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ID:727893

大小:1.8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1-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 44 题 图中 a 表示纬线,E、F 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 为 EF 的中点。读图回答问题。 1.若 F 的地方时为 6 时 30 分,则此时月份和纬线 a 所处的位置可能是 A.10 月、南半球 B.2 月、南半球 C.6 月、北半球 D.10 月、北半球 2.当 EF 两点间的经度差(劣弧经度差)逐渐变大时,则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高纬移动 B.该纬度昼夜之差逐渐变小 C.该纬度昼一定越来越长 D.南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之差变大 【答案】 1.D 2.B 【解析】 1.本题考查晨昏线上日出时间与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白昼长度=(12-日出时间)×2,6 时 30 分日出,说明该纬度此日昼长为 11 小时,即目前 a 所在半球的冬半年。9 月 23 日前 后到 3 月 21 日前后,南半球为夏半年,可排除 A、B;3 月 21 日前后到 9 月 23 日前后,北 半球为夏半年,可排除 C,故只有答案 D 符合要求。 2.本题考查对示意图的解读。该纬线昼短夜长,劣弧为白昼时间。当 EF 两点间的经度差 (劣弧经度差)逐渐变大时,白昼时间变长,昼夜差距缩小。此时,除了南北极点和赤道外, 全球的昼夜差距都在缩小,故 B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 全球昼夜差距缩小时,太阳直射点应为向赤道方向移动, A 选项错误;“该纬度”为两条纬 线,南北半球均可,所以,该地昼长可能越来越长,也可能越来越短,C 错误。 3.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 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测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 “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下图,完成问题。 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是 A.阳坡冰雪带 B.阳坡岩石裸露带 C.阴坡冰雪带 D.阴坡岩石裸露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大气的直接热源”这一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能力。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 珠峰的地面有冰雪带以及岩石裸露带。冰雪带对阳光的反射率大,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 了,无法成为热源,可排除 A、C 选项;裸露岩石吸收太阳辐射后使峰顶增温,成为峰顶对 流运动的直接热源,又因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故排除 D 选项,正确选项为 B。 2015 年 11 月 7 日上午,我国第 32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南 极执行科考任务。下图为此次科考计划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4.此次南极科考出发时,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影子朝向为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5.我国第 32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两个月后 A.①海域沿岸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②附近半岛河流进入汛期 C.③附近岛屿西侧草木葱绿 D.⑤所在国农民正忙着剪羊毛 6.科考队完成任务回国,经过④地时为次年 4 月初,此时的航行状况是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答案】 4.D 5.C 6.B 【解析】 4.本题考查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太阳视运动规律: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 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 向落下(极昼和出现极夜地区除外);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西南方向落下(极昼和出现极夜地区除外)。11 月 7 日为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上午 太阳在东南方向,故上午时北京日影朝向西北方向。可排除 A、B、C,正确选项为 D。 5.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和相对应的自然规律及农事活动。出发日期为 2015 年 11 月 7 日,两个月后即次年 1 月 7 日后,正值北半球最冷月。①海域为地中海,地中海沿岸有欧洲 发达国家,也有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各不相同,A 选项错误;②为中南(或 说马来)半岛,位于北半球,1 月河流正值枯水期,B 选项错误;③为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 加岛,该岛屿位于南半球,西侧为热带草原。1 月份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因为草木葱绿,C 选项正确;⑤为澳大利亚,忙着剪羊毛的时间为 8-9 月份,D 选项错误。 6.本题考查洋流的流向。④处为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此地航向向北(逐渐偏东)。洋流为 西澳大利亚寒流,方向为向北(逐渐偏西);从夏至到秋分,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 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影响该海域及其附近地区。但该地 4 月初吹 东南信风,由东南吹向西北。总体来讲,顺风顺水。故排除 A、C、D,正确选项为 B。 下图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7.甲乙两地之间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地垒 C.断层 D.断崖 8.关于甲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甲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C.甲处河流是向北的内流河 D.甲处河流隶属于长江水系 【答案】 7.C 8.D 【解析】 7.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概念。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中间的岩层新,两翼的岩层老;断层 是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岩 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应为断层,可排除 A,正确选项为 B;断层面两侧的地盘 朝相反方向运动,中间断块相对上升,周边断块相对下降,这种断层组合形式叫地垒,可排 除 C;断崖是地貌类型,不是地质构造,可排除 D。 8.本题考查对中国地理的认知。秦岭为东西走向,甲、乙所在方向应为南北方向。秦岭以 北为渭河平原,图中乙处地形平坦,海拔相对较低,故乙为渭河平原;甲处为秦岭及秦岭以 南地区。秦岭以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A 错;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 B 错;甲处河流位于秦岭以南,隶属于长江水系,是外流河,C 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下图为“M 地至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大型盆地地形,读图 回答问题。 