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ID:714611

大小:1

页数:17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 锐角三角函数 第 1 课时 正切与坡度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来表示物体的倾斜程度和坡度(坡比)等.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一、情境导入 师: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经常听人们说这个梯子放得“陡”,那个 梯子放得“平缓”,人们是如何判断的? 课件出示下图,提出问题: (1)甲组中 EF 和 AB 哪个梯子比较陡?你是怎么判断的?有几种判断方法? (2)乙组中 AB 和 EF 哪个梯子比较陡?你是怎么判断的? 甲组 乙组 二、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4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比较梯子的倾斜程度 (1)如图,这里摆放的三组梯子,每组梯子中哪一个更陡?梯子的倾斜程度与什么有关? (2)分别求出每组图中的AC BC 与ED FD ,想一想它们的比值与梯子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2. 如下图,小明想通过测量 B1C1 及 AC1,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 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 B2C2 及 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 亮的看法吗? (1)Rt△AB1C1 和 Rt△AB2C2 有什么关系? (2)B1C1 AC1 和B2C2 AC2 有什么关系? (3)如果改变 B2 在梯子上的位置呢? 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3.正切是如何定义的? 4.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tan A 的值有什么关系? 5.坡度是如何定义的? 三、举例分析 例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甲 乙 (1)tan α和 tan β 的值分别是多少? (2)你能比较 tan α和 tan β 的大小吗? (3)根据 tan 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你能判断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吗? 四、练习巩固 1.在△ABC 中,∠C=90°,则 tan A 等于( ) A.BC AB B. AC AB C. BC AC D. AB AC 2.如图,在△ABC 中,∠C=90°,BC=6,若 tan A=3 4 ,则 AC=________. 3.如图,Rt△ACB 中,∠B=90°,BC=10,tan A= 5 12 ,求 AB,AC. 五、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 tan A 中常省略角的符号“∠”,用希腊字母表示角时也可省略,如:tan α,tan β 等.但用三个字母表示角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角时,不能省略角的符号“∠”,要写成 tan ∠BAC 或 tan ∠1,tan ∠2 等; (2) tan 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 (3) tan A 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不可分割,不表示“tan ”乘“A”. 2.归纳小结: (1)tan A=∠A 的对边 ∠A 的邻边 ; (2)tan 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3.方法规律: (1)一个角的正切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因此,tan A=∠A 的对边 ∠A 的邻边 只能在直角三角 形中适用; (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坡角;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或坡比).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 4 页“随堂练习”第 1、2 题. 2.教材第 4 页习题 1.1 第 1、2 题. 本课时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现象,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比较梯子哪个更 徒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活动中运用了直观教学、几何 画板动态演示和验证、几何推理等方法,既直观地呈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几 何直观能力,又唤起和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本课中,对梯子的倾斜程度、 坡角、坡度(坡比)的认识,让学生更进一步体验了数学的实用性,加深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 联系.第 2 课时 正弦和余弦 1.理解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意义. 2.能够运用 sin A,cos 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理解正弦、余弦的定义,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 正弦、余弦的理解及应用. 一、复习导入 1.在 Rt△ABC 中,∠C=90°,tan A=3 4 ,AC=10,求 BC,AB 的长. 2.若梯子与水平面相交的锐角为∠A,∠A 越大,梯子越________;tan A 的值越大, 梯子越________. 3.当 Rt△ABC 中的一个锐角 A 确定时,其他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可以用其他的 方式来表示梯子的倾斜程度吗? 二、探究新知 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课件出示: (1)Rt△AB1C1 和 Rt△AB2C2 的关系是什么? (2)B1C1 AB1 和B2C2 AB2 的关系是什么? (3)如果改变 B2 在斜边上的位置,则B1C1 AB1 和B2C2 AB2 的关系是什么? 思考: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 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呢?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sin A 和 cos A 的关系 探究活动: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sin A 和 cos A 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图,AB,A1B1 表示梯子,CE 表示支撑梯子的墙,AC 在地面上. (1)梯子 AB,A1B1 哪个更陡?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sin A 和 cos A 有关系吗? 三、举例分析 例 如图,在 Rt△ABC 中,∠B=90°,AC=200,sin A=0.6,求 BC 的长. (1)sin A 等于图中哪两条边的比? (2)你能根据 sin A=0.6 写出等量关系吗? (3)根据等量关系你能求出 BC 的长吗? 四、练习巩固 1.在 Rt△ABC 中,若各边的长度同时都缩小 4 倍,则锐角 A 的正弦值( ) A.缩小 4 倍 B.缩小 2 倍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2.已知∠A,∠B 为锐角. (1)若∠A=∠B,则 sin A________ sin B; (2)若 sin A=sin B,则∠A ________∠B. 3.