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数学(冲刺)试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部分(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设集合 A={1,2,3,4},B={3,4,5},全集 U=A∪B,则集合ð U(A∩B)=( ) A.{1,2,3,5} B.{1,2,3} C.{1,2,5} D.{1,2,3,4,5} 【答案】C 【解析】 直接利用集合的交集和补集运算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 A={1,2,3,4},B={3,4,5}, 所以全集 U=A∪B={1,2,3,4,5},A∩B={3,4}, 所以 U(A∩B)={1,2,5}. 故选:C. 2.(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双曲线 2 2 16 x y m  =1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x-4y=0,其虚轴长为( ) A.16 B.8 C.2 D.1 【答案】C 【解析】 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特点,结合虚轴长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双曲线 2 2 16 x y m  =1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x-4y=0, 所以 10, 14 4 mm m    ,因此该双曲线的虚轴长为 2 1 2  , 故选:C 3.(2020·高二月考(理))刘徽《九章算术·商功》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两个三角面与底面垂 直的四棱锥叫“阳马”,如图是一个阳马的三视图,则此阳马的体积为( ) A. 1 3 B. 2 3 C.1 D.2 【答案】B 【解析】 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即知“阳马”为四棱锥,利用锥体体积公式求体积即可.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此“阳马”底面长方形的面积 2 1 2S    ,高 1h  , ∴ 1 1 22 13 3 3SV h     . 故选:B. 4.(2021·江苏高一单元测试)若复数 z 满足  2 1 4z i i  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z 在复平面中对应的 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 先对复数进行化简,然后结合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 由  2 1 4z i i   ,得 1 4 (1 4 )(2 ) 2 9 2 9 2 (2 )(2 ) 5 5 5 i i i iz ii i i             2 9 5 5z i    ,所以复数 z 在复平面中对应的点为 2 9,5 5      ,在第三象限. 故选:C. 5.(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函数 ( ) ln | | |sin |,(f x x x x      且 0)x 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解析式判断奇偶性,在 0x   上 0x  有 ( )f x   ,利用导函数,结合函数图象分析 0x   内极值点的个数,即可确定正确函数图象. 【详解】 函数 ( ) ln | | |sin( )| ln | | |sin | ( )f x x x x x f x        ,( x    且 0)x  是偶函数,A 不合要求. 当 0x   时, ( ) ln sinf x x x  :当 0x  , ( )f x   ,C 不合要求;而 1( ) cos 0f x xx     时, 1 , cosy y xx    在 0x   上只有一个交点(如下图示),即区间内只有一个极值点. D 不合要求,B 符合 要求. 故选:B. 6.(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若 l ,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 为平面,且 / /l  ,则“ m  ”是“ m l ”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应用定义法,结合空间线面关系判断条件之间的充分、必要关系即可. 【详解】 由 / /l  且 m  ,能推出 m l ,充分性成立; 若 / /l  且 m l ,则 m  或 / /m  或 m 与 相交,必要性不成立, ∴“ m  ”是“ m l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如表,则随机变量 的方差  D  的最大值为( ) ξ 0 1 2 P y 0.4 x A.0.72 B.0.6 C.0.24 D.0.48 【答案】B 【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求得 0.6y x  ,得到  E  和  2E  ,再根据      22 ( )D E E    ,即可求解. 【详解】 由分布列的性质,可得 0.4 1x y   ,所以 0.6y x  , 又由期望的公式,可得   0.4 2E x   ,所以  2 0.4 4E x   , 则      22 2 2 2( ) 0.4 4 (0,4 2 ) 4 2.4 0.24 4( 0.3) 0.6D E E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所以当 0.3x  时,  max 0.6D   . 故选:B. 8.(2020·浙江宁波市·高二期中)如图,已知三棱锥 D ABC ,记二面角C AB D  的平面角为  ,直线 DA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为  ,直线 DA 与 BC 所成的角为 ,则( ) A.  