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轮冲刺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二)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三轮冲刺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二)含答案

ID:732516

大小:65

页数:45页

时间:2021-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语文三轮冲刺 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二)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 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 5 批近 800 人的专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 4900 余人来自中 医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 74187 人使用了中 医药,占 9(1).5%,其中湖北省有 61449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0.6%。临床疗效 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 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 标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日接受采访时 表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 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 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今年 2 月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 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治 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症,独特优势和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得越来 越广泛认可。”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 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24 日) 材料二: 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 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 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物,直接 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 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 初期,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 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 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 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 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 其他方剂和中成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 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 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 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 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 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温疫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 医经典和针、灸、砭、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 次的凶险疫情。中医药学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 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 而制定出诊疗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 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 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互相取长 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 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 (摘编自白剑峰《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13 日) 材料三: 3 月 18 日,中国第二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 13 人抵达意大利, 其中中医专家引人注目。这是中国首次派出有中医的医疗专家组驰援海外 战“疫”。中医专家将向海外讲述中西医结合战“疫”的中国经验,并为 当地侨胞提供诊疗咨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迄今,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中国确诊病例超 过 90%。世卫组织近日发布消息,决定删除其官网上关于抗疫“常见问 题”一栏中“不应使用传统草本药物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内容。 此举被认为是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 个 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 29 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 个将针灸纳 入医疗保险体系。 全球战“疫”,中医大有可为。然而,受文化传统差异和各国法律政策影 响,在参与世界各国的临床救治过程中,中医和中医药依然面临重重阻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人类共同考题,疗效是最佳答案。中医出海,和西医 强强联合,势必为世界彻底战胜疫情注入一剂“强心针”。 (摘编自《侨胞为何对中医战“疫”充满信心?》,《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 年 3 月 23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药方剂可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情转重,其疗效体现了国际临床评价关键 指标要求。 B.中医药传到多数国家和地区,甚至受到法律保护,说明其已迈出走向世界 的坚实一步。 C.西医中医各有千秋,并且作用互补,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疫病的 重要原因。 D.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这标志着世卫组织对中医 药的肯定。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的属性判断及各种中药方剂的使用,真正体现了中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B.《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自其问世后人们 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 C.无论是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中得到答案,制定出诊 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肆虐的病魔。 D.为进一步消除因文化传统差异和法律政策影响给中医药参与海外救治带 来的阻碍,中医专家需加大驰援力度。 (3).下列中医谚语中,与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B."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C."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D."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4).材料二客观理性地论证了中医的实力,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这种客 观理性是如何体现的。 (5).中医专家能够参与驰援海外战“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 Richard Lehan 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 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 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 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 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 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 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 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 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 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 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 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 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 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 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 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 “这一个”城市。 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 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 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 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 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 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解读诸多 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在我看来,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 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 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 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记 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 造历史的力量。 