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历史二轮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专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初中历史二轮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专题训练

ID:711383

大小:24

页数:8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徽省 2021 届初中历史二轮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专题 一、选择题 1.有位诗人在作品中说:“那年 12 月 25 日晚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上空缓缓降落……”诗中 “那年”应指( ) A.1989 年 B.1991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2.发动垦荒运动,实行收购制等经济改革的苏联领导人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勃列日涅夫 3.“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 言。”下列改革中发生在 1985 年,最终宣告 “苏联”这一称谓成为历史的是 A.斯大林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4.下表是 1954~1958 年,苏联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 年份 谷物产量(万吨) 年均增长率 农业产值增长率 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 1954 8 560 1958 13 470 12% 9.2% 82%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C.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D.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5.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至 90 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 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由此可见改革必须( ) ①根据国情制定正确的政策方针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有正确的指导思想④符合全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⑤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6.从 1988 年起,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导致人们思想混乱, 无政府状态蔓延的苏联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叶利钦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 论符合史实的有 史实 结论 1919 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 的新秩序 1921 年—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 等条约 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 系 1949 年北约建立、1955 年华约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对峙局面 的形成 1991 年苏联解体 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的格局正式 形成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8.《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 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 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 A.改革的根本方向错误 B.错误决策导致苏联的解体 C.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D.改革措施存在不足,效果欠佳 9.在西方,许多人将戈尔巴乔夫视为英雄——给东欧自由并允许德国统一;但在他的家乡, 许多人认为他令他们失掉了一个帝国。“失掉了一个帝国”本质上是指 A.国家由强走弱 B.国家名称的改变 C.执政党的改变 D.社会性质的改变 10.苏联从成立到解体,给后人留下许多的思考。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受美国的打击 C.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D.农业长期发展滞后 11.纵观中外历史,危机与改革相伴随。下列改革中没有有效化解社会危机的是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罗斯福新政③戈尔巴乔夫改革④明治维新⑤戊戌变法 A.③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 12.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欧洲分分合合、动荡不安,其政治版图多次变更,下列哪些事件曾导 致欧洲政治版图的变更 ①拿破仑战争 ②工业革命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⑤东欧剧变 ⑥欧盟 的成立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冷战”后的美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成为“唯一 的超级大国”的原因有( ) ①苏联的解体 ②经济实力强大 ③军事实力超群 ④拥有高水平的科技和教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阿塞拜疆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努力建设民主的法制国家,将 在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不可分割的自决权、平等和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认 真履行国际法义务及其他公认的原则和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阿拉木图宣 言》” 《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意味着( ) A.苏联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B.苏联变成联邦制国家 C.苏联变成邦联制国家 D.苏联的解体 15.在南斯拉夫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可是在 1955 年,赫鲁晓夫则承认“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 这表明( ) A.赫鲁晓夫希望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B.苏联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 C.赫鲁晓夫承认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多元化 D.苏联采取缓和策略扭转冷战的被动局面 16.有学者评论某次改变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 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7.“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苏联问题已经是积怨已深,戈尔巴乔夫之所以改革,其最初的 目的也是想通过改革,快速解决苏联社会比较严重的各种社会矛盾,因为操之过急,改革没有 成功,苏联走向灭亡。但从根本上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只是苏联崩溃的催化剂。” 作者认为 戈尔巴乔夫改革 A.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多党制”导致失控 C.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线 D.操之过急导致苏联解体 18.“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特 点可以用来概括(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国的 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 路,使俄 国社会在 19 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新全球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落实于革命实践中……以城市 为中心夺取政权成为了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以及俄国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因此,革命工作以城 市为中心,武装起义首先是为了占领中心城市,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 材料三 在农民激烈反抗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出于稳定国内局势和维护统治基础的原则 决定废除余粮征集制,改为征收粮食税。在实行征收粮食税后,农民的生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缓解。 材料四 1990 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 时,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煽动起来……(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 年,红 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 “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 上 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写出“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所学写出材料二中“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革命 道路”有何特点。 (3)写出材料三中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困局。分析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稳定国内局 势,苏俄在哪一年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给苏俄带来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指的是什么事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5)俄国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 年 10 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 数激增。并迅速席卷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40%以上,贸 易额减少了三分之二,失业人数更是超过 3000 万。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33 年 3 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 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1985 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实行经济政治改革,但总体效果不佳。 1990 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时,苏联各 民族的积怨被煽动起来,民族之间从群殴、械斗,发展到武装冲突。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新政的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2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 19 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各自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 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 会矛盾。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什么会实施“新政”?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新” 在什么地方?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 不受群众监督。 (3)1936 年苏联新宪法公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对 20 世 纪三四十年代的苏联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和苏联模式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B2.B3.D4.C5.D6.D7.C8.D9.D10.C11.A12.A13.D14.D15.C16.D17.C18.B 19.(1)农奴制;俄国 1861 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 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 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2)列宁;革命工作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 (3)农民激烈反抗;1921 年、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等。 (4)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5)革命或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制定经济政策必须符合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的 经济规律;发展经济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等。 20.(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特点:资本主义 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大、时间长)。 (2)特点: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国家干预经济);实质: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 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3)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西方国家的“和 平演变”。 21.(1)事件:①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②美国: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③日本: (1868 年开始的)明治维新。 (2)①原因: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②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3)作用: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4)关系:他们的改革未从根本上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导致改革失败。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