B.  C.  D.   【答案】A 【解析】 不妨设三棱锥 D ABC 是棱长为 2 的正四面体,取 AB 中点 E , DC 中点 M , AC 中点 N ,连结 , , ,DE CE MN EN ,过 D 作 DO CE ,交CE 于O ,连结 AO ,则 DEC DAO MNE       , , , 计算求得其余弦值或直接求得角的度数,由此能求出结果. 【详解】 不妨设三棱锥 D ABC 是棱长为 2 的正四面体, 取 AB 中点 E , DC 中点 M , AC 中点 N ,连结 DE CE MN EN、 、 、 , 过 D 作 DO CE ,交CE 于O ,连结 AO , 则 , , ,DEC DAO MNE        4 1 3 2DE CE DC   = , , ∴ 3 3 4 1 32 3 3 cos      , 2 2 2 34 13 3 3AO CO CE    = , ∴ 2 3 33 2 3 AOcos AD     , 取 BC 中点 F ,连结 DF AF、 ,则 DF BC AF BC , , 又 DF AF F  , BC 平面 AFD , 90BC AD     , .      . 一般的, DO DOsin sin DEO sin DAO sinDE DA         , 当 为锐角时,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可得  , 当 为钝角或直角时,由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锐角或直角,此时显然有  . 由直线 DA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是与平面内所有直线所成的角中的最小角,可得   , 由于 的范围是在  和 90 之间变化,因此 和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9.(2021·浙江高一期末)在 OAB 中, 2OA OB  , 2 3AB  ,动点 P 位于直线 OA 上,当 PA PB  取 得最小值时,向量 PA  与 PB  的夹角余弦值为( ) A. 3 7 7  B. 2 7 7 C. 21 7  D. 21 3 【答案】C 【解析】 计算出 2OA OB    ,设  0 1OP OA     ,将 PA PB  表示为  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 性质求出 PA PB  的最小值及其对应的  的值,求出 PA  、PB  ,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可求得向量 PA  与 PB  的夹角余弦值. 【详解】  22 2 2 2AB OB OA OA OB OA OB             ,即8 2 12OA OB    , 2OA OB     , 设  0 1OP OA     ,  1PA OA   , PB OB OP OB OA        , 所以,         2 1 1 1PA PB OA OB OA OA OB O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 92 1 4 1 4 2 2 2 2 4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1 4   时, PA PB  取得最小值 9 4  ,此时 3 3 4 2PA OA   ,   22 2 2 2 21 1 1 1 1 212 2 24 16 2 16 2 4PB OB OA OA OB OA OB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21 2PB  ,则 9 214cos , 73 21 2 2 PA PBPA PB PA PB             . 故选:C. 10.(2020·安徽高三月考(理))已知正项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如果 *n N 都有 1 1 2n n n S a a       , 数列 nb 满足 *9 ,2n nb S n  N ,数列 nc 满足 1 2,n n n nc b b b n    N .设 nT 为 nc 的前 n 项和,则当 nT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等于( ) A.17 B.18 C.19 D.20 【答案】D 【解析】 由数列的递推式可得 1 1a  ,再得出数列 2 nS 是以 1 为首项,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可求得 , ,n n nS b c , 讨论数列 nc 中各项的符号,即可得所求最大值时 n 的值. 【详解】 当 1n  时, 1 1 1 1 1 1 2S a a a       ,整理可得 2 1 1a  , 0na  , 1 1a  , 当 2n  时, 1 1 1 1 2n n n n n S S S S S- - 骣琪= - +琪 -桫 ,整理可得 1 1 1 n n n n S S S S     , 则 2 2 1 1n nS S   ,数列 2 nS 是以 1 为首项,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 1 ( 1)nS n n     ,则 nS n , 9 2n nb S  , 9 2nb n   , 则 9 9 91 22 2 2nc n n n               , 当1 20n  时, 0nb  ;当 21n  时, 0nb  , 故当1 18n  时, 0nc  ; 19n  时, 19 0c  ; 20n  时, 20 0c  ;当 21n  时, 0nc  , 又  19 20 9 920 21 9 19 22 02 2c c              , 故当 20n  时, nT 取得最大值. 故选:D. 第 II 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 11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多空题每题 6 分,单空题每题 4 分,共 36 分. 11.