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下

ID:167709

大小:653.48 KB

页数:160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 5-8 单元)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 由《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 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学会抓住重点景物去写。 2.本单元重点: (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都很适 合小学生阅读。《海上日出》是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写的: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 后的顺序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按照:外洞-洞口-孔隙-内洞 -出洞的顺序写的。 (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围绕“游览的顺序” 选取了外洞、孔隙、内洞等景物来写的,并在这篇课文学会绘制游览路线图。在习作例文 中,又一次强调制定游览路线图,习作中再次强调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再抓住重点景物, 把自己游览的过程写下来。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6.海上日出 作者围绕“日出前、日出时、 日出后”的顺序,写出了日出时 太阳变化的过程。重点是看看课 文是怎样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 来写的,具体写到了哪些景物。 2 1.默读课文,说说 日出时的景象。 2. 分析课文,知道 作 者 按 什 么 顺 序 生 动 地 描 写 了 海 上 日 出 这 一 景 象 的。 17.记金华的双 龙洞 本课围绕“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写 的,重点写了孔隙、内洞的景物。 2 1. 先 整 体 感 知,画出课文游览 路线图。 2.分析内容, 看 看 作 者 选 取 的 景物有哪些,哪些 又是重点写的。 交流平台 了解“写景物的顺序”有哪 两种;学会将重要的景物写详细、 写具体。 1 学生讨论“写景物 按照一定顺序”有 哪些方法,还要抓初试身手 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 试着按照一定顺序写出观察到 的附近景物。 住重点景物写。 习作例文 教学《颐和园》和《七月的 天山》,说说作者是怎样按照一 定的游览路线图展开对景物的 描写的。 1 结 合 批 注 学 习《颐和园》,用 同 样 的 方 法 学 习 《七月的天山》。 习作:游 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抓 住重点景物,写游览过的景物, 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 1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按 照 自 己 定 制 的 游 览 路 线 图 写 游 览 过 的 一 处 景 物。选出材料后交 流,互相提建议后 修改。 16 海上日出 课题 海上日出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扩、荷”等 4 个字,会写“扩、范”等 9 个生字,理解 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清静、浅蓝、扩大、范围、努力”等词语。 2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 美景。 3.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 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教学 重点 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方法。 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境、以境 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 难点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扩、荷”等 4 个字,会写“扩、范”等 9 个生字,理解 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清静、浅蓝、扩大、范围、努力”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海边欣赏吧!【课件出示 2】图 片:海上日出 师:看了海上日出的景观,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 己的感受 生 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 生 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 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 的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板书课题:15 海 上日出。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3、4】 巴金(1904 年 11 月 25 日—2005 年 10 月 17 日),原 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 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 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 1904 年 11 月生在 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 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 封建斗争。1923 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 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写作背景:巴金 1927 年 1 月,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 学,在轮船上,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 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 联系学生生活感 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 于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及写作 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 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 真情。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5】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6】 扩大 范围 努力 一刹那 灿烂 替代 镶嵌 紫色 不仅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此环节的设计是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1)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紫”,翘舌音“刹 ”等。 (2)多音字:荷、重【出示课件 7】 荷:荷花 重荷 “重荷”中“荷”字有如下解释,给它选择正确字义( ) a、承当 b、负担 重:重担 重围 “重围”中“重”字有如下解释,给它选择正确字义 ( ) a、重复 b、层 (3)一刹那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一刹那”的近义词“转眼间、一会儿、 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不用词典,咱们也能理解词 义 (4)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师画云,让学生“镶”边 (5)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镶 紫”)【出示课件 8】 “扩 烂 镶 仅”左窄右宽,“范 努 替 紫”上下结构,其 中“范”上窄下宽结构。 “镶”左窄右宽,注意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右边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 “紫”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上面是个“此” 字。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出示课件 9】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读课题,有时根据课题就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本文主要写了海上日出的过程。 (2)请同学们默读 2—5 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 生动地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为了 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 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 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 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 法。(3)思考:作者用哪一句话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 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4)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出示课件 10】 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奇观”指雄伟、壮丽又少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 景象; 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11】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巴金先生一道 欣赏了海上日出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 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海边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 去欣赏日出的壮观景象。 下节课,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优美的文字去细细欣赏 海上的日出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12、13】 一、读拼音,写词语。 nǔ lì dài tì xiānɡ biān zǐ sè ( ) ( ) ( ) (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转眼睛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 ) 2.指周围的世界。 ( ) 3.光彩耀眼。   ( ) 4.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 ) 三、给词语搭配连线。 范围   亮光 透出   光彩 负着   上升 躲进 红霞 使劲   重担 出现 云里 发出   扩大 有了 重围【答案】 一、 努 力 代 替 镶 边 紫 色 二、1.不转眼 2.范围 3.夺目 4.奇观 三、 范围   亮光 透出   光彩 负着   上升 躲进 红霞 使劲   重担 出现 云里 发出   扩大 有了 重围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 日出”美景。 2.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 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上节课生词学习情况,让两位学生上黑 板听写课后生词,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书写情况,相机评价。学 生齐读生词。 2.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上日出》,看看作者是怎 样按照一定顺序把海上日出的过程写出来的。【出示 课件 15】 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 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 到海上日出的欲望。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 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 16】 出示句子: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 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相机出示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17】 这是 1927 年 1 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 学,在途中写下的这篇杂记。文章从不同角度,不 同侧面抓住景物的特点勾画出了一幅朝阳初升、瞬 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出示课件 18】 思考: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用“ ”划出颜色 变化的词。   (浅蓝—红色  越来越亮) (板书:日出前 浅蓝—红色 越来越亮) 过渡: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导理解:指导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出 示课件 19】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 着那里”。 师:“不转眼”是什么意思?引导采用查字典或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的方法理解词语。   从“不转眼”这个成语里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 心情? 预设:非常渴望看到海上日出的心情。 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试着把这种感悟读出来 (指名读、评读、齐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日出时海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学 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思考题:“果然”一词说 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的自读 体会以及教师课件的 出示,帮助了解第一自 然段,了解文章写作背 景。 把指导朗读与 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 这种由蓝变红,逐步扩 大亮点范围的描写,给 学生一种日将出海,身 置其地,静观其景的感 觉,激起学生读下文的 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 本的对话 让学生读读、看看、 想想、说说、画画、填 填,意在引导学生用心 去看,指导学生边读、 边想、边看,口诵心惟, 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 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 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 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 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 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 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回归全文, 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 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 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 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 容,又进一步内化学生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出示课件 20】 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 小组一:“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 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   小组二: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 儿。   小组三: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师小结:大家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 体表达出来吗?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出示课件 21】 (1)太阳努力上升。 (2)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努力上升。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 (4)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 努力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 么? 小结:作者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日出时 的动态美。 3.【出示课件22】课件出示日出动态变化的情景。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 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上面的片段中加点的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加点的部分是“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跳出 了海面”都是动词,把太阳升起来的过程,按照一定 顺序写出来了。 (板书:日出时: 上升 冲破  跳出) 4.想象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 读好,试一试! 5.小结写法填空,整体导读。【出示课件 23】 这段话按( )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 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 )变化, 还抓住太阳( )和( )的变化来写。 预设: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动 态 颜色 光线。  知识,使老师、学生和 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 的对话和沟通。6.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下想象到的画面,并 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图画的意思。 学生互相评画,修改,推出代表作贴到黑板。 7.引导学生看图口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感受日 出时颜色美,光线多变化快的壮观。 8.想象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 情怎样?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师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 色。采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习了课文。 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 请大家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默读第 4、5 自然段, 先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出示课件 24】 2.交流学习内容: (1)课件出示句子:“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 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 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 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板书:薄云:直射水面) 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出示幻灯片上的句组让学生品读,与课文 比较说说哪一段话的描写更好。【出示课件 25】 ①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 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 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 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 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②太阳在黑云里发出的光亮,穿过黑云的重围, 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走出重 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红色。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板书:日出后 厚云:镶上金边) (3)学生讨论说说: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 住时,心情会怎样?【出示课件 26】预设:很为太阳担心,怕太阳不能冲出黑云的包围。 太阳冲出重围时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预设: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 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 了。 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非常高兴)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3.师生一起看图,口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的情景,加深对“海上日出”的印象。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一)谈话总结,学习写法。【出示课件 27】 1.师: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想象作画,充分 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美景。虽然我们还没看过真正 的海上日出,但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亲 眼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作者为什么能把日 出的景象描绘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细心观察,用心感受, 用词准确,抓住特点,发挥想象……) 3.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出示课件 28】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 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 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完成作业。)【出示 课件 29】 (1)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 象的变化过程了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 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2)课外搜集相关描写日出景色的古诗或短文 读一读,并比较与本文写法的不同之处。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 描写的海上日出的景 象,学习总结课文的写 法,为今后习作作准备。 背诵作业的布 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 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仿写和搜集资料 训练了学生搜集信息 的能力和写话的能力。 板书 内容 海上日出【出示课件 30】      日出前  浅蓝—红色  越来越亮      日出时  上升  冲破  跳出      日出后  薄云:直射水面       厚云:镶上金边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31、32】 一、比一比,组词。 转( ) 刹( ) 范( ) 镶( ) 辨( ) 芒( ) 传( ) 杀( ) 犯( )箱( ) 辩( ) 忙( ) 二、选词填空。 壮观 奇观 1.这不是很伟大的() 吗?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云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答案】 一、(转动 ) (刹那 ) (范文 ) (镶嵌 ) (分辨) (光芒 ) (传来 ) ( 杀死) (犯错 )( 箱子) (争辩) (忙碌 ) 二、1.奇观 2.壮观 三、1.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转眼间一道云霞出现在了天边。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以结尾的“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点,重点 品读第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观察到的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把这两个自 然段作为一个整体,我依然是从整体入手,理清作者是抓住日出时天空的颜色变化和太阳 出来时的动态变化来写的。接下来便沿着这两条线来读这个过程。课文中的文字其实是很好懂的,在课堂上,我主要是想引着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如,“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一纵一纵的”“冲破” “跳出”等拟人化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另外从这种带有感情的 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日出景色的喜爱,乃至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不足主要存在 于以下两个方面: 课后的作业显示,我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第一课时中,“边读第二三自然段, 边在脑海中想象日出的景色”这个环节许多孩子没话可说,有的只不过是把课文中的句子 进行了“改装”。以前这样的训练较多,孩子应该是能有所发挥的,但是今天的课文没有 精彩呈现。课后反思,可能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理性的线条太清晰,却削弱了课文的整体美 感的感受。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 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 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 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交代了看 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 日出。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 6 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 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作者介绍】 巴金(1904 年 11 月 25 日-2005 年 10 月 17 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 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 响的作家之一,是 20 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著书颇丰,代表 作品《家》《春》《秋》。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 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名人评价: 冰心: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 诚’……” 萧乾:“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鲁迅:“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 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金庸:“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贾平凹:“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毕淑敏:“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 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 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草婴:“巴老最热烈的感情,就是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深深的 同情。” 1983 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来我国访问,又亲自在上海展览馆宴会厅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 荣誉勋章,认为他“是当代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自由、开放与宏博的思想已使 他成为本世纪伟大的见证人之一”。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汉字。 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tì( )黑云 xiānɡ( )了一道发光 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 zǐ( )色或者 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 jǐn( )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二、多音字组词。 