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行万里黄河全长5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黄河行万里黄河全长5

ID:722205

大小:43

页数:7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河行万里 黄河全长 5,494 公里,发源于青海省,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区,注入渤海。其流域面积 752,443 平方公里,在全国河流中长度和流域面积均 居第二位,仅次于长江。 按照现代地名的构成规则,「黄河」这一地名中「河」是通名,即一类地理 事象的共同名称。然而在古代汉语中,「河」本来是黄河的专称。汉语中的辞汇起先大多是单音节词,那时 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通名系统。当河流这一地理事象需要通名的时候,汉语中用来满足这一需求的词是 「水」。古汉语中长期以「某水」指称现代汉语所谓的「某河」或「某江」,如「淮水」、「济水」之类。 由 于黄河在华北水系中的特有地位,它在古代曾长期被称作大河。《史记》、《汉书》中便有不少称之为「大河」 的记载。此外,也有人称之为长河,如唐玄宗《轩游宫十五夜》诗有句称:「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这都是以形状作为它的专称。又由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故在战国时代就有「浊河」之称。 西汉初出现了「黄河」这一称呼,但还是偶然的称谓,正式名称还是「河水」或「大河」。直到唐代中叶以 后,黄河才成为这条河流的固定名称,简称为「河」。不过在文人的诗文中,则仍常以「河」、「大河」作为 黄河的代称。 河源——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在青海省境的上源共有三条,其正源为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曲麻莱县的卡日曲,即南源;往 东流至星宿海湖沼区后与中源约古宗列曲及北源扎曲汇合,再流经扎陵湖、鄂陵湖这两个全流域规模最大 的湖泊,绕行一个巨大的曲折,然后到达龙羊峡。 对河源的认识,人们探索了两千多年。成书于春秋 战国时期的中国最早两部地理著作:《禹贡》和《山海经》,前者认为黄河源出积石山,后者则认为黄河 出自昆仑山;这两座山的位置今已难以确指,大致在今青海省东部。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得知西域人普 遍认为塔里木河从沙漠中潜流到了东方,于是汉武帝将昆仑山指为塔里木河南面的山脉。 西晋时的《博 物志》,已经记述黄河发源于星宿海。唐初的将领侯君集征讨吐谷浑时,曾「过星宿川」,「观河源之所 出」。元世祖时,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河源考察,考察者都曾到达星宿海;当时地理学家朱思本将一 部梵文著作译成汉文,其中将河源溯至星宿海西南百余里。从传世史籍来看,唐、元人所指河源,均为今 黄河正源卡日曲。 清朝人对河源的认识却严重倒退,错将约古宗列曲作为正源。1952 年黄河河源查 勘队的科学考察仍重复了这一错误;直到 1978 年才由青海省组织另一次科学考察将错误纠正过来,并得 到国家的正式确认。 黄河第一曲 黄河从鄂陵湖以下顺着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之间的谷地东流,遇上岷山的阻挡,折而西北向,在 阿尼玛卿山的南北两麓间形成一个几乎 180 度的大弯,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九曲黄河的第一曲。 在 这黄河第一曲的弯头,即岷山与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之间,是由草甸、沼泽构成的松潘高原,亦称松 潘草地、若尔盖高原。其海拔在 3,000 米以上,沼泽面积达 30 万公顷,为中国最大的一片泥炭沼泽。在行 政上隶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四川主要牧业基地。1935 年红军长征时曾经过此地,通常所称红军 长征「过草地」,即指此。 峡谷地带 由于岩性不同,黄河在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形成峡谷与宽谷相间的河谷地貌。坚硬的花岗岩、 片麻岩地段形成峡谷,较疏松的砂叶岩、红色岩系地段形成宽谷。此处著名的峡谷,除龙羊峡、青铜峡外, 还有松巴峡、积石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红山峡、黑山峡等,共 20 余个。 峡谷是修筑水利 工程的有利地段。目前这一河段已建成刘家峡、青铜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水利枢纽工程。其中刘家峡工 程兴建于 1958-1975 年间,总库容量为 57 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达 55.8 亿度,比 1949 年全国一年的发 电量还多。当上游发生洪水时,可拦御兰州市 50 年一遇的洪水,并使宁、蒙灌区的灌溉保证率,由 65% 提高到 80%。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又名银川平原,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黄河两岸;东邻鄂尔多斯高原,西界贺兰山, 南接黄土高原,北止石咀山。