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版)

ID:430288

大小:159.3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1.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魏国人李悝、楚悼王任用卫国人吴起、齐威王任用齐国人邹忌、秦 孝公任用卫国人公孙鞅、韩昭侯任用郑国人申不害,实行变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②各国推行均田制为变法提供基础 ③变法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力量 ④人才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商君书》载:“圣人立天下而无刑死者,非不刑杀也,行法令,明白易知,为置法官、 吏为之师,以道之知,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终治 之,故天下大治也。”材料强调(  ) A.严刑峻法,天下大治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普及法律,教民守法 D.道法结合,与民自治 3.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均田制下土地严禁买卖 B.不分男女,同等授田 C.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4.(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 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 包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5.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有诸多相同点,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 在于是否(  ) A.对普通民众有利 B.推动社会转型 C.得到统治者支持 D.能够富国强兵 6.1898 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 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 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  ) 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 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 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 7.康有为在变法运动之前,做了很多理论准备。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但是,那些正宗的儒家学者却把它们视为异学说。这反映了(  ) A.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 B.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特点 C.维新变法的艰难曲折 D.维新变法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8.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 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 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他认为 1861 年改革主要是由于(  ) A.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B.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调动农奴生产积极性 D.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9.明治维新中,改革派领袖大久保利通提出:“若徒鼓励人民,不予以低息贷款,人民依何 振兴产业?”随后,政府颁布了《日本银行改定条例》,鼓励成立公、私银行。政府此举 (  ) A.目的在于强化国营企业 B.推动了日本的土地私有 C.打击了传统的幕藩体制 D.有利于殖产兴业的推行 10.为了与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对抗,1875 年明治政府扶植三菱公司开辟了上海航线,把委 托给三菱使用的 13 只官船无偿地交给三菱,接着又将旧邮政轮船公司所拥有的 24 只船 送给三菱。材料表明明治政府(  ) A.开始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B.加紧与美国争夺亚太地区 C.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 D.发挥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 11.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14 年 6 月 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近卫文麿上台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D “海狮计划”被迫不定期推迟 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12.有学者指出,1917 年,成为一战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这一年,一些极具戏剧性的事件 相继发生。下列不属于这一年发生的“戏剧性的事件”是(  ) A.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C.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D.俄国爆发革命后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3.一战期间,为打破战场沉闷的局面,英国军队首次动用了马克Ⅰ型(“母亲号”)坦克。这 是一种附有履带的装甲车辆,它能冲过带刺的铁丝网,越过堑壕,闯进机枪群,使德军 极为惊恐。该情形所涉战役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1916 年 9 月,英军首次把新式武器坦克投入战斗,战役持续到 11 月中旬,双方伤亡惨重。 英法军队虽未达到预定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 的方向转化。这次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15.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 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 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别:1939 年的……这场 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 1914 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 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 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旨在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 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 D.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 16.下面是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的内容节选 据此可推断(  ) A.美国致力于维护公理与和平 B.战后世界贸易空前繁荣 C.世界殖民体系日趋崩溃瓦解 D.美国积极谋求世界霸权 17.《凡尔赛和约》有一著名的“战争罪”条款,条款指出这场战争是“由于德国及其盟国的 侵略而强加到协约国身上的”。根据这项条款,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 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此“条款”的写入,主要目的是要证明“和约”下列哪一规定的正确性(  ) A.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B.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D.协约国向德国索取赔款 18.下图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幅宣传画。苏联的严寒天气,让德国法西斯吃尽了苦头。此 宣传画描绘的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19.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一再表明反对越战的立场。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冻结核武器运动是由两个分支汇合而成,一个分支来自于和平组织, 另一个则源自于 70 年代的环保组织。材料表明,战后美国反战运动(  ) A.多种运动交织 B.以反核为核心 C.超越意识形态 D.