9.M 地至重庆一线未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 B.青 C.川 D.陇 10.在下面四幅地貌景观中,M 地形区及其附近不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答案】 9.D 10.D 【解析】 9.本题考查剖面图的判读和定位。通过读图分析,①②③分别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和四川盆地。①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②地处青海省,简称青;③地处四川,简 称川。故 M 地至重庆一线未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甘肃省,即陇,排除 A、B、C,正确选项 为 D。 10.本题考查地貌景观的判读。图示四幅图地貌景观,A 图是冰川侵蚀地貌;B 图为山前冲 积扇,为流水沉积地貌;C 图为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D 图为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 新疆境内有雪山、有沙漠、有山脉,A、B、C 三种地貌类型在新疆均有分布,A、B、C 选 项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因此西北地区 M 地形区及其附 近不常见的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D 项正确。 11.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州,它是一个心型的小岛,被称为“世界的心脏”。下图 为该岛的等高线图。有关该岛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南半球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岛屿 B.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混合农业 C.地势特征是南北较高,中间较低 D.降水的分布是西部多而东部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南美洲南端的纬度更高,距离南极洲更近,A 选项错;该 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阳光较少,降水多,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 大牧场放牧业,B 选项错误;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特征是东西部较高,中部较低,C 选项 错;西部是西风带迎风坡,降水的分布是西部多而东部少,D 选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回答问题。 12.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800~1900 B.1900~2000 C.2000~2100 D.2100~2200 13.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 B.喜阴喜湿 C.好热耐旱 D.耐寒好旱 14.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答案】 12.A 13.B 14.C 【解析】 12.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4 个不同的坡,植被覆盖率最高值都出现在 1800-1900 米,可排除 B、C、D,正确选项为 A。 13.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阳坡的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最低,而阴坡的森林植 被分布百分比相对较高,可知该森林植被,喜阴不喜阳;无论是阴坡还是阳坡,迎风坡的植 被分布百分比比背风坡要高,可知该森林植被喜湿不喜干,可知 A、C、D 选项错误,B 选 项正确。 14.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苔原带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但森林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高山苔原 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热量条件的改善,正确选项为 C;这种森林喜阴、 喜湿,光照条件改善或者降水减少,都会导致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减少,A、D 选项错误; 森林覆盖率增高,保持水土的能力更强,B 选项错误。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 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15.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 A.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 C.大致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D.大致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16.关于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叙述正确是 A.甲地高于 3600,乙地高于 2600 B.甲地低于 3600,乙地低于 2600 C.甲地低于 3600,乙地高于 2600 D.甲地高于 3600,乙地低于 2600 【答案】 15.A 16.D 【解析】 15.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上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可知数值越大说明日 照时数越长,东南方向的数值最小为 2400,向西北方向数值越来越大,可排除 B、C、D, 正确选项为 A。 16.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本题用到了如下判读规律:两条相邻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区 域,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其大值;若闭合曲线数 值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其小值。乙处的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 中较小的数值,所以,闭合区域的数值小于 2600,可排除 A、C,根据等值线的规律可以判 定,甲所在的地形区为一山峰,故甲处的海拔高于 3600,可排除 B,正确选项为 D。 【备注】图不清晰,换个图。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17.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8.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19.该区域可能位于 A.日本本州岛 B.澳大利亚大陆东部 C.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D.南美洲南部 【答案】 17.B 18.C 19.D 【解析】 17.本题考查植被和气候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图中山脉西侧山麓植被是落叶林,说明纬度 是温带地区,可排除 A、C 错;图中山脉东侧山麓为温带荒漠,其对应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落叶阔叶林,B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 18.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图中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西侧靠近海洋,东侧 位于内陆一侧,可见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山脉西侧形成了地形雨,而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而形成了植被类型的差异,可排除 A、B、D,正确选项为 C。 