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 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 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 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 因而,在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 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是城 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是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 以侧重史学,也可以是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 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 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 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 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 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 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 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 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目前我们对城市学本身的理解还存有一定 的问题。城市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子嗣,换句话说,在传统学科里面 增加一些城市视角,以此应付分散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社会学中的城市 问题,以及历史学中的城市主题,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 足的学科。真正的城市学有着它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并且,唯有在这样 一种问题域之内加以观照,在这样一种独有的方法论的统摄之下,城市学才 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才能触及到这门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的本质。在 这一点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 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 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 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 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 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 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 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 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 (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城市作为阅读对象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不断还原历史 真实,去除误解,从而丰富对城市的解读,也就丰富了城市本身。 B.通过跨学科研究,在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等传统学科里面增加城市视角, 以整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城市研究课题,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 C.中国文化有重乡土轻都市的传统,当代的城市学研究者既要思考现实的城 市经验,也要面对文学传统中的城市经验。 D.关注"文学的城市",是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加入新的元素,从关心文化 的整体发展,到关心区域文化,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有细致的研究与 挖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说明朝营建新都时,刘伯温为制服恶龙,将北京城设计成八臂哪吒的形 状,这可以作为解读北京的素材,应该为研究者珍视。 B.城市文学研究不应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因为它的视野更大, 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 C.研究城市文学,可以借助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用数据、图表进 行科学论证,但并非必需,研究成果一定要有对"人"的关切。 D.青年一代作家生活在城市之中,已经不再可能出于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 的作品,像前人一样诅咒城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文学研究对象的一项是( ) A.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B.张岱《陶庵梦忆》 C.老舍《骆驼祥子》 D.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到了将“记忆”“想象”带入城市研究具有哪些作用? (5).根据材料内容,请概述城市学与城市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 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 《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 (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 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 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 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 “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 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而其中 的不少道路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 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 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 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 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 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 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 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的基础 上,创作出既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 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新诗有无音乐性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 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 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 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西川称主张 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 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 19 世纪以前 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月报》,2016 年 7 月 12 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 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 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 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 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 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 20 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 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 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 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 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闻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 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 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 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缺乏出神入化的表达技艺;新诗离真 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 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 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 于,新诗经过发展,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 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 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 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 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的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 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 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得很好,有时消化不 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 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 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 20 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 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 多国联军步步进逼,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 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无形中变成了自 