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ID:708949

大小:18

页数:6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商人之恃以战争者,厥为广告。譬之两方搏战……广告,枪炮也。果广告之得其逞, 则枪炮锐利,可操胜算;反则一无所能,拱手让人而已。”这种现象说明清末民初( ) A.商业竞争意识浓厚 B.广告决定商业成败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商人对外发动商战 2.1916 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 39 万,女工约有 24 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 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 20 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C.轻工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 3.据统计,从 1904~1908 年,每年根据《公司律》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公司数量都在 50 到 60 家;到 1912 年,运作的本国企业已有 20 749 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 规模,只有 750 家企业雇工超过 100 人。这表明(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民族企业发展有较大局限性 C.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 D.民族企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 4.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 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危矣。”由此可以看出( ) A.争尝异味乃国人之普遍心理 B.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C.反映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D.不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5.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 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6.民国初期,《申报》广告大多都是对洋货的宣传,到 1919 年《申报》广告中常常会出 现支持国货的标语,这种现象( ) A.主要源于民族工业的产生 B.代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扭转了崇洋享乐的消费风气 D.有助于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7.1928 年,蒋介石在参加一个国货展览会的开幕式时便曾经宣称:“国民政府是要提倡国 货,要振兴实业,要挽回利权,使外国货在中国没有销路,大家都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 为此,国民政府 ( ) A.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B.建立中华民国,抵制日货 C.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8.据初步统计,1913 年至 1921 年,我国面粉工业 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 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 年全国共有 150 万枚纱锭,41.8%集 中在上海,37.9%集中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 工业( )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 D.地区分布失衡 9.1935 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 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 ) A.经济危机的缓和 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10.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 1912 年到 1936 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的幅度有 3/4, 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 14%。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 年占进 口总额的 7%,1936 年则增至 47%。这(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避免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D.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布局 11.关于 1945 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 1945 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 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接收日本纱厂后, 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 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 12.据统计,1920—1936 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 95%,平均年增长率 4.3%,是外国在华 投资增加最多的时期,投资集中在金融、外贸、能源、钢铁和近代化运输等领域。这一 现象导致( ) A.民众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B.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挤压 C.政府消极应对列强冲击 D.列强垄断国内主要行业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 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 多 500 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 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 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 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 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 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 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答案:A 材料涉及的是商人之间的广告战十分激烈,反映了当时商业竞争较为激烈, 故 A 正确;B 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夸大了广告的作用,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商业竞争, 不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 C;材料涉及的是国内商人之间的广告竞争较为激烈, 没有涉及外国,排除 D。 2.答案:C 工人人数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缓急的指标和参考数,故 A 项错误; 女工数量多与妇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里“显著”一词并无前后对比, 故 B 项错误;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科技近代化还远未起步,女工所能从事的行业基本都是 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故 C 项正确;政府的鼓励显然并不是上述五省女工数量居全国前列 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3.答案:B 题干中说到 1904~1908 年间注册的我国近代公司“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 规模”,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规模,因而发展会受到局限,故 B 项正 确;A 项是 19 世纪末甲午战争后的状况,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清政府的政策,故 C 项排除;D 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状况,排除。 4.答案:C 材料中反映的是民族企业的陈述,以倡导国货来争取利权,故 C 项正确。 5.答案:D 根据所学可知,“民国初年”指的是 1912—1919 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 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C、D 三项是内因,B 项是 外因,其中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部分政治障碍,因此政治前提是辛 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故 D 项正确。 6.答案:D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中国 的近代化,故 D 正确;A 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不是出现材料中现象 的原因;B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争之后已经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广告中 出现支持国货标语的现象不能起到“扭转”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D。 7.答案:D 从“1928 年”“要振兴实业”“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等关键信息可看出, 南京国民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民族工业,故选 D。其他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 符,故排除。 8.答案:D 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交 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北、山东分布却很少,因此 D 项正确;A、B、C 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9.答案:D 根据题干“全盘之统制”分析,其特点是实行经济垄断,因此容易导致官僚 资本迅速膨胀。 10.答案:C 我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起步,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大危机” 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从 1912 年到 1936 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 下降的幅度有 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 14%。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 的进口,1912 年占进口总额的 7%,1936 年则增至 47%”可以看出这段时间,轻工业已有 相当发展,重工业发展迅速,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 到工业的布局,故 D 项错误。 11.答案:A 材料中国民政府将原本属于人民的敌伪产业收归国有,体现了国民政府乘 机扩充资本,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荣德生主张国民党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企业改为国营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故 C 项错 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的 结论,故 D 项错误。 12.答案:B 1920—1936 年外国在华投资不断增加,体现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这一 现象不能直接导致民众收回利权运动,故 A 项错误;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使民族工 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与挤压,故 B 项正确;材料现象无关政府的应对态度,故 C 项错误;材料现象无法得出列强已垄断国内主要行业的结论,故 D 项错误。 13.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 机的影响;外国的侵略。 (3)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三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 发展。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