19.本题考查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据图可知,大陆西岸是落叶林,说明该地位于温带地区; 该地的地形为山脉,且东侧为荒漠。日本本州岛的西侧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山 脉的东侧不是荒漠,可排除 A;澳大利亚大陆东部为大分水岭,但澳大利亚的纬度较低,为 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可排除 B;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可排除 C; 南美洲的西海岸为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的南部山脉的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了图中的 落叶林,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了图中的荒漠,D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据此回 答问题。 20.甲、乙、丙、丁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A.甲一武汉 乙一重庆 丙一广州 丁一北京 B.甲一武汉 乙一广州 丙一重庆 丁一北京 C.甲一北京 乙一重庆 丙一广州 丁一武汉 D.甲一重庆 乙一北京 丙一广州 丁一武汉 21.乙地水库 1 月水温比甲地高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22.根据图中水温的变化趋势,丙地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小 ②海拔较高 ③距海近 ④山地阻挡冷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20.A 21.B 22.C 【解析】 20.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气温特点是: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夏 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北京和其它三个城市相比较,纬度最高,气温应该是最低的。 在两幅图中,均为丁的表层气温最低,可判定为北京,排除 C、D 两个选项。结合 1 月平均 水温变化图,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丙乙甲丁,由南向北对应的分别是广州、重庆、武汉、北 京,可排除 B,正确选项为 A。 21.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冬季我国气温特点是: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其 原因是低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大,北部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小,也就是说造成南北温差 的原因是由于纬度差异。可排除 B、C、D,正确选项为 A。 22.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海拔较低,没有什么高大的山脉。该地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小;距海较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气温的变化相对较小。故本 题可排除 A、B、D,正确选项为 C。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 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 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 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回答问题。 23.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A.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24.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25.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下表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从表中信息可知 A.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小 B.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此消彼长 C.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 D.数据来源于 GPS,并通过 GIS 进行分析处理 【答案】 23.A 24.D 25.C 【解析】 23.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从题干中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 破碎,四分五裂”可判定该地区为黄土高原。该地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A 选项 正确;该地的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带过度,可排除 B;深厚的土层是风力沉积 的作用,可排除 C;农业地域类型为是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区,可排除 D。 24.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黄土高原热量条件较好,A 选项可以排除;由于长期水 土流失,土壤已经变得贫瘠,受千沟万壑的地形的影响,不能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排除 B 选项;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不会发生石 漠化现象,排除 C 选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需要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 水土保持,D 选项正确。 25.本题考查降水对河流含沙量及泥沙淤积量的影响。黄河的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据图 表可知黄河的流量对平均含沙量和泥沙淤积量的影响较大,A 选项排除;含沙量大,说明河 流侵蚀强度大,据图表可知河流的侵蚀强度与泥沙淤积量成正比,B 选项错误;GPS 是全球 定位系统,无法提供表中的数据,可排除 D;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 沙工作提供依据,C 选项正确。 由于雪量大,平原公路两侧形成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我们称之为“雪壁公 路”。下图为“雪壁公路”景观图,完成问题。 26.右图中四点可能容易形成该“雪壁公路”的可能为 A.甲B.乙C.丙D.丁 27.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和出现的季节是 A.滑坡灾害 夏季 B.沙尘灾害 秋季 C.泥石流 冬季 D.洪涝灾害 春季 【答案】 26.B 27.D 【解析】 26.本题考查冬季降雪的分布。“雪壁公路”的首要条件是冬季降雪量大,图中甲、乙、丙、 丁四个地区,甲、丙、丁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降雪量 小,可排除 A、C、D;而乙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经过海洋携带大量的水汽,在乙 处形成丰沛的降雪,最容易形成“雪壁公路”,正确选项为 B。 27.本题考查积雪引发的次生灾害。可参考我国东北地区的春汛,冬季的积雪由于春季气温 迅速回升,大量融化形成春汛。该地区的积雪量更大,春季回温后,积雪融化容易导致洪涝 灾害,正确选项为 D。夏、秋季节距离冬季时间间隔较长,不会由于冬季积雪量过大,而形 成次生自然灾害,可排除 A、B,冬季该地区积雪覆盖,不会形成泥石流,可排除 C 选项。