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轮冲刺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三)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三轮冲刺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三)含答案

ID:732521

大小:63

页数:44页

时间:2021-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语文三轮冲刺 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三)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 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 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可还记得清? 红军书写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选择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 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 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 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 5 个月的时间。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 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和起 点。 经过 80 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 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成为 人类战胜邪恶所表现的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 实地再现历史记忆,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 中的高贵得英雄主义精神,以期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 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不够精致、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 不够到位,等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 涵,它在历史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任重道远。 (选自《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诠释永远的长征精神》) 材料二: 80 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 安,投身革命事业,且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 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 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 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凤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 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 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 这 95 年,又何尝不是一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 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 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 正如 XX 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 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 中国共产党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和 一往直前、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 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 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 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 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懈怠的危险尖锐 地摆在全党面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不了解民情,安于现状, 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 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 难就畏手畏脚、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 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 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 党的群众路线。红军在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 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 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 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 点。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 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 成群众的自觉实践,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 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 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选自《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 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 约 54%的人是 24 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 4%的人超过 40 岁。在江西信 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 25 岁;在湖南道县, 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 29 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 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 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 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 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 20 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 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 “95 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几次落泪,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 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 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 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 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 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 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行我融入祖国的大 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 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选自《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优 秀文化的一部分。 B.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克服精神懈怠的危 险,在新时代阔步前行。 C.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建立政权,才能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想要走好未来的路,就要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 的英雄故事。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聚焦红军艰难的一段时间,为 我们展现了共产党的成长。 B.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益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 代表历史,真实性会受影响。 C.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 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 D.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 化,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 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致力于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近日,电影《红色往事》在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 AI 基地 举行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 行活动正式开始。 C.“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 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 束后,一名参加的学生说。 D.