如图,在 Rt△ABC 中,∠C=90°,AC=3,AB=6,求∠B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五、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sin A,cos A,tan 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 角三角形); (2)sin A,cos A,tan 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 的正弦、余弦、正切,习惯省去“∠” 符号; (3)sin A,cos A,tan A 都是一个比值,注意区别,且 sin A,cos A,tan A 均大于 0,无 单位; (4)sin A,cos A,tan 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没有必然关 系. 2.归纳小结: (1)正弦的定义:在 Rt△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 BC 与斜边 AB 的 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 sin A; (2)余弦的定义:在 Rt△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邻边 AC 与斜边 AB 的比叫做∠ A 的余弦,记作 cos A; (3)sin A 越大,梯子越陡; cos A 越小,梯子越陡. 3.方法规律: 两个锐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 6 页“随堂练习”第 1、2 题. 2.教材第 6~7 页习题 1.2 第 1、3、4、5 题. 本节课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了类比教学法,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 和了解,很容易就掌握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意义.同时,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 察、思维能力.本课时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基本 认识规律,运用了这些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有想象 的过程,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令人生畏的过程.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1.经历探索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 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能够进行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能够根据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重点 能够进行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能够根据 30°,45°,60°角的 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大小. 难点 通过探索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有关推理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在 Rt△ABC 中,∠C =90°. (1)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B 等于多少度? (2)如何表示 sin A,cos A,tan A,sin B,cos B,tan B? 2.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 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 C=90°,∠ A=30°. (1)a,b,c 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sin 3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3)cos 30°等于多少?tan 30°呢? (4)sin 60°,cos 60°,tan 60°呢? (5)45°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三角函数值 sin A cos A tan A 30° 45° 60° 三、举例分析 例 1 计算: (1) sin 30°+cos 45°; (2) sin 260°+cos 260°-tan 45°. 处理方式:通过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注意格式和过程. 例 2 (课件出示教材第 9 页例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你能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吗? (2)你能根据所画图形构造直角三角形吗? (3)你能找到图形中的特殊角吗? (4)你能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正确的结果吗? 四、练习巩固 1.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 A.cos 72°<sin 35°<tan 46° B.sin 35°<tan 46°<cos 72° C.tan 46°<cos 72°<sin 35° D.tan 46°<cos 40°<sin 35° 2.已知等腰△ABC 的腰长为 4 3,底角为 30°,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周长为 ________. 3.若( 3tan A-3)2+|2cos B- 3|=0,则△ABC 按角分类是什么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能进行含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2)能根据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锐角的大小. 2.归纳小结: sin 30°=1 2 ,sin 45°= 2 2 ,sin 60°= 3 2 ; cos 30°= 3 2 ,cos 45°= 2 2 ,cos 60°=1 2 ; tan 30°= 3 3 ,tan 45°=1,tan 60°= 3. 3.方法规律: 在 Rt△ABC 中,若∠A+∠B=90°,则有: sin A=cos (90°-A); cos A= sin (90°-A) ; sin B=cos (90°-B); cos B=sin (90°-B).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 9 页“随堂练习”第 1、2 题. 2.教材第 10 页习题 1.3 第 1~4 题. 本节课课程设计中引入非常直接,由三角板引入,直击课题,同时也对前两节学习的知 识进行了整体的复习,效果很好.设计开门见山,节省了时间,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在 讲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时也很详细,可以说前部分的教学很成功,学生理解得很好.3 三 角函数的计算 1.经历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能用计算器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 3.能够用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解决含三角函数值 计算的实际问题. 重点 熟悉计数器的使用,能熟练掌握按键顺序. 难点 非整数度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如图,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 A 到达点 B 时,它走过了 200 m.