南北长约 280 公里,东西宽 10-50 公里,面积约 7,800 平方公里。 宁 夏平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土壤疏松肥沃,开发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汉时期,人们便在这片平原上发展 灌溉农业,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有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等古渠;物产丰饶,唐代以 后有「塞上江南」之号。 自 1960 年代初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之后,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土壤的 盐碱性也有所改良。 泾渭分明 在今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迄潼关,南接秦岭,北邻陕北高原,有一个东西长 300 公里的河 谷平原,这便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通称关中平原。它是由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冲积而 成的。 有一个反映此地自然现象的成语「泾渭分明」,它出自《诗经》:「泾以渭浊」(《邶风·谷 风》篇);说的是泾、渭两河的含沙量不同,因而其水流有渭清泾浊之别,由此用以比喻人品的不同。《诗 经》时代的河流清浊情况今日已难以知悉,就现代状况而论,渭、泾、洛河流域都是黄河中游主要的暴雨 区,因而也是地面切割最破碎、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此成为黄河主要的产沙区。只有当各流域不是 同时遇上暴雨,其水流才会有明显的清浊之别。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介于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青海湖以东,面积约 40 万平方公里,黄土实际 覆盖面积达 276,000 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其厚度很大,大部分地区为 80-120 米,陇 (甘肃)东、陕北可达 150 米以上。 由于土质疏松,气候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黄土高原的地面 侵蚀非常强烈,形成原(宽而平广)、梁(长条形高地)、(孤立丘陵)、涧(侵蚀沟谷)等一系列极富特征 的黄土地貌。其垂直节理较为发达,不易坍塌,因而该地「窑洞」的民居形式较为发达。 黄土是由风 力堆积而成的,其发育经历了早更新世(距今 60 万年前)、中更新世(距今 10-60 万年前)、晚更新世(距 今 1.2-10 万年前)三个时期。此后气候转为暖湿,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流失的黄土构成了黄河泥沙的主 要来源。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这四个字,当其用作成语的时候,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会唤起一种崇敬的情愫;然 而对于千百年来在黄河中旅行运输的人们来说,它却意味着那么多的艰险和无奈。 在中条山与崤山之 间,黄河流经了一段类似于长江三峡的河道,特别是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之间,河床中耸立的 峭石将水流分为三股,这些峭石被称为砥柱。砥柱之间有如洞开的门,根据其水流的湍急程度,人们称中 间为「神门」、南边为「鬼门」、北边为「人门」,三门峡即由此而得名。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将阻档 河道的山陵凿开,因而形成的。 砥柱自古便是黄河交通运输的大害,汉唐之间曾多次对此进行整治, 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 1960 年代三门峡水库建成以后,号称中流砥柱的峭石仍矗立在水库的大坝前。 晋陕峡谷 黄河自河口镇以下受吕梁山阻挡,转向南流,进入长达 700 余里、两岸高出水面数十至百米的晋 陕峡谷。其左岸有偏关河、岚漪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右岸有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清涧河、 延河、云岩河,成为黄河接受支流最多的河段。 这一河段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是壶口瀑布。壶口以上, 河水在 250-300 米的宽槽中流;至壶口,急速的水流在平整的槽底切出一道长 5 公里、宽 30-50 米、深 30 米的深沟,呈现出一种「谷中谷」的形态;谷中三面之水倾泻而下,形成落差达 17 米的瀑布。这是由 于基岩岩性不一,河床在地质时期溯源侵蚀而成的。 在进入汾渭谷地之际,黄河河床被两岸峭壁夹峙, 形如门阙,号为龙门。这是河流将山岭切穿所致。洛阳——九朝古都 洛阳位于洛河北岸,北依邙山,南对伊阙,形势险要,自古号称「天下之中」。