呈现全球化趋势 20.1961 年,肯尼迪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他指责前政府正在“输掉”冷战,声称必须革新美 国的外交政策,明确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这一外交政 策的调整(  ) A.基于称霸世界的战略目的 B.是对苏联实力变化的回应 C.导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D.推动美苏争霸趋向于缓和 21.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1985 年以后, 美苏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其前提是苏联(  ) A.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B.试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C.对美国不断退让和妥协 D.政治改革过于激进和西化 22.1951 年,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指出“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场在错误的时间, 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一观点(  ) A.主张将战争控制在朝鲜境内 B.认为发动朝鲜战争是错误的 C.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契机 D.标志着亚洲成为冷战的重心 23.“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 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 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这说明朝鲜战争(  ) A.是一场深受国际局势影响的内战 B.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C.体现了美国分而治之的对朝策略 D.是苏联为遏制西方而采取的行动 24.1978 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为: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 当中东地区的和平英雄难上加难。萨达特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与此相符的是, 他(  ) A.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开启了埃、以和平谈判 C.成功调解两伊之间矛盾冲突 D.规划“中东和平路线图” 二、材料分析题(共三题,25 题 18 分,26 题 17 分,27 题 17 分,共 52 分) 25.(18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竟,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竟,始焉起于黄袍加身 而上位的太祖之猜忌也。北宋自宋真宗时起,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 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养兵气荆公立志改变弋百 年之积,惟存空簿”的局面,以为国民经济所以日悴者,由国民不能各遂其力从事生产 也。公志在制兼并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制置三司条例 司,公所创立之财政机关也。其青苗、均输、市易诸法皆此本意也。此义也,近数十年 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命之曰社会主义。其说以国家为大地主、大资本家、为大企业家, 而人民不得有私财。本意欲以摧抑兼并,万一行之不善,而国家反为兼并之魁,则民何 诉焉?而盗臣之因缘以自肥,又无论也。故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岁颇车, 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实施财政政策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的财政政策。(10 分) 26.(17 分)【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从宪法到政府组织法均设有专门的国家荣誉条款,并出台了授勋 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以勋章奖章制度、国家荣誉称号表彰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为基本内 核的国家荣誉制度。文革期间,屡遭破坏;改革开放后,再次启动。除不断修订《宪法》 中对国家荣誉制度的相关规定外,还陆续制定和修订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 尤其是 2015 年《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通过,对我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 制度体系、制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到目前,我国主要国家荣誉称号和政府奖励的 种类有:军事类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经济类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 者等;科技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此外还涉及武警类、文艺类、 教育、体育、文学、医学类等。2007 年开始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经地方和各系统的推荐后,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候选人的主要事迹,然后按社会公众、万名公众代表和 评选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分别占 30%、30%和 40%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 率,最后评选出获奖名单。2019 年 9 月 17 日,授予叶培建等 28 人“国家荣誉称号”。经 中共中央批准,称号颁授仪式于 2019 年 9 月 29 日上午 10 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据彭怀祖《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建国以来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发展的意义。(9 分) 27.(17 分)【历史——选修 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云山,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其和国平安北道云山郡政府所在地,是朝鲜北部边界 的运输枢纽,也是进入朝鲜北部山地的通道口。1950 年 10 月,美军第八集团军第一军以 及韩军六师、七师的四个团侵入云山地区。面对不利战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 根据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司令部“争取战机打好出国第一战”的指示,向云山地域集结。 1950 年 11 月 1 日至 3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歼灭美国骑兵第一师(美王牌师)第八联队, 击溃该师第五联队及韩军第一师两个团,歼灭敌军具 2000 余名(其中美军 1800 余名), 缴获包括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等在内的大量军事物资的战果,取得云山战役的胜利。 作为我军同美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云山战役打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惊了整个 世界。云山一役后,美军主力撒退至大宁江以西清川江以南,志题军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战后,朝鲜人民将云山改名为“战胜里”,以铭记云山战役的历 史性胜利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功勋。 ——摘编自张竭诫《“战胜里”的回忆》等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山战役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云山战役的意义。(9 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士大夫崛 起,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获得霸主地位,纷纷进行变法,故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均田制出现于北魏以后,故②错误;变法有利 于加强诸侯国的力量,而不是周天子的力量,故③错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才的流动 性增强,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故④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商鞅认为:圣人掌握政权,天下没有受刑被杀的人,并不是他不用刑, 不杀人,而是圣人推行的法令更明白易懂,又给人民法官、法吏,作他们的老师,教他 们懂得法令,都能自治,明君在人民自治的基础上来从事国家的治理,天下就大治了, 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普及法律,教民守法,不涉及严刑峻法,天下大治问题,排除 A 项;材料主旨是普及法律,教民守法,而不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排除 B 项;材料体 现的是法家思想,与道家和与民自治无关,排除 D 项。