(2021·山东青岛市·高一期末)某种物资实行阶梯价格制度,具体见下表: 阶梯 年用量(千克) 价格(元/千克) 第一阶梯 不超过 10 的部分 6 第二阶梯 超过 10 而不超过 20 的部分 8 第三阶梯 超过 20 的部分 10 则一户居民使用该物资的年花费 y(元)关于年用量 x(千克)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若某户居民使用该 物资的年花费为 100(元),则该户居民的年用量为___________千克. 【答案】 6 , (0,10] 8 20, (10,20] 10 60, (20, ) x x y x x x x         15 【解析】 分段讨论根据阶梯价格制度即可求出,将 100y  代入可求该户居民的年用量. 【详解】 由表可得,当 0 10x  时, 6y x , 当10 20x  时,  6 10 8 10 8 20y x x      , 当 20x  时,  6 10 8 10 10 20 10 60y x x        , 6 , (0,10] 8 20, (10,20] 10 60, (20, ) x x y x x x x          , 若某户居民使用该物资的年花费为 100(元), 可得该户居民的年用量在 10,20 内,则8 20 100x   ,解得 15x  , 则该户居民的年用量为 15 千克. 故答案为: 6 , (0,10] 8 20, (10,20] 10 60, (20, ) x x y x x x x         ;15. 1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设实数 x , y 满足 7 0 2 5 0 0 x y x y y          ,则点  ,P x y 形成的区域面积为 ______; 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24 11 【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可知形成的区域为三角形,求出其面积即可,进而可求出 2x y 的最大值. 【详解】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可知形成的区域为 ABC ,其中 ( ) ( ) ( )5,0 , 3,4 , 7,0A B C- , 1 12 4 242ABCS\ = 创 = , 令 2z x y  ,则 1 2 2 zy x   ,可知看出当直线过  3,4B 时, z 取得最大值为 11. 故答案为:24;11. 1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设 62( )x x  的展开式中 x3 的系数为 a,则 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60 【解析】 求出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令 x 的指数为3,可得 k 的值,代入通项公式中,可得 a 的值. 【详解】 62( )x x  的展开式的通项是   366 2 1 6 6 2 2 k k kk k k kT C x C x x          令 6- 3 2 k =3,解得 k=2, 因此,x3 的系数为 a= 2 6C (-2)2=60. 故答案为:60 14.(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 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若 7, 2, 60a b A    , 则c  ________,sin sinB C  ________. 【答案】 3 5 21 14 【解析】 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c ,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出sin B 、sinC 即可求解. 【详解】 在 ABC 中, 7, 2, 60a b A    , 则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即 27 4 2c c   , 解得 3c  或 1 (舍去). 由正弦定理 sin a c sinA sinB C b  , 解得 2 π 21 3 77 sinB sin   , 33 3 212sin 147 C    , 所以 21 3 21 5 21sin sin 7 14 14B C    . 15.(2021·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一期末)已知函数 ( )f x , ( )g x 分别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满足 ( ) ( ) 2 xf x g x x   ,则 (0)f 的值为________:若函数 202 2( ) 2 ( 2021) 2xh x f x     ∣ 有唯一零点, 则实数 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 1 或 1 2 【解析】 由奇函数的性质可得 (0) 0g  ,从而可求得 (0)f ,令 | | 2( ) 2 ( ) 2xF x f x    ,可得 ( )F x 为偶函数,可得 ( )h x 的图象关于 2021x  对称,由题意可知 (2021) 0h  ,从而可解得  的值. 【详解】 解:因为 ( )g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所以有 (0) 0g  , 因为 ( ) ( ) 2 xf x g x x   , 所以 (0) (0) 1f g  ,所以 (0) 1f  , 令 | | 2( ) 2 ( ) 2xF x f x    ,因为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所以 | | 2 | | 2( ) 2 ( ) 2 2 ( ) 2 ( )x xF x f x f x f x            , 所以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所以 | 2021| 2( ) 2 ( 2021) 2 ( 2021)xh x f x F x       , 所以 ( )h x 的图象关于 2021x  对称, 因为 ( )h x 有唯一零点, 所以 (2021) 0h  ,即 21 (0) 2 0f    ,即 21 2 0    , 解得 1   或 1 2 . 