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完美

ID:660029

大小:9.72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21-04-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三首12 精 忠 报 国 陆游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在临终之际写给儿子 的一首古诗《示儿》。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 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 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 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 习武,准备抗金卫国。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 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 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 的崇高地位。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 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 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 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 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 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 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 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 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 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 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 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 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 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的一生,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 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 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既是诗人的 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默写《示儿》。(重点)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父 乃 nǎi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乃兄 今乃得之 nǎi 乃 乃父 【元】 【但】 【九州同】 【王师】 【中原】 【家祭】 【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同“原”本来。 只。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指全国。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你们的父亲。 对祖先的祭祀。 祭 乃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家祭 书写指导:上边两部分要宽 展,左上边里面是两点,右 上边横撇要小、捺要长。 祭 jì 结构:上下 组词:祭祀 吊祭 造句:每年春节我们家族都搞大 型的家祭活动。 音序:J 部首:示 乃父 书写指导:首笔横稍长、竖 折和横折都要短,下边竖折 要长、往左拉、笔要重些。 乃 nǎi 结构:独体字 组词:乃兄 今乃得之 造句:喝酒后的爸爸经常说: “乃父一文人也”。 音序:N 部首:丿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唯独 放不下,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宋朝的军队平定中原 那一天,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的前两句:元”和“原”都有“原来”、“本来”的意思,可以 通用。 “死去元知万事空”也可以写作“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是, 诗文用字应尽量避免重复,该诗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中另有一 个“原”字,所以第一句还是以用“元”字为好。这一句中的“悲” 字是句眼,朗读时,可轻读首字“但”,以突出“悲”字。“见”字 后要停顿长一些,然后一字一顿地读出“九州同”三字,把诗人难以 平静的悲怆心境表达出来。 诗的后两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本诗四句中的核 心,只有这一句才最能反映出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 一祖国领土的迫切心情。其他句子虽也体现出诗人的这 种心情,但算不上是“最能表现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诗 句”。 概念:意象,是指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 意的最小单位。也是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形象化体现。 举例:如何体味意象?就是要在自己的想象中呈现出诗给我们描绘 的形象画面。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在前三行全 写景,但这些景全是诗人眼中的“景”,即意象,它们给我们许多 想象和思考。诗中的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黄昏时的,而自 己骑的马却是瘦的,风是西风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感受。 感受诗歌意象 这时,我们不能不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为什么还在流浪, 为什么有家不能回?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注重意象感受,不但有 助于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悟诗 歌蕴含的意蕴。 运用:《示儿》想象“悲”(九州不同是什么样子?)表达作者什么 情感?《题临安邸》“醉”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作者什么 感情? 感受诗歌意象 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带女背 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入侵 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在 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能表达感情 的是哪一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一祖 国领土的迫切心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 “家祭 无忘告乃翁”。 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示儿》我了解到:看出诗是写给谁的,由 此联想:写的是什么?为什么写诗给儿子?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 现 了 诗 人 爱 国 之 情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 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 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将去 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 爱国之心。 课堂小结 古诗三首12 《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林升:字云友,平阳(今属浙江) 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孝 宗朝(1163—1189)。 主要作品:《题临安邸》。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 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 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 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 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 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默写《题临安邸》。(重点) 3.通过诗歌题目和借助注释、背景资料理解诗句,进而 读懂古诗表达的情感。(重点) 4.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人熏 xūn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熏制 臭气熏天 xūn 熏 熏人 【临安】 【邸】 【休】 【暖风】 【熏】 【汴州】 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旅店。 吹。 停止。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熏 杭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熏人 书写指导:上横要长,下边扁 框内是左点右撇、不是田字, 中竖贯穿上下,四点要宽。 熏 xūn 结构:上下 组词:熏制 臭气熏天 造句:空气中散发着熏人的气味。 音序:X 部首:灬 杭州 书写指导:木字横短竖要长, 亢字横稍长,几字框要窄、撇 和弯钩要宽展。 杭 háng 结构:左右 组词:苏杭 杭绢 造句:杭州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 音序:H 部首:木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 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头脑 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 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的前两句:诗的开头抓住临安城特征,写出 当年虚假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 叹:“西湖歌舞几时休?” 诗的后两句: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 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 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 妙惟肖。