冲 chōnɡ( ) 重 chónɡ( ) chònɡ( ) zhònɡ( ) 荷 hè ( ) 转 zhuǎn( ) hé ( ) zhuàn ( )  三、按要求写句子,再写出原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缩句) 原句修辞手法: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原句修辞手法: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日出前,天空还是(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 ),红霞的范围( )。   日出时,天空中出现了( ),接着( ),到了最后( )。 五、重点段落品析。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 阳(),慢慢地(),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霞,完全()海面,颜色()。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 彩。   有时候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 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 这段话按()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 ()变化,还抓住太阳()和()的变化来写。 3.作者采用( )的写法,表现出日出时的( )美。 4.想象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日出 看日出需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 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 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 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 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 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 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__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_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 慢——( )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 2 ) 本 自 然 段 共 有 _ 话 。 第 二 句 的 意 思 是 讲 ________ 。 第 七 句 的 意 思 是 讲 ____________ 。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 _________,这几句话是按照__________ 顺序来写。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你观察过日出的景象吗?请你看看日出的景象,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一、替(tì) 镶(xiānɡ) 紫(zǐ) 仅(jǐn)    二、 chōnɡ(冲动 ) chónɡ(重新 ) chònɡ(冲着 ) zhònɡ(重量 ) hè ( ) zhuǎn(转身 ) hé ( ) zhuàn (转动)  三、1.太阳向上升 拟人 2.这是伟大的奇观。反问 四、一片浅蓝 出现了一道红霞 慢慢扩大 越来越亮。 太阳的小半边脸 努力上升 跳出海面 五、1.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 努力上升 冲破 跳出 红得非常可爱 2.时间 动态 颜色 光线 3.拟人 动态 4.作者惠会赶紧把这些景象拍摄下来。还会说:“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啊!” 心里会非常愉快 六、1.3 个、2 个 2.淡、快 3.(1) 显现 跳 (2)7 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3)太阳出来的过程,整个过程 七、天才蒙蒙亮,万物似乎还在甜甜地睡着。望着天空,感觉是那么恬静,又那么深不可 测。过了一会儿,一丝光亮撕破了灰暗,几缕淡淡的“金光”洒向大地。我突然感到日出 和日落是多么得相似啊!空中的云朵,被在向上跳跃的太阳的光打扮地五彩缤纷。云的形 状也在不停地变化着,一会儿变成骏马在空中奔跑着,一会儿变成小鸭子摇摇摆摆地向前 走着……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浙、簇”6 个生字,会写“浙、罗”15 个生字。正确读写“一簇、杜鹃、 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理清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 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教学 难点 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认识“浙、簇”6 个生字,会写“浙、罗”15 个生字。正确读写“一簇、杜鹃、 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 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 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出示课 件 2】 “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及图片,学生认读理 解词语。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走进金华, 走进那狭窄的双龙洞。(板书: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3】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 年 10 月 28 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 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 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 年,进上海商务印书 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由学生熟知的事 物入手,易于激发学习 的兴趣,及时认读词语 欣赏画面,易于强化认 知。 了解作者,有助于 学生理解课文。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 画较多的生字如“鹃、臀、蜿、蜒”等,要求识记它们的 字形。 (这些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会比较好。也可以 让学生用联想法由一个字联想到多字加以区别分析。) (1)读准字音【出示课件 4、5】 浙江 一簇 臀部 漆黑 蜿蜒 杜鹃 宽窄 肩背 移动 额角 陆续 石钟乳 石笋 变化多 端 上源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簇 笋”,翘舌音“浙 窄 乳”等。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臀 窄”。 “臀”上下结构,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月”写宽一些,托住上面的部 分。 “窄”上窄下宽,下面的部分是“乍”,不要写错。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 它们的大概意思。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6、7】 (1)拥挤:(人或车船)等挤在一起。地方相对较小而 人或车船等相对较多。 (2)空隙:指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空 旷间隙;相似的情况或状态再现的时间间隔。 (3)稍微:表示数量少或程度浅。 (4)蜿蜒:上下起伏前曲折像蛇类爬行的样子。 (5)依据:基础,按照。 (6)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突兀,山峰 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形容树木多而茂盛。 (7)石钟乳:在溶洞里常见到,形如寺庙里的大钟, 也也叫钟乳石。 (8)石笋:指的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一种钙沉积、形 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充分自学,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 主理解词语,质疑问难 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 主学习的主人。 通过读书、画线路 图,学生整体感知了课 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 顺序,对理解课文,学 习写法做好了铺垫。成像笋子一样的石头。 (9)名目:事物的名称。 4.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 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出示课件 8】(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 完成。) 4.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 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板书: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5.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叶圣陶先生一 道欣赏了美丽的溶洞景色,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 冲动,就是想马上到溶洞里面去看一看,看看那里到底有 多么神奇,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那里看看!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9/10】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uān hé shì jiān bèi yí dònɡ shāo wēi (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ǎ)而上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    三、给下列句子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4.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5.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6.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答案】 一、杜 鹃 合 适 肩 背 移 动 稍 微 二、      (jì√ )  (shāo√ )  (wān√ )      (qī√ )  (yuán √)  盘曲(qū√ )      (zhè√ )  (fú√ ) (chéng√ )   三、1.③2.⑤3.⑥4.①5.④6.⑤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 理清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 的准确和朴实。 3.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领略了溶 洞外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叶圣陶先 生走进溶洞,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出示 课件 12】 检查复习环节的设 计,让学生重温溶洞的 美丽景色,激发情感, 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入溶洞”,感受“美丽”。 思考: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有哪 些?【出示课件 13】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 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 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 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 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 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出示课件 14】 预设:一个“迎”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1)“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因 为溪流的宽窄不一,所以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 (2)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 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 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 子”。 (板书:宽、窄;缓、急;) (3)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 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三、精读感悟,感受“狭窄”。 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 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 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 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15】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 抓住重点词语 “明艳、迎、时而”等 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 是让学生了解在去双 龙洞的路上见到的美 丽景色,训练学生理解 词语的能力。 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理解课文,体会作 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朴 实。来的。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 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出示课件 16】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 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这 句话写出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 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 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 “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 受“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 得观赏。【出示课件 17】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这句话的 意思是说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形 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各异。用“即使”这个关联词作 强调,即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石笋具体 比作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它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 无需再比作什么了。 三、复述课文,写段训练。【出示课件 18】 1.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 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2.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飞机在高空表演,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 降,真让人提心吊胆。) 3.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汽车行驶: 自然天气: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 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19】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 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 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再以具体、形象的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课文内容, 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 情。 搜集资料为了让学 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 素养。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 素,真实可感。 3.作业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 内容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出示课件 20】 路上(宽、窄;缓、急;)--外洞(很宽) --孔隙(窄小)--内洞昏暗--出洞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21、22、23】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土 ()的映山红 ()的公路      ()地移动 ()地流着  ()地举起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无论…都… 三、读课文,完成填空。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 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 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 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 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 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 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 了。这就到了内洞。 1.“孔隙”的特点是_________。表现在: 。    2.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3.船的进出方式是: 4.乘船必须    5.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  【答案】 一、      (粉红) (各色) (宽阔)      (慢慢)(缓缓)  (高高)  二、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 三、1.窄小,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2.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3.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 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4. 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 5. 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 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本文语言虽然直白,但是条理 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来把握外洞、 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另外,还大胆尝试了各种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 自己的几点感触: 成功之处: 一、对于这篇文章的讲解,大胆尝试、创新。在没有预习本课之前,我先给学生放了 《记金华的双龙洞》音频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音频。然后让学生谈谈听到 了哪些内容。在听完第一遍的时候,有十几位学生谈了感受。然后我又放了一遍,又有二 十几位同学要谈感受。此时,学生基本上把本课的重点都说出来了。我很高兴,因为达到 了我理想的效果。我发现这种尝试还是不错的。先让学生听文章,再讲,这样比直接讲学 生接受得快,印象更深。 二、这是一篇游记,讲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游览顺序。这也为学生理清文章 思路做准备。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什么?圈划出表示作者 游览顺序的词。”学生们先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作者的游览路线。紧接着,我又设计一道 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游览图,注意内洞、外洞、孔隙的画法”。通过这道题, 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课。另外,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个洞的特点。 不足之处: 从本课的学习来看,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时间还是有点紧。学生读的时间还是 有点少,像孔隙、内洞两个自然段应该反复读,细细品味他们的特点。这节课,也使我领 悟到: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孩子们在语言里感受想象的美丽,在文字里享受 体验的乐趣,是非常有意思的快乐学习!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文章记 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 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 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描写路上景色的明艳、溪流的欢唱、 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 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境。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课文按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 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 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景点的方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 文章的典范。其中“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 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观察仔细,语言朴实准确,描写生动形象,叙述有详有略, 分别详写了孔隙、内洞的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是通过感悟,让学生了解作者按游览顺序记叙的表达方式,并体会、 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 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 年 10 月 28 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 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 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 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 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 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 年,发表长篇 小说《倪焕之》。 1988 年 2 月 16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94 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金华的双龙洞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 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 景名胜的历史已有 1600 多年。它海拔 520 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 积达 1200 平方米。常年洞温为 15 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 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 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 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 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 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 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 “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 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 4000 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 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叶圣陶”名字轶事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 12 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 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 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 年 10 月 15 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 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 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 年 6 月 10 日,叶绍钧 在《小说丛报》第 2 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 “叶”与笔名“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é jiǎo shuǐ chénɡ shí zhōnɡ rǔ shí sǔn ɡōnɡ shì shànɡ yuán ( )( )( )( )( ) (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时宽时窄(ABAC):    2.时宽时窄(一对反义词):   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广大会堂。(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样小的小船。( )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内容梳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 游 览 的 顺 序 依 次 是 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最 后 ________ 。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 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 过青衣江、泯(mǐn)江、 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 曾赞道:“何处飞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 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 静。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 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o)殿、大雄宝 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 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 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 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 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 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 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 71 米,鼻长 5.6 米,单是脚前可 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 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 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 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解释下列成语。    络绎不绝: 巧夺天工: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    乐山城 ( ) ( ) ( ) ( )    4.用“ ”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 ”画出这节中描写大 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喜欢出去游玩吗?选择一处景物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额 角 水 程 石 钟 乳 石 笋 宫 室 上 源 二、1.笨手笨脚 可亲可敬 尽心尽力 2.承前启后 感天动地 声东击西 三、1.拟人 2.比喻 3.设问 4.排比 四、叶圣陶 浙江金华双龙洞 4 月 14 日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五、1.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B 3.乌龙山 乌龙寺 凌云山 大佛脚下 4.