故答案为:1, 1 或 1 2 . 1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理))安排 5个党员(含小吴)去3个不同小区(含 M 小区)做宣 传活动,每个党员只能去1个小区,且每个小区都有党员去宣传,其中至少安排 2 个党员去 M 小区,但是 小吴不去 M 小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数为_________. 【答案】44 【解析】 先分类讨论为 M 小区安排人,再按照“3+1+1”和“2+2+1”两种情况安排其他小区即可. 【详解】 首先人数分配可以是“3+1+1”和“2+2+1”两种情况,至少安排 2 个党员去 M 小区,故 M 小区安排3人或 2 人,小吴不去 M 小区,故: 若 M 小区安排3人,除小吴外还有 4 人,按照“3+1+1”分配,则有 23 4 2 8C A  种; 若 M 小区安排 2 人,除小吴外还有 4 人,按照“2+2+1”分配,则有 2 2 2 4 3 2 36C C A  种. 故不同的方法数为8 36 44  种. 故答案为:44. 17.(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3 2 ,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 形的面积为 12,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 A,B 两点,且线段 AB 的中点为 M(-2,1),则直线 l 的斜率为__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根据椭圆的离心率、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中 , ,a b c 的关系,利用点差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析:因为椭圆 2 2 2 2: 1x yC a b   的离心率为 3 2 ,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 12, 所以 2 2 2 2 32 12 3 ce a aab ba b c            ,所以椭圆方程为 2 2 112 3 x y  , 设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线段 AB 的中点为 M(-2,1),因此有 1 2 1 24, 2x x y y     , 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 A,B 两点,所以 2 2 1 1 2 2 2 2 1(1)12 3 1(2)12 3 x y x y       , (2) (1) 得, 2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 )( )0 ( )( )(3)12 3 4 x x y y x x x x y y y y          ,把 1 2 1 24, 2x x y y     代入等式 (3) 中, 2 1 2 1( ) 2( )x x y y     ,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 2 1 2 1 1 2 y y x x   , 故答案为: 1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 ,  的始边均为 x 轴正半轴,终边分别 与圆 O 交于 A , B 两点,若 7 ,12      , 12   ,且点 A 的坐标为  2,A m . (1)若 4tan 2 3    ,求实数 m 的值; (2)若 3tan 4AOB   ,求 cos2 的值. 【答案】(1)1;(2) 7 3 24 50  . 【解析】 (1)根据题中条件,先由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求出 tan ,再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即可求出 m 的值; (2)由题中条件,根据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先得到 sin 312 4cos 12             ,再由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求 出sin 12     和 cos 12     ,利用二倍角公式,以及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1)由题意可得 2 2tan 4tan 2 1 tan 3     ,∴ 1tan 2    ,或 tan 2  . ∵ 7 ,12      ,∴ 1tan 2    ,即 1 2 2 m   ,∴ 1m  . (2)∵ sin 312tan tan( ) tan 12 4cos 12 AO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sin cos 112 12                , 11,12 2 12          , ∴ 3sin 12 5      , 4cos 12 5       , ∴ 24sin 2 2sin cos6 12 12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cos 2 2cos 16 12 25                 , ∴ cos2 cos 2 6 6            7 3 24cos 2 cos sin 2 sin6 6 6 6 50                    . 19.(2021·北京通州区·高三一模)如图,三棱锥 A BCD 中,CD  平面 ABC , 1 2AC CB CD  , 90ACB  ,点 E,F 分别是 AB , AD 的中点. (1)求证: AC  平面 BCD; (2)求直线 AD 与平面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4 5 15 . 