一个“醉”字,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把那些纵 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 上,可谓精妙无比。感受到“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 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 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安城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美丽的临安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 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 计其数,人们过着安逸享乐的生活,街上一派 繁华,小街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东瞧西 逛,街边的茶楼正有一群人喝茶、聊天、听曲, 好不热闹!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游 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 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我想生活在这片土地的 人们真幸福呀! 由“醉”字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作者 什么情感? “醉”字我看到茶楼听曲的人入了迷, 眯着眼睛,随着曲子摇着头,在桌子上用 手敲着节拍,翘着的二郎腿一晃一晃 的……装点的精致的游船上飘出歌舞声、 划拳声、嬉闹声,还有随风飘来的淡淡的 香粉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 深切忧虑。 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题临安邸》我了解到:是写在什么地方的, 由此联想;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诗里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在旅店墙上?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对国家民族命运 的深切忧虑 《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 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 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 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构思巧 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 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它倾吐了郁结在广 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 深切忧虑。 课堂小结 古诗三首12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 n)。汉族,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 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文主张“更 法”“改图”,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 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要作品:《己亥杂诗》315 首。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 九年(1839年)岁次已亥,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 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 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总题《己亥杂诗》, 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 第5首及第125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 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默写《己亥杂诗》。(重点) 3.通过诗歌题目和借助注释、背景资料理解诗句,进而 读懂古诗表达的情感。(重点) 4.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己 杂诗 依 抖亥 hài shì sǒu 恃 擞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丁亥 辛亥革命 hài 亥 己亥杂诗 仗恃 恃才傲物 shì 恃 依恃 擞抖抖 精神抖擞 sǒu 擞 抖擞 【已亥杂诗】 【生气】 【恃】 【喑】 【抖擞】 【不拘一格】 【降】 拘是指拘泥,限制;格指规格,格局,形容不局限于一 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依靠。 是诗人在乙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315首)中的一首 (第220首)。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沉默。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降生。 振作精神。 亥 恃 哀 拘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己亥杂诗 书写指导:上横要长,下边 撇折要短小,首撇要长、下 撇要短、点要重笔。 亥 hài 结构:独体字 组词:丁亥 辛亥革命 造句:我特别喜欢龚自珍的《己 亥杂诗》。 音序:H 部首:亠 依恃 书写指导:忄的左边垂点 稍大、右边侧点靠上,土 字要扁、下横要长。 恃 shì 结构:左右 组词:仗恃 恃才傲物 造句:小明依恃着家里有钱,从 来就看不起同学。 音序:S 部首:忄 哀痛 书写指导:上横要长,口字要 扁窄,下边撇和捺上边相连、 舒展,竖提在撇上部起笔。 哀 āi 结构:上下 组词:悲哀 喜怒哀乐 造句:小猫不幸去世了,我哀痛 了好几天。 音序:A 部首:亠 不拘一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句字首 撇位置要高、横折钩要宽大、 注意里边是口字、不要写错。 拘 jū 结构:左右 组词:拘管 不拘小节 造句:学校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学 生参加夏令营。 音序:J 部首:扌 诗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 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 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前两句: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 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 得生机勃勃。 诗的后两句:“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 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不满,因此他 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 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 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 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九州生气”是怎样的?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 看到怎样的画面? 国家安定,官员们挺胸抬头,兢兢业业,做事雷厉 风行;老百姓居有定所,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庄稼地 里年轻人正在忙碌,庄稼长得茁壮 ,家里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能表达感 情的是哪一句? 这句诗表达诗人对现实不满,热情地呼唤社 会变革的情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才。”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表 现 了 诗 人 爱 国 之 情 方法:看注释;查资料(了解诗人,了解背景);多吟诵。 《己亥杂诗》中第二百二十首,此诗,作者通过创造 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揭 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 给人以鼓舞和激发。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 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古诗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要想准确 把握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就要借助作者写诗 时的背景资料,会容易很多。 举例: 比如《示儿》这首诗的情感把握,就要读一读陆游写这首诗的背景资 料,才会把握得准确。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 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 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 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 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 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 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 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 广大人民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 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 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 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 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 的杰出代表。 陆游的一生,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 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 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 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结合背景资料,就很快明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 地的期盼之情。 