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 71 米,鼻长 5.6 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 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 升华主题,总结全文。 六、您去过西湖吗?西湖美景驰名中外。假期中,妈妈带我去杭州西湖游玩。   “花港观鱼”在西湖苏堤南侧,以花和鱼为主。池内饲养了数千条红鲫鱼。我大声地 叫了起来:“啊,这里的鱼可真多呀!”参观的客人都在给鱼儿喂食,一群一群鹅鱼儿游 过来了,它们都想吃到食物,就在那里挤呀挤,张大嘴巴,让人们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嘴里。 接着,我们坐上观光船,游览西湖。   看见了断桥,传说,许仙和白娘子就在断桥上相见的,还留下一段美好的传说故事呢! 然后,我看见了三座瓶型石塔,导游说:“那是三潭。”有趣的是,塔腹里面是空的,球 面上排列着五个洞,如在月明之夜,塔中点燃灯光,洞型印在湖面,会有许多月亮,真假 难分!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课题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自己参观或看到的景物。 教学 重点 懂得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学会按游览的顺序或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物。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交流平台 1.怎样才能把自己参观的景物或看到的景物按照一定 顺序写下来呢?听听下面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吧: 出示:【出示课件 3】 小敏: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 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小杰: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 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小丽: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 如,《海上日出》的第 2~3 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 的顺序来写的。 2.探究讨论【出示课件 4】 (1)谁能说出以上讨论中,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2)指导: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景物变 化的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做到详略得当。 3.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描写景物顺序的问题。【出 示课件 5】 (1)《海上日出》就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 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洞口 ——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指导讲解【出示课件 6】 (1)学生思考: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还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要抓住重要景物写,写得详细些、具体 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 就是抓住内洞的景物详细些的。 初试身手 (一)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 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出示 课件 7】 1.分组讨论 出示交流内容,学生会 随着学习的节奏,由浅 入深地体会到按一定 顺序写景物的好处,学 习这种写法。 出示题目后,让学 生交流讨论,先确定参 观顺序,再介绍参观植 物园的过程。 布置相关作业,巩 固学生本课所学写作 方法(1)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 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2.出示参观路线。【出示课件 8】 ①南门—芍药园—松林—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 金香园—东南门 ②东南门—郁金香园—望湖亭—天鹅湖—纪念馆—松林 —芍药园—南门 ③北门—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松林—芍药园— 南门 3.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出示课件 9】 示例:①南门进入,往西北方向走,再往东走看到天鹅湖, 沿着湖往北走,路过松林,绕过北门,往东走,来到纪念 馆,继续往南走,到望湖亭,再往南走到郁金香园,继续 往南走,从东南门出去。 (二)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 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明白。【出示课件 10】 1.观察一处景物,想好按照什么顺序介绍。 2.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4.示例:【出示课件 11、12、13】 我的家乡在新余,它是一座现代化新型崛起的工业城 市,更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拥有着一个 景色秀丽、颇富神秘气息的天然湖泊——仙女湖。 仙女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 298 平方 公里,其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它的秀堪与庐山 相比,它的美也不亚于浙江的千岛湖,你若不信,就跟随 我去看看吧! 走进仙女湖,一路迎着春风,随着树木,坐着小舟来 到“蛇岛”。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灰白的石头,上面刻着 一条金灿灿的大蛇。怪不得叫蛇岛,可真吓人!那气势, 乍看一眼一定会被吓得破了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蛇在 岛内也是随处可见,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各种名目的蛇标本, 真可谓触目惊心呀,不愧为“蛇岛”的称号。 再接着往前走,我们就到达了“爱情岛”的“爱情 林”。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石子路向前走,就到达了“爱 情林”,一字排开的茂盛的树林绿的发光。微风吹过,树 枝荡漾,给人无限的遐想。绿的树伴着绿得没有一丝杂色的草以及那五颜六色的小花儿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 让人如入仙境。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 束金光,照在湖面上,照在石子路上,那碎碎的阳光就像 一块块金币,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我们还去了美丽的桃花岛,奇妙的龙王岛,神 奇的仙来岛……在那里我还留下了漂亮的身影呢。 是啊,碧水环绕着绿树,绿树陪衬着红花,把这原本 就秀丽明艳的仙女湖打扮得更加妖娆多姿。 (三)布置练笔【出示课件 14】 以“美丽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 点突出,中心明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中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二是要抓住重点景物去写。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探究讨论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然后交流指导,学生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意 义。 不足之处: 教学“初试身手”栏目时,放手让学生分组后讨论时,部分学生反应不积极,未参与 到小组活动中去,我并未针对此现象及时给出解决的办法,后期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 组活动,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出正面的引导。 习作例文 课题 习作例文 课型 习作例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默读例文,读懂例文的内容,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2. 通过阅读例文,根据批注加深理解“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 重点 默读理解两篇例文的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教学 难点 感悟文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一、教学例文:《颐和园》 导入:我们来读《颐和园》,找出过渡句,体会过渡句的 作用。 (一)阅读例文,找过渡句 1. 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 默读课文,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出示课件 2】 预设: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2)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3)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二)探究讨论,体会游览的顺序 1.学生探究,交流:文章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再 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出示:【出示课件 3】长廊——()——()——() 根据上面找到的过渡句,这个游览路线图,可以补充如下: 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 (昆明湖) (三)课堂小结,明确写法【出示课件 4】 1.课文介绍颐和园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按照游览的 顺序)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重点写的? 其中,长廊和昆明湖是作为重点景物详细写的。 师小结:学习了《颐和园》我们了解了按照游览的顺序描 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到过渡句在文中的衔接作用。今后的 写作可以好好借鉴一下。 (二)教学例文《七月的天山》 过渡:下面再以《七月的天山》为例,学习作者按照游览 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从哪 些语句看出来的?找出表示过渡的句子。 (本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天山的。) 学生找出过渡句 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 先抓住文章的主要内 容,为下步绘制旅游路 线做准备。 教师点拨指导,使 学生明确作者的写颐 和园的顺序是怎样的, 重点写了哪些景物,为 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预设:【课件出示 5】 (1)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 得柔美。 2.写出本文的游览路线图:【课件出示 6】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 3.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课件出示 7】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2)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3)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 朵盛开的白莲。 (4)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 原始森林。 (5)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 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 虹那么绚烂夺目。 4.本文重点写的景物是什么?【出示课件 8】 重点写了原始森林和野花。 5. 小结:【出示课件 9】 本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将天山的美景呈现给大家,段 首的句子,又是过渡句,介绍了作者的游览路线,也介绍 了游览的顺序。 板书 设计 游览的顺序【出示课件 10】 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 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和“抓住重点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我利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本课的写作方法,还掌握了学习方法。 先扶。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过渡句,在此基础上绘制出游览路线图,突 破教学重点。 再放。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颐和园》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七月的天山》。该 放手就放手。 不足之处: 如能小组最后交流一下按照一定顺序写游记的方法,或者写一段在小组交流。 游 课题 游 游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 2. 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3. 先画出游览路线图。 教学 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 教学 难点 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 2:祖国风光图】祖国的河山无限美,建 筑有建筑的奇伟,山有山的博大,海有海的深长。这节课 就请你拿起你的笔,描写下最让你心动的一处,向我们述 说一段你的旅游经历吧!板书课题,齐读。《游 》。(板 书:游 ) 生活中,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 象最深?   师:怎样把游览过的景点生动、形象地写下来呢?这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出示一些祖国风 光图,从而导入习作教 学中来。这一环节是学 生按要求完成今天的 习作第一步。 课件出示一份游 览路线图,学习列游览 路线,在此基础上,让 学生感悟自己的习作  二、理清条理,找准顺序   1.按游览的顺序写。   写一篇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游____》 这篇作文时,“游”字可以作贯穿全文的线索。(老师在 “游”字下打着重号)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读过 的《七月的天山》的游览线索是什么?(随着学生的讨论, 老师板书:游览线: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 深处。) 【课件出示 3】游览线:进入天山——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点拔: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2.你准备按怎样的顺序写呢?【课件出示 4】   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①先┅┅然后┅┅再┅┅(这就叫做游踪)   (板书:先┅┅然后┅┅再┅┅(这就叫做游踪)) ②《七月的天山》是抓住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 原始森林、野花”代表性的景物刻画的,突出天山的美景。 你也可以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所探讨的,可以概括为:言 之有序。   我们以上是文章的大框架,一篇文章真正有内涵的在 于中间,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作是“猪肚”。你们游览过的 地方哪一处给你印象最深刻?它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 我们接下来探究的重点问题。   三、研究重点,具体描写   1.赏析《七月的天山》。   小组讨论: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 的?【课件出示 5】 汇报。 所见:“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 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所闻:“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 上的水的声音,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所感:“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 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如何选择材料才合适。 通过研究例文的 写法,总结学习,并能 学以致用。为把游记写 得生动具体做准备。 总结本次习作的 方法、步骤,为习作实 践打下基础,指明方向。所感。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给同桌说说吧!   板书:色、形、大、光泽、动静结合┅┅   2.写重点部分。   现在就请你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眼中的景物吧!   ①学生动笔写。   ②汇报。指导全班学生评议。   ③小组同学再修改。   ④小组内展示读。   ⑤组内推荐在全班展示。   师: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 文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在总结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 师板书: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小结:写游记或参观记,先要安排好大的过程,选材 要精,要选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或自己印象特别深刻、 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有详有略,不要面面俱到。【课件 出示 6】 四、明确方法,总结写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写游览的方法是: 【课件出示 7】 (1)按游览先后顺序排一张游览线路图。 (2)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 它略写。 (3)每个地点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4)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 清楚。 (5)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形象描绘景 物。 (6)地点转换时,要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 2.小结: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想象,缺乏想象力 的观察,是呆板的,肤浅的,乏味的,在观察时进行合理 的想象,才可以使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鲜明,更深刻。 五、独立思考,认真写作【课件出示 8】 1.根据修改后的游览路线图写作文。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写具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将习作例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写作中去。本 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文章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学会抓住重点景物描写。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定的顺序写,先绘制旅游线路,再按照一定的游踪去写,最后选 取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这个要求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吻合的,一脉相承。 不足之处:教学中,我注意了指导,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以习作例 文做例子,列出游览路线图,可能实效性更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儿童成长”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节 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3 篇课文组成。本单元写的都是儿童的成长故事,文章 都比较长,要学习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单元重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3 篇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 《节选》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 用空行的方式。这样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只要把每个部 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本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学习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 要内容。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8 小英雄雨来 节 选 本 课 介 绍 了 小 英 雄雨来的故事,重 点 是 练 习 用 较 快 的速度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2 1. 用 较 快 的 速 度 默读课文。 2. 给 每 个 部 分 列 小标题,说说课文 主要内容。19 我们家的男子 汉 本 文 介 绍 了 我 的 小外甥的故事,重 点 是 根 据 课 文 的 小标题,概括课文 内容。 2 1. 快速默读课文。 2.换标题,了解课 文 的 内 容 及 作 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20 芦花鞋 本 文 主 要 写 青 铜 卖芦花鞋的故事, 重 点 是 继 续 运 用 “小标题串联法” 把握主要内容,探 究“芦花鞋”的故 事 2 1.默读课文,标小 标题。 2. 弄 清 事 物 的 由 来,了解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 本 次 口 语 交 际 题 目《和朋友相处的 秘诀》,重点是学 会整理小组意见。 1 1. 根 据 讨 论 的 目 的,记录重要信息。 2. 分 类 整 理 小 组 意见,有条理地汇 报。 习作 本次习作是写《我 学会了 》,重点 是 写 出 学 做 事 情 的经历和体会。 1 1. 交 流 学 做 事 情 的经历和体会。 2.写作并修改。 语文园地 本 次 学 习 园 地 主 要 内 容 是 交 流 如 何 抓 住 长 文 章 的 主要内容,学习用 修 改 符 号 修 改 病 句,体会比喻句的 作用,理解积累古 诗。重点是学习并 仿写比喻句,理解 并积累古诗。 2 1. 学 会 积 累 好 词 好句。 2.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法完成练习。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课题 小英雄雨来(节选)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 17 个生字,会写“晋、炕”等 1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炕上 铅笔 迈进 枪栓 胳膊 劫难”等词语。 2. 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 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 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 17 个生字,会写“晋、炕”等 1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炕上 铅笔 迈进 枪栓 胳膊 劫难”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课件出示 2】 晋察冀边区,有条还乡河。秋天已来到,雨来上夜校。   河边有个村,名叫芦花村。在校受教育,学会爱国家。   村里有个娃,名字叫雨来。鬼子来扫荡,掩护李大叔。   年龄十二岁,游泳本领强。人小志气高,智斗敌人把 命保。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 来的其他事迹吗? 2.【课件出示 3】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 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 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板书:小英雄 雨来)   (1)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 以配乐朗读诗歌 导入,创设出悲壮的气 氛,学生初步认识小英 雄,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 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 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 真情。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 (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 雄?)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管桦一起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4、5】 管桦,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1942 年毕业于华北 联合大学文学系。1940 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冀东区党委 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 艺队队长。 写作背景: 1937 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 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 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 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 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 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 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 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 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 写照。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课文生 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生字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6、7、8】 晋察冀 柳絮 扭身 软鼓囊囊 姥姥 塞进 呜哩哇啦 糠皮 枪栓 捆绑 劫难 枪毙 扒开 尸首 铅笔 胳膊 红绸 敌人 慌忙 趁机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塞 ”,翘舌音“栓 毙 尸 绸 趁”等。 另外,注意多音字“塞”在这里读“sāi”,还有两个读音 分别是“sè”,组词“堵塞”和“sài”,组词为“边塞”。 (2)指导书写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 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 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 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 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的设计 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 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 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 文、欣赏优美的文章打重点指导“膊”。 “膊”左窄右宽,三部分组成“月+甫+寸”。注意右边的 部分写得扁一些。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9、10】 (1)扫荡 :扫荡是一种军事行动。荡平,彻底清除之意。 (2)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 发展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 用,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3)起码:最低限度,至少。 (4)睁眼瞎:比喻没文化的人,不识字的人,缺乏知识 的人。 (5)趔趄:由于某种原因,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6)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 (7)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三、出示提纲,初步感知。 过渡: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后,我们再回到课文中, 学习故事,了解内容。 1. 出示预习提纲【出示课件 11】   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 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 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 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出示课件 12】 预设:芦花村的自然环境非常美丽。我从“芦花开的 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 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感受到的。 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 高? 预设:写雨来借助高超的游泳技巧巧妙躲避妈妈的追 打。 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下基础。 这一环节是为了 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 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 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 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 法。