【解析】 (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线面角即可. 【详解】 解:(1)因为 DC  平面 ABC , AC  平面 ABC , 所以 AC CD . 因为 90ACB  , 所以 AC CB . 因为CD CB C  , 所以 AC  平面 BCD. (2)因为CD 平面 ABC , 所以CB CD . 以点 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CB , CD ,CA 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 xyz . 设 2AC BC  ,则 4DC  . 因为点 E , F 分别是 AB , AD 的中点, 所以 (0,0,2)A , (2,0,0)B , (0,0,0)C , (0,4,0)D , (1,0,1)E , (0,2,1)F . 所以 (0,4, 2)AD    , (1,0,1)CE   , (0,2, )1CF   . 设平面CEF 的法向量为 n (x, y,z)   , 则 0, 0, n CE n CF         即 0, 2 0. x z y z      令 1y  ,则 2z   , 2x  . 所以 (2,1, 2)n    . 设直线 AD 与平面 CEF 所成角为 . 所以sin cos ,n AD   n AD n AD     8 4 5 153 2 5    . 所以直线 AD 与平面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4 5 15 . 20.(2020·长沙市·高一月考)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已知 2n nS n a  . (1)证明:数列 1na  为等比数列,并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n nb na n  ,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为 nT ,求满足不等式 2 2020nT n   的正整数 n 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1n na   ;(2)11. 【解析】 (1)由 2n nS n a  ,可得当 2n  时, 1 12 2 1n n n n na S S a a      ,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结合等比 数列的定义可证得数列 1na  为等比数列,进而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得出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为 nT ,令 2n n Tc n  ,判断出数列的单调性,将数列的最值 代入,可得正整数 n 的最小值. 【详解】 (1)证明:当 1n  时, 1 11 2a a  ,则 1 1a  . 当 2n  时,    1 1 12 2 1 2 2 1n n n n n n na S S a n a n a a            ,即 12 1n na a   , 即  11 2 1n na a    ,所以数列 1na  是首项为 2,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因为 1 2n na   ,所以 2 1n na   . (2)由题设,  2 1 2n n nb n n n     ,则 1 2 31 2 2 2 3 2 2n nT n         , 从而 2 3 12 1 2 2 2 ( 1) 2 2n n nT n n 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 1 2 3 1 12 2 1 2 2 2 2 2 22 1 n n n n nT n n             1 1 12 2 2 (1 ) 22n n nn n        , 所以 1( 1)2 2n nT n    . 令 12 ( 1)2n n n T nc n n    ,则当 2n  时, 1 1 ( 1)2 ( 2)2 1 n n n n n nc c n n         22 1 2 2 2( 1) 2 ( 2)2 0( 1) ( 1) nn n n nn n n n n n n         , 所以数列 nc 为递增数列. 因为 11 10 9 2 1843.2 202010c     , 12 11 10 202 2048 202011 11c      , 所以满足不等式 2 2020nT n   的 n 的最小值为 11. 2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 E : 2 2y px ( 0p  )的焦点为 F ,准线与 x 轴交于点 K , 过点 K 作圆 C : 2 23 4x y   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M , N , 2 3MN  . (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 (2)设 A ,B 是抛物线 E 上分别位于 x 轴两侧的两个动点,且 9 4OA OB  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 FAB 与 OAF△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答案】(1) 2 4y x ;(2) 9 14 2 . 【解析】 (1)由已知可得 ,02 pK     ,圆C : 2 23 4x y   的圆心  3,0C ,半径 2r = ,设 MN 与 x 轴交于 R , 则可得 60MCR   ,有 4CK  ,所以3 42 p  ,从而可求出 p 的值,进而可得抛物线的方程; (2)设直线 AB : x my t  , 2 1 1,4 yA y     , 2 2 2,4 yB y     ,设 1 0y  , 2 0y  ,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 立消去 x ,整理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1 2 4y y m  , 1 2 4y y t   ,而由 9 4OA OB   列方程可求得 9 2t  ,则有 AB 恒过定点 9 ,02Q     ,而  1 1 2 1 1 2 1 1 1 1 7 2 2 2 2 2FAB AOFS S OF y FQ y y y y y              ,消去 2y 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 得答案 【详解】 解:(1)由已知可得 ,02 pK     ,圆C :  2 23 4x y   的圆心  3,0C ,半径 2r = . 