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州委书记刘坪率州级领导干部前往红原县、松潘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 动,沿着红军在阿坝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 “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 “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 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 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 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 “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 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 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 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 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 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 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 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 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 —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 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 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 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 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 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 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 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 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 “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和虚 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 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 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 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 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 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 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 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 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 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 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 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 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 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 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 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 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 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 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 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 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 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 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 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 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 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 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 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 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 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 “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 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 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 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 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 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出 现时,就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 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 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少有感性抒情和诗性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 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 B.“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 现出独特文体特征,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才 对他们的虚构性写作大有裨益。 D.材料一围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材料二角度不 同,但同样表现出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极大肯定。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 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B.“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保 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 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D.“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家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史隔着一 层不可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做一次实地的旅行。” (4).材料二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①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三种。一种是理论知识,又称思辨 知识,是指人类为着知识自身而追求的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和形而上 学等;另一种是实践知识,它是人类为着社会行为而追求的知识,包括伦 理学、政治学等;还有一种是创制知识,它是人类为着创建和制作而追求 的知识,包括各种技术、工艺等。归结起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知识大体 有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知识,另一类是非技术性知识;前者是指工匠制造 一件器物的确定知识,可教可学,后者是人们思考道德哲学等问题的更为 复杂的知识,除了教育和交流,更需要通过体验、积累、感悟逐步掌握。 ②古希腊人对知识怀有深深的敬畏。他们智力敏锐、生活从容,又如 履如临、懂得自律。比如,他们对数学有精到的理解,但不会大胆地把数 学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满足物质欲望的工具。在他们眼里,数学本身就是 理念,是本质,是认识的极致,其他的一切不过是它的外包装。如果把思 辨知识降格为创制知识,无异于把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变为工具,人也就失 去了知识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世界本身生活在一起,从而使自己也变成 工具。不轻易品尝智慧之果,是希腊人最了不起的智慧。 ③依据技术知识而运行,社会经济可以快速发展,可以有数据证明的 增长,但其中掩盖的问题、隐藏的风险,往往超出技术知识所能解决的范 围。所以博尔丁警告说:“世界很复杂,如果我们非常欣赏数学模型的简 单,认为世界的确像这些模型,真正的危险就会发生。”金融危机是经济 学数理崇拜的代价,体制转型是对科学计划的矫正,而所走弯路正是由于 人们追求所谓“通天塔”的确定知识所造成的。 ④在环境方面,在怎样减少碳排放的问题上,各国的思路还是集中于 替代能源和开征新税等,试图依靠技术进步解决人类需求和环境约束之间 的矛盾;通过改变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地球负担显得不合时宜。在 生活方面,转基因技术等正不可阻挡地走上百姓的餐桌,生物学界一再声 称转基因食品是安全、必要的,但生态学家、伦理学者和普通民众仍心存 疑虑,因为经验和理智告诫人们,当一种技术知识满足了人类一部分看得 见的需求时,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是看不见的,人类很可能得不偿失。 ⑤100 年前,马克思·韦伯在回答什么原因促进了资本主义兴起的问 题时,提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工具 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个概念可以与上面划分的两种知识相对应。工具理性 的表现形式是技术性知识,它服务于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目的的本能和意 识。而体现价值理性的非技术性知识则不同,它以人类文明中与功利目的 相关性不紧密的观念习惯和普适价值为内涵,崇尚智慧、道德和正义,难 以用技术性知识加以推理或证明。如果说技术性知识是对人类求利本性的 承认和满足,那么非技术性知识则是对人类本性的精神引导和制约。技术 知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人类毕竟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本身。