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 Q 区 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完成问题。 28.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29.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答案】 28.B 29.A 【解析】 28.本题考查人口素质与功能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题干中“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 可知,迁入人员为外来务工人员,且学历层次较低,那么该区应该为加工业和制造业集中分 布区,B 选项正确,可排除 A、C 两项;加工业和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中心城区以 商务区的高级白领和商业区的服务人员为主,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D 选项错误。 29.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该地区的迁入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可见该地区 的劳动力人口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是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重要原 因,A 选项正确;环境承载力主要受资源数量、地区开发程度、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影响,B 选项错误;人口迁移影响的是人口机械增长率,C 选项错误;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 一个较高的水平,人口倒挂现象不能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D 选项错误。 我国东部某城市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 城市中心。廊道包括 5 条宽度 500 米以上的主要由该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一级通风 廊道。下图为计划中的五条通风廊道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30.图中廊道多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原有公园与绿地分布的限制 B.城市主导风向 C.城市规划中的街道走向 D.楼层高度变化决定 31.通风廊道在改变城市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①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 ②减轻雾霾污染程度 ③利于城市住宅区开发 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对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是 A.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B.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保证廊道畅通 C.大力修建城市的林荫大道,提高绿化面积与交通用地面积 D.开挖河湖池沼,增加城市湿地的面积,扩建人工景点 【答案】 30.B 31.C 32.A 【解析】 30.本题考查题文材料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材料中“我国东部某城市”可知该城位于我国东部 地区。廊道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通风,多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夏季盛行东 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B 选项正确;廊道主要由该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B 选项错误;城市规划中的街道走向,以及楼层高度变化不会对通风廊道的建设产生很大的影 响。C、D 两项错误。 31.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的改变对城市环境影响。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 市中心,在使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减轻雾霾污染程度;加快散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②④正确;城市交通通达度的提高需要拓宽道路,合理规划交通网,①错; 通风廊道通过的地方为该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居民小区建筑物高大且密集,不利 于通风廊道的建设,③错。本题可排除 A、B、D,正确选项为 C。 32.本题考查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廊道主要由该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但在通风 廊道所经区域内其它建筑区域,为了方便通道的舒畅,应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并逐步打通阻 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A 选项正确;廊道上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甚至是一些低矮的建 筑,是不需要拆除的,B 选项错误;廊道宽度 500 米以上,和城市中的林荫大道的建设关系 不大,C 选项错误。廊道主要是利用原有的景点,打通关键节点,不是开挖河湖池沼,扩建 人工景点,D 选项错误。 2015 年 11 月 25 日,全长 680 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拉开序幕。读太行山高速公路示 意图,完成问题。 33.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资源 34.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 A.阜平的城市等级大幅度提升 B.河北省的经济重心随之西移至太行山一带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 D.河北省高速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答案】 33.C 34.D 【解析】 33.本题考查建设交通干线的影响因素。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 因素、技术因素等。地形和气候属于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在交通建设中 要做到趋利避害,A、B 选项错误;社会经济因素是当前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图中 的交通干线连接着该地区的城市,可加强城镇间的联系,故选项 C 正确;该地区没有特 别优质的矿产值得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进行运输,D 选项正确。 34.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城市等级受多种因素影响,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有可能促 进阜平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城市等级不可能大幅度提升,A、C 选项错误;虽然河北省西部的交通得到了优化,但河北省东部地区的本身就具有完善的交通 运输,除此之外地理位置上也更有优势,所以河北的经济重心依然会在省城石家庄以东等沿 海区域,B 选项错误;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使河北省的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区域 间交通更加便利,利于区域间交流,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故选项 D 正确。 