加入 苯,充分振 荡、静置 水层几乎无色 苯与溴发生了 加成反应 B 向酸性 溶 液中滴加乙醇 溶液褪色 乙醇具有还原 性 C 向浓 中加 入炭粉并加 热,产生的气 体通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中 有红棕色气体 产生,石灰水 变浑浊 浓 表现酸 性 D 向 和 混合溶液中通 入足量 溶液变为浅绿 色且有白色沉 淀生成 被还原为 ,白色沉淀 为 A.A B.B C.C D.D 14.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 B.②中溶液存在: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 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步 骤 现 象 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 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 棕色 Fe 表面产生少量红 棕色气泡后,迅速停 止 Fe、Cu 接触后,其表 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 的氧化性强于浓 D.针对Ⅲ中现象,在 Fe、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16.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 程式。 (1).浓硝酸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银片溶于热的稀硝酸。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3).石灰石和稀硝酸混合反应制取 CO2。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浓硫酸和 NaNO3 固体共热的方法制取 HNO3。硝酸具有 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红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浓硝酸具有 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7.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 号)。 ①酸性 ②不稳定性 ③强氧化性 (4)用试管将反应(1)产生的 收集满并倒立在足量的水中,待试管 中液面不再上升时,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气体体积的 __________________。 (5)待反应停止时,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 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 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6)若将 12.8 g 铜跟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 5.6 L(标准状况),则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18.某课外兴趣小组成员为研究金属铜与强酸的反应,将 6.4 g 铜粉分为两 等份,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计算。 (1 ) 取其中一份铜粉投入 200mL 1 mol⋅ L−1 硫酸和硝酸混合液中,微热使 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448 mL (标准状况)。则反应前混合溶 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2)用 NaOH 溶液吸收氮氧化物是防止 污染的一种方法。 原理为 。 取另一份铜粉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一氧化氮和 二氧化氮,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 a mo l NaOH 溶液完全吸收,试讨 论 a 的取值范围:___。 1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 NO,设 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NO、 能与 NaOH 溶液反 应):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 B 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 置 B 中的现象是 ;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将注射器 F 中的空气推入 E 中,E 中的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实验的 目的是 。 (4)D 装置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1mol 浓 被还原生成 1mol ,转移 1mol 电子,A 错误;浓硝 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u 与浓 反应比与稀 反应剧烈,B 正 确;Cu 与浓、稀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C 正确;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判断生成等量的 ,消耗浓 的量多,D 正确。 2.答案:B 解析:A、C 项中 均只表现出酸性。在 B、D 项中 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并且在 B 项中又有 和水生成,说明此 反应中 还表现出酸性。 3.答案:C 解析:由于反应后有金属剩余,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生 成物中金属离子均为+2 价。设金属为 M,生成的硝酸盐为 ,根据 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和升降法配平得 , 在反应中有 1/4 被还原生成 NO 气体,其余的 3/4 均在溶液中,即反应后溶液中 为 。 4.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 解而形成硫酸型或硝酸型酸雨,则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 A 正确; 煤和石油的燃烧不是酸雨污染物的唯一来源,例如汽车尾气有氮氧化物, 也能形成硝酸型酸雨,故 B 错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在大气中经过复 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故 C 正确;pH<5.6 的雨水 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 等,故 D 正确。 5.答案:A 解析:因铜完全反应,则铜失去的电子即为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铜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即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 A 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A 项、Ag+与 Cl-、 可以形成 AgCl 沉淀、Ag2CO3 沉淀,该组离 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B 项、离 Na+、Mg2+、Cl-、 间既不 能形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产生,该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 C 项、Fe3+与 OH-可以形成 Fe(OH)3 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 共存,错误;D 项、酸性条件下 与 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 共存,错误。 7.答案:A 解析: 8.答案:D 解析:挤压塑料瓶使浓 HNO3 进入干燥管与铜接触,可以引发反应,A 正确; 将装置口向上提起使铜与浓 HNO3 分离,可使反应停止,B 正确; NO2 是酸性气体,可被碱液吸收,C 正确; 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而该装置是在常温下 进行的反应装置,D 错误, 9.