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全国I卷—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应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全国I卷—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应用

ID:656797

大小:494935

页数:19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 I 卷—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应用 1.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①NaOH 溶液 ② 溶液 ③ 溶液 ④KCl 溶液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2.固体混合物 X 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某同学对该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B.原固体混合物 X 中一定有 C.固体乙、固体丁一定是纯净物 D.将溶液乙和溶液丁混合,一定有无色气体生成,可能有白色沉淀生成 3.某固体混合物 X,含有 和 中的几种,进行如 下实验: ①X 与水作用有气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 Y 和弱碱性溶液 Z; ②沉淀 Y 与 NaOH 溶液作用,无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 X 中必定含有 ,不含 B.溶液 Z 中溶质主要是钠盐,且必含 C.灼烧沉淀 Y,可以得到黑色物质 D.往溶液 Z 中加入 Cu 粉,若不溶解,说明 X 中不含 4.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 NaOH 溶液和 KCl 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 溶液 C. 溶液 D.焰色反应 5.鉴别 HCl 和 Cl2 两种气体时,应选用( ) A. AgNO3 溶液 B.NaOH 试液 C. Na2CO3 溶液 D.淀粉 KI 试纸 6.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某固体试样溶于水,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固体中无 B.某固体试样溶于稀盐酸,先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 水,溶液显红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二价铁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 ,振荡后静置,下 层出现橙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D.将某固体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 说明原固体为钠盐 7.在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 种离子,向其中缓慢地滴入 NaOH 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 加入的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离 子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或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向 溶液通入少量 ,若溶液变为黄色,能证明还原性 B.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只要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 红溶液褪色,就可判断该溶液中存在 C.用 溶液可以鉴别 溶液和 溶液 D.可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来鉴别 和溴蒸汽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新制氯 水,振荡,再加入少量 KSCN 溶 液,溶液变为红色 B 检验丙烯醛中是否含碳 碳双键 向丙烯醛溶液中滴加 KMnO4(H+) C 比较 AgBr 和 AgCl 的 Ksp 大小 向 AgCl 的饱和溶液的滴加 NaBr D 比较水与乙醇中羟基氢 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 的烧杯中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 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B.油脂和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都称为皂化 反应 C.矿物油和植物油可以通过溴水进行鉴别 D.向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和碳酸 钠 11.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 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 B. C. D. 12.水溶液 X 中只可能溶有 K+、Mg2+、Al3+、 、 、 、 、 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 和 一定存在于溶液 X 中 D. 和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 X 中 13.灼热的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为 和少量 ,为了检验产物 中的 和 (设气体均被充分吸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 A.为了实验安全,应先点燃①处酒精灯,后点燃④处酒精灯 B.②、③、⑤中依次盛装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 C.④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即可证明产物中一定含有 和 中的一种或两 种 D.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也可以达到检验 和 目的 14.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 A.检验试液中的 :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 :试液 气体 试纸变蓝 C.检验试液中的 I-:试液 黄色溶液 深黄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 :试液 无明显现象 红色溶液 15.