2016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 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 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F 地房价可能相等 B.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是环境 C.从出行方便考虑,M 地较 E 地性价比高 D.房价空间变化完全符合地租随市中心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规律 36.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其意义有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②符合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 ③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④小区绿地成为公共绿地,扩大了城市绿地而积 ⑤可以有效抑制房价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 【答案】 35.A 36.D 【解析】 35.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影响地租的因素。 由图分析可知,N 的范围为 3000~4000 之间,F 的范围为 3000~4000 之间,两个点的值可 能相同,故 A 正确;房价等值线沿公路向低值方向延伸,为高值,说明房价与交通通达都 有关,故 B 错误;公路运输的灵活性要优于河运,M 地以河运为主,就交通方便的角度考 虑,不如 E 地公路运输方便,故 C 错误;M 处的值在 5000~6000 之间,不符合地租随市中 心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规律,故 D 错误。 36.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能够节省城市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小区内通道可作为公共 通道,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故①③正确。不封闭住宅不符合国人传统文化观念;对房价也没 有抑制作用;小区内绿地本就属于城市绿地面积范围内,成为公共面积并没有增加城市绿地 总面积,②④⑤不正确。 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20 世纪末,梨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 100 美元,而同期日本、美 国分别约为 3 000 美元、1 800 美元。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家 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据此完成问题。 37.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①产业化水平低 ②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 ③政府不支持 ④品种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8.我国梨果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是 A.缩短产业链,提高总产量 B.提高梨园用工的费用 C.建设商品化梨果生产基地 D.以农户为单位,发展梨果深加工 【答案】 37.B 38.C 【解析】 37.本题考查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和学生提取题文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 “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可知产业化水平低,①正确;“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 多数果实混级贮运”说明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品种老化,②④正确,政府支持与否无法从 题干中得知,③错误。可排除 A、C、D,正确选项为 B。 38.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问题的对策。结合第一题的大难,我国梨果业的主要缺点是 产业化水平低、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品种老化等。那么建设商品化梨果生产基地能够提高 产业化水平,引进外来的科技力量,改善品种老化的问题。故排除 A、B、D,正确选项为 C。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 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材料完成问题。 39.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市场运输成本 B.劳动力成本技术 C.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D.技术运输成本 40.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美国的是 A.服装工业 B.汽车工业 C.电子工业 D.医药工业 【答案】 39.B 40.A 【解析】 39.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是因为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 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是因为其对技术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故 B 正确。 40.服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而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普遍较 高,难以回流,故 A 正确 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完成问题。 41.①②两河三角洲处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①荒漠 ②热带季雨林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②⑤ 42.初冬和早春,②河上游河段易发生决堤现象,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 A.莱茵河 B.乌拉尔河 C.伏尔加河 D.叶尼塞河 【答案】 41.D 42.D 【解析】 41.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和自然带的分布。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判定①是恒河三角洲,是热带 季风气候,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②为黄河三角洲,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 落叶阔叶林。图中的①②对应的是选项中的②⑤,可排除 A、B、C,正确选项为 D。 42.本题考查凌汛产生的条件。凌汛产生的条件有以下两点:①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②河 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黄河在上游和下游都有一段河段符合了以上两个条件,这两个河段 有可能在初冬和早春发生因为凌汛而产生的河流决堤现象。虽然莱茵河是北温带的河流,但 它大部分流域是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最冷月均温在 0°C 以上,因此莱茵河没有结冰期,A 选 项不符合题目要求;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都是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地区,也不会发生凌汛现 象,排除 B、C 选项;叶尼塞河符合了发生凌汛现象的条件,会在初冬和早春,发生凌汛现 象而导致河流决堤,故正确选项为 D。 