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中地理第一学期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和土壤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培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徽省 2020-2021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学期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从圈层作 用看地貌和土壤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仿生态水晶球盆景不是一般的盆景,而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在玻璃球的底部,铺着木炭、土壤和 砂石各层,再种上不同种类的微型植物,在种好植物之后,就要浇水,以使植物能够扎根土壤。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铺设木炭层、土壤层和砂石层的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砂石层为植物提供养分 B.木炭层吸水保湿 C.土壤层吸附污染物 D.木炭层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2.不能调节土壤温度的是 A.较封闭的球形玻璃盆 B.砂石层 C.疏松的土壤层 D.木炭层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 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3.以下我国地形区中,富铝土分布最广泛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4.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砖红壤 B.燥红土 C.红壤 D.黄壤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 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 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示意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5.4~7 月间,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上生物量 B.水分蒸发量 C.太阳辐射量 D.灌溉用水量 6.近年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在春小麦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毛苕子的种植方式) 的种植模式助力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脱贫增收,这种种植模式抑制土壤盐碱化最显著的时段是 A.4~7 月 B.7~10 月 C.10~12 月 D.12~4 月 砒矽岩(如图),因其“毒害”如砒霜而得名,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集中分布于我国鄂尔多斯高原。 砒砂岩,成岩程度低;是一种松散的岩层;遇水如泥、遇风成沙;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沙棘是一种叶, 果营养丰富的耐旱灌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造业等国民经济领域,是砒砂岩 区和荒漠化区生态治理的先锋树种。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砒砂岩成岩程度低.主要原因在于 A.风化作用强 B.成岩时间短 C.上覆岩层薄 D.砂砾磨圆度差 8.砒砂岩的“毒害”表现在 A.含有有毒矿物 B.植被不能生长 C.土壤质地黏重 D.易起沙、流失 9.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可以 ①保持水土②增加生物多样性 ③加剧土壤侵蚀 ④放牧牛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左图为中国黄土核心分布区域图,区域内黄土颗粒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右图为黄土核心区某地土层 剖面, 剖面显示,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土与古土壌相间发育,古土壌中腐殖质含量显著高于黄土。黄土剖 面能够推测地质 历史时期东亚季风的强弱,重建古气候模型。 回答下面小题。 10.推测与黄土的物质组成成分比较一致的是 A.黄土高原上山脉的基岩 B.西北的沙漠 C.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土 D.南方的红壤 11.结合地层剖面图对当地古地理环境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黄土形成时期当地植被更加茂密 B.黄土形成时期当地气候持续温暖 C.古土壤发育时期冬季风更加强盛 D.古土壤发育时期流水作用较强烈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其沙山与众不同, 沙山高度常年稳定,高 差可达 500 多米,堪称“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下图为该地某沙山顶部沙层温度、水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引起图示沙层温度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地热传导 D.大气逆辐射 13.该沙山常年稳定、高大的原因是 A.砂石颗粒大,重力大 B.大气降水多 C.终年风力较弱 D.沙山含水多 土壤容重是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 M 表示物质质量,V 表示物质体积。疏松多孔、有机质含量高的土 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一般来说,土壤容重越小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 D.作物生长越不利 15.下列地区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东北地区的黑土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 C.东南地区的红壤 D.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我国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 500 米的甲、乙、丙三地,对某沉积岩岩层进行探测。