在书中用“_______”画下来。【出示课件 13】 预设: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 样的赞叹?【出示课件 14】 预设: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 惜!” “有志不在年高。” 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的?【出示课件 15】 预设:原来枪响之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 到河里去了。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注意养 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四、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汇报预习的情况。 2.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 雄,哪段就是重点段。【出示课件 16】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 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 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 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 说:“没看见。”)【出示课件 17】 (3)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8】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认识了小朋友小雨来, 下节课我们就来深入了解雨来。 2.作业(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19/20/21】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ē bo jié nán hónɡ chóu dí rén bā kāi ( ) ( ) ( ) ( ) ( ) 二、恰当地搭配词语。 ( )的芦花 ( )地哭着 ( )的浮云 ( )地看着 ( )的苇絮 ( )的眼睛 ( )地飞来 ( )的芦苇 ( )地指着 ( )地叫着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吱扭”、“咕咚咕咚”,这类词叫像声词,书中还有一些请抄录下来。 2.“飘飘悠悠”这类词构词的规律是“AABB”式的,请从书中再抄录几个。 四、给下面句中红色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 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 A.思念 B.胸前 C.心胸 D.心里存有。 3.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  A.开发 修建  B.张开 舒展  C.列出   【答案】 一、胳膊 劫难 红绸 敌人 扒开 二、( 雪白)的芦花 ( 呜呜)地哭着 (红色 )的浮云 (呆呆 )地看着 (柔软 )的苇絮 (圆圆 )的眼睛 (嗖嗖 )地飞来 (黄绿 )的芦苇 ( 认真)地指着 (呜哩哇啦 )地叫着 三、1.哗啦哗啦 吧唧吧唧 哐啷 咕咚咕咚 嗖嗖 呜呜 2.飘飘洒洒 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四、1.B 2.D 3.B 第二课时 教学 1.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目标 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 23】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复习检查环节的 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 课做好衔接,也是为了 引起下文的学习,激发 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 准备。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课件出示 24】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因为雨来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因为他要保护李大叔。)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 么能这样做? (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 去了。)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 2.同学讨论。【课件出示 25/26】 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 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 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 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 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爱国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 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 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 抓住重点句子“我们 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 的祖国”来理解课文这 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 雨来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能成为英雄。 此环节是用句子 概括文段内容,再提炼 小标题。这一设计是考 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也 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的能力。 讨论三处景物的描写, 以及在文中的作用,学 习景物描写的写作方 法。 通过讨论景物描写,体 会其作用,训练学生学 会以景抒情,了解景物 描写的作用,并能学以 致用。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 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 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 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课件出示 27】 本文分为六个大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呢? 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如下: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 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 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 小组讨论,交流如下: 师根据交流结果,总结: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课件出示 28】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板书: 17 小英雄雨来(节选) 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4.讨论段间的联系。 师:这六个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课件 出示 29】 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如下: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 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 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 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 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 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始写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 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 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 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 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 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师:这一自然段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 30、31】 (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 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 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 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 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 害!)   第五部分写【课件出示 32】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 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 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 地飞着。” 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预设: (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 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第六部分写【课件出示 33】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这一处的景物描写又表达了什么情感? 预设: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 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 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师小结: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 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 达文章的中心。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课堂小结,复述课文 1.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并被他爱国、 不屈的刚强性格所感动。 为了更加熟悉课文,我们下面进行一下课文复述。 2.练习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 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 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课件出示 34】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 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 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 写的。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 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 练习复述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课文内 容明确了中心,升华了 感情。 朗读和讲故事两道 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 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 语文素养。  2.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35】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 内容 【课件出示 36】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37/38】 一、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使用模仿声音的词,找一找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人入水中: 许多人小声说话: 人跑的声音: 爸爸抽烟袋: 翻课本: 门响声: 枪栓响: 日本鬼子说话: 二、读下面的话,写出破折号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三、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把两边的内容连起来。 课文写作的顺序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 第二部分 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 第三部分 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 第四部分 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 第五部分 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 第六部分 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答案】 一、扑通 嗡嗡嗡嗡 咕咚咕咚 吧唧吧唧 哗啦哗啦 哐啷 卡啦 呜哩哇啦 二、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三、 第一部分 误以为牺牲 第二部分 机智脱了险 第三部分 被敌人拷打 第四部分 上夜校念书 第五部分 掩护李大叔 第六部分 游泳本领高,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小英雄雨来(节选)》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 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 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我在教学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预习提示” 的要求自读课文。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故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都乐于 表达。 2.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这一问题的 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 生想,让学生谈。如“我是中国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一句,弄清文章为什么两次出 现这个句子。 3.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能要 求太高,就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对 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对加小标题不要要求太高,只要 学生基本上概括了本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 要存在于以下一个方面: 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 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 了表扬的意义,后期我会在这方面加强学习。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 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 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课文共有六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和敌人勇敢斗争的事 迹来描述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年仅 12 岁的雨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小英 雄同日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爱国 主义教育;另外,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课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能力。 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 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 60 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 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管桦(1922~2002),小说家。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全国第五、六、七、八届 政协委员,曾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 长,一级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 文集》,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等。 管桦爱好绘画,尤其以画墨竹著称,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在小说、散文、诗 歌之外,管桦还创作了许多歌词,其中著名的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 和《我们的田野》等。2002 年 8 月 17 日管桦逝世,享年 81 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小雨来 雨来,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在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 雄雨来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智谋斗争并最终战胜鬼子。 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去 处 晋察冀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 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于处于 敌占领区心脏地带,共作战 32000 多次,歼日伪军 35 万余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 “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 址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199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雨来坐在自家的 kànɡ shànɡ ( ),拿起 qiān bǐ( )正准备写字,忽然听到门 外 zǐ dàn( )“嗖嗖”地响,他急忙 xià kànɡ(),打开 mén shuān(),mài kāi( ) 大步往外走去。二、多音字注音组词。 塞 sāi ( ) 弹 dàn ( ) sài ( ) tán ( ) sè ( ) 三、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蓝色的天上飘着红绸似的浮云。(仿写比喻句) 3.苇塘的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缩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水面上露出小脑袋。 ( )上夜校读书。 ( )雨来喜欢在还乡河里游泳。 ( )河沿上响起了枪声。  ( )遭受毒打拷问。  ( )把缸挪回原处。 五、重点段落品析。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 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 )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 惜!” “ !”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 都呜呜地哭了。   1.把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1) 像   (2) 像   4.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1937 年 7 月 7 日,各族人民从此同仇敌忾(kài),共赴(fù)国难(nàn),与日本侵略 者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经过 8 年的浴血奋战,这场战争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的彻底胜利而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雨来一样的“小英雄”,你还知道哪些?赶快查 查资料,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一、炕上 铅笔 子弹 下炕 门栓 迈开 二、塞 sāi (塞住) 弹 dàn (子弹) sài (边塞) tán (弹琴) sè (堵塞) 三、1.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雨来最喜欢。 2.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3. 芦花飞着。 四、621543 五、1.“有志不在年高”: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 2. 。,,。,。 3. (1)秋天的雨像一层薄雾,笼盖在秋收的田野上。 (2)细雨像牛毛, 似针尖,飘飘洒洒。 4. 雨来是一个勇敢、爱国、机智的孩子。 六、抗日小英雄--姜墨林 抗日小英雄--海娃 抗日小英雄--王朴 抗日小英雄--李爱民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 课题 我们家的男子汉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读本课“徽 谜”等 15 个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 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之情。 教学 难点 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 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 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我们家的 男子汉) 【课件出示 2】 2.王安忆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 3】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是作家王愿坚和茹志鹃 的女儿。王愿坚的代表作品有小说《七根火柴》《党费》 等,茹志鹃的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 白杨树》等。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 个氛围,使学生兴趣被 激发,能够集中精力到 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 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 4】 安徽 谜语 嘴唇 和尚 吃荤 倔强 嘱咐 沮丧 情绪 一声 不吭 嘹亮 妨碍 轮廓 注意读准:翘舌音有“唇 尚 嘱”等。 【课件出示 5】 其中多音字“强”在这里读“jiàng”,还有一个读音 出示本课的难 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 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 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 基础。同时,还可以学 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 法。 以问题方式来引 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 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 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 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 也就明确了。“qiáng”,组词“强大”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课件出示 6】 轮廓: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 恍惚:①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恍惚。 ② (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沮丧: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二)读懂文意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 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 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或问“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几岁的小男孩是一条‘男子汉’”?)【课件出示 7】 他身上已初步表现出了男子汉的气概:逐渐成熟、自 主自立、刚强勇敢、直面现实、挑战自我、天真幼稚、可 爱沉着等性格特征。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 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时注意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这个男 子汉的?理解小标题的作用。【课件出示 8】 明确:(1)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2)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3)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你还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预设:(1)爱吃(2)要求独立(3)凡事很沉着 三、师生互动,解读文本。 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的 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 9-12】 (一)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 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 (二)他对食物的兴趣 1、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 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2、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 师生互动,解读文 本,注重学生的体会和 感受,完成学生与文本 的对话。 小组讨论,教师指 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 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 作者的内心情感。3、“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 子。” “三刻钟”说明了什么? (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 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 4、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 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惑 力来得大。 5、这一段写出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特点。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点。 (三)他对独立的要求 文章第二部分,题目是“他对独立的要求”,从文中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很想独立? 预设: 1、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 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2、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 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3、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 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 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4、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引导: 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 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 当一面呢? (四)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你从哪里感到他很沉着? 预设: 1、只是觉得好玩才哭的,符合一个孩子的性格。 2、“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 的挣扎。”表现他作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人、一条男子 汉的刚强、成熟。 3、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他的沉着。 (五)结尾部分 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 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 (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课件出示 13】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出了作者对小外甥的无比喜爱之情。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0—4 岁的一个小男孩,他的生活中肯定不会有什么 豪言壮语或有什么惊天壮举,感动我们的只是那些真真实 实的一个个生活细节。 