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通史限时集训8(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通史限时集训8(Word版附解析)

ID:414422

大小:549.4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通史限时集训(八)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衡阳一模)1949 年 9 月 7 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 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 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 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 周恩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 [由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民族问题应该采取适 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 B 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周恩来认 为中国不采取联邦制是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并没有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 裂的根源,故排除 A 项;由材料内容可知,没有体现苏联斯大林模式,故排除 C 项;材料主张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非“一国两制”,故排除 D 项。] 2.(2019·南充一模)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颁 布和修订(  )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C [1954 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 年宪法适应了改 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 C 项;1954 年到 1982 年,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 A 项;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 会因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故排除 B 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迈进,而不是已经建立,故排除 D 项。] 3.(2019·南昌一模)“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 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 D [根据材料“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 帮助的权利”“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可知,强调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具有人民性,故选 D 项;社会主义突出党的领导、公有制、马克思主义,但材料 没有体现,故排除 A 项;材料仅反映了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方面,故排除 B 项;“五 四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同于“共同纲领”的临时地位性质,故排除 C 项。] 4.(2019·洛阳一模)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 阵营的对抗。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 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A [由材料“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 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知弱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旨在扩展对外 交流,故选 A 项;“摆脱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B 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故排除 C 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 关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D 项。] 5.(2019·南通二模)1954 年 7 月 7 日,周恩来总理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报告时提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 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 关不能之势!”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B.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C.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 D.万隆会议发挥出中国影响力 A [材料“不关门”且“参加国际事务”体现了重视国家利益的外交,说明 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选 A 项;朝鲜问题没有得到和平解决, 故排除 B 项;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是错误的,故排除 C 项;万隆会议 是在 195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D 项。] 6.1955 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 让他们在两国国籍中选择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 中国国籍。这一举措(  ) A.导致了同印尼关系的恶化 B.反映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增强了华侨对祖国的认同 D.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D [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初期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具体表现,故选 D 项;中国政府的这 种做法有利于缓和与印尼的关系而不是恶化,故排除 A 项;“一边倒”的外交方 针指中国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而印尼是资本主义国家,故排除 B 项; 材料“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会淡化华侨对祖国的认同,故排除 C 项。] 7.(2019·海门一模)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 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 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  )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由材料信息可知,周恩来说的“公报”是指 1972 年的《中美联合公报》。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故 A 项错误;使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的合法权利是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故 B 项错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 在 1979 年,故 C 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D 项正确。] 8.(2019·惠州调研)1953 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 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 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  ) A.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 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 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A [根据材料“1953 年”“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此言论有利 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故选 A 项;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故排除 B 项;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1949 年到 1952 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故排除 D 项。] 9.(2019·遂宁一模)下图为创作于 1953 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 反映出当时(  )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B [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 1952 年已经完成,故排除 A 项;土地改革 完成于 1952 年,1953 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故排除 C 项;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 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故排除 D 项。] 10.1952 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中,工矿产品占 18%,到 1957 年已经上升到 28%。这部分工矿产品包括棉布、针织品、自行车、缝纫机、暖水壶、啤酒以及其他各种名酒、罐头、纸烟金笔、纸张、钢材、玻璃、水泥等。这表明了当时我 国(  ) A.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B.满足国内工业化发展需要 C.根本扭转了经济发展困难 D.掌握了世界经济运行规律 B [1953—1957 年我国推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中出 口产品“棉布、针织品、自行车……”都是轻工业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 为工业发展筹措资金,故选 B 项;根据材料“我国出口贸易额”可知涉及的是产 品出口不是国家关系,故排除 A 项;工矿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不能从根本上 扭转经济发展困难,故排除 C 项;材料并未反映掌握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故排除 D 项。] 11.(2019·南京调研)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 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该时期我国(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 D [形成完整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1965 年,故 A 项错误;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是在改革开放后,故 B 项错误;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 故 C 项错误;材料“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说明 了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 D 项正确。] 12.1956 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 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 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 议(  ) 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 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 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 A [根据材料“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 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 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可知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都能上演,即贯彻了“百花 齐放”的方针,故 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昆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苏联党和政府 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联共十七大(1934 年 1 月)要求 近期内在农村实施综合技术教育,规定从 1937—1938 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 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 年新建学校 26 351 所,占新建学 校的 82%,接纳学生 6 116 000 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农村就学人数达 到 2 700 多万名。……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 4 所七年制学校和 1 所中学, 而 1955—1956 学年,差不多每 3 所学校就有 1 所七年制学校,每 10 所学校中就 有 1 所中学。……1955—1956 学年,全苏 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 1914—1915 学年增加了 161.5 倍,城市只增加了 5.4 倍。 ——摘编自曾天山《苏联农村教育的演变 及其历史成因》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 处于生息状态。1951 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会议提出 了“力争 10 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 1953 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 1946 年相比增加了 135%。……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 的指示》即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 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 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 1952 的 96%,骤减到 1962 年的 42.6%。综上,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中 央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 了巨大的成果。 ——摘编自赵春伟《建国后 30 年 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 20 世纪 30—50 年代大力发展农 村教育的目的,并概括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特点。根据上述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 量好的人才”得出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由材料一时间信息“1929—1937 年”得出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 后状态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计划性,新建学校增多,城市布局趋 于合理等特点。第(2)问应根据材料二围绕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逐步扩大农 村教育普及,国家建设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等方面回答。 答案:(1)目的: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 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特点:计划性;新建学校 猛增,就学人数增加;城乡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制更加规范;农村学校增加高 于城市等。 (2)发展特点: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 等。共同因素: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 与投入; 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 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 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 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 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 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 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 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合乎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 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材料中提到四类国家,即晚清、强国(美国)、小国、曾 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除了强国美国认为实力强大无需外交外,其他三种 类型国家的外交均与国家发展有重大关系,因此论题可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之间 的关系来拟定,外交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外交失败或错误的外交政策会阻 碍或延缓国家的发展,正确的外交政策可以极大促进国家的发展等,题目要求拟 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因此可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国家来拟定,如晚清外交的 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新中国的外交促进国家综合国力壮大等。其次进 行阐述,主要就所选国家外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用具体的史实来进行阐述,注 意表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外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进行总结,升华论题。 答案:示例一: 观点: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论述:晚清外交走向失败的过程是国力逐渐衰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 是因为晚清国力不济导致外交失败,而是外交失败导致国家衰落。在与西方列强 相比,晚清政府所抱的不是弱国心态,而是始终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被推翻的 70 余年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先后签订了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将中 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 从世界中心被排挤到世界边缘的原因。 因此,晚清的失败决非由于国力不支,而 是由于观念的陈腐和制度的落后。外交失败是国家失败的一个表现,晚清外交的 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示例二: 观点:新中国的外交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壮大。 论述:1949 年,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 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地位,打破了美 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政权的封杀,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应的安全和资源。 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 建设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1955 年亚非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转机和突破,中国与西方 世界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之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新时期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提供了良 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