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的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 土地国有制,该土地政策并没有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故选 C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在北魏均田制下,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对桑田是限制买卖,不是严禁买卖,排除 A 项;根据均田令的规定,男子和妇女分别授予不同数量不同的田地,即男子授露田 40 亩、 桑田 20 亩,妇女授露田 20 亩,不授桑田,排除 B 项;在均田制下,土地私有和买卖现 象仍然存在,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排除 D 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可见北 魏孝文帝估计到了迁都的困难之处,故①错误;材料“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 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可见北魏王朝保守势力很强,故②正确;材料“外名南伐广其实 迁也”可见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故③正确;材料“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 惮南征”可见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故④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秦国的商鞅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而王安石变法 只是封建体制内的一次自我完善,故选 B 项;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等措施与商鞅变法推 行土地私有制等都有利于普通民众,排除 A 项;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在一定时期内都 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排除 C 项;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 兵的目的,排除 D 项。 6.【答案】C 【解析】举人参加维新变法办的京师大学堂受到很大的非议,从侧面说明维新 变法阻力较大,故选 C 项;材料不是讨论传统文化,排除 A 项;19 世纪末洋务运动破产,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排除 B 项;1898 年正是维新运动迅速发展之际,排除 D 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 维新变法思想,却受到了正宗的儒家学者批判,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 故选 A 项;题干着重述及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受到了正宗儒家学者的批判,并非主要论述其托古改制的特点,排除 B 项;题干主要论述的是在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所宣传的 维新变法思想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产生冲突,不是主要论述戊戌变法过程的艰难曲折,排 除 C 项;通过题干可知,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并且,该变法不是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排除 D 项。 8.【答案】B 【解析】据恩格斯的观点可知,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给工业 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故选 B 项;“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 需要铁路和大工业”说明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是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铁 路和大工业”,排除 A 项;材料强调 1861 年改革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而“调 动农奴生产积极性”是 1861 年改革的影响,排除 C 项;材料的主旨是工业革命发展需要 解放农奴,看不出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排除 D 项。 9.【答案】D 【解析】明治政府颁布条例鼓励成立公、私银行,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为殖 产兴业提供资金,故选 D 项;材料是为民营经济的融资提供便利,而不是强化国营企业, 排除 A 项;材料是金融方面的改革,不是土地改革,排除 B 项;倒幕运动的成功,给日 本封建幕藩统治以直接而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幕藩体制的土崩瓦解,排除 C 项。 10.【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明治政府对三菱公司的各项优惠政策——“把委托给三菱 使用的 13 只官船无偿地交给三菱”、“将旧邮政轮船公司所拥有的 24 只船送给三菱”,这 反映出日本政府大力扶植三菱公司,即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故选 C 项;在明治维新 即 1868 年之后,明治政府就已经推行了殖产兴业政策,而不是题干中所提及的 1875 年, 排除 A 项;在明治维新之初,日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争夺亚太地区争夺霸权,排 除 B 项;题干只是述及明治政府对三菱公司的扶植,没有提及三菱公司的示范作用,排 除 D 项。 11.【答案】D 【解析】1940 年 9 月,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侵略计划第 一次未能得逞,故选 D 项;波斯尼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排除 A 项;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美国与英国处于同等地位,同时日本海军的扩大被限 制,排除 B 项;1936 年“二二六”兵变以后,在军部法西斯的支持下,广田弘毅出任内 阁首相,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排除 C 项。 12.【答案】D 【解析】1918 年《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 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1917 年 2 月德国实施 “无限制的潜艇战”,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17 年 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 国宣战,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17 年 8 月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故 C 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①为索姆河战役,坦克这种新式武器首次出现于索姆河战役,故选 A 项;②为马恩河战役,它宣告了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排除 B 项;③为凡尔登战役,它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最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排除 C 项;④为兴登堡防线,其被突破后,同盟国开始瓦解,不符合题意,排 除 D 项。 