已知缆车行驶的路 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6°,那么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结果精确到 0.01m)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在 Rt△ABC 中,sin α如何表示? (2)你知道 sin 16°是多少吗? (3)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那么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 值呢? 二、探究新知 1.已知角求三角函数值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2 页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操作过程,提出问题: ①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用到哪些按键? ②求值过程中按键使用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③求整数角度和用“度、分、秒”表示的角度的区别是什么? ④通过自学你能利用计算器求出 sin 16°的数值吗? (2)课件出示: 当缆车继续由点 B 到达点 D 时,他又走过了 200 m,缆车由点 B 到点 D 的行驶路线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β=42°,由此你还能计算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①缆车从点 B 到点 D 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②缆车从点 B 到点 D 水平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③缆车从点 B 到点 D 垂直高度上升了多少? 2.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课件出示: 为了方便行人推自行车过某天桥,市政府在 10 m 高的天桥两端修建了 40 m 长的斜道, 这条斜道的倾斜角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①在 Rt△ABC 中,sin A 如何表示? ②你能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求出 sin A 的数值吗? ③你能根据 sin A 的数值求出∠A 吗?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3~14 页用计算器求角的操作过程,提出问题: ① 利用计算器求角用到哪些按键? ②求角过程中按键使用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③如何利用计算器将求出的角度进行“度、分、秒”的换算? ④你能利用计算器求出∠A 的度数吗? 三、练习巩固 1.用计算器计算 cos 44°的结果(精确到 0.01)是( ) A.0.90 B.0.72 C.0.69 D.0.66 2. 用计算器求 tan 35°的值,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Rt△ABC 中,若∠C=90°,BC=20,AC=12.5,求两个锐角的度数(精确到 1 °). 四、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与用计算器求角的区别和联系; (2)求锐角的三角函数时,不同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不同的. 2.归纳小结: (1)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2)用计算器求角. 3.方法规律: (1)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时,结果一般有 10 个数位,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个约定:如无 特别说明,计算结果一般精确到万分位; (2)求锐角的三角函数时,不同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不同的,大体分两种情况:先按三 角函数键,再按数字键;先输入数字后,再按三角函数键. 五、课外作业 1.教材第 14 页“随堂练习”第 1、2、3 题. 2.教材第 15 页习题 1.4 第 1~6 题.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从基本知识入手,尽可能地使计算简单化,然后逐步地加深 提高.但从实际的效果上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计算能力薄弱,虽然训练量在增加,但 效果却不明显,始终对三角函数的性质运用很不熟练.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自身知识 面的不足,在讲解练习时很单调,不能进行适当地扩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加强 自身的学习,不断钻研教材教法,力争做到讲课通俗易懂.4 解直角三角形 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的关系解直角 三角形. 重点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一、复习导入 师:在图形的研究中,直角三角形是常见的三角形之一,因此经常会遇到求直角三角形 的边长或角度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确定直角三角形的边或角. 课件出示: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记作 a,b,c.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直角三角形的边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直角三角形中有 6 个元素,分别是三条边和三个角.那么至少知道几个元素,就可 以求出其他的元素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 16 页例 1,提出问题: (1)题目中已知几个元素?分别是什么? (2)解这个直角三角形需要求出哪些元素? (3)解这个直角三角形需要用到已学的哪些知识? (4)你能正确求解吗? 教师给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及其依据. 2.已知一边和一锐角解直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 16~17 页例 2,提出问题: (1)题目中已知几个元素?分别是什么? (2)解这个直角三角形需要求出哪些元素? (3)解这个直角三角形需要用到已学的哪些知识? (4)你能仿照例 1 独立完成求解吗? 3.总结 (1)通过对上面例题的学习,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关于解直角三角形的题目,你会给题目 几个条件?如果只给两个角,可以吗? (2)除直角外有 5 个元素(3 条边、2 个锐角),要知道其中的几个元素就可以求出其他的 元素? (3)通过上面两个例子的学习,你们知道解直角三角形有几种情况吗? 归纳:解直角三角形,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中至少有一边) : (1)已知两条边(一直角边一斜边;两直角边); (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一直边一锐角;一斜边一锐角). 三、练习巩固 1.在 Rt△ABC 中,∠C=90°,sin A=3 4 ,AB=5,则边 AC 的长是( ) A.3 B.4 C.15 4 D.5 7 4 2.已知在 Rt△ABC 中,∠C=90°,BC=6,sin A=2 3 ,那么 AB=________. 3.在△ABC 中,已知∠C=90°,b+c=30,∠A-∠B=3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四、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把数学问题具体化; (2)至少需要一边,即已知两边或已知一边一锐角才能解直角三角形. 2.归纳小结: (1)“解直角三角形”是由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 (2)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是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且至少需要一边,即已知两边或已知 一边一锐角; (3)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已知两边求第三边(或已知一边且另两边存在一定关系)时,用勾股定理(后一种需设未 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 ②已知或求解中有斜边时,用正弦、余弦;无斜边时,用正切; ③已知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时,用两锐角互余. 