小结引伸:在日常生活中或写文章时,细节往往能收 到以一当十的良好效果。不是很多人都在说“细节决定成 败”嘛!那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怎样才能描 写好细节呢?【课件出示 14、15】 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如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 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 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 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 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 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 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 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 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 受。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1)选用典型细节。 (2)细致观察事物。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我们共同生活半年多时间了,大家能说一说老师或同 学们身上的某个言行举止方面的细节吗?让学生随机地 说一说。 2.作者为什么把这样一位四岁的小男孩称为“男子 汉”?【课件出示 16】 归纳一下课文中的“男子汉”所具有的品质。有志不 在年高,只要具备这些优秀品质,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完成板书并小结) 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呢?能举出 一些你所了解的男子汉的事例吗?【课件出示 17】 A、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仍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在人民的心目中,他们是公 仆、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 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孔繁森:扎根雪域、献身边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 党和人民。 牛玉孺:担任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期间,当地的工 业产值成倍增长,城市面貌大有改观,他把权力交给了人 民,他造福了一方百姓,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 B、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普普通 通的人,他们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用自己的智慧 为社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人们的心目中, 他们是兄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课件出示 18】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自己省吃俭用, 却能胸怀他人。 袁隆平:一位相貌平平的七旬老人,穿梭在田头,心 系天下民生。 徐本禹:一介文弱书生,生活拮据,却能只身支教穷 山僻壤,无怨无悔。 田世国:孝心动天地、泣鬼神,捐肾救母,反哺之举, 令世人动容。 师参与其中:其实在我们自己的家中、在我们的长辈 甚至是晚辈中也不乏男子汉。在这篇课文中女作家用心地 观察,细腻地描绘出了一个三、四岁的男子汉。 4.小结升华: 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个关于男子汉的话题。 照着板书小结课文内容。在一个蹒跚学步、稚气未脱的小 男孩的生活细节中,我们认识到了男子汉的真谛。至情至 信、自主独立、刚强坦诚的人就是男子汉。不论年龄的大 小、不论职位的高低、也不论财富的多寡,只要拥有了这 些(指着板书右侧)优秀品质,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 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最后请欣赏《男儿当自强》,让我 们在歌声中寻觅男子汉的雄姿!【课件出示 19】 (板书:率真爽气 感情真挚 自主独立 刚强坦诚 沉着勇敢) 板书 内容 我们家的男子汉【课件出示 20】 率真爽气 感情真挚 自主独立 刚强坦诚 沉着勇敢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21、22】 一、给下列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沮(jǚ jǔ)丧 倔强(qiánɡ jiàng) 嘱(zǔ zhǔ) 咐 嘹(liáo niáo)亮 轮廓(guō kuò)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缩句) 2.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改为“把”字句) 三、选词填空。 性格 智慧 性别 他的(),他的(),还有他的(),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 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 四、《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是(),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课文以()分类组织 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的男子汉形 象。 【答案】 一、 沮(jǔ) 强(jiàng) 嘱(zhǔ) 嘹(liáo) 廓(kuò) 二、1.小手挣扎着。 2.行李和人把车门堵满了。三、智慧 性格 性别 四、王安忆 人物性格特点 自主自立、刚强勇敢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用改换小标题的方法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导阅读小标题,从小标题中让学 生体会“男子汉”的真义,教学的重头戏是改换小标题,要求用文中的人物语言来给文章 换小标题,目的非常清楚,让学生能通过人物语言体会片断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 “他对食物的兴趣”为例,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得出答案。随后的几部分,我充分发挥了学 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放手让他们去讨论哪句话更适合来作小标题。结果都一一顺利完 成。 不足之处:由于是略读课文,应该多多放手给学生自学,引导有些多,致使部分学生对 老师的依赖性变强。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我们家的男子汉》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童 年趣事”, 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 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 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四岁的小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男子 汉!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 一个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男子汉形象。 【作者介绍】   王安忆,1954 年 3 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 1972 年,王安忆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 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 年初 与李章结婚。1987 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 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 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4 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3 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王安忆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2017 年 12 月,凭借 作品《向西,向西,向南》获“2017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安徽(huī hīu) 嘴唇( cún chún) 情绪(xǜ xù) 无妨(fánɡ fǎng) 二、形近字组词。 徽( ) 萦( )妨( )济( ) 微( ) 莹( )访( )挤( ) 三、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但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读读想想,说说你的高见。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他对独立的要求”这部分的内容中,作者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我们家的男子汉” 的个性特点的? 2.为什么“我们家的男子汉”要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准 确的答案( ) A.因为他不喜欢别人知道他去买山楂片或是橘子水的事情。 B.他很懂事,所以不愿意让大人陪着他在“炎热的下午”去买东西吃。 C.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他要求独立的个性特点。 D.他对吃山楂片和橘子水很感兴趣,从而表现了他对食物的兴趣。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本文是一篇大人写小孩趣事的文章,写得细腻生动。你对童年的趣事、傻事、荒唐事 一定记忆犹新。能把你心中印象最深刻、感觉特好玩的一件事说一说,与大家分享吗?一 定要写具体细致生动哦。 参考答案: 一、徽(huī) 唇(chún) 绪(xù) 妨(fánɡ) 二、徽(国徽) 萦(萦绕)妨(妨碍 )济(救济) 微(微笑) 莹(晶莹)访(访问) 挤(挤到) 三、他像男子汉一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些勇敢和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1.通过他出去不让人牵手和要自己买东西这两件事来表现的。 2.C五、记得 5、6 岁的时候,我去奶奶家玩,看见奶奶在喂猪,那些猪有大的,有小的,大 的有胳膊有腿;小的圆滚滚,胖乎乎,可爱极了! 我看着那些可爱的小猪,心里不由得想起一个念想:马可以骑,猪可不可以骑呢?我 犹豫再三,还是被好奇心打败了,为了满足好奇心,我决定试一试。   当瞅着奶奶进了屋里,我就走到猪圈前,把打开圈门,找了一个貌似“武将”的猪, 骑上便往外跑。   刚开始,小猪挺听话的,我说怎么着,它就怎么着。可过了一会儿,它就不听使唤了, 疯狂地跑着。奶奶从窗户看到了我的“壮举’,赶忙跑出来叫我。我也觉得骑在小猪上不 太舒服,想让它停下来,可是,它不听我的,眼看着就又要跑进鸡栏里了,我便张牙舞爪 地挥动着手,拼命地喊着:“奶奶,救我,救我……”   小猪还是进了鸡栏,这下,小鸡们可遭殃了,小鸡被小猪吓得乱蹦乱跳,小猪进去, 又跑了出来,我的手被划伤了。最后,奶奶联合邻居把小猪抓住了。奶奶把猪赶进猪圈之 后,说我太调皮了,连猪也敢骑。 20 芦花鞋 课题 芦花鞋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读会认“搓、葵”等 7 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 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 重点 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教学 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一本好书,是一路风景,那里的世界新奇广阔;一 个好故事,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值得你一生回味。曹文 轩的《青铜葵花》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我们一起读过它,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板书 课题:芦花鞋)【课件出示 2】 2. 曹文轩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 3】 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作家。著有 介绍曹文轩以及他的 作品、生平,使学生兴 趣被激发,能够集中精 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 来。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 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 当”系列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过渡:首先让我们自主解决一下本文的生字新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 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 4】 搓麻绳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梳理情节,了解故事。 师:解决了生字新词,让我们再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 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 的小标题。 (2)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 展示。 (3)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出示 5】 第一部分(1-8):编芦花鞋 第二部分(9-14):卖芦花鞋 第三部分(15-22):芦花鞋卖光了 第四部分(23-30):最后一双芦花鞋 (板书:编芦花鞋 买芦花鞋 芦花鞋卖光了 最后一双芦花 鞋) 4.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 示 6】 弄清了各个部分的小标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是否就非常容易了呢?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 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 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 语,为理解课文打基础。 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 学习词语的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 生感知一些重点句子, 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 情感。 利用圈画批注的方法 带着问题,寻找文章信 息,字词基础上谈体会, 完成与文本的对话。预设: (本文主要写了青铜一家做了 101 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 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 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 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把银项链“变”成冰项链的过程弄 清楚了。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 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 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 7、8、9、10】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3.全班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生自读,师巡视。 交流相机出示: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 收入。 从编芦花鞋去卖,卖的钱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可以看出青铜的家用一个词形容,可以说是?(穷) 师:青铜一家是怎么做芦花鞋的?(指名读,要读得 好) 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 再编织成鞋, 生指名读。 让我们跟着青铜一起来试着做芦花鞋。指名读。   找出表示做芦花鞋动作的词语。 预设:(采 搓进 编织) 芦花鞋是什么样子的?   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 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两只鞋 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生齐读。 就这样,青铜一家竟然做出了 101 双芦花鞋。这些芦 花鞋是青铜一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是“一笔很重要的收 入。” 4.读第二部分,你觉得青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能吃苦的人)你从哪儿体会到?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 开。雪还在下。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 “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你从这些词语感到青铜是个能吃苦的人?(坚持、一定、 更会)你认为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人物的作用) 具体来说? 预设:用天气的恶劣,雪的大,来衬托人物冒雪卖鞋的艰 辛,体现青铜的懂事、为了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你能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吗?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小结:阅读长文章时,边读边想,联系前后文的内容, 就能拉近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 5.从三四部分中,青铜卖鞋的过程,你又体会出青铜 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自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从这两个部分,我们感到青铜的善良,纯真。 找出相关语句。 其中肯定有一两个搞艺术的,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 地感叹不已。 读读这些语句,你读出了什么?(过路的城里人对芦 花鞋的喜爱。)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尽管,看出了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欢,青铜又是怎么 做的? 他没有因为他们眼里闪现出来的那份喜欢而涨价,还 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从青铜的做法中,你想给他说些什么? 预设:青铜,你可真老实,尽管看出他们非常喜欢这 些鞋子,还是按照原来的价钱卖,为你喝彩!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总结归纳,读写训练 1.同学们,青铜葵花生活在一个苦难的年代,但苦难 并不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难。 曹文轩叔叔在封底写道:【课件出示 11】 通过拓展阅读 使学生认识曹文轩先 生作品的特点,受到启 发和引导。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 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 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齐读) 合上书本,想想自己,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交流。 老师希望这朵朵葵花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驱 散生活中的潮湿和阴霾,让好书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2.大胆想象,续写故事。 师:课文的结尾存有留白,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 让我们续写故事结尾吧! 【课件出示 12】他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 屑…… 根据自己对青铜的了解,把课文的结尾,展开合理的 想象,被省略的内容写出来。 五、阅读延伸,推荐系列书目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青铜葵花的 世界,在美的世界里与作家曹文轩有了一个美丽的约会。   2.曹文轩先生的作品情节美,人性美,语言也美,他 把这一系列歌颂美的作品称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课件出示 13】“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根鸟》 《细米》《狗牙雨》《野风车》《红瓦黑瓦》《青铜葵花》 《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3.让我们带着向往与追求继续走进曹文轩的纯美小 说中,走进真善美的世界中! 板书 内容 20 芦花鞋【课件出示 14】 编芦花鞋 买芦花鞋 芦花鞋卖光了 最后一双芦花鞋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15、16】 一、给下列加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搓手(chuō cuō) 葵花(kuí kíu ) 祈求(qí pí) 雪屑(xiè xiào) 二、根据例句仿写句子。例: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 直到……才…… 三、本文主要写了青铜一家做了()双芦花鞋,让( )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 甚至还把( )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四、本文可以分为()部分,每个部分的小标题是怎样的? 【答案】 一、 搓手(chuō cuō√) 葵花(kuí√ kíu ) 祈求(qí √ pí) 雪屑(xiè √ xiào) 二、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才急忙忙跑进教室。 三、(101)(青铜)(自己脚上) 四、4 1.编芦花鞋 2.买芦花鞋 3.芦花鞋卖光了 4.最后一双芦花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法宝。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游离 文本的教学。学生交流对青铜的印象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浓浓的情意。汇报中,学生们 或是低沉的诉说,或是强忍的泪花,或是会心的微笑,或是动人的话语,感染了在座每一 个人,也将这部作品的人性之美、大爱之美推向了高潮,阅读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精神 世界。 整个交流过程中,努力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创设一个诗意的课堂,带给学生一次精神的 旅行和享受,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畅所欲言中,激发他们更大的阅读热情。 不足之处:   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 101 双芦花鞋, 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 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 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作者介绍】 曹文轩,1954 年 1 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91 年,推出小说《山 羊不吃天堂草》。1997 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 年,出版小 说《根鸟》。2005 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 年 4 月 4 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 奖”, 同年 8 月 20 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7 年 3 月 31 日,获得 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7 年 12 月,特殊文体长篇 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人物评价 曹文轩是一位有所追求的作家,他刻意追求给儿童文学以更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努 力使自己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审美内涵。曹文轩对提高作品内容和人物性格的 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尝试无疑是值得重视的。(郑开慧评 ) 曹文轩一直坚守着“追随永恒”的美学承诺,反对咀嚼庸常的创作现实,通过自己的 作品象证着人性智慧的高贵永恒。曹文轩的小说以其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 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他追求艺术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 学的永恒魅力,同时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儿童文学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悲剧精神,因而使 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王泉根 评 )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搓( ) 祈( ) 屑( ) 差( ) 折( ) 稍(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路人 一()芦花鞋 一()污迹 一()雪屑 一()叹息 一()刺骨的寒冷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 )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 )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 ( )编织成鞋( )。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个片段写了( )。 3.用“ ”画出鞋的制作过程的句子。4.用“先……然后……再……”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本文是一篇感人的故事,写到了家庭的温暖。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到亲人的温暖? 写一写,和大家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一、搓(搓衣服) 祈(乞求) 屑(不屑) 差(出差) 折(折合) 稍(稍微) 二、一(行)路人 一(双)芦花鞋 一(丝)污迹 一(蓬蓬)雪屑 一(声)叹息 一(股)刺骨的寒冷 三、1.:,,。 2.芦花鞋的制作工序。 3.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 像暖和和的鸟窝。 4.我先用针穿了线,然后找出碎布,最后把碎布缝在一起形成布口袋。 四、示例: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去承包田摘了点蔬 菜,不知咋整的回来后就开始高烧。妈妈急忙给我吃了药,然后,又给我用白酒搓,可就 在她把我的衣服掀起的一刹那,妈妈嗷了一声。原来,我的身上起了一些米粒大小的红点 子。妈妈吓坏了,立即叫上爸爸打车把我拉到了市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我得的是紫斑 症,是由于花粉或者食物过敏引起的,虽然不是太严重,也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就这 样我成了小病号。 那段时间,爸爸因为要看管家里养的貉子,照顾我的责任就落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身上。 当时,医生每天要给我挂三遍吊针,一挂就是三个来小时。早上、中午这两次针,因病房 里有人,大家互相照顾,还好打发,可晚上要打到 11 点多,真是熬坏了妈妈。我每次梦 中醒来,都看到妈妈坐着冰冷的板凳,趴在我的床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输液管……那 一刻,我的心好酸,都是我,让妈妈的面容日渐憔悴;都是我,让妈妈的双眼布满血丝。 我哭着说:“妈,对不起!” 可妈妈却笑了,她摸着我的小脸儿说:“傻孩子,咋还和妈妈客气呢?你有病,妈妈 照顾你是应该的。只要你快快好起来,妈妈就高兴了。” 一个多月的治疗,我的病终于好了,妈妈却瘦了一大圈。可她却风趣地说:“没想到 我竟然减肥了!”看着妈妈久违的笑容,我的心里满是感激。 朋 友 相 处 的 秘 诀 课题 变 朋友相处的秘诀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1 课时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交流和朋友相处的方法。 2.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3.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学 重点 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 难点 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谈话导入 1.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新朋友、老朋友。和朋友相处, 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预设: (1)我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 (2)我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愿意分享,不自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 (板书:朋友相处的秘诀) 以问题方式导入, 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 进入到问题情境中来, 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 中来。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明确交际要求 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课件出示 2】 1.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2.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板书:记录信息,分类整理 条理汇报) 三、交际练习,汇总意见【课件出示 3】 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 1.