2016 年 1 月 19 日,习近平主席开始了上任以来首次中东之行,第一站是沙特阿拉伯。此行 中沙两国元首在继续扩大相互投资,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方面达成共识。据此完成 问题。 43.中沙合作,中国的哪些行业将迎来巨大商机 ①铁路 ②石油化工 ③环境污染的治理 ④道路桥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4.在沙特政府的努力下本国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可以达到 90%。但是政府却宣布:今后将不 再生产粮食作物,改为全部依赖进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本地的粮食生产落后无法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 B.本地的气候条件无法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求 C.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使沙特的地下水面临枯竭 D.本国人口稀少、增长缓慢对粮食的需求量不大 【答案】 43.D 44.C 【解析】 43.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和解读。根据材料中“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方面达 成共识”可知,中国迎来巨大商机行业为与基础设计建设有关的行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 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选项中铁路和道路桥梁均属于基础设施,,①、 ④正确。石油化工、环境污染的治理不属于基础设施,②、③错。可排除 A、B、C,正确 选项为 D。 44.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粮食不能自给,不会成为今后将不再生产粮食作 物,改为全部依赖进口的原因,A 选项错误;“在沙特政府的努力下本国粮食作物的自给率 可以达到 90%”,可见该国的气候可以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可排除 B、D;该国大部分地 区气候干旱,发展农业需要大量的地下水进行灌溉,长此以往会导致地下水枯竭,C 选项正 确。 二、综合题:共 4 题 4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 材料二 2014 年陕西省产业结构统计图。 材料三 长安(今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定位于“丝 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乃至全球 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 (1)比较材料一所示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2)图中河口(R)以上河段水量逐渐减小,试分析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根据信息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定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区位条 件。 【答案】(1)相同点:①、②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或①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 ②为黄土高原) 不同点:①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②地黄土覆盖,沟壑纵横(沟谷地貌发育)。 (2)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几乎无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流经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 (3)种植业向北扩展;影响:使该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 剧。 (4)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历史悠久;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内铁路、 公路等交通条件较好,区际联系较便利;已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教育和科 技力量较强;历史文化之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 【解析】本题以黄河流域和丝绸之路为区域地理背景,考查地形特征差异分析、黄河各河段 特征及原因分析、种植业的发展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及经济带的有利区位条件分析。 第(1)题,考查对中国地形的认知及地形区的异同点分析。描述地形特征主要包括:①地 形类型及其结构;②主要地形的分布③典型的地貌形态。观察地图可知,①为内蒙古高原或 鄂尔多斯高原,②为黄土高原。从地形类型上来看,二者相同,均为高原。不同点主要从地 貌形态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的中国地理知识可知,鄂尔多斯高原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而 黄土高原则黄土覆盖,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崎岖(沟谷地貌发育)。 第(2)题,河流水量减小的原因主要从蒸发量、降水量、下渗、农业用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R 为黄河,以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郑州的桃花峪为分界点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R 河段 以上为上游河段,该河段流经的区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稀少,白天温度高, 蒸发旺盛;由于降水稀少,支流较少,且支流和干流的水量较少;河水下渗严重,补给地下 水;上游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大量引水进行灌溉;除了农业生产外,工业 和人们的生活用水量都较大。 第(3)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种植业的发展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不同 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可知,种植业不断向北扩展。北部地区地表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大 面积开垦导致了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缺少了森林和草原的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 剧;由于北部地区降水较少,很多地区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第(4)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要求据图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发展历史、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 旅游资源丰富等方面进行分析。