自东周起,先后有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唐、后晋九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 934 年。 洛阳之所 以能够成为九朝故都,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洛阳地处东西部要冲,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它 取代长安(今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近。随着东部经济文 化的发展,全国的政治中心再进一步东移,因而宋代以后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再未重现。 作为历史最 悠久、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之一,洛阳的极盛在汉唐时期,至今仍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建于东汉的白马寺 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开凿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是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齐名的佛教艺术瑰宝。被视为风 水宝地的邙山留下了大量的历代名人墓葬;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故城至今仍有遗址可考。 自武则 天时候开始,洛阳牡丹大盛,有「甲天下」之誉,如今已被定为市花。地上悬河 悬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时水流却变得缓慢,以致无法将泥沙携带 入海,不得不在下游河道中淤积下来。此外,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即必须有人工堤防约束,造成 相对狭长的堆积面;否则也不可能形成地上河,只会是河道汗漫无归而已。 目前黄河自京广线铁桥(河 南省郑州市附近)以下直至河口,均为悬河,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平地约 3 米,最高处约 8 米;滩面高出两 岸平地约 4 米,最高可达 10 余米。并且随着洪水的泛滥淤积而不断抬高。 其北岸大堤西起孟县曹坡, 向下游至河口共分数段,相互重叠交错;南岸始于郑州保合寨的邙山脚下,延伸至河口。堤距上宽下窄, 堤线极不规则,最宽处可达 10 余公里,最窄处仅约 1 公里。这是历史上修筑河道时顺应河势,并照顾民 情所致。 郑州和开封 当洛阳失去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之后,继之而起的是其东面的开封。此地古称大梁,为战国时魏惠 王(即梁惠王)都。魏惠王派人开挖了著名的「鸿沟」,沟通黄、淮之间的主要水道,大梁成为当时的交 通枢纽。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开封为水陆交通要冲。唐后期为了保证运河畅通,将其升为军事重 镇。五代时后梁在此建都,开封实至名归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此。 北宋亦因之,称汴京,又称东京开封府,极一时之盛,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的情形。金灭 北宋后,此地遭受极大破坏,虽一度改称之为南京,但因汴河已经湮塞,开封的生命线被切断,从此盛况 不再。 郑州位于洛阳、开封之间,背负嵩山山地,面向华北平原。此地在春秋时为郑国公子子产的封 地,北周时设郑州,但发展速度一直较为有限。自 1905 年京汉铁路启用以后,此地地位迅速提升;到 19 52 年陇海铁路全线贯通后,它迅即成为河南省省会。目前它作为南北、东西两个方向交通大动脉的交会点, 堪称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开封名胜古迹有相国寺、北宋东京城遗址,郑州有商代古城遗址。 东平湖——昔日的梁山泊 熟悉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对八百里水泊梁山一定难以忘怀。它就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南平 原,其形成和演变,都与黄河密切相关。 古时候在其西南面有巨野泽,一名大野泽,为黄河分流济、 濮 二水所汇。汉武帝时河决瓠 子(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东南流注于此,成为一巨浸;唐后期其东西达 百里,南北达三百里。10 世纪以后其西南部受黄河泥沙淤积垫高,湖区向相对低洼的东北部推移。公元 9 44 年黄河在滑州决口,洪水将原为巨野泽东北岸陆地、此时已显得相对低洼的梁山周围大量潴 为汪洋, 形成大名鼎鼎的梁山泊。 梁山泊在 11 世纪的时候也曾绵亘数百里,但湮塞十分迅速。金代黄河逐渐 南摆,其周围曾被开垦屯田。元代黄河又多次决入(冲破堤岸),水面有所扩张;元末水势北侵。明代前 期,梁山泊还有一大片浅水洼地,清康熙时已全部成为陆地。 元末梁山泊水体下移至安山以东洼地, 将其淹为湖沼;明初围湖筑堤,以为大运河水闸,这便是遗留至今的东平湖。 济南名士多 黄河在入海前所经的齐鲁大地,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文献之邦,杜甫曾在位于今济南的历下亭吟出「海 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山东为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所经,又曾「出产」李清照、辛弃疾、蒲松 龄、刘鹗等无数文化名人,故此诗圣的名句可说是历久而常新。 