分组交流,每人至少提出三条重要意见。 2.组长汇总小组意见。 3.小组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呢?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4】 先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后标 把具体要求摆在 眼前,展示交际方法,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 欲望。 全班交流,想一想, 该会怎样想怎样说,锻 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和 口语交际能力。 出示口语交际的 事例,旨在引导学生学 会换位思考,学会按照 交际的正确方法去和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4.出示汇总记录例子: 下面是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做的记录, 供参考。【课件出示 5】 5.代表全班交流 将小组意见汇总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他组员可以做 补充,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小组意见。 四、交际示例 师:那么,我们与朋友相处时,究竟应该如何做,才是对 的呢? 针对本次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出示如下意见: 【课件出示 6】 (1)和朋友相处应该相互尊重,给予朋友足够的空间和 时间。 (2)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分享,既分享快乐,也分享痛 苦。这样,分享快乐,就会得到两份快乐,分享痛苦, 痛苦就会只剩下半份。 (3)和朋友相处应该彼此信任,不要互相猜疑。 (4)和朋友相处应该互相帮助、扶持。 (5)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包容,包容朋友的缺点和不完 美,因为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都是有缺点的。 (板书:互相尊重 学会分享 彼此信任 学会包容) 朋友相处,逐步提高口 语交际能力。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课堂总结【课件出示 7】 1.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朋友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千万不 要因此而生气,仇恨朋友,要珍惜友谊,善待朋友。 2.要静下心来,学会换位思考,态度平和,以理服人。 3.课下解决一下朋友间的矛盾和隔阂。 板书 设计 朋友相处的秘诀【课件出示 8】 互相尊重 学会分享 彼此信任 学会包容 记录信息,分类整理 条理汇报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这节口语交际课的重点是交流“朋友相处的秘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具体任务是 小组长如何整合意见,班级汇报的问题。 我认为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讨论,并发表了自 己所任角色的意见,有理有据,比较成功。 不足之处: 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对真正锻炼口语交际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今后,我要切 实从课堂实际情况出发,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遇到任何事情都能随机处理,通过多 种渠道、利用多种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我 学 会 了 课题 变 我学会了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自主的感悟下,能清楚、具体地写一次学习本领的经历。  2.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交流、表达的快乐。 教学 重点 能说一次学习的经历,能清楚、具体地写一篇以“我学会了……”为话题的习作。 教学 难点 准确选材,把学习的过程说具体,写具体。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了哪件事 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这件事情 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吧! 2.今天,我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会了做的事情写下来,和同 学们一起分享。(板书:我学会了 ) 二、指导选材,体验难忘。 1.指导选材 (1)【课件出示 2】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一些词语和图片, 如:玩玩具、弹钢琴、挤牛奶、借阅、栽花、洗碗、书法、 爵士鼓、煮饭……(思路可以放开阔,想的内容可以丰富 此环节的目的在 于两点:一是激发学生 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二是开阔学生选材 的思路。这种技能可以 是体育类的、生活的、 艺术类的等等。 此环节的目的在 于在开阔学生选题思 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一些,并在每种本领前面标上序号)   (2)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本领,你都会几种。   2.体验难忘。   学生选好之后,想一想,【课件出示 3】 (1)在这些本领里面,哪一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为什么?  (学会了挤牛奶) (2)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情的?(先观察 别人是如何做的,再尝试去做。) (3)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刚开始牛儿不听话,老是不配合,后来发现自己的 方法和力度不正确。) (4)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从刚开始的畏惧,到后来的应对自如,从容快 乐。) 3.例文引路 【课件出示 4、5】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看见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很羡慕,也很着 急。终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爸爸、妈妈陪着我来到了 小广场,我开始了学习骑自行车。 练习开始了,爸爸给我做了一次示范,让我仔细看清 楚。然后爸爸对我说:“你先坐在车上,双手握好车把, 在车上坐稳,脚踩在脚踏板上,爸爸给你扶着自行车后座, 你用力骑车,不要害怕。”我按照爸爸的吩咐去做了,可 我不是握不住车把就是忘了踏车,手脚一点也不听使唤, 车总是失去平衡,可是我并不泄气,还是认认真真地练着。 爸爸鼓励我:“孩子,照这样练下去,你一定会成功 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乐滋滋的。爸爸一边扶车, 一边指挥我。我认真地听着,照着做,真的见效了。我的 双脚也比刚开始学的时候灵活多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突然,爸爸高兴地喊了起来: “成功了,成功了!你学会骑自行车了!”我连忙把车停 下,才知道,刚才爸爸不扶车了,而是在后面小跑着跟着 我。听到爸爸的喝彩声,我练得更加起劲了。终于,我初 步掌握了骑自行车的要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如今我已经可 以轻松自在地骑着自行车了。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体 会选择,选择印象最深 刻,也就是最有感触, 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 写。 教师由例文引领, 一下子降低了写作的 难度,使学生感到生活 中处处有作文。灵活运 用“例文”,有利于为 学生习作引路,使学生 克服畏难情绪。 好脑瓜不如烂笔 头,在阅读中积累好词 佳句,可以丰富学生的 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写 好作文,提高阅读能力 及写作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来 的,学会修改文章,找 出不足,学习优点和长 处,对文章的写作大有 裨益。会到要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4.学生讨论:听了例文的讲述,你知道“我”学会了什么 吗?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学会的?【课件出示 6】   预设: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心里很高兴。 预设:在爸爸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不断训练,就学 会了骑自行车。 三、词语点睛,诗句引趣。 1.同学们,大家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好 词佳句。 2.出示好词: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课件 出示 7】 拍案叫绝 难以置信 豁然开朗 大功告成 记忆犹 新 美滋滋 活蹦乱跳 目不转睛 慌慌张张 津津乐道   小结:通过读词,谈词语,把自己喜欢词语的原 因写出来,更好地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3. 出示佳句: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课 件出示 8】 ①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③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小结:读句子,谈理解,要学会积累和正确运用 这些诗句。  4.读一读下面的写作歌,说一说你的理解。【课件出 示 9】 写作之前想具体,明确要求再动笔; 开头结尾概括写,事情经过写具体; 多问几个怎么样,事情情节描详细; 学会点题明中心,题目内容紧联系。 四、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过渡:积累了好词佳句,下面就是弄清习作要求,准 备写作。【课件出示 10】 1.按照学习的顺序,将文章写得有条理。 2.将重点部分写具体,让文章内容饱满。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文章有活力,有个性, 打动人。 (板书:精心选材 按顺序写 详略得当) 小结:审清了题目要求,要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还要有真情实感。 五、学生习作。 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下面大家开始写作。 学生习作,师巡视,发现习作效果:写得好与存在问 题。 六、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过渡:同学们把习作完成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较为优秀的文章。 佳作展览,营造氛围自我欣赏,同伴交流集体会诊, 集思广益。 1.佳作展览,营造氛围。 欣赏精彩词、句、段,让学生上台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说说读后感受。 2.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小组欣赏。请同桌同学一起交流,读读自己文章中 最满意的片段,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再推荐一篇精彩佳作或一个优秀的片段,参加全班交 流、欣赏。 3.集体会诊,集思广益。 4.出示典型习作片段。【课件出示 11/12】    我学会了洗碗 我今年 10 岁了,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大人”,我决 定学习做一些家务活,再也不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 皇帝了。每次把饭吃完后,我都守在妈妈旁边看她是怎么 洗碗的,模仿她洗碗的动作,自认为洗碗非常简单。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吃过晚饭后,我自告奋勇要洗碗。 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看花容易绣花难。   首先,我把当天要洗的锅碗瓢盆全放在水池里,往水 池里放温开水和洗洁精,然后左手拿着碗子,右手拿着洗 碗布紧贴在碗上,左手慢慢旋转。可是它一点儿也不“老 实”,老想溜掉,一不留神,它就掉了下去,我捡起一看, 还好没有“受伤”,妈妈看见了,说:“有油的碗不好 洗。”说完,就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只见她先把碗底 抹干净,再一圈一圈往上擦。我恍然大悟,学着她的样子, 笨拙地刷洗着,反复几次后,它终于肯听我使唤了,最后 这些盘子和碗子在我不停地旋转下,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第一次清洗工作结束,它们身上还残留着许多的泡沫,怎 么办?第二次清洗得开始了,拧开水龙头,把它们全放在 下面,一个一个彻底冲洗干净。   我在厨房里甜滋滋地品尝着自己丰硕的劳动成果。这 时妈妈进来了,她竖起大拇指说:“真是好样的,你学会 了洗碗!”听了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5.请小作者上台朗读。 6.生共同评议,教师边听意见边用红笔在习作上做适 当修改。总结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供小作者修改习作。 课堂小 结与拓 展延伸 七、教师小结。   1.同学们写完后别忘了多读,多改。好文章是改出来 的,改得越多,你的进步越快。最后祝同学们的文章越写 越好。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写一件事时,写清楚事情的过程,自己的经历、体会及感受,还要详略得当。 板书 设计 我学会了 【课件出示 13】 精心选材 按顺序写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习作从选材的内容上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就是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本领, 所以指导时我紧扣生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说出自己是怎样学习本领的,在 开课伊始,我通过引题这一环节,让学生补充习作题目,我的目的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选 材,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选材很广泛,因为如何选材,选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写作,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习作就会简单多了。 不足之处: 在学生说作文的过程中,一部分孩子都说到了一个学习内容:学滑板或是滑旱冰,此 时我却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向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想想,而且,学生只说过程,不提自己当时 的感受,没有情感的细腻体验,作文是不会生动的,导致原本丰富的习作内容一下子变得 单一了。由此我想到,最初的设计即使再合理,预想得再完美,在课堂上一定要时刻关注 学生的动态,及时引导,及时点拨,这样才会使得教学落到实处。我也注意到了学生语言 的贫乏,要指点学生多看书,多积累。 语文园地六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交流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 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 4. 理解和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 重点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 教学 难点 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新课 教学 ( ) 分钟 一、导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把握长 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六》(板 书课题:语文园地六。) 二、交流平台 回顾我们这一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很长,如何把握这类 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我们看看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课件出示 2】 2.对照课件,归纳一下把握长篇文章的方法有哪些? 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把握其主要内容的 方法是:【课件出示 3】 (1)先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用“列小标题”的方法, 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串起来就行了。 (2)如果每个部分太长,不能把握内容,可以停下来想 想前面的内容,或者再翻到前面看一看。 (适时板书:列小标题 串起来 停下来 翻到前面) 三、词句段运用 (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几种修改符号,今天我们再来学 习如何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示:【课件出示 4】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 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 出示交流内容,让 学生说自己把握长篇 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 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出示修改符号,安 排学生合作探究,这一 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 学生复习巩固刚刚学 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 阶段又可以与同学取 长补短,学到新的方法。 教师指导环节就 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恰 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 学习古诗,读正确, 会理解会背诵,帮助学 生积累诗句。关系。 1.学生读这一段话,读两遍。 2.交流:这段话有哪些错误? 3.认识以下几种修改符号:【课件出示 5】 4.汇报,评价,指导:【课件出示 6】 本文段有以下错误: (1)在一个前面加个增补符号,上面写上“那是”。 (2)把第二句的“我”用删除符号删掉。 (3)把第四句中的“终于”用删除符号删掉。 (4)把“发生了”后面的“,”,改成“:”。 小结:通过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我们又重新巩固了 增补、删除、修改和交换等几种修改符号,学会在原句中 修改病句。 (二)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 照样子改写后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7】 过渡:文章中的比喻句不仅能够使表达更生动,还能恰当 的表达不同的情感。 1.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文字。回答下面的问 题。 (1)加点的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小组交流,加点的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指导如下:【课件出示 8】 第一组的第一句中“像个小泥鳅”,是用来形容雨来的, 说明雨来的机灵,表达了对雨来的喜爱之情。 第一组的第二句中“像小鸭子一样”,是说明小雨来的水 性好,挺调皮、可爱。 第二组的“像鹰的爪子”说明日本军官的毒辣,表达了日 本军官的厌恶之情。 第二组中的“恶狼般的眼睛”表现了德军的心狠手辣,让 人胆战心惊。 2. 照样子改写句子: 下面我们仿照以上例句,也来练习用比喻的手法扩写下面 的句子,注意加上比喻句后,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 【课件出示 9】(1)她跳着轻快的舞蹈。 (2)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交流讨论如何在这两个句子中加入恰当的比喻句? “跳舞的女孩”很可爱,要表达出喜爱之情, “小偷”要表现出凶恶、贪婪之情,及对小偷的憎恶。 根据学生回答,改写句子如下:【课件出示 10】 (1)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跳着轻快的舞蹈。 (2)那个小偷用恶狼一样贪婪的眼睛远远地盯着柜台里 的珠宝。 小结:本题我们练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想 要表达的情感,生动而又传神。 四、日积月累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 1.出示:【课件出示 11】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 【课件出示 12】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世称“谪仙 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 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 有《李太白集》。 4.【课件出示 13】《独坐敬亭山》此诗表面是写独游 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 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 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 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 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 界的佳作。 5.词语解释【课件出示 14】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尽:没有了。 (3)孤云: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4)厌:满足。 6.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15】 译文:许多鸟高高地飞得没有踪影,天上孤单的白云 也独自悠闲自在地飘去。诗人和敬亭山互相不满足地看着, 只有高大的敬亭山能理解他此时的寂寞。 8.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积累并理解了诗句, 进一步了解了伟大诗人李白先生的内心所想所思。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六【课件出示 16】 列小标题 串起来 停下来 翻到前面 交换符号 删除符号 修改符号 增加符号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栏目的重点是教学生交流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 法改写。 “积累运用”理解和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课堂教学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积累了知识,而 且学到了方法。 不足之处: 既然是练习课,就该放手学生先自己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才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人物品质”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 《“诺曼底号”遇难记》及《黄继光》4 篇课文组成。本单元写的都是人物,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人物 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是本单元的重点。 2.本单元重点: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4 篇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有外貌描 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比如,《文言文二 则》中通过动作描写,写出车胤勤奋学习的精神,《铁杵成针》通过对老婆婆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描写,明白了坚持不懈的品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哈尔威船长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其舍己为人 的高尚品质。《黄继光》通过对黄继光语言、动作的描写,写出黄继光的视死如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着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本单元中,《文言文二则》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特点爱 学习、勤奋努力的特点;《“诺曼底号”遇难记》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人物舍己为人 的特点;《黄继光》通过语言描写、动作的描写体现了黄继光为革命甘愿牺牲自我的英雄气概。习作 中是《我的自画像》抓住人物的外貌、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现自我形象。 3.本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习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21 古诗三首 本课介绍了三首古诗, 重点是体会人物的高 尚、高洁的品质。 2 2. 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22 文言文二则 本文介绍了“囊萤夜 读”和“铁杵成针” 两则文言文,重点是 学习描写方法,感受 人物热爱学习的品格。 2 1. 借助注释理解每 句话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 23“诺曼底号”遇难 记 本文主要写哈尔威船 长的感人事迹,重点 是学习人物的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 2 1.朗读课文,读好人 物对话。 2.抓住人物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品 质。 24 黄继光 本文主要写了黄继光 舍生取义的故事,重 点是根据人物的语言、 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 高尚品质。 1 自读课文,结合课文 内容,说一说你对黄 继光的印象。 口语交际 本 次 口 语 交 际 题 目 《自我介绍》,重点是 根据介绍对象和目的, 自我介绍的内容也不 同。 1 1.选择一个情境,弄 清介绍对象和目的。 2.自我介绍后,和同 学修改一下。 习作 本次习作是写《我的 自画像》,重点是抓住 自己的特点写。 1 1.交流自己特点:长 相、爱好、性格特点。 2.写作并修改。语文园地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 容是交流抓住人物的 行为、外貌描写体现 人物的品质、特点, 学习表示人物品质、 心情,认识 9 个生字, 积累并理解词语,学 习有关读书求学的成 语故事,学习并仿写 连动句。理解积累名 人名言。重点是学习 并仿写连动句,理解 并积累古诗。 2 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小组合作探究法完 成练习。 21 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读“芙、蓉”等 7 个字,会写“芙、蓉、洛”等 8 个字,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 难点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读“芙、蓉、洛”3 个字,会写“芙、蓉、洛、壶”4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 理解诗句。 4.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 )分 钟 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 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 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 送别诗? 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 浩然之广陵》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 辛渐》。 新课 教学 ( ) 分钟 2. 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3.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 了什么?【课件出示 2】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 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3】 王昌龄(698-756 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 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 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 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 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 集》。 5.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4】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 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 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 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 5:生字田字格课件】芙 蓉 洛 壶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 (2)指导书写 “芙 蓉 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 “壶”注意有三部分组成:士、冖、业。 出示课件,一是提 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 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 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 就班地进行学习;二是 提供自学提纲,放手让 学生去学习,既目标明 确,有章可循,又不拘 形式,方法灵活,以解 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学生在理解词语的 基础上说诗意,考查学生 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 口语表达能力。 对重点句子的深化理 解,就是对“品意境, 悟感情”环节的落实, 能够使我们对诗人有 更多的了解,对诗歌有 更深的思考。 学习古诗,从字词入手, 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 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弄 清诗歌表达的主题。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3.多种形式朗读。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1.