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外,中国新诗 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 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 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 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和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 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 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 在的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 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4 月 18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 )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的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 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 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 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 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其深厚的 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 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 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 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歌处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现代新诗处于生长期,二 者不可比。 B.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 的一面。 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但依然 不够成熟。 D.中国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 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 年火遍全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中国影史上动画票房 第一,它将中国动画电影的“天花板”提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再 加上先前的《白蛇:缘起》与近期的《罗小黑战记》等,再次引发了国产 动漫是否已经“崛起”的讨论。仅从产量与体量来看,中国动画产业已位 居世界前列。2014—2018 年,中国年均上映国产动画电影达 34 部,而 2019 年年初至 10 月已有 32 部上映。数据亦显示,2018 年中国动漫产业 总产值已突破 1500 亿元。中国早已成为动画生产的大国,并正向动画生 产强国迈进。 中国动画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展现成效。在国家文化战略层面,国 家产业扶持政策为动画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近年来中国动画逐渐告别补 贴时代的粗放增长模式,开始向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模式转型。在产业内 部,自 2015 年光线传媒成立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以来,各大电影公司纷 纷在动画领域谋篇布局、精耕细作,涉及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授 权、实景娱乐的动画全产业链开始逐渐搭建起来。 然而中国动画的问题仍相当突出:动画类型在电影产业中的票房份 额还不够高;工业体系还远未成熟,多是小而散的手工作坊式公司,缺乏 具备强劲创作能力与雄厚产业实力的龙头性企业,即使是《哪吒之魔童降 世》的制作公司可可豆动画,亦因缺乏充分的自制能力,不得不大量对外 分包;缺乏成熟规范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要判断国产动漫是否已经“崛 起”,取决于判断的标准和参照系。纵向比较,中国动画无疑已成就卓 著,但在面向国际的横向比较之下,其短板弱项亦很明显。 (摘编自詹庆生《国产动漫“崛起”仍在进行时》) 材料二: 国产动画兴起,首先源自内容质量的提高和题材的多元化。在内容 质量方面,腾讯旗下企鹅影视推出的《快把我哥带走》曾在日本动画网站 NICONICO 取得人气第一的成绩,《日暮之隙》则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电影 市场展映单元,国产动画的水平正在得到认可。在题材方面,除了仙侠、 武侠、奇幻等常见题材外,音乐、搞笑等此前少见的题材也不断走向市 场。 国产动画商业化道路越走越顺。《全职高手》主角叶修成为 9 个品 牌的代言人,《魔道祖师》与可爱多跨界合作,《斗罗大陆》牵手康师傅 绿茶……国产动画商业化空间不断拓展,付费观看优质国产动画已经成为 常态。从未来发展看,国产动画产业的全速奔跑,一方面有赖技术“加 持”,另一方面需要国产动画不断提升原创能力,并加强生态建设。腾讯 视频副总裁王娟也表示,腾讯正探索在其平台上培育、转化国产漫画与动 画作品,“建立完整内容矩阵,是营造国产动漫生态的原动力”。 (摘编自陈静《国产动画商业化道路越走越顺》) 材料三: 文化自信视野下,我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将面临以下问 题,一旦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动漫产业将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首先,动漫作品的文化创新不足。现阶段国产动漫存在的主要问题 之一就是抄袭与模仿,文化创新不足。国产动漫对国外动漫的盲目跟风与 模仿,使国产动漫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灵魂,难以引起国人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 2015 年的国产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构成著作权侵权和不正 当竞争,最终向迪士尼和相关公司赔付 135 万余元。这种“画虎不成反类 犬”的失败创作,根源就在于创作者缺乏文化自信。 其次,动漫作品对文化的挖掘缺乏深入性、广泛性。国产动漫对传 统文化在深度与广度的挖掘利用上还远远不够。第一,在对民族文化挖掘 的深度方面,流于故事表面,缺乏对故事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价值追求的 挖掘。第二,在对民族文化挖掘的广度上,局限于功夫题材。中国功夫是 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但国产动漫题材过于集中在武侠元素上,从侧 面反映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挖掘的广度还不够。其实戏剧、剪纸、皮影、 水墨等都是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运用到动漫创作中。 再次,动漫作品的文化内涵表达不充分。动漫是一种视觉艺术,技 术在动漫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动漫创作中,技术的作用是远 远不及动漫作品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内涵的作用的。一部缺失文化内涵的动 漫作品是不会成功的,不管是日本的《最终幻想》,还是美国的《恐 龙》,或是号称“中国动画百年巅峰巨制”的《魔比斯环》,这些作品失 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化内涵的缺失。 最后,动漫作品的文化传承时代性不鲜明。国产动漫对民族文化的 传承更多地停留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上,而对中国的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充分的关注、提炼和运用。动漫作品的文化传承时 代性不鲜明,这也是我国动漫产业难以与日美韩等动漫产业强国相较量的 重要原因之一。动漫产业是一个高度依附于文化资源的产业,所利用的文 化资源一定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否则难以持久传播。这就要求动漫创 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注重将民族特色与当代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与审美风 格相结合,进行现代性转化,使“老树发新枝”,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富 有新时代气息的动漫产业品牌。 (摘编自邢红梅、彭微《文化自信:新时代我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的新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 年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收获了高票房和高口碑,它的 成功再次证明了国产动漫已经崛起。 B.从 2014 年至 2019 年国产动画电影的产量、体量以及 2018 年中国动漫 产业总产值来看,中国动画成就卓著。 C.《快把我哥带走》在日本动画网站的人气和《日暮之隙》入围戛纳电影 节展映单元,表明中国动画得到了一定认可。 D.戏剧、剪纸、皮影等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运用到动漫 创作中,从而丰富国产动漫的创作题材。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凡成功的动漫作品,在制作中不仅有成熟规范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而 且绝对不会出现外包现象。 B.回顾国产动漫的发展史不难发现,那种缺少文化内涵、单纯模仿的动漫 作品很难获得市场认可。 C.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为国产动 漫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助力了。 D.技术在动漫创作中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一部动漫作品来说,只要有技 术加持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三的论据的一项是( ) A.作家向勇曾说:“对于传统文化传统资源的优势挖掘,主要应该集中在 对其独特性以及丰富性的阐释和利用上。” B.某影评人在动漫电影网站上评论: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无法迎 合市场需求,不适合作为动漫电影的文化资源。 C.《中华小子》《秦时明月》和《兔侠传奇》等大量的动画对“侠文化” 情结的拓展虽然得到展示,但内容依然单薄。 D.《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声名远扬的二十世纪动画佳作,要么 脱胎于经典文献,要么运用传统绘画技法。 (4).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国产动漫展开的,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三则材料,思考我国如何才能成为动画生产强国。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非典中最艰苦的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北京市人民医院。从四月五号开 始,陆续有 222 人感染,包括 93 名医护人员,有将近一半的科室被污染。门诊 大楼北侧的急诊科是当时疫情最重的地方。我不明白这家医院怎么会有这 么多人感染,但我知道应该跟上次拍转运的那二十九个盖白布的病人有关 系,我得知道这是为什么。没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 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 急诊科主任朱继红带我去看了留观室改成的 SARS 病房。我只看到几 间普通的病房,迟疑地问他:“你们的清洁区、污染区呢?”他指了指地上: “只能在这儿画一根线。”我不能相信,问了一句:“那你们怎么区分清洁 区和污染区?”