非技术 知识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今天,延续人类文明急迫地需要技术知 识和非技术知识发挥协同作用。知识不该仅仅能使人类富裕,而且要能使 人类智慧和快乐。(钟祥财《人类文明的两种知识》,有改动) (1).下列说法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知识划分为技术性知识和非技术性知识两种。 B.技术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学掌握,而非技术性知识则不需要通过教学而 掌握。 C.在环境方面,人类应该尝试通过改变自身生活方式以减轻地球负担。 D.工具理性就是指技术性知识,价值理性就是指非技术性知识。 (2).下列属于本文所说“技术性知识”的是( ) A.第一段中提到的形而上学 B.第二段中提到的数学 C.第三段中提到的数学模型 D.第四段中提到的经验和理智 (3).请简析第二段“不轻易品尝智慧之果”的含意。 (4).非技术性知识对于人类文明有何价值?请作简述。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本解读就是分析,而分析就是揭示问题和矛盾。不少文本的问题和 矛盾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作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 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为人所忽视、也令人费解的细节:“操 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为什么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则“感 其诚”呢?也就是说,同样是神,在对待愚公的态度上为何呈现出如此大 的差异?对此,东晋玄学家张湛在《山海经》中这样注释,操蛇之神就是 山海之神,他们“惧其不已”就是怕愚公如此坚持下去会改变原有的山海 形貌,无山,山神居何处?无海,海神司何海?因此,帝命“夸娥氏二子 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如此一来,单就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信息 看,只强调“愚公精神”的观点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文本隐含着 的多重信息、意义的表达。而通过张湛的阐释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还可 以读出这则寓言寓含保护自身居住环境生态的意义。 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得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本的“互文性意 义”,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互文 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 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充满了复 义。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 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摘自张斗和《互文性文本解读和互文本类型》《语文教学通讯》 2018.11) 材料二: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借鉴已有的 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 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而在以古为尚 的中国,摹拟更是经典形成以后的普遍风气,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一 直是诗坛的时尚,在陆机、谢灵运、江淹等诗人的创作中,拟古更是一个 不可忽视的特征。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创作中还明显留下拟古的痕 迹。拟古的结果形成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晰的互文关系,并渗透于诗歌文本 的各个层次。甚至可以说,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 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梁代钟嵘《诗品》就用推源溯 流之法论列历代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 作品互文性的体认。唐朝诗僧皎然《诗式》将文本的相似概括为语、意、 势三个层次的“三同”,而作者的有意摹仿便有所谓“三偷”。偷语之 例,如傅咸《赠何劭王济诗》一诗有“日月光太清”句,陈后主《入隋侍 宴应诏》诗拟作“日月光天德”;偷意之例,如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 诗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 暑退,高树早凉归”;偷势之例,如嵇康《送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句,王昌龄《独游》脱胎为“手携双鲤 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皎然的“三偷”之说虽从 语词、取景、立意的不同角度区分了诗歌文本中不同类型的摹仿,但由于 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 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事实上,诗歌文本的摹仿本来就是多 层次的,不止局限于语句,还包括主题和结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 论“三偷”,即将其内涵大为扩展,罗列了主题和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例 证。如果按照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 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而这些方 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 文学史上的拟古或摹仿历来就是缺乏独创性的同义词,很少得到正面 的评价。但严格地说,如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 殊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摹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 现。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 现意义的增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善于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 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对文学 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该从 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摘自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 材料三: 大致说,由于中国人向来耻于“东施效颦”,又吃过“邯郸学步”的 苦头,再加传统处于正统地位的诗文篇幅相对短小,难以容下过多的仿拟 之迹。于是人们非常忌讳陈陈相因,陈词滥调,尤其对那些露形露迹的创 作特别反感。正如宋代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所言:“诗恶蹈袭古人之 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己者。”金人王若虚《滹南诗话》对黄庭坚鼓 吹的“互文性”写作并不买账:“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 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将那些“沿袭”“点 化”行为贬斥为狡猾的剽窃。尤其是在明清小说理论中,能够与“互文 性”理论形成对接或对话的“模仿”写作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槽的对象。 如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说:“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 为通俗演义,汪洋百回,嗣是效颦日重,因而有《夏书》《商书》《列 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 架。”同样带着不屑口气看待后来的“互文性”效仿之作。如此这般,每 当涉及文本之间“互文性”关系,其批评态度大多是贬损。 (摘自李桂奎《中西“互文性”理论的融通及其应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学家张湛对《山海经》的注释说明,如果不能借助互文性的解读,文 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就不会得到合理的阐释。 B.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根据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揭示历代 诗人之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互文性的体认。 C.沈佺期在偷意方面对柳惮《从武帝登景阳楼》诗的刻意摹仿已不止局限 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 D.自罗贯中把《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其后效颦日重,这种 “摹仿”写作的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槽贬损的对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海之神怕愚公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而移走了大山,这种对《愚公移 山》的解读消解了文本的中心意义,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 B.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摹拟已成为经典形成以后的一种普遍风气。陆机、 谢灵运、江淹、李白等诗人的创作中的拟古诗就是明证。 C.既然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那么我们对文学史 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再以摹仿二字概括和贬损它。 D.中国人对那些露形露迹的作品特别反感,既因耻于“东施效颦”,吃过 “邯郸学步”的苦头,也因为诗文篇幅短小而难以仿拟。 (3).下列诗句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B.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 C.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宋•张舜民《百舌》 D.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唐•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 绝》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互文性”内涵的理解。