答案:A 解析: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 后, 具有强氧化性,能溶解 Cu,A 错;能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如 NH3,B 正确;C 正 确,因产物正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稀硝酸与 Cu 反应就能实现转化,D 正确; 答案选 A。 10.答案:D 11.答案:D 解析: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 ,生成 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 正确;现象①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 反应: ,从方程式可知,3mol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与水反应,生成 1mol 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气体的体积减小,滴管内的 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B 正确;浓硝酸变成 稀硝酸后,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反应: ,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 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 正确;当铜丝不足时有硝酸剩余,所以最 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也可能有硝酸,D 错误。 12.答案:D 解析:挤压塑料瓶使浓 进入干燥管与铜接触,可以引发反应,A 正 确;将装置口向上提起使铜与浓 分离,可使反应停止,B 正确; 是酸性气体,可被碱液吸收,C 正确;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需要 加热才能够进行,而该装置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装置,D 错误。 13.答案:B 解析:溴水和苯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该现象为萃取,没有发 生化学反应,故 A 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 物质,向酸性 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褪色,说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被乙醇还原,则乙醇体现还原性故 B 正确;炭粉和浓硝酸加热发生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浓 表现强氧化性,故 C 错误;氯化铁 溶液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 , 和 反应生成硫 酸钡沉淀,故 D 错误。 14.答案:D 解析:A 项,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B 项,②中溶液为 溶液,由 电荷守恒知, ;C 项,常温下,铜不能与稀硫酸 反应;D 项,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答案:C 解析:A 项,Fe 与稀 反应生成 NO,无色的 NO 易被空气中的 氧化为 红棕色的 ,化学方程式为 ; B 项,II 中现象说明 Fe 遇到浓 易发生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 C 项,浓 的氧化性强于稀 的氧化性强于稀 ; D 项,Fe、Cu、浓 可构成原电池,连接电流计可以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16.答案:(1).不稳定性(或见光易分解的性质);4HNO3 4NO2↑+O2↑+2H2O (2).强氧化性和酸性; 3Ag+4HNO3(稀) 3AgNO3+NO↑+2H2O (3).酸性; CaCO3+2H+ Ca2++CO2↑+H2O (4).挥发性 H2SO4(浓)+NaNO3(固) NaHSO4+HNO3↑ (5).强氧化性; C+4HNO3(浓) 4NO2↑ +CO2↑+2H2O 解析:硝酸被还原时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在产物中有硝酸盐生成时体 现了硝酸的酸性 17.答案:(1) (2) (3)①③ (4) (5) (6)0.65 mol;0.4mol 解析:(1)反应开始时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化 学方程式为 。 (2)过量的铜和硝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所以反应快要结束时主要为铜和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气 体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3)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的氮 的氧化物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表明硝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 (4)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用试管收集 满 并倒立在足量的水中,待试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试管中剩余气体 的体积约为原气体体积的 。 (5)待反应停止时,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 25%的稀硫酸,这时硫酸溶 液中的 与原溶液中的 又组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稀硝酸再跟 过量的铜反应产生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 (6)由元素守恒可知,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表现酸性的硝酸 和表现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和,即 ; 反应中 Cu 由 0 价变为+2 价,1 mol Cu 完全反应转移 2 mol 电子,12.8 g 铜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转移 0.4 mol 电子。 18.答案:(1)0.45mol⋅ L−1(2) 19.答案:(1)利用生成的 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排除对气体产物观 察的干扰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使分液漏斗活塞上的凹槽对准瓶口 上的小孔),打开 K,当装置 C 中产生白色浑浊时,关闭 K (2)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3)验证 E 中的无色气体为 NO (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因烧瓶中有空气,生成的 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故需利用装置 A 反应生成的 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 观察的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 (或使分液漏斗活塞上的凹槽对准瓶口上的小孔),打开 K,当装置 C 中 产生白色浑浊时,关闭 K。 (2)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 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 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3)将 F 中的空气推入 E 中,发生反应 ,E 中无色气体变为 红棕色,证明 E 中的无色 气体为 NO,则该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NO 的生成。 (4)NO、 都有毒,会污染环境,则装置 D 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氮氧 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