朱继红沉默了一会儿,慢慢举起手,在胸口指了一下:“在这 儿。” 我问:“你们靠什么防护?” 他面无表情,说:“我们靠精神防护。” 一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我们来拍摄时,病人才开始转运到有隔离条件的医 院。当时病人连输液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在空地上输。他带着我去看,所 有的椅子还在,输液瓶挂在树杈上,或者开车过来,挂在车的后视镜上,椅子不 够了还有小板凳。一个卫生系统的官员在这里感染,回家传给了妻子儿子, 想尽办法只能找到一个医院床位,夫妇俩让儿子住了进去。两口子发烧得 浑身透湿,站不住,只能颤抖着坐在小板凳上输液。再后来连板凳都坐不住 了。孩子痊愈的时候,父母已经去世。这是二〇〇三年,春夏之交。 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我“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当从头 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 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过隐约感到怪异,仅此而已。我没有接到指令, 这不是我节目的任务,我觉得转过头很快就会忘记——然后我就忘掉了。 我做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 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摘编自新闻记者柴静传记集《看见》) 材料二: 非典报道经历了从瞒报到高度透明化的历程,这表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 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从内容控制转到了 方向调控。在传统机制下,一些新闻主管部门认为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 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因而媒体在信息流通中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侧 重于“包”不重“报”。中国传媒对于危机报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 针下,采取低调而务实的报道模式。应该说这一传统是在建国之初就形成 的。当时中国面临国内外的险恶局势和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需要以正 面宣传为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有利于社会的 稳定。但其前提是资讯手段的不发达,信息渠道的单一。 这一做法延续到今天则并不合适:一方面当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公 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通讯技术不断发展, 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传播学认为,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 要性 x 证据的暖昧性。如果媒体继续采取沉默的态度,既达不到封锁信息的 目的,又缺乏权威的消息。社会舆论主体缺位,必然纵容了流言的传播而破 坏社会稳定。从管理学上看,传统新闻管理侧重微观的内容管理,而非方向 性引导,而由于内容管理的庞杂,必然导致信息传送的滞后,造成舆论主导真 空,流言乘虚而入,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此次“非典”事件前期的抢购风波 验证了这一点。 (摘编自俞熙娜、沈爱国学术论文《“非典”事件对新闻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非典”时的政府扣押信息、“媒体集体失语”等观点,与事实不符,是 站不住脚的。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 23 条规定,在暴发严重疫情时,媒体在对外通 报前须征得卫生部的同意。我们需要强调,记者应当依法报道。由此可见, 所谓非典期间“媒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第一个环节的卫生部门 出现了“故障”。 事实也的确如此。“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这句俚语,可以非常形象地 形容 2003 年 3 月和 4 月中上旬中国社会的特殊状态。在医学界,北京的洪 涛院士最先认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为衣原体”,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南 方专家却坚持认为是冠状病毒。双方对 SARS 病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从 科学研究角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从当时 SARS 迅速蔓延的紧迫形 势看,人民群众急切地想要知道非典的病原信息。对此,当时的媒体都没有 报道。不是媒体不能报道,也不是什么力量控制媒体不准报道,而是所有人, 包括媒体和卫生部,都必须等待专家们的最终判断。由此可见,由于 SARS 复杂病因引发的医学争论,才是造成所谓当时“媒体集体失语”的真正原 因。 2003 年 4 月 16 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 SARS 的病原体。洪涛院士随即也改变了原有的观点。至此,争论结束。4 月 20 日,国家卫生部门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非典”疫情。接着,新 闻媒体也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急切盼望信息的广大受众。 (摘编自尹韵公研讨会主题发言稿《对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再反思》)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柴静对"媒体失语"的反思与材料三的立场有根本上的差异,柴静更强 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记者面向社会民众的主体责任。 B.柴静调查发现,人民医院严重的院内感染很可能与该院防疫设施不完善有 关。而该期节目的顺利播出,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典后新闻传播的改 变。 C.材料三认为政府和媒体在"集体失语与缺位"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问题产 生的真正原因是由 SARS 复杂病因所引起的医学界异乎寻常的争执与矛 盾。 D.世卫组织佐证了钟南山的观点,有力推动了政府的部署安排。但材料三为 政府和媒体所作的申辩,其实并没有全面解答柴静在采访中暗示的所有问 题。 (2).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 电视都要促进安定团结。" B."在那没有报纸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报纸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 者。" C."由于公共危机涉及到公众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会积极主动地通 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公众危机的信息。" D."通过制度化可以赋予媒体相应的自由并规定其合法活动的范围,改善政 府不确定、难持续、不对称的社会控制。" (3).面对近期依旧严峻的新型冠状肺炎防治形势,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可以 从非典事件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 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 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 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 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 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 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 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 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 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 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 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 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风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 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 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 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 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 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 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 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 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 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 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 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 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 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 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 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 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 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 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 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 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 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 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 反正。