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新高考历史全真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广东新高考历史全真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

ID:703961

大小:150.4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广东新高考全真模拟题(一)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 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要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 于维护而破败。这一变化反映了,鲁国( ) A. 封建治理体制确立 B. 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 C. 宗法制度逐渐解体 D. 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 2、唐朝时,面对考生众多而又要选拔人才的情况,主考官专挑那些生僻、容易混淆的偏题、 怪题进行考查。“今之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尾月,孤经绝句”。 据此可知,当时的帖经考试( ) A. 提高了参加科举的门槛 B. 降低了科举选才的公平性 C. 影响了人才选拔的效度 D. 加深了考生对经典的理解 3、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 貌。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 漏人口 228 万余。隋朝这种举措( ) A. 根源于国家吏治的腐败 B. 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 C. 着眼于赋税制度的变革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经营工商业的做法,而是将一些诸如 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官署部门直接参与“分民之利”的工商业 活动。这表明北宋时期( ) A. 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 B. 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 政府的财政十分困难 5、王守仁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都是天赋的,都是纯粹至善、完美无缺的。只要努力,人人 皆可为圣人。这种认识( ) A.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强化了儒家思想的社会责任担当 C. 挽救了明朝的统治危机 D. 打破了传统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6、1939 年 3 月,国民政府制定《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提出了“国家至上,民族至上; 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 ) A.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 有利于激发民族意识以抵御外侮 C. 推动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D. 表明国民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动员 7、1895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给幕僚叶大庄的信中写道:(洋人)“夺我丝绸、纱布、小轮 之利”,所以“我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这一建议得到清廷认可。促成 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 A. 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B. 西方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 C. 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 西方国家获投资设厂特权 8、在《新民丛报》(1902 年创办)的开篇中,梁启超提道:“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 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能不开,故本报 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可见,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国人摆脱旧思想束缚 B. 广泛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C. 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 D. 赋予民众自由平等权利 9、“一五”计划规定,5 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投资总额为 766.4 亿元,折 合黄金 7 亿多两。在总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余部基本建设投资的 58.2% 用于工业,其中又把 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B. 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 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D. 大力压缩文化建设投资规模 10、下表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关于中国现代对外贸易(局部)情况的汇总。下列 项中属于推动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的是( ) 中国 1978—1986 年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10 亿元人民币) 出口 进口 1978 16.77 18.74 1982 41.43 35.77 1986 108.20 149.86 A.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B. 中国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 C.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11、公元前 5 世纪中期,雅典卫城的建筑在布局上克服了早期追求对称而造成的呆板风格, 由以神庙建筑为主转为公共建筑为主,如人民议事厅、图书馆、露天剧场、竞技场、城 市园林等。这一布局( ) A. 重视建筑的实用性 B. 实现民主政治的稳定 C. 体现民主政治成熟 D. 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 12、有历史著作写道:“19 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伴生的贫民窟、矿井和工厂中的悲惨景象 激发了另一种倡导变革的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最可能是( ) A. 社会主义 B. 资本主义 C. 自由主义 D. 凯恩斯主义 13、下图反映了英国从 1750 年到 1865 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状况。对此状况出现原因的解读有 误的是(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 A. 工业革命的推动 B. 政府政策的支持 C. 垄断资本的出现 D. 殖民市场的开拓 14、科技革命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流动机会,造成了新的社会流动内容。 根据表 2 可以推知联邦德国( ) 表 2 联邦德国 1960 年和 1981 年劳动者数量统计 分类 雇佣劳动者 非雇佣劳动者 组成 工人、职员、学者、 经理、政府官员等 资本家、手工业者、商人、 农民、独立的医生和律师 等 1960 年 人数 2030 万 600 万 占就业人口比 例 77.2% 8% 1981 年 人数 2230 万 340 万 占就业人口比 例 86.5% 13.5% A. 社会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 B. 农业和手工业地位不断下降 C. 阶层流动的变化趋势加剧 D. 政府官员成为新雇佣劳动者 15、有学者指出,直到 1991 年,世界还是一个头顶悬挂着核冲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危 险世界,尽管危险,但可以预测;而今,人们则生活在一个更加动荡不可测的世界。据此可知, 该学者意在( ) A. 批判核武器存在的危险性 B. 否定多极化世界发展的趋势 C. 强调两极格局的可预测性 D. 