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1916 年 9 月”、“英军首次把新式武器坦克投入战斗” 、 “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役是索姆河战役,故选 B 项;马 恩河战役发生于 1914 年 9 月,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排除 A 项;凡尔登战役发生于 1916 年 2 月—12 月,与材料中“英军首次把新式武器坦克投入战斗”、“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 的进攻”不符,排除 C 项;日德兰海战是 1916 年 5 月—6 月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 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 了……1914 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像醉汉一般欢呼着 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失望与伤亡,造成重大损失,故选 D 项; 根据材料“1939 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茨威格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理想信念而战持肯定态度,排除 A 项;茨威格谈及了两次世界大战是否存在信仰的问 题,排除 B 项;茨威格通过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排 除 C 项。 16.【答案】D 【解析】材料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提出,反映出一战后美国企图领导世 界,积极谋求世界霸权,故选 D 项;A 项是表面现象,美国的真实目的是谋求世界霸权, 排除 A 项;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虽然有利于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被采 纳,排除 B 项;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有关民族自决的主张有利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 解,但是并没有被采纳,排除 C 项。 17.【答案】D 【解析】据材料“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 有责任’”可知,协约国意图从德国索取巨额赔款以补偿其战争损失,故选 D 项;“重新 划定德国疆界”是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排除 A 项;“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也是 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排除 B 项;“严格限制德国军备”是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排除 C 项。 18.【答案】A 【解析】莫斯科战役(1941 年 9 月—1942 年 1 月)中德军妄图用闪电战在入冬前 就能结束战事,因而冬季装备不足,补给线过长加上严寒天气,使德军吃尽苦头,故选 A 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 年 7 月—1943 年 2 月)虽然也经历冬天,但此时德军已经有准 备,排除 B 项;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 1943 年 7—8 月,并未经历冬天,排除 C 项;柏林 战役发生于 1945 年 4—5 月,并未经历冬天,排除 D 项。 1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交织;冻结核武器 运动(反战)由和平组织和环保组织构成;这都说明战后美国反战运动是由各种社会运动相 互影响地交织在一起,故选 A 项;材料强调战后美国反战运动多种运动交织,并未体现 以反核为中心,排除 B 项;材料的主旨是战后美国国内反战运动多种运动交织,不涉及超越意识形态的问题,排除 C 项;材料体现的是战后美国的反战运动,看不出呈现全球 化的趋势,排除 D 项。 20.【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中“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可知美国在“和平战略” 的幌子下,企图实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的,故选 A 项;在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处于赫 鲁晓夫统治时期,其国家实力没有明显的变化,排除 B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 柏林危机发生于 1958 年,与题干无关,排除 C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 20 世纪 60 年 代,美苏冷战格局没有趋向缓和,排除 D 项。 21.【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两次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其一,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初,……“企图拖垮苏联”,其二,1985 年以后,“美苏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再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不得不对美 国退让,故选 C 项;题干主要论述的是美苏关系,而非中苏关系,排除 A 项;通过所学 知识可知,在 1985 年,苏联处于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他并没有试图和美国共同主宰世 界,排除 B 项;戈尔巴乔夫在执政初期进行的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当经济领域的改革失 败之后进行了政治改革,排除 D 项。 2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 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可知这一观点认为朝鲜战争应该局限在 半岛,不应该扩大到中国,故选 A 项;根据材料“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场在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可知这一观点认为 美国如果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是错误的,排除 B 项;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恶化,排除 C 项;欧洲是冷战的重心,排除 D 项。 23.【答案】B 【解析】作者认为如果朝鲜不是处在美苏两大对立阵营的中间,那么朝鲜问题 最终会在本国范围内以另外一种方式解决,由此可知,朝鲜战争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 峙的产物,故选 B 项;材料体现的是朝鲜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不只是内战, 排除 A 项;朝鲜战争的双方是在美苏双方的支持下分裂而成,不是美国实行分而治之的 策略,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两大阵营对峙对朝鲜战争的影响,不是苏联为遏制西方 而采取的行动,排除 D 项。 2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对萨达特的颁奖词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萨达特开启了埃 及、以色列的和平谈判,以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故选 B 项;“以土地换和平”原 则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出的,不是萨达特,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萨达特并 没有成功调解两伊之间的矛盾冲突,排除 C 项;“中东和平路线图”是美国总统布什于 2002 年提出,排除 D 项。 25.(1)原因:北宋统治者实行分化事权产生冗官;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吃紧;民族矛盾尖锐 造成军费及缴纳岁币巨大;范仲淹改革失败(每点 2 分,共 8 分)(2)评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北宋抵御少数民族的袭击奠定了物质基础;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豪强大贾的势力;通过国家手段控制市场交易,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1 点 3 分,2 点 6 分,3 点 10 分) 26.(17 分) (1)起步早,注重立法;种类多,领域全面;构建起较完整的体系;评选程序公开、公正、 民主。(任答 4 点,可得 8 分) (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9 分) 27.(17 分)参考答案: (1)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入朝作战;云山战略地位重要;联合国军已进入云山地区;扭转 战事,打好出国第一战的需要。(8 分) (2)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朝鲜战场的立足点(或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鼓舞了 士气,坚定了中朝军民抗击侵略的信心;加深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9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