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5 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 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 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 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 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尚不息的河流, 每个时代都有特色 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擅变。数字敦 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 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 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 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 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 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买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 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 合起来。目前这类 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 《花术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 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 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 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 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 的效度、强度和广 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 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 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 的关系始终是一个 关键问题。晚清至 20 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 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 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 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 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 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 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 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 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辫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 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 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 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 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 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 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 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 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 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 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 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保存了哪些不可 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 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孺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 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 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 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又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 因与当代文化相适 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水恒魅力、具有 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 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着力提出能够体 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摘编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 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 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 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 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 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传 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中国文化的活力来写,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 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 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具有很大的不足。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 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 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 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 新发展?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 天的意思,所以被译为飞天。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凭 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发展至北 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 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如北魏 226 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 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姿势优美,动感很强。 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 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到了唐代, 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 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 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此时的飞天形象显著地给人以更多 的轻灵感,飘带显得更加流动,飞天身姿更为婀娜。 飞天形象最为匀谐最富于动势是在盛唐。这一时代的飞天,身后系着极 长的飘带,有时可以长过身长的几倍。无疑地,盛唐的画技和画风曾经使这 一时代的飞天生色不少,所谓“吴带当风”对于盛唐飞天的舞动美是贡献 了极大力量的。 飞天的飞动是依靠飘带,这显示了古人令人惊叹的创造才能。靠飘带飞 动,比起靠双翼飞动来,有着说不尽的美学韵味。如果有双翼,飞天就不会如 此美,因为那样一来,她就成了非人非鸟的怪物,这就对美有所损伤,而飘带则 是人衣饰中常见的部分,由夸张飘带而带来的飞动美,使人感到亲切而圣洁; 当然飘带又不等于常人的衣饰,它在飞天身上实际起了翅膀的作用,然而作 为一种带有强烈舞蹈素质的艺术造型,飞天用飘带比用翅膀不知要高明多 少倍。它是对人衣饰的一种升华,而不是仿照鸟类双翅的一种沉降,提高了 美的品格,而且飘带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飘载在空际,它有着更高的艺 术任务和更积极的美学意义。由于这些飘带的千变万化,形成内在的力感 可以向任何方向去呈现,把飞天本体的力感扩展到周围的空间去,这样便形 成了一个力的世界,飞天强烈饱满的舞蹈素质正是这样取得的。蓬勃发展 的盛唐舞蹈对于飞天形象的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 飞天可以视为羽人形象的发展,它对羽人形象作了根本的改造,汰除了羽 人身上的毛羽而代之以灵动飞舞的飘带。仙人毛羽变而为裙裾衣带,这在 盛唐的“霓裳羽衣”一词中还留有蛛丝马迹。“霓裳羽衣”,既非毛羽,也 非生活中的一般服饰。羽人是对人的神仙化,毛羽变而为羽衣,是否定之否 定,但仍神仙的。 我国飞天是华夏文化的雨露浇灌出来的。把敦煌飞天与中亚、西亚和 印度飞天作一比较,就更能明飏敦煌飞天鲜明的中原特色。 (摘编自木容《敦煌:空中的舞蹈》,《南北桥》2011 年第 3 期) 材料二: 人们首次尝试将平面的敦煌飞天形象转换为立体雕塑,实际动手制作了 两件石质飞天浮雕。最初的泥稿制作到汉白玉石质的呈现,两件作品中飞 天形象均依附于圆形载体之上,这个圆形载体视觉上象征着一片天空。第 一件飞天浮雕造型主要取材自莫高窟早期洞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首先浮 雕正面飞天以身体呈反向 L 形姿势,呈向画面右前方翱翔的趋势,飞天的三 角形剪影与载体的圆形形成几何呼应关系;其次利用飘带的延伸打破圆的 边界限制,调整了作品整体氛围,不会显得呆板;再其次将一团祥云的造型作 为底座,寓意层层向上翻腾的云朵托起这一片天空;最后由两处跳出圆的边 界限制的飘带位置与底座团云的“尾巴”,形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强化作 品整体的布局安排。浮雕背面一圈阳刻的装饰,取材自莫高窟早期洞窟壁 画中常见的装饰纹样。采用阳刻手法凸起的纹样,与其内部的一片平白形 成对比,呼应着正面的飞天。第二件飞天浮雕造型主要取材自莫高窟唐代 洞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正面圆形载体上背景用阴刻线的方式刻出一片片 菩提叶纹,烘托画面气氛。:一片菩提叶纹背景之上,云气托着飞天呈向下飞 行趋势,修长身体与自如的长长飘带呼应配合。