泉城济南以多泉而著称,旧说城内外 有 72 泉,其实远不止此数,1949 年后统计,仅城内即有 108 泉。众多的泉眼聚集成趵突、黑虎、珍珠、 五龙潭四大泉群,都从南面的山岭地带获得补给,而以北面的低洼地带作为归宿。大明湖便是这些泉水的 杰作。 大明湖周长 4 公里有余,面积 46.5 公顷,约占济南旧城的 1/4。实际上它已经历过漫长的沧桑, 今非昔比。大明湖在《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北宋时改称四望湖,后渐湮塞;金代起以原在其东面的「历 水陂」西部承袭大明湖之名,沿用至今。 以前济南名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入大明湖。有一幅著名的对 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写的便是这一壮观景象。现在多数泉水已不再与湖相通了。 黄河入海流 黄河在入海处形成明显的河口三角洲,其顶点在山东垦利县宁海,位于渤海的西南部,是 1855 年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形成的。三角洲长 70 多公里,面积达 5,450 平方公里,海拔 2-10 米左右。 三角洲上河宽 400-500 米,水深一般 2 米。每年大约有 6-7 吨泥沙在河口区堆积, 有 4 亿吨泥沙带至渤海沉积,因而河口向渤海延伸很快。其中,1855-1926 年为 21 公里,1926-1935 年为 16 公里,1953 年以后为 24 公里。入海通道很不稳定,经常改变,废弃河道高 2-3 米,使得三角洲 平原呈波状起伏 黄河文明 尽管考古资料可以证明,黄河流域并不是中华文明唯一的起源地,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它是中华文明 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摇篮。尤其当我们将目光下移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 的地位便更为突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具有很特殊的意味。五色的分布,东方为青,南方为红,西 方为白,北方为黑,而居中的是黄色。因而黄色象征着尊贵。过去黄色的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别人不得 僭越。 黄土地染黄了黄河,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正巧在我们身上,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张黄色的脸。 农业文明曙光 黄河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此时人类已发明农业,开始定 居生活。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在中原、下游、上游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区系。 其中,裴李岗文化是中原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77 年发现于河 南新郑县裴李岗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5600-前 4900 年,主要分布于河南境 内;出土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磨制很精细。 分布最广的是 仰韶文化,1921 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前 3 000 年,分布以渭河流域和豫西、晋南为中心,并及于河北、内蒙南部地区。其 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有半坡、史家、庙底沟、西王村四个主要类型,由于遗物中 常有彩陶,故曾被称作彩陶文化。当时渔猎经济还占有相当的比重,社会结构为 母系氏族公社制。 龙山文化是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 种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 2800-前 2300 年,1928 年发现于山东历城县(现属 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其分布主要为黄河中下游,在长江中下游也有时代相当 的文化遗存。其陶器以灰陶和黑陶为主要特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亦有较发 达的畜牧业。 走上历史舞台 在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中国古史经历了一个异说纷纭的传说时代。 传说中有三皇五帝,所指莫衷一是,但活动范围大多与黄河流域有关。 传说在 商代之前的朝代是夏,持续约 400 年;其开国君主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 东南);其后转徙于今山西、河南一带。禹之前天下为公,实行的是禅让制。