练一练: 《题临安邸》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感?阅读叶 升作这首诗的背景介绍。 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古诗,掌握 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结合注释、搜集 的资料理解了诗意,感受到诗人希望祖国统一 的深切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三首古诗都抒发了一个主题——爱国。另外搜 集几首爱国诗,分别感受每首诗的意象。可以诗 配画,可以将诗改写成小短文,可以发表自己的 看法。 主题延伸 改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十一月四日黄昏,天灰蒙蒙的,阴沉沉的。我直挺挺地躺在破床上。 冷风在屋外呼啸着,还不时地用它的淫威撕打糊窗的纸,袭击我衰 弱无力的身体。我的心瑟缩着,像那盏陪伴我的时明时暗的孤灯。 多么荒凉、凄冷啊!由于连年战乱,村人们纷纷四散逃命,寻各自的 生路去了。我一个孤老头,再也承受不了颠沛流离的痛苦了。 “哇哇”空中掠过乌鸦凄惨的叫声,哭一般。难道我们大宋王朝又战 败求和了吗?多想再去边疆为国出力呀!哪怕只让我为兵士磨刀枪、 鼓士气,甚至烧火做饭,也是尽了一个大宋臣民的责任。 叹息声中感觉吹进屋的风中夹着雨的气息。下雨了吗?向外望去,窗 前的那棵老树在狂风中摇撼着,枯叶纷纷飘落,在空中打着旋,不知会归 向何方。雨,一滴一滴,铜钱那么大,砸在地上。又一阵风。雨,倾泻而 下,天地间苍茫茫一片。 我的小屋摇摇欲倒了!我们大宋的河山会怎样呢?是不是也像风雨中 的树叶?像我的小屋?可是,树叶落了会再长,小屋倒了可以重盖,而国 家亡了却不会再兴呀!我挣扎着,却无力。精疲力尽之际,我觉得自己仿 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骑着战马,跨过冰河,去戍守边疆了! 猛一睁眼,一切依旧,只是风更狂,雨更猛,夜已深,灯已灭了!啊,这 只是一个梦!我不禁老泪纵横,喟然长叹……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书陆放翁诗卷后 【宋】林景熙 思考:1.诗人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实现了吗?你从哪两句知道的? 2.这首诗跟《示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陆游 思考:1.结合注释,查找资料,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2.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告乃( )翁 熏( )得游人醉 杭( )州 己亥( )杂诗 不拘( )一格 • • •• • nǎi xūn háng hài jū 二、理解古诗,然后填空。 1.《示儿》这首诗,作者的遗憾是___________,作者的 遗恨是__________,作者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遗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既指______________, 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游人”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见九州同 九州不同 王师北定中原 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的事情) 自然界的春风 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三、联系背景资料,改写古诗《题临安邸》或者《示儿》。 示例:《示儿》改写:南宋时期,一个很冷的冬天,凄凉的寒风呼 呼地吹着,陆游躺在破茅屋里的病床上,望着昏黄的煤油灯光,奄奄 一息。两鬓斑白的陆游咳嗽了几下,妻子扶着他给他喂药,儿子安慰 老父亲说:“父亲,您这病过几天就好了。”陆游拉着儿子的手,叹 了一口气说:“儿啊,我的病好不了了,可中原的战乱依然不止,金 兵强盗占领了我们的国家,他们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老百姓处在水 深火热之中,我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我死不瞑目啊!”儿子又安慰父 亲说:“我听说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了,等您病好了,中原也就收 复了。”陆游说:“儿啊,我可能等不到那天了,收复中原之后,家 祭时一定不要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我。”说完,他的手就垂下了,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儿子和妻子都伤心地哭了。 窗外的风越来越猛了,好像在为这位老人叹息。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一 二 三 基础练习 四 三一 二 主题探究 一 二 拓展提升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抖擞(shǔ sǒu) 汴州(biàn kǎ) 老翁(wōng wēng) 烟熏(xūn xǖn) 万马齐喑(àn yīn)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   háng zhōu  xūn kǎo bù bù yì gé   不 拘 一 格 祭 祖 熏 烤 杭 州 三、比一比,再组词。 蔡(    ) 持(    ) 祭(    )  恃(    ) 乃(    ) 该(    ) 奶(    ) 亥(    )亥时 姓蔡 祭拜 坚持 有容乃大 仗恃 奶奶 应该 四、在加点词正确的解释后面打“√”。 1.但悲不见九州同 A.但是 (  ) B.只 (  ) C.不但 (  ) √ 2.九州生气恃风雷 A.很恼火 (  ) B.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  ) C.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  ) 3.死去元知万事空 A.为首的,居首的 (  ) B.同“原”,本来 (  ) C.第一,开始的 (  ) √ √ 一、浓浓的爱国之情 1.《示儿》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示儿”的意 思是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相当于诗人的遗嘱。 2.《示儿》是一首爱国诗,其中最能体现作者渴望收复中原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儿子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 陆游 3.“九州”在诗中指(    ) A.全国  B.九大洲  C.地域辽阔 4.“但悲不见九州同”中“__________”字突出了诗人 的悲怆心境,他因为没有亲眼看到________________ 而感到遗憾。祖国的统一 A  悲  5.杜甫曾写了一首诗,以其“喜”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 国情感。这首诗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春夜喜雨》 C.《关山月》 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A  二、忧国忧民之情 1.《题临安邸》中的“题”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 “临安”指南宋________,即今浙江________, “邸”指________。这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创 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 林升 题写,书写 杭州 宋旅店 都城 2.临安城自然环境的特点: 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楼台 3.《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不但强化了诗人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________ 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________之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 担忧 重重叠叠 鳞次栉比 西湖歌舞几时休 愤激 4.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 上的淫靡之风。 (  ) (2)《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讽 刺和严厉警告。 (  ) (3)《题临安邸》鼓励人们寻欢作乐。 (  ) (4)“游人”在这里不仅仅指一般游客,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 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  ) × √ √ √ 三、期待变革之情 1.找出《己亥杂诗》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万马”让我联想到这些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万马齐喑”的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为当时 社会上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感到_______________。悲哀 万马齐喑 千军万马万马齐鸣 万马奔腾 不拘一格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3.《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 了他的____________,呼唤着____________。变革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殷切希望 一、主题积累 连一连,读一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     恨别鸟惊心 风萧萧兮易水寒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感时花溅泪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延伸阅读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①离愁白日斜,吟鞭东②指即天涯。 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 [注释] ①浩荡:无限。②东:向东。③落红:落花。④ 花:比喻国家。 1.这首诗共四句,包含着怎样丰富的内涵?(  ) (多选) A.离别的忧伤   B.回归的愉快 C.生活的无奈   D.积极的人生态度 ABD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 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 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 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 3.诗中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类似的名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