在这里阴刻线技法的加入, 相当于平面中线的运用,增添了绘画感,更具装饰韵味,烘托出飞天的神采飘 逸气质。尤其在光影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层次变化,丰富大众的审美感 受。左下角突破边界限制的云气、右上角突破边界限制的飘带和底座的团 云“尾巴”形成三角互动关系。画面的整体布局理念与第一件作品相 似。 作品元素取材自中国传统艺术,所以在后期作品材质呈现上,作者也始终 想使用传统材料进行展现,最终选择石材或者木材。木材作为一种实用材 料以及制作成木雕时的独特审美特性,在很早就已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木材质感给人一种温暖的基本特性,同时它特有的纹 理让人着迷,不同的木材产生不同的纹理、色泽、质感等艺术效果,以至于 很多人在创作木质作品时要把这种客观存在的木纹肌理作为一种特殊元素 进行利用。 (摘编自付祥波《敦煌飞天形象的平面与立体转换实践》,《文艺生 活》2020 年第 4 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早期的飞天发展至北魏时期,所画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 内两侧,体现出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 B.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 约多姿,脸型全都清秀,美丽丰圆 C.唐代敦煌飞天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 了艺术的顶峰,因为有了大型经变画。 D.我国敦煌飞天经过华夏文化雨露的浇灌,相比中亚、西亚和印度飞天,具 有鲜明的中原特色,全无生活中的服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在梵语中被称为含有"天"意思的提婆, 所以又常被译为飞天。 B.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而且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飘带流 动、身姿婀娜给人以轻灵感。 C.飞天如果拥有了双翼,就不会如此之美,因为那样一来,飞天就成了非人非 鸟的怪物,从而缺失了美。 D.飞天木浮雕造型中的木材,体现了实用材料及制作成木雕时的独特审美特 性,早就进入人们的生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代飞天飘带美学韵味的一项是( ) A.飞动的飘带彰显一种舞动美 B.升华了的飘带提高了美的品格 C.变化的飘带体现力的扩展美 D.木质、石质的飘带有相同美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敦煌飞天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 多年来,网络文学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前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丰富了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 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行业坚定初心、锐意进取,在守正创新 中,从内容创作到商业模式全面探索网络文学健康蓬勃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回答时代课题。2012 年以来,中国网络 文学读者规模以年均超过 10%的增速不断壮大,用户规模已达(4).3 亿。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网络文学依托便利的传播条件,内提素质、外树 形象,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 要力量。因此,网络文学行业要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发展 方向,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展现鲜活的语言、塑造丰满的形象,使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作品中,让读者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坚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时代精神。《2018 中国网络文学发 展报告》显示,在 2442 万部各类题材网络文学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已 超过六成,同比增长 24%,一批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精准扶贫、物 流快递、山村支教的现实题材作品脱颖而出,主题格调、内容质量以及社 会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并产生一批既反映现实生活又体现网络文学节奏与 特色的优秀作品,实现了表现形式与作品选题的双重突破。 今年,网络文学平台纷纷推出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在“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现实题材主题征文大赛中,就涌现出《旷世烟 火》《无字江山》《天梯》《俗艺大师》等多部优秀作品,此外,网站从 推荐位到稿费也都向现实题材作品倾斜,不但将很多网络文学作者引向现 实题材作品创作,也吸引了不少传统作家加盟。 (摘编自王小书《守正创新,探索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之路》)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切渊源。在其发轫之 初,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就是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的文字,一些早期作者, 也是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佳作名篇如浩宇繁星,众多启迪思 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典范之作,既是文学创作技巧的取法宝库,也 是作家灵感的不竭源泉。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 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 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 读者喜爱,这类清新雅丽、古意悠悠的作品,大都直接受益于经典的熏陶 或名作的浸染。古风小说《绾青丝》大量引用唐宋诗词,颇有“清词丽句 必为邻”的意味。小说中《咏柳》《问刘十九》《水调歌头》《卜算 子·咏梅》《一剪梅》等名篇起到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 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 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徳的追慕和认同。如《琅琊榜》《鹤唳华 亭》等轰动一时的作品,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改编都表现突出。这些作品的 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 学的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 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爱不释手。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则着力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价 值,以全新的网络文学形态进行演绎和创新。 (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材料三: 近年来,网络文学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盗版行为的侵 害。据有关统计,2018 年我国网络文学因盗版造成的损失高达 58.3 亿 元。打击各种盗版平台花样百出的侵权行为,成为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重 要前提。 与已经在正版化道路上取得很大进展的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相比, 网络文学的盗版难题显得格外突出。这既与文字作品本身的特性有关,也 与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关。 相比视频和音乐作品,文字作品的存储空间特别小,即使是长达数 百万字的作品,也只有几百个千字节(KB)。文字作品对服务器和带宽的 要求也极低,盗版者只需租用一台小型服务器就能下载成千上万部作品。 尤其是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盗版网络文学聚合类 APP 应用的监管难度显 著增大。门槛低、获利大、打击难,网文盗版现象因此比较严重。行政、 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 保护尤为重要。实践中,许多权利人即使赢得了诉讼,所获赔偿也难以填 平损失。按照现行有关法规,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侵 犯著作权的最高赔偿金额为 50 万元。和权利人的损失相比,与不法分子 的违法所得相比,这一赔偿标准明显不够。 打击侵权盗版,需要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体系。当前,网络文学已成 为诸多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侵权盗版所造成的损 失也水涨船高。如果不从立法层面加大处罚力度,考虑引入惩罚性赔偿措 施,将不足以对不法分子构成威慑。除此之外,也应从制度上鼓励创新、 激发原创动力,推动优秀作品创作生产;创新版权治理模式,建立协同治 理联动机制;推动版权信息共享,促进交易平台透明化;等等。 (摘编自张贺《合力打击网络文学盗版行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在迅速发展中守正创新,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 当今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网络文学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早期的网络文学作者就是在模 仿文学经典中走进文学园地的。 C.网络文学面临侵权盗版行为的侵害,损失严重,目前侵权盜版难题无法 破解,网络文学发展遭受重创。 D.材料一倡导网络文学要凸显时代性,材料二则倡导网络文学要开掘古典 资源,二者针锋相对,观点迥然不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网络文学拥有不断壮大的读者规模和便利的传播条件,内外兼修,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B.2018 年我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占比超过半数,优秀作品实现了 表现形式与选题的双重突破。 C.古风小说《绾青丝》大量引用优美的唐诗宋词,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意 味,又烘托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发展。 D.《琅琊榜》等作品之所以轰动一时,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发掘了中国传 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在数字音乐、网络视频等领域的版权问题已经有所改善的时候,网络文 学领域却成了盗版的 “重灾区”。 B.在融媒体环境下,侵权主体非常分散,作品被侵权后,往往在各平台上 铺天盖地出现,难以找到侵权源头。 