强调当今国际政治不确定性 16、《星月夜》是凡高 1889 年在法国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在这幅画中, 凡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该画作所属的流派( ) 《星月夜》 A. 运用丰富想象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B. 表明西方精神危机促进艺术创作 C. 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场景 D. 反映了科技发展影响着艺术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2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17、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 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 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 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 发展。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 道教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唐朝统治者整体而言,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 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 学,用儒学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材料三 唐代实行三教并行政策。统治者从政治需要出发,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义来巩固统治,也 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 的影响也随之减弱。理学家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 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 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他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 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提出这 一主张的实质。(4 分) (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从汉至唐推动儒学地位变化的原因。(5 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5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以 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国家开始了长达 100 年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其罪魁祸首 是英国,美国尾随其后。1844 年,美国胁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不费吹灰之 力就在中国取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规定的各种特权,甚至还获得了不少特别权益。1899 —1949 年是中美关系的第三阶段。1899 年美国向中国政府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 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其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摘编自周小毛《百年中美关系:回眸与启示》 材料二 尼克松于 1969 年当选美国总统之时,中苏两国在边界珍宝岛地区爆发军事冲突。毛泽东 多次指出,中美两个国家之间固然存在着双边关系问题,但此时国际问题才是主要矛盾。尼克 松于 1972 年 2 月访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指出:“我是出于我们的国家利益来到中国的。他 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提到:“我们相信,一个充满活力和强大的中国符合世界和平的利益。1973 年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表示:“中国的完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项基本要素。 ——摘编自鲁宸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40—1949 年的中美关系。(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原 因。(6 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资本主义经济在时间上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显著波动。这种波动反映出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为了更简明地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麦迪森把现代资本主义的 发展划分为 182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2 这样几个阶段。他列出了某 些指标以显示各个阶段的增长状况和经济特征。见表 1。 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周期特征与增长特征(16 个国家的算术平均数) 阶段 时间 GDP 人均 GDP 非住宅固定资本存量 出口量 第一阶段 1820—1870 1870—1913 2.2 2.5 1.0 1.4 2.9 4.0 3.9 第二阶段 1913—1950 1.9 1.2 1.7 1.0 第三阶段 1950—1973 4.9 3.8 5.5 8.6 第四阶段 1973—1979 2.5 2.0 4.4 4.8 表 1 ——摘编自高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表 1 概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任意选其中三个阶段),并分析其理由。 (12 分) (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从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分。 20.[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 表 2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 会 简 明 章 程 (1904 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 商务 分会。 商人通例(1904 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 则等。 公司律(1904 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 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 给 商 勋 章 程 (1906 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 至二 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 爵赏章程(1907 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 一、 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8 分) 21.[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十六条(一) 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 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 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 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 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从 1934 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 年 1 月 3 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10 月 7 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 略者,10 月 19 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 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 好退出埃塞俄比亚。”