尽 管当地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岩层埋 藏深度是指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甲 乙 丙 海拔(米) 500 250 600 沉积岩岩层埋藏深度(米) 421 6 412 16.该区可能属于 A.向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背斜山 17.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江南地区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裕尔河为嫩江支流,其流域下游为我国外流区著名的闭流区,流域季节性冻土广布,最大冻土深度 2. 8 m,冻土季节最长 240 天。右图是该流域的降水量和径流深分布图。(径流深受降水量与蒸发量共同作用)。 (1)据图,分析乌裕尔河流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据图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3)推测该流域冻土的时空分布,分析冻土与流域内春涝的地理联系。 (4)试分析该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多沙粗沙区,其中相当部分来自晋陕蒙砒砂岩裸露区。 材料二 砒砂岩分布区示意图(图 1)以及砒砂岩实景图(图 2) (1)地质时期的砒砂岩上覆岩层厚度薄。从岩石性质角度,解析现今裸露于地表的砒砂岩易被风化的原因。 (2)砒砂岩是我国典型的多动力复合侵蚀区域,从外力侵蚀角度,分析砒砂岩成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 的原因。 (3)从区位因素角度,分析砒砂岩地区农产品经济效益低的自然原因。 (4)从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沙棘林种植面积的增加对砒砂岩地区的有利影响。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对暗黑色土壤的总称,包括黑土、黑钙土、暗棕壤、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等多种土 壤类型。黑土分布区均是世界著名的粮仓。我国东北是世界等名的黑土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目前这里的土层正变得越来越薄,肥力也正在迅速衰退,这片土地已“病入膏肓”。秸秆覆盖还 田是东北地区治理黑土的重要举措之一。左图为国东北黑土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地表覆盖对土壤侵蚀作 用示意图。 (1)列举至少两种东北黑土区的典型粮食作物,并指出该地种植这些粮食作物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及其成因。 (2)黑土具有土层松软,腐殖质层深厚,表层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冷湿的气候密不可 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东北黑土的形成。 (3)目前东北的黑土层正变得越来越薄,肥力也正在迅速衰退,试分析这片土地“病入膏肓”的原因。 (4)指出地表覆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并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改善黑土的价值。 参考答案 1.B2.D3.B4.A5.A6.B7.C8.D9.A10.B11.D12.C13.D14.B15.A16.C17.D 18.(1)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降低;降水量随高程增加而增加;蒸发量随高程增加而减少。 (2)流域上游水量大,下游闭流区以地下径流为主;流域水量集中在春夏季,秋冬季节水量少,河流封冻, 结冰期长;受季风气候影响,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大。 (3)时间分布:积雪和冻土冻结始于上年 11 月份至翌年 3 月末,4 月初开始融冻,6 月末 7 月初冻土化通。 空间分布:上游深厚时间长,下游浅薄时间短。与春涝的关系:融冻初期,(4-5 月)冻土层没有完全化通, 导致融水下渗少,融冻水导致积涝;融冻末期(5~6 月),降水增多,雨水与融冻水- -起在地表形成积涝。 (4)解冻过程中,出现融冻泥流,对土壤造成侵蚀;冻土期漫长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期,融冻过程地温不易升 高;融冻过程存在春涝,地表积水,不利于作物生长。 19.(1)上覆岩层厚度小,压力低;沙粒间联结程度差(成岩率低);结构强度低,易被侵蚀、风化。 (2)春季多冻融致使表层疏松破碎;夏季集中性降水,流水侵蚀加重表土解体冲刷,加深沟道;冬春季风 力吹蚀表土强;露天煤矿、油气田的开采、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剧植被的破坏。 (3)耕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可耕种土地资源少,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植株矮小,草 场退化严重,畜牧业发展受阻;河流含沙量大,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最终导致经济效益差,群众生活贫 困,恶性循环。 (4)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率;提升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质量(任答 3 点)。 20.(1)水稻、小麦、玉米(任意两种组合);热量;纬度高。 (2)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地表有茂密的植被覆盖,土壤表层含水量大;冬季气候寒冷, 含水层形成季节性冻土,抑制微生物分解,枯草落叶分解缓慢,转化为腐殖质并积累成深厚的腐殖质层; 成土母质的钙盐和部分黏粒随淋溶逐步下移,土层变得松软。 (3)东北多风,风蚀严重;该地区多坡耕地,且降水丰沛,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耕作方式(翻耕);长期过 度垦殖,消耗大量肥力。 (4)关系:地表覆盖度越高,土壤侵蚀作用越弱。价值:减少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而减少水土流失;减少 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量,提升抗旱能力;抑制沙尘暴,减少表土被风力侵蚀;腐烂后还田,补充土壤 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并使土层深厚,疏松透气。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