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 悬浊 液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D.鉴别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 16.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 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①在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②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③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 溶液从漏斗上口倒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 A.① B.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17.某溶液含有 中的几种。取样,滴加 KSCN 溶液后显 血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 B. C. D. 18.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硅酸胶体 B.用 溶液鉴别 溶液和 溶液 C.用稀硫酸不能鉴别 NaCl 和 溶液 D.用焰色反应鉴别 NaCl 和 KCl 19.用一种试剂能鉴别苯酚溶液、己烯、己烷、乙醇四种无色透明液体, 这种试剂是( ) A.酸性 溶液 B.饱和溴水 C.紫色石蕊溶液 D. 溶液 20.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如图)。其实验步骤如 下: 步骤 1:将三颈烧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 、1,2-二氯乙烷和苯中醛充 分混合后,升温至 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的液溴,恒温反应一段 时间,冷却。 步骤 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 有机相用 10% 溶液洗涤。 步骤 3:向经洗涤的有机相中加入适量无水 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 过滤。 步骤 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同学认为步骤 1 中 1,2-二氯乙烷的作用是做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B.乙同学认为可在该实验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只装有无水 的干燥 管,实验效果可能会更好 C.丙同学认为步骤 2 中有机相使用 10% 溶液洗涤可除去大部分未反 应完的 D.丁同学认为步骤 4 中减压蒸馏有机相是因为间溴苯甲醛高温下容易被氧 化或分解 21.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 回答问题: (1)从 KCl 溶液中得到 KCl 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 母,下同); (2)除去自来水中的 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 (3)从碘水中分离出 ,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________。 (4)装置 A 中①的名称是______,进水的方向是从____口(填“上”或“下”) 进水。 (5)粗盐中含 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 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 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 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 NaOH 溶 液 ④ 过滤 ⑤溶解 ⑥加盐酸调节溶液的 pH 等于 7 ⑦ 蒸发。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_____(可多选)。 a.⑤②③①④⑥⑦ b . ⑤①②③④⑥⑦ c.⑤②①③⑥④⑦ d.⑤③②①④⑥⑦ 22.现有 7 瓶失去标签的试剂瓶,已知它们盛装的是有机液体,可能是乙 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 验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 7 瓶液体依次标号为 A、B 、 C、D、E、F、G 后闻气味 只有 F、G 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 C、D、E 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 在水上层 ③分别取少量 7 种液体于试管中加 新制的 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 B 使沉淀溶解,F 中产生砖红 色沉淀 ④各取 C、D、E 少量于试管中,加 稀 NaOH 溶液并加热 只有 C 中仍有分层现象,且在 D 的 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1)试写出下列标号代表的液体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 (2)写出在 D 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 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 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 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E 内放置 CuO,选择装置获得纯 净干燥的 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代 号)。能验证 CO 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____。 (2)停止 CO 和 CO2 混合气体的通入,E 内放置 Na2O2,按 A→E→D→B→H 装 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 O2,并用 O2 氧化乙醇。此时,活塞 a 应____ ,活塞 b 应____ ,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___ (填代号),m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 NaOH 固 体,E 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 A→G→E→D 装置顺序制取干燥的氨气,并验证 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 A 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___ 。 ②实验中观察到 E 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 性。 24.胆矾(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 CuSO4·5H2O 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完成下列各题: Ⅰ.(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随着铜粉的溶解可能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 、 。 (2)制得的胆矾晶体(CuSO4·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 (写化学式)。 (3)采用重量法测定 CuSO4·5H2O 的含量时,步骤如下: ①取样,称量 ②加水溶解 ③加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 ④过滤(其余步骤省 略) 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 。 Ⅱ.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 ZRY-1 型热重分析仪对 12.5 克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进行热重分析,随温度的升高,硫酸铜晶体依次发生下列反 应。 a.CuSO4·5H2O CuSO4+5H2O b.CuSO4 CuO+SO3↑,2SO3 2SO2+O2 c.4CuO 2Cu 2 O+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热重分析仪测得残留固体质量为 3.8 g,试推断该固体的组分 是 (写化学式),其对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热重分析仪加热晶体至恒重后,将全部气体导出,通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 反应,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质量为 g。 25.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 的方法制备 ,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两种 1 体。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题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题述反质后得到的固体 中 主 要 成 分 是 ,可能会有未分解的 ,试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中是否混有 : 。 (3)题述反应的气体产物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则 A、B、C 中试剂分别是:A 、B 、C . (4)将题述反应生成的 2.24 L(折算为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和 3.36 L(标 准状况下) 一起通入足量 溶液中,可得沉淀 g(保留两 位小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观察为蓝色溶液的为③,与③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为①,剩余两种 与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②,则另一种物质为④,所以鉴别顺序为③① ②④,故选 D。 2.答案:D 解析:溶液甲能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固体乙,说明溶液甲中含有硅酸 钠,固体乙为硅酸,溶液甲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溶液甲中含有亚硝 酸钠,则溶液乙含有氯化钠和盐酸,固体甲可能是氯化铁和硅酸钠发生相 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的硅酸和氢氧化铁,或还存在氯化铁和偏铝酸钾发 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溶液甲可能还含有剩余的偏 铝酸钾。硅酸或氢氧化铝都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丙含有硅酸钠或还 含有偏铝酸钠,固体丙为氢氧化铁。溶液丙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硅 酸沉淀或氢氧化铝和硅酸两种沉淀,溶液丁含有碳酸氢钠。溶液甲一定含 有亚硝酸钠和硅酸钠,可能有偏铝酸钾,一定不含有氯化铁,A 项错误; 固体混合物 X 中可能有偏铝酸钾,B 项错误;固体乙一定是硅酸,固体丁 可能是硅酸或氢氧化铝和硅酸的混合物,C 项错误;溶液乙中有氯化钠和 HCl,可能有氯化铝和氯化钾,溶液乙中物质与溶液丁中碳酸氢钠反应, 一定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可能有氢氧化铝沉淀生成, D 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X 与水作用有气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 Y 和弱碱性溶液 Z,可推知 X 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沉淀 Y 与 NaOH 溶液作用,无变化,说明 Y 中不 含氢氧化铝,所以 X 中一定不含硫酸铝,A 正确;结合题给物质和上述分 析知,溶液 Z 中的溶质主要是钠盐,又溶液 Z 为弱碱性溶液,且题中已指 明 X 与水作用时有气泡冒出(产生 ),故溶液 Z 必含碳酸氢钠,B 正 确;若 X 中含有硫酸铜,不含氯化铁,则 Y 中含有碱式碳酸铜,灼烧碱 式碳酸铜能得到黑色氧化铜,故灼烧沉淀 Y 可能得到黑色物质,C 正确; 若 X 中含有 ,因 X 与水作用后得到弱碱性溶液 Z,则 在该步反应 完全,弱碱性溶液 Z 中不含 ,此时往溶液 Z 中加入 Cu 粉,Cu 粉不溶 解,若 X 中不含 ,说明含有 ,往溶液 Z 中加入 Cu 粉,Cu 粉仍 不溶解,D 错误。 4.答案:B 解析:A. 滴定紫色石蕊显蓝色的为 NaOH 溶液,无现象的为 KCl 溶液, 可鉴别,故 A 不选; B. 均不与 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B 选; C. 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为 NaOH,无现象的为 KCl 溶液,可鉴 别,故 C 不选; D. 焰色反应为紫色的为 KCl,为黄色的为 NaOH,现象不同,可鉴别,故 D 不选; 故选 B. 5.