3.方法规律: 已知斜边求直边,正弦余弦很方便; 已知直边求直边,首选正切理当然; 已知两边求一边,勾股定理最方便; 已知两边求一角,函数关系要选好; 已知锐角求锐角,互余关系要记好; 已知直边求斜边,用除还需正余弦; 计算方法要选择,能用乘法不用除. 五、课外作业 1.教材第 17 页“随堂练习”. 2.教材第 17~18 页习题 1.5 第 1~4 题.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之间的关系、边 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这些关系,是正确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灵活 多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解题方法.在处理例题时,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然后全班集体交流解法和心得,达到共同 进步. 5 三角函数的应用 1.经历探索船是否有触礁危险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 2.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够借助于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 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 重点 经历探索船是否有触礁危险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 难点 灵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来解决. 一、情境导入 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 A,该岛四周 10 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 在 A 岛南偏西 55°的 B 处,往东行驶 20 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 25°的 C 处,之后,货 轮继续往东航行. 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你是如何想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 19 页“想一想”,提出问题: (1)什么是仰角? (2)在这个图中,30°的仰角、60°的仰角分别指哪两个角? (3)怎样求该塔的高度? 处理方式: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回答. 解:(1)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 (2)30°的仰角指∠DAC,60°的仰角指∠DBC. (3)∵CD 是 Rt△ADC 和 Rt△BDC 的公共边,在 Rt△ADC 中,tan 30°=CD AC ,即 AC= CD tan 30°.在 Rt△BDC 中,tan 60°=CD BC ,即 BC= CD tan 60°,又∵AB=AC-BC=50 m,∴ CD tan 30° - CD tan 60° =50.解得 CD≈43 m. 三、举例分析 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 19 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思考: (1)你能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吗? (2)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 (3)若 AC 代表原楼梯长,则楼高、楼梯所占地面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4)40°和 35°的角分别是哪个角? (5)在楼梯改造过程中,楼高是否发生了变化? (6)Rt△ABC 中的哪条边不变? 解:由条件可知,在 Rt△ABC 中,sin 40°=AB AC ,即 AB=4sin 40°,原楼梯占地长 BC=4cos 40°.调整后,在 Rt△ADB 中,sin 35°=AB AD ,则 AD= AB sin35° =4sin 40° sin 35° ,楼梯 占地长 DB=4sin 40° tan 35° . ∴调整后楼梯加长 AD-AC=4sin 40° sin 35° -4≈0.48(m). 楼梯比原来多占 DC=DB-BC=4sin 40° tan 35° -4cos 40°≈0.61(m). 四、练习巩固 1.一辆汽车沿坡角为α的斜坡前进 500 m,则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500sin α B. 500 sin α C.500cos α D. 500 cos α 2.如图,在坡度为 1:3 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 6 m,则 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________ m.(结果保留根号) 3.如图,在一次龙卷风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若干米处折断倒下,B 为折断处最高点, 树顶 A 落在离树根 C 的 12 m 处,测得∠BAC=30°,求 BC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五、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对于含有非基本量的直角三角形,比如有些条件中已知两边之和,中线、高线、角 平分线长,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值,周长、面积等等.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常用的 解题方法是:将非基本量转化为基本量,或由基本量间关系通过列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 求出一个或两个基本量,最终达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目的; (2)在非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中,往往是通过作三角形的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来解决,而 作高时,常从非特殊角的顶点作高;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往往通过“补形”或“分割”的方 法,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实现问题的转化. 2.归纳小结: 解直角三角形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审题:认真分析题意,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画出它的平面图,弄清已知和未知 条件; (2)明确题目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如仰角、俯角、跨度、坡角、坡度及方向角; (3)若是直角三角形,根据边角关系进行计算;若不是直角三角形,应大胆尝试添加辅 助线,把它们分割成一些直角三角形和矩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进行解决; (4)确定合适的边角关系,细心推理计算. 3.方法规律: (1)在解直角三角形中,正确选择关系式是关键: ① 若求边:一般用未知边比已知边,求寻找已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 ② 若求角:一般用已知边比已知边,去寻找未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 (2)求某些未知量的途径往往不唯一.选择关系式常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尽量选可以直 接应用原始数据的关系式;二是设法选择便于计算的关系式,若能用乘法计算就避免用除法 计算.