有人说 《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 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 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 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 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 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 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 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 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 《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 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 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 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 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 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 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 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 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 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自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 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 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 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 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 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 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 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 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 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 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 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 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 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 智能儿、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 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 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 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 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 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 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 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 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 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 生并没有细说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 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 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其时空表现形态虽 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 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体的时 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 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 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 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 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 往。“现在”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图像,有时分不清哪 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 里进进出出。“传统”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 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 过去认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新变”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材料二: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 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 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 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 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 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 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 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两者结合 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 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 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 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 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 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 “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 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 体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 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 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 义。 (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材料三: 东晋一朝和明清两代,江南文化颇具特色,为《红楼梦》创作带来了 深刻影响。 第三十七回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其中有这样几句:孰谓 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 则扫花以待。 这里引用前朝四个典故,如慧远组织莲社、谢安东山雅会,王子猷雪 夜访戴,杜甫迎客扫花,除唐代杜甫外,其余三个均出自东晋,一个发生 在东晋的庐山,两个则发生在东晋的江南,因其知名度甚高,所以在探春 发出的帖子中,成了大观园中的人文化追求的效仿或竞争的一种标杆。 当然,从女性角度说,东晋时期江南谢道韫少儿时代咏絮显露的才情 也自然会影响红楼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这不但在“金陵十二钗”判词 中,直接用“堪怜咏絮才”来暗示林黛玉的才情,而且,元妃省亲时让宝 玉写诗,宝玉反应迟钝,还是林黛玉帮宝玉代写了一首《杏帘在望》,得 到元妃赞赏,也让人想起谢道韫在发现小叔子王献之与客人议论时理屈词 穷,就隔着帷幕代王献之重新论辩,终于扭转局势,所谓“申献之前议, 客不能屈”。而后来,林黛玉与史湘云联句时的那种自信,林黛玉和薛宝 钗同咏柳絮词的夺人眼球,似乎把围绕着的谢道韫女性才情,进一步发扬 光大了。 再看明清,就群体论,明清时代的诗社,特别是女性诗社的出现,是 不同于晋代的一个江南文化重要特色,如清代康熙年间在江南杭州成立的 “蕉园诗社”和乾隆年间苏州成立的“清溪吟社”等,给《红楼梦》描写 女性创作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现实依托,并反过来激励启发了后续的江南女 性创作,大大挑战了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 就个人言,《红楼梦》多次提及明四家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特别 是苏州才子唐寅,在小说中,如草蛇灰线般若隐若现,对小说不同人物的 个性塑造、言行刻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不少学者指出,林黛 玉的《葬花吟》与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唐寅在生 活中也有哭花、葬花之举动。 总之,一种由晋代开启的江南性情文化传统,在明代得到大大发挥, 并在清代《红楼梦》中体现出集大成的意义。 (摘编自詹丹《一部,是江南性情文化传统之大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 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B.《红楼梦》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小说人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往,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中。 C.《红楼梦》既长于写实,也具有浪漫色彩,既给创作主体留下了二度创 作的自由,也给读者留下了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 D.苏州才子唐寅对《红楼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林黛 玉的《葬花吟》和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实的作品穿插了神话的、魔幻的故事,便具有浪漫的色彩,这说明浪 漫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具有文学性。 B.《红楼梦》开篇强调故事不失其真,从东晋时期谢道韫的形象影响了 《红楼梦》女性人物塑造,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C.《红楼梦》长于写实,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针对性, 但正是因为失去这一点而获得了更普遍长远的意义。 D.《红楼梦》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这有现实的影子,而《红 楼梦》的这种创作又影响了后来的江南女性创作。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以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直至三国统一的历史进 程为主线,文本结构的基本框架与历史相去不远。 B.《水浒传》的叙事方式是单元结构的组合方式,展示了一条个人反抗— 聚众造反—逼上梁山的叙事主线。 C.“宝玉挨打”的情节证明了叛逆与卫道的矛盾冲突,这正是全书的情节 主线,并以此融入了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D.有的红学家认为读《红楼梦》时,因其结构的周密、错综的繁杂,有仿 佛置身大海,前后左右波浪澎湃的感觉。