答案:D 解析:HCl 和 Cl2 两种气体均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 不能鉴别,A 错误;HCl 和 Cl2 两种气体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 能鉴别,B 错误;HCl 和 Cl2 两种气体均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现象 相同,不能鉴别,C 错误;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而 HCl 不能,现象不同,能鉴别,D 正确 6.答案:C 解析:A 项,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过程中没有加热,且没有说明 NaOH 溶液的浓度大小,不能确定 是否存在,A 错误;B 项,原固体可能为 Fe,也可能为 Fe 和 的混合物,B 错误; C 项, 层(下层)呈橙 红色,说明其中含有 ,可推断出原溶液中含有 ,C 正确;D 项,原 固体不一定为钠盐,可能为金属钠、氧化钠或氢氧化钠等,D 错误。 7.答案:C 解析: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 液中一定含有 ;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进入氢氧 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 ,由于溶液中还必须存在阴离 子,所以一定还有 含氢离子,就一定不存在 ,无色的溶液中不会存 在 ,由此确定,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独有性质,而溶液物此性质,利用丁达尔效 应不能鉴别 NaCl 溶液和 KCl 溶液,故 A 错误; B. 加入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能生成 AgCl 沉淀,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应加入硝酸钡溶液,故 B 错误; C. 亚铁离子和 KSCN 溶液不发生反应,铁离子遇到 KSCN 溶液生成血红色 溶液,用 KSCN 溶液鉴别 溶液和 溶液,故 C 正确; D. 用焰色反应检验 K 元素,应通过蓝色钴玻璃,并且用焰色反应无法鉴别 NaCl 和 ,故 D 错误。 9.答案:D 10.答案:A 解析:选项 A,乙烯能与 加成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还原 而使酸性 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 溶液褪色,正确;选项 B,油脂和乙酸 乙酯都属于酯类物质,但只 有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才称为皂化反应,错误;选项 C,矿物油 的主要成分是烃,可能含有不饱和碳碳键,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 肪酸甘油酯,含有不饱和碳碳键,故不可以通过溴水进行鉴别,错误;选 项 D,向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浑浊,反应生成了苯酚和 碳酸氢钠错误。 11.答案:C 解析:A 项,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固体全部溶解,B 项,加入足量稀盐酸 时有气泡产生,但仍有固体存在;D 项,加入足量稀硫酸并振荡后,固体 全部溶解。故 A、B、D 均不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加稀盐酸后有气体生成说明有 或 ,或两者都有,生成的气 体是 CO2 或 SO2,或两者都有;一定不存在与碳酸根或亚硫酸根离子不共 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镁离子、铝离子;加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 酸根离子,硅酸是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提供 OH- )有沉淀生成,只能 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但是原来溶液中的铝离 子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铝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 以一定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要保 证溶液电中性,只有 K+这一个阳离 子,所以一定存在钾离子,综上所述,答案选 C。 13.答案:D 解析:H2、CO 不纯时加热易发生爆炸,则为了实验安全性,应先点燃① 处酒精灯,排出装置中空气后点燃④处酒精灯,A 正确;由上述分析可 知,②、③、⑤中依次盛装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B 正确;H2 和 CO 均还原 CuO,当黑色氧化铜变红色,说明产物中一定含有 H2 和 CO 中的一种或两种,C 正确;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可吸收水、二氧化碳,不能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故不能检验氢 气和一氧化碳,D 错误。答案选 D。 14.答案:B 解析:铵根离子与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检验方法合理;答案选 B。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A 解析:取样,滴加 KSCN 溶液后显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 子具有氧化性,可以和碳酸根离子发生互促水解反应,与碘离子之间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所以 一定不能共存,无需检验,但是溶液中性的条 件下决定溶液中必须含有阴离子,所以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即硫酸根离 子无需检验,但是钾离子是否存在需要检验。 故选 A 18.答案:C 19.答案:B 解析:A. 四种溶液中,只有己烷不能使酸性 溶液褪色,不能鉴别,故 A 错误;B. 分别滴加饱和溴水并振荡,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溴水褪 色且静置后分层的是己烯,静置后分层且上层为橙红色的是己烷,无现象 的为乙醇,可鉴别,故 B 正确;C. 紫色石蕊溶液无法鉴别己烯和己烷, 故 C 错误;D. 溶液无法鉴别己烯和己烷,故 D 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一般是无机物,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 二氯乙烷的作用是作溶剂,A 项错误;实验中需使用干燥的 ,在该实验 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个装有无水 的干燥管,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 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实验效果可能会更好,B 项正确;步骤 2 中有机相 使用 10% 溶液洗涤,可除去溶解在间溴苯甲醛中的溴和盐酸,C 项 正确;醛基容易被氧化,步骤 4 中减压蒸馏有机相是为了防止间溴苯甲醛 在高温下被氧化或分解,D 项正确。 