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 20 页“随堂练习”第 1、2 题. 2.教材第 21 页习题 1.6 第 1~4 题. 本节课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课前多揣摩学 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体验成功 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教师尽最大可能在 课堂上投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丰富课堂语言,使课堂更加鲜活,充满人性魅力,下课后多反 思,做好反馈工作.不断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能够对仪器进行调整和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能够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 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2.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 难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物体的高. 一、情境导入 问题 1: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测量像旗杆、高楼、塔等较高且顶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同学们有哪些测量方法? 问题 2:这些测量的方法都用到了什么知识? 问题 3: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呢? 二、探究新知 1.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 (1)测倾器(或测角仪、经纬仪等)由哪几部分构成? (2)制作测角仪时应注意什么? 处理方式:小组讨论总结测倾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步骤. 2.测量倾斜角 (1)把测角仪的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 0°刻度线重合, 这时度盘的顶线 PQ 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 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那么这个度数 就是较高目标 M 的仰角. 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3.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要测物体 MN 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如下图) (1)在测点 A 处安置测倾器(即测角仪),测得 M 的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 A 到物体底部 N 的水平距离 AN=l. (3)量出测倾器(即测角仪)的高度 AC=a(即顶线 PQ 成水平位置时,它与地面的距离). 师: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物体 MN 的高度吗? 解:在 Rt△MEC 中,∠MCE=α,AN=EC=l, ∴tan α= ME EC ,即 ME=EC·tan a=l·tan α. ∵NE=AC=a,∴MN=ME+EN=l·tan α+a. 4.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要测量物体 MN 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测点 A 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此时物体 MN 的顶端 M 的仰角∠MCE=α. (2)在测点 A 与物体之间的 B 处安置测角仪(点 A,B,N 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测得 M 的仰角∠MDE=β. (3)量出测角仪的高度 AC=BD=a,以及测点 A,B 之间的距离 AB=b. 师: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 MN 的高度吗? 分析:根据测量的 AB 的长度,AC,BD 的高度以及∠MCE,∠MDE 的大小,根据直 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求出 MN 的高度. 解:∵在 Rt△MDE 中,ED= ME tan β, 在 Rt△MCE 中,EC = ME tan α, ∴EC-ED=b. ∴ MEtan β-MEtan α tan αtan β =b. ∴ ME= btan αtan β tan β-tan α. ∴ MN= btan αtan β tan β-tan α +a. 三、练习巩固 1.直升飞机在离地面 2 000 m 的上空测得上海东方明珠底部的俯角为 30°,此时直升 飞机与上海东方明珠底部之间的距离是( ) A.2 000 m B.2 000 3 m C.4 000 m D.4 000 3 m 2.2016 年 3 月完工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高度仅次于世界 排名第一的阿联酋迪拜大厦,某人从距离地面高度 263 米的东方明珠球体观光层测得上海中 心大厦顶部的仰角是 22.3°.已知东方明珠与上海中心大厦的水平距离约为 900 米,那么上 海中心大厦的高度约为 ________米(精确到 1 米).(参考数据:sin 22.3°≈0.38,cos 22.3° ≈0.93,tan 22.3°≈0.41) 3.九年级 1 班的同学为了了解教学楼前一棵树的生长情况,去年在教学楼前点 A 处测 得树顶点 C 的仰角为 30°,树高 5 m,今年他们仍在原地 A 处测得大树顶点 D 的仰角为 37°, 问这棵树一年生长了多少米?(精确到 0.01)(参考数据:sin 37°≈0.6,cos 37°≈0.8,tan 37° ≈0.75, 3≈1.732) 四、课堂小结 1.易错点: (1)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 刻度线要重合,否则测出的角度就不准确; (2)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公式的推导. 2.归纳小结: (1)侧倾器的构成; (2)测量倾斜角; (3)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4)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3.方法规律: (1)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MN=l·tan α+a; (2)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MN= btan αtan β tan β-tan α +a. 五、课外作业 1.教材第 23 页“议一议”. 2.教材第 23 页习题 1.7 第 1、2、3 题.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课前应做好活动课的各项准备,提前预判活动课所需要的各种知 识与能力上的、动手操作环节上等相关经验储备.不能把本节课当作简单的应用题讲解课. 课堂是生命绽放的场所,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已有经验、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 认知方式,因此老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放弃齐步走、一刀切的观念,对结果也不要急于求成, 应重视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方案讨论中来,慢下节奏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测量物体的高,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学生制作测倾器时,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鼓励学生判断误差产生的可能性及 减少误差的办法,建立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