C.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主要靠行业自律,在网络文学行业内部,建立畅通、 健全、良性的沟通环境是关键。 D.如果盗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那么网络作家著作权会得到很好保护,网 络文学创造的价值也会更加巨大。 (4).请概括材料三的论证思路和主要论证方法。 (5).网络文学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 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 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 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 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 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 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半身插入了土里,土 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 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 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 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 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 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 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 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含。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 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 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 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 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 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 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 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 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 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 “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 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 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 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 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 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 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 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 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 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 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 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 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 会的底色,也成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21 世纪前后,中国 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 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 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 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 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 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 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 21 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 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 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 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 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 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 了 20 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 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 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 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 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 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 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 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 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 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 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地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 能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 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 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 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 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 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 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使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 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 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 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乡土中国》这本书,下列对乡土社会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甚至连语言都可以说 是不得已采取的工具,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 下乡。 B.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 “修身”,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C.乡土社会中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 力,凡是文化性的、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了这种权力。 D.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 的空间投影,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 根。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 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 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 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 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4).材料三的五个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 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1).B;(2).C;(3).B (4).①运用比喻论证。在论证长征精神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将“雪 山”“草地”“金沙江”“大渡河”比喻成新时期无数个需要面临的挑 战,论述了我们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的内容。②运用引 用论证。引用诗词和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引用 XX 的话,增加论述的 可信度。③运用对比论证。文章无论是在提出观点,还是在中间论述时, 时时不忘用 80 多年前和 80 多年后进行对比,突出了长征精神的时代意 义。④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先提出总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 时代意义”,然后分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 民群众”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 意义。 (5).示例: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 红军英雄们的艰辛;②积极主动地组织或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 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③生 活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 前;④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解析:(1).A.