21.答案:(1)D (2)A (3)B;萃取分液 (4)冷凝管 下 (5)ad 22.答案:(1)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 (2) 解析: (1)本题通过实验现象与性质的关系来推断有机物。7 种物质中只 有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 水小;乙酸呈酸性,能与 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 新制的 反应生成砖红色的 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稀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之一乙醇有特 殊香味,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不与 NaOH 反应。 (2)乙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加热会生成乙酸钠和乙醇。 23.答案:(1)ACBECF; AB 之间的 C 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 之间的 C 装 置中溶液变浑浊。 (2)关闭; 打开; k 和 m;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 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降低而放出;氢氧 化钠吸水,促使氨气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 OH-增大了氨水中的 OH-浓度, 使氨的电离平衡左移,促使氨气放出。 ②还原 解析:(1)用 A 装置的 NaOH 来除 CO 中混有的 CO2,(生成 Na2CO3),用 C 装 置检验有没有除尽 CO2,B 装置是干燥气体的,纯净的 CO,通入 E 中,生成的 CO2 能使装置 C 有沉淀,多余的 CO 在装置 F 处尾气吸收。 (2)关闭装置 A 的活塞 a,停止通入 CO 和 CO2,打开活塞 b,使稀硫酸和 A 中 的碳酸钠反应,产生 CO2,通入 E,和 Na2O2,产生 O2,用 D 吸收 O2 混有的 CO2, 用 B 干燥 O2 中的 H2O,纯净的 O2 在 H 中和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加热 k 产生乙醇蒸汽,加热 m ,是因为乙醇催化氧化需要催化剂铜和加热条件。 (3)这过程发生的反应为 4NH3+5O2=4NO+6H2O(NH3 表现还原 性);2NO+O2=2NO2(红棕色)。 24.答案:Ⅰ. (1)溶液呈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Cu(NO3)2 (3)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若无,则沉淀完 全。 Ⅱ.(1)Cu2O、CuO; 1∶2;(比值要和前一空物质次序对应,即 n(Cu2O):n(CuO)=1:2 ) (2)11.65 解析:Ⅰ.(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硝酸根 离子,此时铜粉相当于和硝酸发生了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溶液呈蓝色、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由于制备中存在硝酸根,所以制得的胆矾晶体(CuSO4·5H2O)中可能存在 的杂质是 Cu(NO3)2。 (3)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可通过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其操作是在上层 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若无,则沉淀完全。 Ⅱ.(1)12.5 克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 0.05mol,若只生成氧化铜,则为 0.05mol(4g),不可能。若只生成氧化亚铜,则为 0.025mol(3.6g),不可能;所以 残留 3.8 g 固体为两者混合物。设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物质的量分别为 x 和 y, 则有 x+2y=0.05,80x+144y=3.8。求得 y:x=1:2。 (2)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生成量与铜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为 0.05mol,将全部 气体导出,通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沉淀是硫酸钡和亚硫酸钡,亚硫 酸钡最终被氧化为硫酸钡,可知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质量为 11.65g。 25.答案:(1) (2)取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再滴加少量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的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证明固体中混有 ,否则 没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溶液;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4)11.65 解析:(1)高温分解 制备 ,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两种气体,对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反应后得到的间体中是否混有 ,可以先用稀硫酸溶解间体, 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中足否含有 。 (3)气体产物 中的 溶于水后生成 ,可通过氯化钡溶液检验 , 能使 品红溶液褪色,通过品红溶液可检验 ,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 气以防污染空气。 (4)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 2.24 L(折 算为标准状况下)的 混合气体中 和 各 0.05 mol,将该混合气体和 0.15 mol 一起通入足 量 溶液时 先与 、 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 0.05 mol 和 0.10 mol,余下的 和 ,各 0.05 mol,二者和水恰好反应生成 , 0.05 mol,故通入足量 溶液后只会反应生成 ,沉淀 0.05 mol,其质量为 11.65 g。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