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中写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 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请你结合原著中的一个人物,谈谈对这句话 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 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 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当自己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 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 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 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 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 移情现象。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 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 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 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 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 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 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 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 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 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 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 我回还的情境。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 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 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 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 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 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 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 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 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 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 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 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 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发现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 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 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 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 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 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 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 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 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 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美感》,有删改) 材料三: 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 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 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落玉盘”。有的理论家根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喜爱音乐,从音乐中 获得愉悦,并不是因为欣赏声音本身的和谐等,而是因为音乐能唤起视觉 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 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自然和 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欣赏者不能靠题材唤起的联想来获得美 感。反之,只能在摒弃联想的情况下,靠对艺术形式的直观以获取美感。 要是在欣赏这些艺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界,进入了实用 境界,审美体验就丧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注 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不左顾右盼,才能沉醉于审美 的愉悦之中。而联想则使欣赏者精神不集中,从而导致意识由审美对象向 非审美对象的转换,所以联想是妨碍审美体验的。 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呢?我以为应该从以 下两点来把握它:第一,应该把审美联想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非审美 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 定向的联想。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 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 关。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 暴,等等。尽管这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 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因而是与审美无关的 非审美性联想。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大特点是联 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选择、沉 入整体情境的联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 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布洛称审美联想为“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 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立的。由 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 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联想才能解释审美体验。 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依存美”和“纯粹美”的区别。“纯粹 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艺术品种,由于社会历史等各种原因,内容已 淡化,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仅是线、形、色、光、声、质等媒介及其组合方 式,如图案画、花边装饰、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胜的 “纯粹美”,对于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只能靠艺术直觉,而不能靠审美联 想。要是运用联想,就会离开特定的艺术世界,审美体验也就立刻消失 了。与审美联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谓“依存美”就是重内容 的美,像小说、戏剧、散文和古典诗歌等等,人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就不 能不借助审美联想,只有在审美联想中,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和形象体系, 才能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呈现出来,而欣赏者也才能沉入艺术世界,并获得 审美愉悦。审美联想是审美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可缺少的。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 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 受。 B.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 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美的要 素以及创作的灵感。 D.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岳阳楼的阴晴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 交流、融合的产物。 (2).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非审美联想”的一项是( ) A.见到博物馆展出的清代官窑瓷器,就联想到它比金子还值钱。 B.见到西湖中鱼儿游动,就联想到今天晚餐也许会有红烧鲤鱼。 C.读到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就联想到花匠用剪子精巧地把柳叶 剪成绿丝绦。 D.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联想到草长莺飞的春季美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 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 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 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 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 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 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4).材料三第一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5).请分别从自然和艺术两个角度概括如何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参考答案 1.答案:(1).D; (2).A; (3).C; (4).①对西医、中医的看病角度与治疗方法进行 客观阐述,没有主观褒贬倾向;②在陈述中医抗疫作用时,注重事实,言出有据, 毫无对西医进行否定之意;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倡导中西医并重并用,没有 厚此薄彼。 (5).①中医拥有独特的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并在历史悠久的“抗疫战争”中 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②中医药在国内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中参与面广, 参与度深,有效率高,成果显著;③中医药在世界上传播较为广泛,并且已经参 与到有关国家的抗疫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疗法已获得世卫组织、部分海 外学者及国家政要的认同。 