因果关系错误,在材料一第三段中,“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的一部分”与“成为……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应该是并列关 系,而非因果关系。C.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材料只是说“帮助群众建立 政权和地方党组织”。D.说法绝对,“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 事”是今天的年轻人切身感受长征的一种做法。 (2).C.逻辑关系错误,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 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而选项却把年轻人重走 长征路的意义安到此处,且换成了“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故 C 项错 误。 (3).材料二主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具有更多的时代意义。B 项,电影 《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与材料二中长征 精神在新时期的时代意义无关。 (4).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不仅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 论证等论证方法的使用,也包括论证的结构特点。通读材料二,从以上特 点入手分析即可。 (5).由题干中的“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在答 题时,既要考虑到材料本身,又要考虑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和生活 理想相结合。 2.答案:(1).C;(2).D;(3).D (4).①采用多种论证方式,论证充分。采用举例论证,以李辉、梁鸿的作 品为例,证明非虚构写作表现了当代作家对历史、现实的积极主动、微观 化、现场直击式的深度介入。采用对比论证,将不同作家进行对比,强调 了非虚构写作对于作家在介入性写作方面的激发及意义。②论证客观,既 写到“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也兼顾到其艺术性偏弱的不足。③用语严 谨,“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我认为"等语言,表述严密,体现了论证 思维的缜密。 (5).①基于事实的“真实”。用纪实的形式,调查、暴露现实问题。②文 学的“真实”。寻找一种叙事模式,能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 构,表现作者对现实真实的观察和思考。③阅读体验的真实。非虚构文学 更具现实感,使读者变为剧中人。 解析:(1).C 项,“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 考”错误。原文说的是“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 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由此可知,非虚构文学(写 作)直接展示的是“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是 “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 (2).A.“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错误。由原文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和虚构 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 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 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可知,“非虚 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有两方面的原 因,题干以偏概全。B.“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错误。由原文“从概念 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 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 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可知,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的严谨性有值得商 榷之处。C.“只有……才”错误。由原文“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 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 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可知,当代作家积极主 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对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是大 有裨益,但不是必要条件。 (3).材料二强调的是“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 实的深度介入。而 D 项中当作者感觉和历史有隔阂时,决定做一次实地的 旅行,也就是对现实做一次深度的介入。 (4).从论证方式上来看,本文采用了多种论证方式。比如在论证“非虚构 写作”表现了当代作家对历史、现实的积极主动、微观化、现场直击式的 深度介入这一观点时,采用了举例论证,以李辉的《封面中国》和梁鸿的 《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为例进行论证。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将像李辉、梁鸿这样的“非虚构写作”作家和那些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 会,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的一些作家进行对比,强调了非虚构 写作对于作家在介入性写作方面的激发及意义。从用语来看,议论文讲究 用语的准确性,如“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 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中“似乎”一词,表述 严密;“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我认为”等语言,表述严密,体现了论 证思维的缜密。本文段既写到“非虚构写作”表现了当代作家对历史、现 实的积极主动、微观化、现场直击式的深度介入,即它的价值。同时也写 到“非虚构写作”的不足,比如其艺术性偏弱,论证比较客观。 (5).由原文“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 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 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 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可知,非虚构文学的“真实”是基于事实的 “真实”。用纪实的形式,调查、暴露现实问题。同时,非虚构文学的 “真实”是寻找一种叙事模式,能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 表现作者对现实真实的观察和思考,是一种文学的“真实”。由原文“当 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 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 玩’变为‘息息相关’”可知,非虚构文学的“真实”是阅读体验的真 实。非虚构文学更具现实感,使读者变为剧中人。 3.答案:(1).C; (2).C; (3).不轻易把思辨知识(或“知识”)当作工具,用于改变生 活方式、满足物质欲望。(“思辨知识”答成“数学”,该项不给分;其他项酌情 给分。); (4).①是人类知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追求和保守非技术性知 识可以防止将人工具化。③非技术性知识可以救技术性知识之失,有助于 人类对技术性知识的不足和滥用保持警惕。④非技术性知识是对人类本性 的精神引导和制约,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解析:A.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三种。B.“非技术性知识则不需要通过教 学而掌握”依据不足。D.没有把握原文“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应”的分寸感。 4.答案:(1).B;(2).C;(3).A (4).(1)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文本之间有增殖效应。(2) 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的过程中形成的。(3)互文性 为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4)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 间的相似不能简单地以摹仿来概括。 (5).(1)紧紧围绕中心论点,以历代文论家的有关论述和研究事例为论据 展开论证;(2)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论述 互文性的增殖作用;(3)综合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 解析:(1).A 项,依据原文“不少文本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 作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可知并非所有文本的问 题和矛盾都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作合理阐释,所以“如果不能借助互文性 的解读,文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就不会得到合理的阐释”的说法过于 绝对。C 项,“已不止局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 层面”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偷意之例,如柳惮《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有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暑 退,高树早凉归’”。D 项,“这种‘模仿’写作的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 槽贬损的对象”说法不准确,原文说的是“每当涉及文本之间‘互文性’ 关系,其批评态度大多是贬损”。 (2).C 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 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没有完全否认“摹仿二字概之”,所以贬 损说法不当。 (3).A 项,“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强调不论今人、古人, 还是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与材料二观点一致。