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据材料,概括国际联盟提出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国际联 盟的作用。(8 分) (2)试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5 分) 22.[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申纪兰(1929-2020),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人,1946 年参加工作,1953 年入党, 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51 年积极组织参与农业改造,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成立后,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按照合作社的规定,男人下田一天记 10 分工,妇女下 田一天记 5 分工,“老五分”严重挫伤了妇女们的积极性。太行山区还有“好男走到县,好女 不出院”的封建传统习惯。申纪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社里的妇女,走出院门和男人一样 下田劳动,和男人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争取到了“男女干一样 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的要求。当时,申纪兰并没有意识到,她带领西沟妇女所取得的这场 胜利,在新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954 年 9 月,申纪兰当 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纪兰在 50 年代的主要贡献。(6 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纪兰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倡议的时代背景。(6 分) 1、【答案】C【解析】太庙是统治者祭奠祖先的家庙,是宗法制度的体现,而“鲁国太庙因疏 于维护而破败”说明鲁国宗法制度逐渐解体,故选 C 项;封建治理体制即分封制确立于西周初 期,春秋时期已受到破坏逐渐瓦解,排除 A 项;太庙只是祭祀制度的一种体现,但并不完全等 同于祭祀,因此太庙的破败不能说明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排除 B 项;据材料“因疏于维护 而破败”可知,其破坏并未因为战争,排除 D 项。 2、【答案】C【解析】据题干唐朝科举考试考官出题内容生僻、怪偏,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 帖试,必取年头尾月,孤经绝句,可知此种为了考试而考试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故选 C 项;材 料并没有讲参加考试的资格现职,排除 A 项;材料表达的是考试内容,不涉及公平性,排除 B 项;考查偏僻怪题也不能加深考生对经典的理解,排除 D 项。 3、【答案】B【解析】据材料隋朝两次“貌阅”结果“共检出隐漏人口 228 万余”,结合所学, 自北魏以来均田制下,存在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税的现象,故选 B 项;材料所示属于户籍 管理,与国家吏治无直接关系,排除 A 项;“貌阅”的目的在于打击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 税,并未体现赋税制度改革,排除 C 项;“貌阅”的目的是打击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税, 增加国家赋税征收,不涉及经济生产与交换活动,排除 D 项。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经营工商业的做法, 而是将一些诸如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官署部门直接参与‘分民之利’ 的工商业活动”可知,北宋时期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垄断控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选 A 项;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控制,但并未显示鼓励工商业发展,排除 B 项;根 据所学,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改变,排除 C 项; 材料只体现了北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不能得出政府财政困难的结论,排除 D 项。 5、【答案】D【解析】据材料“人的本心和本性都是天赋的……只要努力,人人皆可为圣人”, 说明努力即可改变自己,获得发展,故选 D 项;理学属于传统儒学范畴,对儒学进行了继承和 发展,排除 A 项;材料“只要努力,人人皆可为圣人”强调的是个人修养,未体现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排除 B 项;思想发展不能直接挽救王朝统治危机,排除 C 项。 6、【答案】B【解析】据所学,1939 年 10 月全面战争正在进行中,据材料国民政府提出“国 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 有利于激发民族意识,故选 B 项;1937 年 9 月国民党发表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 宣言》及蒋介石的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 A 项;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发 生根本转折和日本失去战略主动权,抗日战争在 1945 年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排除 C 项;1935 年后国民政府多次进行社会动员,为抗战服务,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 D 项。 7、【答案】D【解析】据材料“夺我丝绸、纱布、小轮之利”“我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 抵倭人”,可知张之洞的信的内容表达的是对西方在中国设厂的担忧,希望清政府能出台保护 民族工业的措施,这一认识与《马关条约》中允许西方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条款有关,故选 D 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1895 年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 A 项;材料“夺我丝 绸、纱布、小轮之利”涉及的是资本输出,排除 B 项;清廷认可所产生的影响是民族工业的初 步发展,排除 C 项。 8、【答案】C【解析】由材料“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 乏,智能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可知梁启超注重培养国民的公德意识,引导民众思 想的解放,因而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是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故选 C 项;《新民丛报》 有利于国民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这是影响而非目的,排除 A 项;1902 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 排除 B 项;材料中梁启超的言论并未涉及民众自由平等权利的信息,排除 D 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总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余部基本建设投资的 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 88.8%用于重工业建设”,可知重工业建设是“一五计划”工业建 设的重点,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国际形势严峻,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需要迫切 发展重工业,故选 A 项;“一五计划”迈出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第一步,排除 B 项;此时我国 国民经济依旧以农业为主,工业落后,第三产业尚未兴起,经济结构不平衡,排除 C 项;据材 料“在总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余部基本建设投资的 58.2%用于工业”,可知工 业建设与文化教育建设同步进行,排除 D 项。 