自主理解字义:【课件出示 6-7】 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吴:三国时的吴国在 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客:指 辛渐。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 一带的山为楚山。孤:独自,孤单一人。洛阳:位于河南 省西部、黄河南岸。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之中。比喻 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2.【课件出示 8】交流诗句之意:昨夜,秋雨绵绵洒 满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 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 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1.品读前两句诗 (1)请大家默读前两句,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 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诗中还暗含着两 个人物)【课件出示 9】 (2)“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的 气氛?(“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 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楚山孤”表达作 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的强烈的凄冷孤 寂感。)【课件出示 10】(板书:凄冷、孤寂感) (3)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 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 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 别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11】(出示第一首诗)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 别,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 再读前两句。 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谪岭 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 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 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 能不孤单、苦闷呢? 2.品读后两句诗 (1)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 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 来,表明自己的信念。)【课件出示 12】 (2)【课件出示 13】抓字眼: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 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 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不因两次被贬而改 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告诉了 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从字面可以解释为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 么? 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 洁白无瑕) 3.【课件出示 14】归纳主题:《芙蓉楼送辛渐》这首 诗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 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 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板书:高洁清廉) 4.表达手法: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韵味无穷。 5.指导背诵。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五、拓展总结【课件出示 15】 1.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预设:《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总结:古诗中送别诗很多,表达离别的不舍,同时 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珍惜友谊,所以才伤离别。但是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谁知道短暂的离别不是下一 次重逢的开始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16/17】 一、选一选。 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 A.明天 B.清晨 2.“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是:( ) A.纯洁的心 B. 冰做的心 二、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 , 。 三、《芙蓉楼送辛渐》 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地点是(),友人将 要去的地方是()。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品格。 【答案】 一、1.B. 2.A 一、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清晨,楚山,江宁,比喻,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读本课“单、遁、砚”等 4 个字,会写“雁、砚”等 4 个字,理解字词。 2.读懂《塞下曲》和《墨梅》,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精神。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 【课件出示 19】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龄 的《芙蓉楼送辛渐》,它是一首送别诗,今天,继续 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塞下曲》和《墨梅》 (板书:塞下曲 墨梅)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 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 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 教学 ( )分 钟 二、出示目标 【课件 20】《塞下曲》《墨梅》自学提示: 1. 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 带感情朗读这两首古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5.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课件出示 21/22】 这个环节,培养学 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 能力。 教师讲解句子的单 雁 砚 乾 坤 (1)注意读准前鼻音“单 雁 砚 乾 坤” 其中多音字“单”,读“chán”,还有一个读音“dā n”,组词“单一”。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雁 乾”的书写。 “雁”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笔画较多,注意写扁一些, 四个横间距均匀,但长短不一。最后的横最长,中间 的两横较短一些。 “乾”左右结构,注意右边不是“气”。 第一部分:《塞下曲》 (一)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 23】诗题“塞下曲”:“塞”为边界的 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 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2.【课件出示 24】介绍作者:卢纶:曾经参过军,他 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 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3.理解重点词语,想想“单于”“轻骑”“欲将”“满 弓刀”结合注释理解。 4.说一说诗句的大意:【课件出示 25】夜静月黑雁群 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 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板书:边塞生活 大雪纷飞) (二)质疑探究【课件出示 26、27】 品读,深化理解 1.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 由说。 预设:单于被重重包围着,白天无法脱身。 2.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会受惊,高高飞起?想象一下 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练习说。 (趁着黑夜,单于想带领手下悄悄逃跑,惊醒了正在 睡觉的大雁。) 3.想象一下将军是怎样知道单于逃跑的?指名说。 (从被惊醒高高飞起的大雁,知道单于要逃跑。) 4.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预设:将军发现单于要逃跑,回想:我必须把单于拿 回,想跑,没门!会对手下说:“快随本将捉拿单于 那厮!” 5.这时,下起了大雪,狡猾的单于逃走之后,将军是 否带领士兵捉住了他?(捉住)捉单于的时候会遇到 什么情况?(雪大路滑,看不清方向)将军又是怎样 在雪中运用智慧英勇搏杀,擒住单于的呢?(根据马 蹄印,根据马蹄声)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意思后,让学生带着自 己的疑问,交流探究对 诗句的理解,可以培养 学生质疑能力、释疑能 力。 通过理解词句,从 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 序渐进,水到渠成。(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板书:充满智慧 英勇搏杀) 第二部分 《墨梅》 (一)合作学习 1. 解题:《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用墨笔勾勒出来 的梅花。 2. 【课件出示 28】了解作者:王冕,元代诗人、文 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 江诸暨人。 3.理解重点词语:【课件出示 29】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 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 :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 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 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4.说说诗句的大意:【课件出示 30】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 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 弥漫在天地之间。 (板书: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 (二)品读感悟 1. 出示:【出示课件 31】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品读:【课件出示 32】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 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 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 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 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 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板书:高洁 有内涵)课堂小结及 拓展延伸 ( )分 钟 三、总结拓展【课件出示 33】 1.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 是这一首,而是共六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首。 在剩下的五首古诗中,第二首“林暗草惊风”也十分 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 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 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2.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 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预设:王冕,你真了不起,梅花画得真得很神似! 预设:这些梅花栩栩如生,真是太美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 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总结全文,感受诗 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升 华主题;升华读加深对 古诗的审美欣赏。 板书 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 凄冷、孤寂感 高洁清廉 塞下曲 边塞生活 大雪纷飞 充满智慧 英勇搏杀 墨梅 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 高洁 有内涵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34/35/36】 一、加偏旁后再组词。 ( ) ( ) ( ) ( ) 夫{ ( ) 各{ ( )见{ ( )申 { ( )二、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 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答案】 一、扶(扶着) 洛(洛阳) 砚(砚台) 坤(乾坤) 芙(芙蓉) 落(落叶) 现(现在) 伸(伸手) 二、B 三、1.骑马追赶敌人的骑兵,一路上大雪都把将士的刀和弓箭都覆盖了。 这些诗句表现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2.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这些诗句表现了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选编了《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 都是表达一定的精神品质的。 成功之处: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基本教学步骤是导 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 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 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 理解全诗。 第二课时,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不足之处: 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 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 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的 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 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 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 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 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塞下曲》:《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由唐代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 言古体诗。 此诗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 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气概豪迈。 《墨梅》:《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 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 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 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 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应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 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 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 之一。天宝(742 年-756 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代宗大历 (766 年-779 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 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 王冕:(公元 1287-1359 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 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 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 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 充满生意。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 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墨梅》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 31.9cm, 横 50.9cm。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 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 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 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芙蓉(rónɡ rónɡ) 洛(luò luò )阳 单(chán dān)于 砚(xiàn yàn)台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ù hú dà yàn dùn táo qián kūn ( ) ( )( ) ( ) 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 洛阳亲友如相问, 。 2. ,单于夜遁逃。 3. 不要人夸好颜色,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在( )为辛渐送行时的情景。诗作淡 淡的孤独,淡淡的( ),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 ),有谁能解? 2.《塞下曲》第三首写将军( )的情景。 3.《墨梅》这是一首( )。诗人赞美墨梅( )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 )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 )”直接描写墨梅。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课外搜集描写托物言志的古诗,准备参加班级举行的“托物言志”古诗词朗诵会。 参考答案 一、芙蓉(rónɡ√ nónɡ) 洛(nuò luò√ )阳 单(chán√ dān)于 砚(xiàn yàn√)台 二、玉壶 大雁 遁逃 乾坤 三、1.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月黑雁飞高 3.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1.芙蓉楼 哀愁 心 2.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 3.题画诗 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 不向世俗献媚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 花开淡墨痕。” 五、(略) 22.文言文二则 课题 文言文二则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2 课时 时间 教学 目标 1. 认读“恭 勤”等 4 个生字,会写“囊 萤”等 9 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 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 个字,会写“囊 萤” 等 7 个字。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课 件出示 2:图文】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 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 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 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 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 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 另外,《凿壁偷光》 和《囊萤夜读》这两则 文言文表现的是同一 个主题:热爱读书。由 《凿壁偷光》的故事导 入,引入新课的学习。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 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课件出示3】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课件出示 4】 囊、萤、恭、勤、博、贫、焉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 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 贫 焉”,后鼻音“囊 萤 恭”。 (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 5】 重点指导“囊 勤 焉”。 “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 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注意把字 写得扁一些。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 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 6】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 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 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 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 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读课文,感知课文。这 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 要环节。如果能把课文 读得通顺、流利、节奏 准确,对课文内容就有 了一定的了解。 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 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 理解。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 (用白绢做)”。【课件出示 7】 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 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 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 交流。 4.预设交流【课件出示 8】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我读懂了“夏月则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 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 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 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 会。【课件出示 9】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 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 好好学习。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 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 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10/11】 一、给下列生字补充读音。 ɡ ín y 恭 勤 焉 二、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1. 囊萤夜读( )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3.以夜继日焉(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学习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ōnɡ q ān 二、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2.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3.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 继日地学习着。 四、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 条件。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卒”2 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 )分 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 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 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 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 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 13】 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课 件出示 14】    (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鼓励学生质疑,训 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爱动脑筋的习惯。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 15】 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逢 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 点 横折折撇 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 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 (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 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并 且读出节奏,实际上读 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 程,学生在一遍一遍的 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 也在逐步加深。这一环 节对文言文的教学显 得尤为重要。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教师抓住机会点拨指 导,再提出关键性的问 题,随着学生思考问题3.读后学生评价,【出示课件 16】及时归纳出朗读文 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 帮助。    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 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 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 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 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出示课件 17】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 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 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 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板书:李太白放弃学业 老婆婆铁杵成针)    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出示课件 18】 (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 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呢?)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 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 成功。) (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件 19】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 可以创出佳绩。 的深度不断增加,文章 要说明的道理自然显 现,可谓水到渠成。