B 项,“须 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强调诗歌应从诗人的肺腑中发出,切忌 跟在别人的脚后走,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C 项,“学尽百禽语,终无自 己声”强调应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不能一味借鉴,与材料二观点不一 致。D 项,“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是说诗歌的文辞靠自己 悉心揣摩、独创得来才是最可贵的,老是因袭模仿前人,像佛门弟子接受 师傅传授的衣钵一样,不是真功夫,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 (4).①依据材料一通过东晋玄学家张湛《山海经》中的注释去解释《愚公 移山》中的问题,可知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依据材料二“如 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殊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 摹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现”,可知文本之间有增殖 效应。②依据材料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 外”,可知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过程中形成的。③依 据材料一“互文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 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 文本充满了复义”,可知互文性为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④依据材料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善于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 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可知对文学史上的因 袭或文本间的相似不能简单地以摹仿来概括。 (5).①材料二开端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 外”提出观点:文学创作始于摹仿,然后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以钟 峡、皎然等历代文论家的有关论述和研究事例为论据展开论证。②采用递 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提出问题“文学创作始于摹仿”,然后分析列举历代 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再到论述互文性的增殖作用,结构严 谨,论证充分。③文章引用名句,运用事例论证法,列举傅咸、陈后主、 柳恽、沈佺期等人的诗句,翔实地说明了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 系。 5.答案:(1).D; (2).D; (3).A; (4).①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以《功夫 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②材 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 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 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 界”负有的历史使命。 (5).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 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 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 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 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 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 解析:(1).A 项,强加关系,“进而”错误;B 项,于文无据,原文说“融入生活日常, 提升生活品位”,未说“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 经济效益”;C 项,说法绝对,“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 造……”错误,前句是后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D 项,曲解文意。从材料二第三段可以看出“二者具有很大的不足”说法 错误。 (3).A 项,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二段“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 不断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 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6.答案:(1).A; (2).C; (3).D; (4).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中出现的不长翅膀、借 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而凌空飞舞的神像。 (5).首先介绍了敦煌飞天的得名由来及其主要特征,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 了飞天在相关朝代的特征,最后介绍了敦煌飞天的特殊意义。 解析:(1).B“全都清秀,美丽丰圆”错,应该是有“有的清秀,有的丰圆”;C 因果 关系错;D“全无生活中的服饰”错。 (2).“缺失”错,应该是“损伤”。 (3).“有相同美感”错。 7.答案:(1).A;(2).D;(3).C (4).文章首先提出问题,并亮明观点: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是网络文学发 展壮大的重要前提。然后分析问题,分析网络文学盗版现象严重的原因。 最后解决问题,指出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 论证和例证法。 (5).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作品中,让读者 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②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时代精神,提升主 题格调、内容质量以及社会效益;③通过多种方式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 掘古典的现代价值,以全新形态进行演绎和创新;④多措并举,合力打击 网络文学盗版行为。 解析:(1).B.“早期的网络文学作者就是在模仿文学经典中走进文学园地 的”以偏概全,原文是“在其发轫之初,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就是模仿经典 或戏仿名作的文字,一些早期作者,也是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 网络文学园地”,注意是“一些早期作者”。C.“目前侵权盗版难题无法 破解”曲解文意,原文有“行政、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 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可见打击有难度,但 并非无法破解。D.材料一是说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现实的关注,材料 二是说网络文学借鉴传统和经典文化来打造精品,材料一与材料二从不同 角度论述问题,观点并非针锋相对。 (2).D 项,“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发掘了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 价值”错误,《琅琊榜》等作品轰动一时,主要是因为“营造一种古雅和 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追慕和认同”。 (3).C 项,“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主要靠行业自律”不符合材料三的内容, 原文说“行政、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 途径,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 8.答案:(1).D;(2).D;(3).C (4).①第一段总说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新”来助推这一观点;②第 二、三、四段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条分 缕析;③第五段总结上文,重申论点,照应开头。 (5).①现代社会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强力推进,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 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②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 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③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 开,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解析:(1).A.“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理解错 误,原文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并非因为城里人这样说,因为在乡下 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B.“气候与战乱使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 乡土社会的常态”理解错误,原文是“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 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 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C. “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 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果倒置,因为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 的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 (2).D 项,“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 根”错误,这不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是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 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解体之后才能实现。 (3).C 项,说法过于绝对。让乡村环境美化起来,才能让乡村更具有魅 力,更具有吸引力。而要“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 民队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