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每日一练(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每日一练(6)

ID:685621

大小:601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每日一练(6) 一、选择题 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 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小车可能运动,乙小车向右运动 C.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3.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 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 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 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A.0.1s B.0.2s C.0.38s D.0.4s 4.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一定为 75° B.一定为 30° C.可能为 60° D.可能为 15° 5.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 t1 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 t2 时间有一辆这 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 A. 1 2 1 2 2t t t t B.   1 2 1 23 t t t t C.   1 2 1 22 t t t t D. 1 2 1 2 3t t t t 6.小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 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 B.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C.将蜡烛移到 2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如果在蜡烛与透镜之间放近视眼镜,光屏应向右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将它放在 1 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 4℃;将它放在 1 标准大气 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 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其放在 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实际温度应为 100℃ B.将它放在某房间内,其示数为 22℃,该房间的实际温度应为 20℃ C.在 40℃附近,该温度计读数最准确 D.在温度大于 50℃时,该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比实际温度要大 8.将一底面积为 S0 的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冰块中冻有一石块,总质量为 m0,总体积为 V0。将它们 放在容器水中,沉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 h0,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0, 冰的密度为 0.9ρ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冰的体积为 0 0 10 9 S h B.冰块的质量为 0 0 09 S h C.石块的体积为 0 0 09V h S D.石块的密度为 0 0 0 0 0 0 0 9 10 m S h V h S   二、填空题 9.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 20 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 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 5 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 5 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v 甲:v 乙=_____。假 设甲、乙、丙沿圆周轨道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 3 个机器入都要跑完 50 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丙 还要跑______m。 10.如图(a),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 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 (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 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P1、P2 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n1 与 n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6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 传播的速度为 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从第一次发出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超声波传播的路程是 _____m;待测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_ m/s。 11.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 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小宁也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 乙杯是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水珠。 12.如图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 a、b、c 三点中,点______表示凸透镜的焦点。朱明在家里的阳 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某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______时,镜 头焦距调的较大;拍照时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照相机二倍焦距。 13.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体浮力 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质量为 120g,密度为 2.4g/cm3 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 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合剂的密度为 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 总体积的 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 0.48g/cm3,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______g,这块固体浮力 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cm3。 14.如图所示以固定光源发出一束与水平面构成 45°角的光照在液面上,光经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 S1, 若光斑由 S1 向右移动了 1m 移到 S2 时,则液面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_____m。 三、作图题 15.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 和折射角(用“β”表示)_____ 16.请画出由 S 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字母 F 为凸透镜的焦点、O 为凸透镜的光心。) 四、实验题 17.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水沸腾时的现象及温度随时间的关系”的课题,实验如下图: (1)图 a 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附在管壁上。 (2)在烧杯上方加一盖子,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 4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b 所示,温度值为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下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由此可判断此时当地的 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8 98 98 98 (3)通过上表总结出水沸腾过程的规律:沸腾时,水不断吸热,但________不会变化。 (4)图 c 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18.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不吸水)的密度,由于弹簧测力计量程太小,故借助电子秤来完成实验,操作步 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烧中装适量水,置于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 1m ; (2)如图乙所示,将矿石用细线系住(细线的体积、质量忽略不计),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1F =_____N,电子秤的示数为 2m ; (3)如图丙所示,取下弹簧测力计,将矿石缓慢沉入杯底,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3m ,则矿石的质量 m石 =_____kg。小 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了矿石的密度; (4)同组的小红同学仔细观察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发现在图乙所示的操作中,矿石接触到了烧杯底部,其余操作完全正确。 并指出与真实值相比,小明所测矿石密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丁所示,小红再次重复图乙所示操作,但矿石与烧杯底部未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F =l.8N,那么此时电子秤 的示数应该为 4m =________kg,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3 (6)经过分析他们还知道,图乙中矿石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N (7)在实验中找到乐趣的小明再次大胆创新,提出能否在天平和量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测出石块密度。于是他找来了大小圆 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A.用刻度尺在大小柱形容器的外壁均匀标出刻度,并分别量出大小圆柱形容器直径,计算出大容器底面积为 1S ,小容 器底面积为 2S ; B.如图甲所示,在大小容器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内,静止后小容器漂浮,读出此时大容器和小 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 1H 、 1h ; C.将石块投入小容器内,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大容器与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 2H 、 2h 。 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石块体积为_________;石块的密度为______(均用题目所给已知量进行表示,已知水的密 度为ρ水) 1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2)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 “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 影子。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__偏离光屏中心。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___些。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________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 原来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综合题 20.如图(a),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 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 1P 、 2P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1n 2n 分别 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1P 、 2P 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 1P 与 2P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9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 播的速度为 340 米 / 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 (1)图 b 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______s 。 (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_) (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_) (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m/s ?(________) 21.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 水 、 沙 、 泥水 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 x 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 质量( 称作含沙量),导出了 泥水 与 水 、 沙 、x 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 泥水 随含沙量 x 变化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 x,并测出泥沙水的 密度 泥水 ;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 泥水 与 x 的多组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与含沙量关系的 x 泥水 图象。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 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采集了 40L 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 40.56kg 。前已经测出干燥的 泥沙的密度 3 32.4 10 kg / m  沙 ,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导出 泥水 与 水 、沙 、x 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作出泥沙水的密度 泥水 随含沙量 x 变化图象的草图。 (2)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三阶段的计算工作,求出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A 6.D 7.ABC 8.BD 9.10:9 190 10.340 20 11.液化 内壁 12.a 乙 大于 13.120 350 14.下降 0.5 15.见解析 16. 17.液化 热损失 96 98℃ 小于 温度 丙 18.1.7 0.21 偏小 1.04 37 10 0.1 2 1 1H H S  水( ) 2 1 2h h S ( ) 2 1 1 2 1 2 H H S h h S      水( ) ( ) 19.主光轴 投影仪 没有 上 左 小 近视眼镜 65 变小 20. 0.1s ; 51m 34m 20m/s 21. 1 ;  32  24kg / m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