解析:只是对疫病的传染特性和共同表征加以描述。 2.答案:(1).C; (2).B; (3).D; (4).①把“记忆”“想象”带进城市研究,就是把人的 主观情感和想象力带入,这样才能发现城市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看到城 市的既古老又新鲜的样子。②“记忆”既是对历史的客观承载,又在遗忘、误 解的同时延续了人类的精神,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 (5).①城市文学研究应作为城市学的子题。②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 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③城市学有自己的 问题域和方法论,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其研究对象也包括文学中的城市 经验形态。 解析:(1).A 项,“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错,根据文中“关于城市的‘集体记 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在城市的阅读中还存在遗忘(误解)与记忆 (再创造)等多角度与方法。B 项,“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错,根据文意,即 使具备这些条件“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足的学科”。D 项,“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错,文中强调“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 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 (2).“视野更大”,“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两处错。前者于文 无据,后者,文中表述是“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 (3).《桃花源记》写作对象不是城市。 3.答案:(1).D;(2).D;(3).B (4).①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②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③以自身“小 传统”为参照。 (5).①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②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 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③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 解析:(1).A.“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在这个意义 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 知,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 性开辟了新的道路”。B.“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理 解错误,原文说的是“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西川称主张诗歌 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 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讲究格律会使诗人 失去创造力”,而是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 任感的好心人”。C.“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理解错误,原文“中国 20 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 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 这正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 (2).A.“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力” 理解错误,原文是“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 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B.“证明 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错,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 于……”可知,“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的是余 光中等诗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 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谢冕的观点是所有诗歌都 必须包含音乐性,王久辛的观点是音乐性的强弱与诗人对修辞的理解有 关。 (3).“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 性的一面”错,根据原文“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 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 下的诗歌创作”“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 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发展,走向了 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 诗歌”可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4).根据原文“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 不满便可以预料”“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 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分析可知,此处是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的;根据“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 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多国联军团团 进逼,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 年新诗比了下去”分析可知,此处是从西方现代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 的;根据“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 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 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 传统的考核”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新诗自身“小传统”的角度看待中 国新诗的。 (5).根据原文“余光中等待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 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 路”“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可总结出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根据“新诗经过发展,走 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 式’的诗歌”可总结出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 洽的生长。根据“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 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缺乏出神入化的表达技艺;新诗 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 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 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的发展历史”可总结出新诗发展时间短, 尚不成熟。 4.答案:(1).A;(2).B;(3).B (4).材料一从整体上介绍国产动漫正在崛起,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材料二 侧重于介绍国产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材料三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论述 国产动漫存在的问题。 (5).①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看,要选择正确的扶持模式,加大对国产动漫 业的支持力度;②从动漫产业的角度看,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注重资源 整合,形成完整规范的产业体系;③从动漫创作的角度看,要树立文化自 信,注重深挖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不断创新,提升原创能力。 解析:(1).A 项,“再次证明了国产动漫已经崛起”的说法不正确。材料 一说的是“再次引发了国产动漫是否已经‘崛起’的讨论”“要判断国产 动漫是否已经‘崛起’,取决于判断的标准和参照系”。 (2).A 项,“绝对不会出现外包现象”说法绝对。C 项,“已经不再像以前 那样为国产动漫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助力了”错,材料一说的是“国家产业 扶持政策为动画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近年来中国动画逐渐告别补贴时代 的粗放增长模式”。D 项,“技术在动漫创作中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技 术加持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错,材料三说的是“技术在动漫创作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动漫创作中,技术的作用是远远不及动漫作品所蕴 含的思想文化内涵的作用的”。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产动漫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多地……相较量的重要 原因之一”的表述,可知 B 项不能作为材料三的论据。 (4).解答本题,需要明白每则材料阐述的内容,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出各 自的侧重点即可。同时,可以利用每则材料的出处来进行提炼概括。 (5).解答该题应该立足于三则材料,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整个动漫产业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国产动画的发展一方面有赖技术“加 持”,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原创能力,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国产动漫产业中 文化创新不足与文化内涵挖掘缺乏深入性、广泛性的问题。在答题时,可 针对上面的问题,分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措施。 5.答案:(1).C; (2).D; (3).①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②提升记者面向社会的 责任担当;③新闻主管部门应占据社会舆论主导地位,加强方向调控;④记者 应依法报道。 