陕西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见其对外联系历史悠久; 从地理位置来看,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连通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欧、西亚和南 欧等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完 善,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较好,对外联系便利;已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 区域内教育和科技力量较强,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带之一:以西安—阳陵高新区为中心的 沿亚欧大陆桥高新产业密集区,就位于该省;陕西生是历史文化圣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 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叙利亚是阿拉伯地区五大粮食出口国之一,首都大马士革意为“浇灌的家园”,周边地 区农产品丰富,以麦、棉、水果(柑橘和橄榄)、玫瑰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左图)。 材料二 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气候比较图(右图)。 (1)流经叙利亚境内的 R 河流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试分析该河洪涝灾害可能出现的 季节并说出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分析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并说明原因。 (3)叙利亚是阿拉伯地区主要粮食出口国,评价其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4)简述叙利亚及其西部邻国城镇大多集中于西部沿海的主要因素。 【答案】(1)该河洪涝灾害最有可能出现在冬季。 原因是该河段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冬季降水多。 (2)降水差异:塔尔图斯冬季降水量远大于巴尔米拉,全年降水总量大;原因是从塔尔图斯 到巴尔米拉冬季受西风影响减弱,降水减少。 气温差异:巴尔米拉比塔尔图斯气温年较差大;原因是从塔尔图斯到巴尔米拉受海洋影响减 小,气候大陆性逐渐增强。 (3)有利条件:以高原为主的地形,较为平坦;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光照充 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度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灌溉系统完善;国家政策支持等。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耕地面积少;水源不足;多风沙等。 (4)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形平坦;属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沿岸港口众多,交通便利;临 近海洋,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以叙利亚及其附近地区为区域背景,考查地中海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不同气候 类型差别分析、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地中海沿岸城市分布的区位优势分析。 第(1)题,考查地中海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叙利亚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R 河的主要流经地中海气候区,其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中海气候 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所以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最可能出 现在降水较多的冬季。 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气候特征的两大要素为:降水和气温,据图 可知,在降水方面塔尔图斯的无论冬季降水量还是全年降水量均远大于巴尔米拉;从气温方 面来看巴尔米拉比塔尔图斯气温年较差大。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 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结合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本题应该从海陆分布这一因素出发分析 两个城市的气候差异。由于巴尔米拉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降水少;据海远,大陆 性增强,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第(3)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等;社会经济因 素有: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科技等。 从自然因素来看,该地为高原地形,地势较为平坦;该国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产生和积累;冬季气温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的 生长。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由题干可知首都大马士革意为“浇灌的家园”,再结合本地区的 气候特点,可知该地区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国家政策支持是该国大力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 不利条件:首先从国土面积来看,面积狭小;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多风沙。 第(4)题,考查地中海沿岸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 交通、河流、资源等。从地形上来看,西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从气候方面来看,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适合人类居住;从交通方面来 看,地中海沿岸地区,多港口,交通运输便利;从资源方面来看,临近海洋,海洋资源丰富。 47.【旅游地理】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读江南水乡景观图,回答问题。 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或河流众多);居民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解析】本题考查水乡景观的形成原因。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说明河流众多,流量丰富。江 南地区的河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江南地处我国东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丰沛,雨季较长;人们傍水而居,是因为水运便利,用水方便。结合上图并结合中国地理 知识可知,该地地势平坦, 48.【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四川盆地西部某地的地形剖面。2014 年 7 月 2 日,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该地发 生严重滑坡,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此次滑坡发生的原因。 【答案】滑坡面顺坡倾斜,前缘为陡坡,利于滑动;地处季风区,降水丰富;滑坡区岩体破 碎;裂隙发育利于地表水下渗,浸润滑动面,滑动阻力小;持续的强降水诱发滑坡。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滑坡的形成原因。滑坡形成的条件有:坡度较大、岩石破 碎、植被稀疏、降水强度大、工程建设等。读图可知,该地坡度较大、破碎岩体较多。结合 题干可知该地在滑坡发生前刚经历了持续强降雨,可见降水强度大。图中的裂隙有利于地表 水下渗,在滑坡产生过程中,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减少了岩体之间的摩擦力。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