禹 所承袭的君主为舜,国号虞,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舜所继承的君主为尧, 国号唐,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唐虞是孔子删定的古史的上限,在其之前, 传说中的人物还有包牺(或作伏羲)氏,风姓,都陈(今河南淮阳);神农氏, 即炎帝,姜姓,都陈;黄帝,姬姓,名轩辕,活动于阪泉、涿鹿(均在今河北涿 鹿东南)一带。 商代在其最后的 273 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此前曾作过 多次迁徙,但基本上不出黄河下游。周兴起于渭水流域,初期定都镐京(今陕西 西安西北),后期迁都洛阳。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华夏文明的历史舞台一直 位于黄河流域。 黄河自古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径流量 小而变率大。黄河流域地处半湿润、半干燥和干燥地带,年降水量由东南部的 700-800 毫 米向西北部递降到 100-200 毫米,平均为 400-600 毫米,由此决定其径流量很小。受季 候风影响,黄河中游降水量多集中在 6-8 月,且往往表现为暴雨形式,因而变率很大。其 二,含沙量极高。在径流量很小的条件下,占总量 1/4 的大量泥沙不得不在下游河道淤积下 来,河床垫高极为迅速,必须依靠堤防加以约束,最终形成悬河。一旦洪水来临,防守不力, 便不免泛滥、决口以至改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 1949 年前约 3,000 年的历史中,黄河下 游的决溢泛滥近 1,600 次,其中较大的改道有 26 次。洪水所及范围,北达海河,南达淮河, 有时还逾淮而南,波及苏北里下河地区,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中国东部海河以南的黄淮海 平原,到处都受过黄河水沙的灌注和淤淀。 而且,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总趋势是决溢改道 愈来愈频繁,尽管其间也曾有过一些相对稳定的时期。 六次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较大的改道有 26 次,其中最大的改道有 6 次: (1)在 战国以前,黄河呈漫流状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到战国中叶,下游河 道绵延数百里的长堤全面筑成,河道固定。公元前 132 年(西汉时期),黄河 在东郡濮阳县瓠子(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夺泗水经 淮水入黄海,历时 23 年。 (2)公元 11 年(王莽时期),黄河在魏郡元城(今 河北大名县东)以下决口;公元 69 年(东汉时期),在王景的主持下固定了一 条新河道,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南)东北经今利津入渤海。 (3)1048 年(北 宋时期),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昌湖集)决口,北流至天津,于渤海湾西 岸入海。不久另决一道东流至渤海湾南岸入海,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 两股并流。 (4)1128 年(南宋时期),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宋人在滑县李固渡(今滑 县西南)人为决堤,使黄河东流夺泗入淮。 (5)1232-1234 年,蒙古军在凤 池口(今商丘县西北)和开封城北两次人为决口,致使黄河分汴、涡、颍三道入 淮。至此,黄河已将黄淮海平原扫荡一遍。 (6)1855 年(清朝咸丰时期), 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东北穿过张秋运河,经小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 历史上黄河下游曾有 12 条主要泛道,其基本趋势是先自西而东,后自东 而南作扇面状展开。决溢地点则是先在河口段,然后移至上流低处。 改道的影响 黄河改道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全面的: (1)洪水和泥沙吞噬大量的农田和城镇, 同时留下大片的沙荒碱地。黄河的每一次决口都既是水灾,又是沙灾。废弃的河床和堤防, 变成地面上的一道道沙堤,在风力作用下,往往形成沙冈、沙丘,严重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 程度,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对房屋、城市、交通道路产生严重后果。 (2) 黄河的决口改道使得平原上地貌复杂化,出现轻微起伏的岗地和洼地,决口附近又形成 许多小冲积扇。 (3)黄河不断侵夺其他河流,直接改变了原有水系的面貌,导致平原上河流淤浅以至水运 衰落。 (4)影响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黄淮海平原上湖泊的形成和湮废,大多与黄河变 迁有关。 总之,黄河的决溢改道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毁灭了城市,阻塞了交通; 使良田变为沙荒,洼地沦为湖沼,沃土化为盐碱地,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