解析:(1).C 选项中的“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错,在世卫组织明确病原之后,政 府与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异乎寻常”与原文中“从科学研究角 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不符。 (2).明确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政府新闻管理部门应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形势, 调整管理方式,从内容控制向方向调控转变”。材料二并不反对政府对新闻 媒体的调控,也不单纯只强调新闻自由的重要性,排除选项 B;也不单单强调 政府对新闻媒体内容管控的社会责任,排除选项 A;材料二主要针对的主体 是政府,而选项 C 讨论的是公众在公共危机中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与材料二 中强调的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无关,所以排除选 项 C。 6.答案:(1).B;(2).C;(3).D (4).①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式。 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 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② 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 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③论证语言 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 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 (5).①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 写出;②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 宝玉和贾府盛衰;③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 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④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 人物去实现;⑤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综 合运用和自如转换。 解析:(1).“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 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 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梦幻色彩”说法也不对。 (2).C 项,篡改原文,“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材 料二中“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3).材料二的观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A 项,是说小说中 “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 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 外之意。C 项,是说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D 项,是从“情”的角度 来谈宝玉的,所以可以论证《红楼梦》的主题。 (4).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鹗《老残游记》中的话,使用了引证 法;列举“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 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 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 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 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 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 比论证法。其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的论证方式,首先, 提出总的论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个层面进行 分析,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第二层认为《红楼梦》是为国 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 相处;第四层境界说《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 再者,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比如“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 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使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层境界中大量列举实例,通俗易懂,使深刻 的道理浅显化。 (5).首先是材料三第一段中“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 《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 同人眼中写出”,比如文章列举林黛玉、刘姥姥、王熙凤的例子,这是作 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 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也是《红楼梦》叙事的特 点之一;“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 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是又一 特点;“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 黛玉眼中”,所以对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描写手段;“每个情节都有一个 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 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在 叙事上《红楼梦》使用了多种手段,这些都是其特点。 7.答案:(1).B;(2).A;(3).C (4).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为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论点,即江南文化对《红 楼梦》创作的影响,然后从多个方面并列阐述,最后总结。②论证方法 上,主要运用了例证法。 (5).示例:秦可卿。如在第五回出现在现实时间,让宝玉在她自己的房里 睡觉;然后又出现在神话时间作为警幻仙子的妹妹出现在贾宝玉梦中。而 在第十三回,秦可卿又给凤姐托梦,出现在梦幻时间。 解析:(1).A 项,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一段“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 去”。C 项,偷换概念,材料二第四段“给创作主体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 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 由”。D 项,扩大范围,材料三倒数第二段“不少学者指出”。 (2).曲解文意,“浪漫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具有文学性”表述不正 确,原文没有将浪漫主义作品与现实主义作品进行比较的意思。 (3).这种解读思维是传统的线性情节结构分析,而材料一指出“《红楼 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 式”。 8.答案:(1).B;(2).C;(3).D (4).引出论题方式:采用对比方法,列举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 的态度引出论题。效果:采用对比,引发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 系产生疑问,便于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 (5).自然:①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发现自然之美,与自然交流,与自然 景物沟通融合。②发现自然的美,从自然中悟出哲理。艺术:根据审美对 象的不同特性,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欣赏。 解析:(1).“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错。材料一第 二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 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 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选项曲解文意。 (2).联想的内容,仍处在一首清新的咏柳诗的情境中,是按诗所提供的独 特情感,定向地进行联想的。A、B、D 三项则纯属随意的、无定向的、 不受控制的联想。 (3).“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错。材料一第二段说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 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 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 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 味自我本身”,第三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移 情过程中,主体的情感不可能只属于客体青山。 (4).本文通过“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 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和“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 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可知 第一段是通过对比手法,列举出了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态度 来引出论题。这样安排的好处是采用对比使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的 关系产生疑问,激起好奇心,为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打下基础。 (5).本题的答案主要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美的要素在 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可得出要 想从自然角度概括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就要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发现自 然之美,与自然交流,与自然景物沟通融合;从材料二第二段“客观的景 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 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可得出发现自然的逻辑美,从自然 中悟出哲理;根据材料三第二、三段可得出要想从艺术角度概括获得更好 的审美体验就要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特性,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 来欣赏。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