设 MN 与 x 轴交于 R ,由圆的对称性可得 3MR  .于是 1CR  , 60MCR   所以 4CK  ,即有3 42 p  ,解得 2p  ,则抛物线 E 的方程为 2 4y x (2)设直线 AB : x my t  , 2 1 1,4 yA y     , 2 2 2,4 yB y     ,设 1 0y  , 2 0y  联立抛物线方程可得 2 4 4 0y my t   ∴ 1 2 4y y m  , 1 2 4y y t   由 9 4OA OB   有 2 2 1 2 1 2 9 4 4 4 y y y y    , 解得 1 2 18y y   或 2(舍去),即 4 18t   ,解得 9 2t  . 则有 AB 恒过定点 9 ,02Q     ;  1 1 2 1 1 2 1 1 1 1 7 2 2 2 2 2FAB AOFS S OF y FQ y y y y y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7 9 91 7 18 1 63 63 63 9 1422 4 2 4 2 4 2 4 2 2 y y yy y yy y y y  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1 1 9 63 4 2 y y  ,即 1 14y  时取等号) ∴ FAB 与 OAF△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9 14 2 22.(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函数  ( ) cosxf x e x ax a R    . (1)若 ( )f x 在 0, 上单调递增,求 a 的取值范围; (2)证明:  0,x   , 2sin 2sin sin cosxxe x x x x   . 【答案】(1)  ,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求出函数的导数,由题可得 sinxa e x  在 0, 恒成立,构造函数 ( ) sinxg x e x  ,可利用导 数求出  g x 最小值,即可求出 a 的取值范围; (2)构造函数  ( ) sin 0F x x x x   ,利用导数可得 sinx x ,进而得 2 2sin x x ,构造函数  21( ) cos 1 02G x x x x    ,利用导数可得 210 2 cos 12x x    ,即可将所证不等式化为证明 21 12 xe x x  ,再次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即可证明. 【详解】 解:(1) ( ) sinxf x e x a    , 若 ( )f x 在 0, 上单调递增,则 ( ) 0f x  ,即 sinxa e x  , 设 ( ) sinxg x e x  ,则 ( ) cosxg x e x   ,因为  0,x  ,所以 ( ) 0g x  , 故 ( )g x 在 0,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 0 1g x g  ,所以 1a  .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  ,1 . (2)设  ( ) sin 0F x x x x   ,则 ( ) 1 cos 0F x x    ,所以 ( )F x 在 0,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 ) 0 0F x F  ,所以 sinx x , 所以  0,1x 时, 2 2sin x x ,当  1,x  时,显然 2 2sin x x , 故  0,x  时, 2 2sin x x . 设  21( ) cos 1 02G x x x x    ,则 ( ) sinG x x x    , ( ) 1 cos 0G x x    , 则 ( )G x 在 0,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 ) 0 0G x G   ,所以 ( )G x 在 0,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 0 0G x G  , 即 21cos 1 2x x  . 所以 210 2 cos 12x x    . 所以 2 2 2 21sin sin (2 cos ) (2 cos ) 12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只需证 2 21 12 xxe x x x      ,即证 21 12 xe x x  . 设 21( ) 1( 0)2 xh x e x x x     ,则 ( ) 1xh x e x    , ( ) 1 0xh x e   , 所以 ( )h x 在 0,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 0 0h x h   ,所以 ( )h x 在 0, 上单调递增,  ( ) 0 0h x h  . 故 21 12 xe x x  成立,所以,当  0,x  时, 2sin 2sin sin cosxxe x x x x   . 综上所述,  0,x   , 2sin 2sin sin cosxxe x x x x   .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不等式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先后两次构造函数将不等式转化为只需证明 21 12 xe x x  ,再利用导数证明.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