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整合课件(15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整合课件(15张)

ID:710264

大小:643

页数:15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元整合 一、两极格局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 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 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 守一定的界限。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 境。 2.消极影响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 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 的纷争和不安宁。 (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 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对应训练1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 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 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 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D 解析: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中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 “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 “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 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 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 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 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 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自身难以解决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 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 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 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 (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迫使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 调节的作用,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的推动。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 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 预。 2.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 业,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在所有制方面,通过股票分散化,出 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阶级 结构的变化。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3.实质:生产关系的调节与完善。 对应训练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 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 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 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 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 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的 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 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 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 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 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 三、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 1.知识角度:苏联模式的弊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 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 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 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 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 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 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 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 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应训练3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 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苏联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发电量、钢铁产量 都要求成倍增长”可以看出,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经济计划,重 视提高工业产值,注重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采 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经济 计划未能摆脱苏联模式,仍然注重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 四、 欧洲殖民体系主要特征 1.殖民范围的广泛性:工业革命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确立的 欧洲殖民体系遍布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号称“日不 落帝国”,其殖民体系的广泛性可见一斑。 2.殖民地的民众普遍贫困:殖民地是欧洲列强的产品倾销市场和原 材料产地,因为跟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贸易,造成了殖民地和欧洲 列强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相对于欧洲列强的富足,殖民地的 贫穷落后十分鲜明。 3.殖民地经济的单一性:为了长期控制殖民地,殖民者会有意识地培 养殖民地经济的单一性,以确保殖民地无法独立生存。 4.殖民地工业的落后性:为了确保对殖民地的经济、军事优势,殖民 者有意识地控制着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发展,以确保其无法威胁到殖 民者的强势地位。 5.殖民地政治的复杂性:为了长久控制一国或一地,殖民者都会在该 地培植不同的政治势力,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对应训练420世纪前期,西方殖民体系由盛转衰。导致西方殖民体 系走向衰落的原因包括(  ) ①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③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不结盟运动反对国际霸权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殖民地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的力量,导致西方殖民体系走向衰落,故①正确;俄国十月革命 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故②正确;亚非拉国家民 族意识不断觉醒,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导致西方殖 民体系走向衰落,故③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材料时间 不符,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①②③,故选A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