10、【答案】D【解析】1978—1986 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增加,主要因素是 1978 年实行 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选 D 项;1987 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因此 1978—1986 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增加不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结果,排除 A 项;中国积极参与新型 区域合作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排除 B 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初,排除 C 项。 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以神庙建筑为主转为公共建筑为主”可知,公共空间的增 强有利于促进公民平等参与公共活动,增强城邦公民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故选 D 项;这些建筑主要为了公民进行公共活动提供活动场所,是民主政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实用, 排除 A 项;这种布局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不一定能实现民主政治的稳定,排除 B 项;这些公共建筑的出现,并不能反映民主政治成熟,排除 C 项。 12、【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差距增大、工人生活困苦的境况,导 致了维护工人利益的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故选 A 项;资本主义萌芽于 14、15 世纪,以压榨工 人劳动获取财富,与材料“工业革命伴生的贫民窟、矿井和工厂中的悲惨景象激发了另一种倡 导变革的意识形态”不符,排除 B 项;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流派,与材料因工人处境困苦 激发的意识形态不符,排除 C 项;凯恩斯主义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上 半期,排除 D 项。 13、【答案】C【解析】从材料所给的图示可知,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长,结合材料所给的时 间“1750”、“1865”,可知反映的是 18 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故选 C 项;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力迅速 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 A 项;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 的海外殖民地,故殖民市场的开拓,不是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 D 项。 14、【答案】C【解析】非雇佣劳动者的就业人数及比例由 1960 年的 600 万、8%下降到到 1981 年的 340 万、13.5%,可知其中一部分实现了阶层突破,由非雇佣劳动者转变为了雇佣劳动者, 说明这一时期社会阶层流动加剧,故选 C 项;从劳动者就业状况来看,德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 化,但“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材料未反映农业和手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 仅据就业人数及比例下降无法推出两者地位下降的结论,排除 B 项;政府官员在 1960 及 1981 两组数据中一直是雇佣劳动者,排除 D 项。 15、【答案】D【解析】两极格局虽然危险,但可以预测,而当今“人们则生活在一个更加动荡 不可测的世界”,可知该学者认为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国际政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故选 D 项; 虽提及核冲突带来的危险,但并非题干主旨所在,排除 A 项;承认当今世界更加动荡不可测, 并不等同于否定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排除 B 项;虽提及两极格局的可预测性,但并非题干主旨 所在,排除 C 项。 16、【答案】D【解析】《星月夜》属于印象画派,强调的是光和色的作用,受当时光学发展的 影响,突出的是科技发展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故选 D 项;运用丰富想象表达对未来的向往是浪 漫主义美术的特征,排除 A 项;表明西方精神危机促进艺术创作是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 排除 B 项;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场景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征,排除 C 项。 17、【答案】 (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分) 实质: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分) (2)佛教、道教的传播冲击了儒家的地位;封建政府文化政策的调整(或唐代统治者奉行三 教并行政策);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儒学家努力维护儒家正统地位(每点2分,答三点 即得6分)。 (3)宋代理学吸收佛道思想精髓,将“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形成哲学体系;理来源于 天理,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理学将天理和社会伦理道德结合起来;理学摒 弃佛道中彼岸世界思想,肯定现实生活,追求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完善。(任答2点2分,共 4分) 18、【答案】 (1)关系:1840—1899年追随英国侵略中国;1899—1949年独自对华打张和控制中国;二战 时期曾与中国结盟。(6分,言之成中即可) (2)变化:从美国独立遏制中国到两国关系走上正常化。(2 分,言之成理即可)原因:中国 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两国共同的政治诉求,都要应对苏联的威胁;美国陷于侵 越战争泥潭;美国受到西欧、日本的挑战等。(6分, 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19、【答案】 第一阶段特征:1870-1913年的经济发展比前50年较快。(1分); 理由:第二次技术革命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每点2分,共4分) 第二阶段特征:1913-1950年的经济增长显著放慢。(1分) 理由:技术革命积累效应的减弱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使资本积累受到 严重挫折;世界市场的萎缩。(每点2分,共3分) 第三阶段特征:1950-1973年的经济发展大大加快。(1分) 理由: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欧洲和日本在战后的恢复和振兴。世界市场的空前扩展。(每点2 分,共4分) 第四阶段特征:1973年以后的经济增长则又明显地趋于缓慢。(1分) 理由:经济滞胀;产业结构的变化。(每点1分,共2分) 20、【答案】(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 勋和爵位。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 束缚。 21、答案 (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来源:学,科,网 Z,X,X,K] 作用:虽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国联对意大利入侵行为的“制裁”有名无实 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遏制侵略,维护和平;国联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 策的工具。 (2)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多;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 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22、(1)积极参与三大改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提倡男女平等;参与新 中国政治建设。 (2)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刚刚起步;封建 传统思想尚存。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