(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 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 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 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 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 你的心态。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五、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 内容 囊萤夜读【出示课件 20】 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铁杵成针 李太白放弃学业 老婆婆铁杵成针 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21/22】 一、给句子中红色字注音。 1.家贫()不常得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三、《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一、1.贫:贫穷 2.弃:放弃 二、1.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2.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三、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成功之处: 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 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 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 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 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2.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 一遍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 句,做到准确。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 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3.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地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以后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 助的。 不足之处: 应该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意思,而不是采取填鸭式教学。 备课素材 【作者介绍】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 洙(1221-?)父。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 祝穆善于写文章,在麻沙水南隐居期间,撰成两部文献性巨著,一是类书《事文类聚》 170 卷;一是综合性地理志《方舆胜览》70 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 年)刘裕废晋帝自 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 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 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 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 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 拟订修史体例:敬播(注:没有流传下来。)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 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 篇史论,所以有题“御撰”。 《方舆胜览》,(宋)祝穆撰,本书是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全书共七十卷。 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所辖地区的郡名、风俗、人物、题咏等内容。宋祝穆撰。穆字和甫, 建阳人。《建宁府志》载穆父康国,从朱子居崇安。穆少名丙,与弟癸同受业於朱子。宰 执程元凤、蔡杭录所著书以进,除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是书前有嘉熙已亥吕 午序,盖成於理宗时。所记分十七路,各系所属府州军於下,而以行在所临安府为首。盖 中原隔绝,久已不入舆图,所述者惟南渡疆域而已。书中体例,大抵於建置、沿革、疆域、 道里、田赋、户口、关塞、险要,他志乘所详者,皆在所略,惟於名胜古迹多所胪列。而 诗、赋、序、记,所载独备。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 然采摭颇当,虽无裨於掌故,而有益於文章。摛藻掞华,恒所引用。故自宋、元以来,操 觚家不废其书焉。考叶盛《水东日记》,称元绛闵忠诗石刻在广州,《方舆胜览》乃载在封 州,又误以为魏矼作,亦讹数字。幸真迹石刻尚存三洲岩中,则小小舛误,亦所不免,要 不害其大致之详赡尔。 【与文章相关的其他资料】 祝穆作品欣赏: 黄花自与渊明别,不见闲人直到今。 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山矾花 玲珑叶底雪花寒,清昼香薰草木间。 移植小轩供宴坐,恍疑身在普陀山。 豫章 豫章偃蹇两苍龙,雪干宁须匠石逢。借重岁寒双大字,绝胜松拜大夫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焉(yān niān) 贫(pín tān) 卒(zhú zú) 勤(qín qíng) 二、看拼音写汉字。 nánɡ yínɡ yè dú bó xué duō tōnɡ jiā pín zú yè ( ) ( ) ( ) ( )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中。 1. 车胤家贫,没有灯油夜读,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是() A.映着雪读书。 B.凿壁偷光。 C.把萤火虫放在布袋里,就着萤光读书。 2.胤恭勤不倦。() A.疲倦 B.厌倦 C.倦怠 3.家贫,不常得油。() A.少 B.穷困 C.贫民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 问之,曰:“欲作针。”( )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 B.正在C.方形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讲了车胤借助萤火虫的光夜读的故事。你还听出过类 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 一、焉(yān) 杵(chǔ) 贫(pín) 勤(qín) 二、囊萤夜读 博学多通 家贫 卒业 三、1.C 2.A 3.B 四、1.之:老婆婆 2.弃:放弃 3.B 五、我还知道,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和车胤一样,学习刻苦勤奋。还 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 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 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 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 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 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 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 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 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课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 13 个生字,会写“伦、腹”等 1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知课文内容和 船长的英雄品质。 教学 重点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 格魅力。 教学 难点 通过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 13 个生字,会写“伦、腹”等 1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处在安定幸福的生活中,可是当灾 难突然降临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 让我们回到 1870 年 3 月 17 日夜晚,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 照常行驶的“诺曼底号”被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剖开了 一个大窟窿。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 下。【课件出示 2:“诺曼底号”遇难场景】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维克多.雨果一起,走进 1870 年 3 月 17 日的那个夜晚。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3】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 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 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 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 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4】 1870 年 3 月 17 日夜晚,一艘名为“玛丽号”的船, 在浓雾中不小心撞了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船,船长哈 尔威临危不乱,有秩序地安排了船内的 60 名乘客救出去, 自己却随着船沉下了大海。 谈话导入,课件展示 遇难场景,激发学习兴 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 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 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 情。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借助课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尤其是难读的外国的 人名和地名。【出示课件 5:生字词】 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酣睡 机械 可 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鱼腹 窟窿 秩序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宰 ”,翘舌音“秩”。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 6: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生字“遣”。 “遣”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右边的最后五笔的笔顺:竖 横 折 横 横折 横。 2.找到“剖开、灌、蓦地、须臾”这些词所在的句子读一 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和词。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7】 (1)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 (2)混乱:无条理,无秩序。 (3)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保护;维护。 (4)秩序:多指人或事物按规定有条不紊,整齐有序。 (5)主宰:主管;支配,统治;掌握。 (6)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 知怎么办才好。 (7)岗位:一份职位一般是将某些任务、职责和责任组 为一体。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小说讲的是什么?要求同桌 的两个人互说一遍。比比看谁说得好。 学法提示:【出示课件 8】 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只要说出其中的关键 信息即可:时、地、人、事。 2. 小组交流,展示如下: (1870 年 3 月 17 日夜晚,一艘名为“玛丽”的船,在 浓雾中不小心撞了一艘名为“诺曼底”的船,船长哈尔威 临危不乱,有秩序地安排了船内的 60 名乘客救出去,自 己却随着船沉下了大海。) 四、熟读课文。 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 料的方法。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雨果先生一道 目睹了一场灾难的发生,船上的人如何获救的?下节课我 们继续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9/10】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剖(pōu pāo) 汹(xōnɡ xiōnɡ) 宰(zhǎi zǎi) 遣(qiǎn qǎn) 二、补充词语。   井(   )有(   )  镇(   )自(   )   纹(   )不(   )  舍(   )救(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镇定——(    ) 浸没——(    )   反义词:惊慌失措——(      )   威严——(    )  四、选词填空。   威严  严肃   1.就在这时,船长(    )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2.李老师态度(    )地批评了小明。   违背  违抗   3.没有一个人(    )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4.学生不能有(    )学生守则的行为。 【答案】 一、剖(pōu) 汹(xiōnɡ) 宰(zǎi) 遣(qiǎn) 二、井(然)有(序)  镇(定)自(若)    纹(丝)不(动)  相(提)并(论)  三、镇定——(镇静) 浸没——(淹没)    惊慌失措——(镇定自若) 威严——(和气) 四、1.威严 2.严肃 3.违抗 4.违背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谈话导入,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 灾难会给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大家把 课题读得沉重些。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12】 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酣睡 机械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鱼腹 窟窿 秩序 3. 检查课文的朗读,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13】 (“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坏了,船长在指 挥船上的人有序撤离,唯独自己被海水淹没了。) 复习检查环节的 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 课做好衔接,又激发情 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 备。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状的场面。 1.【课件出示 14】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 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听了刚才的场景,你感受如何?(好害怕,很 恐惧等。) 你们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 由回答) 面对此情此景,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呢?要实话实 说。 (活命、逃命、哭、什么也没想等。) 3.师:那么“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表现 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相关的段落。 【课件出示 15】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 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 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 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 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 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 生灾难到了时,人们的 万分惊慌的心情。 细读品味环节,借助课 件的展示,体会哈尔威 船长惊人的才能和高 尚的品格。 抓住关键词,用巧妙的 问题穿引,更有层次地 体会人物的品质。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 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 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嘶地直喘粗气。 4.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1)指名学生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情况危急、场面混乱等),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人们的表现?(板书:惊恐万状) (读) (2)海水哗哗往里灌说明什么?(情况非常危 急,船很快就会坠入海底)(再读) (3)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 (4)【课件出示 16】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片 断。 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共同感受这可怕的灾难。 三、细读品味,感受三幅画面。 1.师:这场灾难的的确确是非常的可怕。人们惊 恐万状,一片混乱。如果就这样继续混乱下去,将会 导致什么后果?(船毁人亡……) 但是结果是这样吗?(除了船长以外,全部脱 险。) 2.师:是的,乘客们都存活了下来,乱的不可开 交的场面竟然会变的——井然有序。(板书:井然有 序) 3.师:在这样的转变当中,谁起了关键作用? (哈尔威船长) 4.正因为哈尔威船长改变了这一切,所以文章的 作者雨果给了哈尔威船长非常高的评价。 【课件出示 17】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 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师: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谁还想读?谁再来试 试?一起来读读。 “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把不同的人或不同 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师:请你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老师非常欣 赏能自己提出问题的孩子,当你读完这个句子的时候。 再读质疑 生:为什么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 与他相提并论?(因为哈尔威船长的牺牲精神和指 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由于文章较长,段落又 零碎,以一幅幅画面展 现,这样分析较为有整 体感。挥人员撤离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 5.那么就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朗读课文,特别要找 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语段,认真读读,并想一想关于 哈尔威船长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快速读文。 6.交流、再现画面 师:好,刚才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静下来, 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关于哈尔威船长的哪一幅画面能 够清晰地呈现在你的脑海中。【课件出示 18】 生:1)庄严的指挥 2)简短有力的对话 3)悲 壮的沉没 A、感悟第一个画面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三幅画面,来感受一下, 为什么雨果说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 他相提并论。咱们先走进第一幅画面:【课件出示19】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 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 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1.师读旁白,剩下的话学生自由练读,想想该怎 么读? 师为什么读这么大声?(抓住“吼”字)指名多 人读。 2.再看看哈尔威船长说的话,有什么特点?(简 短)为什么? 3.灾难来临之际,别人都惊恐万状,而哈尔威船 长却在做什么?(指挥、发布命令) 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选择逃走呢?(因为 他是船长,这是他的本职工作。) 这是什么品质?(板书:忠于职守) 和别人的惊恐万状相比,他在做什么?(指挥大 家)怎么样指挥?(镇定) 师:对,镇定自若。(板书:镇定自若)这份镇 定自若,别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吗?(不能) 4.你还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什么来?妇女先走,船 员断后。咱们常说女士优先,在灾难面前也做到让妇 女先走,这叫什么?生:绅士风度。(板书:绅士风度) 5.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面对混乱的 人群,你准备怎样来下达这道命令? 指名学生朗读。(师指导:场面混乱,情况危 急。) 师: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师:这是庄严的指挥,这是威严的指挥。我们一 起来读读。 师:真好,读得好,脸部的表情也非常到位,满 脸的威严。正因为这样,所以课文的作者雨果是这样 评价船长的,再读。 【课件出示 20】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 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生齐读) 师: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还有他的:忠于职守、 镇定自若、绅士风度。这是咱们从第一幅画面中感受 到的。 B、感悟第二幅画面 师:下面我们走进第二幅画面:【课件出示 21】 1.这是一段怎样的对话?(简短有力的对话) 在这段对话当中,有三个角色:船长、洛克机械 师、奥克勒福大副。请同学们同桌互相练读,要注意 读出那份威严、有力来。(同桌互读,小组展示读, 评议。) 2. 咱们一起合作读好吗?你们想读谁?(哈尔 威船长)那老师就读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的话。 3.(配乐读)接下来老师配上灾难发生时的嘈杂 声,再入情入境地读一读,你就把自己当作是哈尔威 船长,好吗?(师生再合作读对话) 4.各位船长,你问大副还有多少分钟,什么意思? (想知道还有多少救援的时间。) 当你听说只有 20 分钟的时候,你说够了,你指 的什么够了? (脱险的时间够了。) 5.20 分钟救出 60 个人时间够了,但前提必须是 什么? (人们撤离的时候必须井然有序。)6.能惊恐万状吗?(不能)能像一窝蜂似地往前 挤吗?(不能)所以,你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一道看 似无情却至关重要的死命令。谁来读读?(读出那份 威严。) 【课件出示 22】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 就开枪打死他。 7.讨论: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下令开枪打死那些 胆敢走在女人前面的男人?他该不该下达这道命令? (请学习小组互相讨论)。 生汇报:首先体现了对弱者的关心,同时由于当 时情况紧急,却又不得不这样做。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共同下达这道看似无情却至 关重要的命令。(齐读) 师范读,学生再齐读。 8. 这么无情的命令,收到效果了吗?从文中找 找,用笔画出来。 【课件出示 23】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 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 们的上空。 这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谁?(哈尔威船长) 为什么要称他是“伟大的灵魂”?(因为他不放弃任 何生命,作为强者对于弱者的保护,有强烈的责任 心。) 9.同学们,正因为这样,所以雨果要这样来评价 哈尔威船长,一起读: 【课件出示 24】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 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生齐读) 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还有他的(忠于职守、镇定 自若、绅士风度)。 C、感悟第三幅画面 1.同学们,正是因为船长的忠于职守、镇定自若、 绅士风度,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变得井然有序。救援 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20 分钟很快就到了。当第 60 个人登上小艇的时候, 船头开始下沉,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此时最悲壮的 一幕出现了: (师配乐朗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5】哈尔 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 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2.同学们,这是悲壮地与船同沉,这是惊天地、 泣鬼神地与船同沉,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动,来读读 这段话,轻声地读。(学生轻声读,指名读) 3. 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船长吗?你还有什么 问题要问作者雨果吗? a、船长你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 没? b、这薄雾为什么是阴惨惨的? c、为什么要称船长为雕像呢? 请同学们再次深情地凝望每一个字,思考刚才你 提出的这些问题。船长,你为什么不走啊?你为什么 要与船同沉呢?雨果,你为什么要将船长比喻成一尊 黑色的雕像呢?在你的眼中,为什么薄雾都是阴惨惨 的呢?静静凝望,静静思考。明白吗?为什么此时此 刻,连薄雾都是阴惨惨的? 生思考并回答: a、作者把薄雾比作人们悲痛的心情。 b、因为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 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还因为雕像都是非常伟大的,与其说哈尔威船长 是一尊雕像,不如说他在人们心中是一座丰碑,他的 精神将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c、因为他是船长,这艘船是他的心爱之物,船 就是他的生命。所以,我们的船长他遵循着这样一句 诺言:船在人在,船毁人亡。明白了吗?虽然牺牲了 船长一个人,但是却让其他人获救。 这是什么品质?(板书:舍己救人) 4.正因为这样,所以雨果要如此评价船长,一起 读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 26】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 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 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读得再肯定一些。(生再读) 5.危难出英雄。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 良,只求独自活命呢?还是舍己救人、不辱使命、流芳千古?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 的回答。【课件出示 27】 此时此刻,轮船还在下沉,可是我们却只能眼睁 睁地望着哈尔威船长赴难,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仿佛 听见获救的克莱芒在深情地呼喊着……,我们仿佛听 见小艇上获救的人们在深情地呼喊……,所有的人都 在深情地、饱含着热泪地呼喊……(反复读) 6.但是任我们怎样的呼唤,哈尔威船长却徐徐沉 入大海,离我们而去。但他留给了我们镇定自若、绅 士风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并不惜以身殉职的伟大 精神,他又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再次饱含着 深深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船长。 【课件出示 28】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倾诉心声,总结全课 1.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被 深深地打动了,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 洗涤。在这次灾难当中,最令我们感动,最令我们敬 佩的人是谁? (哈尔威船长) 2.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的心里和老师一样,久 久不能平静。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 了怎样的体会?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请拿起 笔,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课件出示 29】 生写话,汇报。 3.教师小结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起读:【课件出示 30】哈尔威船长,我爱您,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同学们,相信每一个人学了这个故事之后,一定 会记住这样一位船长:记住一位与船同沉的船长!记 住那位在大海中永生的船长!记住那位在英伦海峡 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船长!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人 物的高尚人格,明确了 中心,升华了感情。 写话环节提升了 学生对船长的感情,升 华了主题,训练了学生 写话的能力。板书 内容 “诺曼底号”遇难记【课件出示 31】     惊恐万状 井然有序     船长  忠于职守 镇定自若         绅士风度 舍己为人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32/33/34】 一、看拼音写汉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即将葬身 yú fù( )的危险,诺曼底号上的人们 jīnɡ huān ɡ shī cuò ( ),只有哈尔威船长穿梭在人群中,指挥船员们坚守ɡǎnɡ wèi(),指挥人 们有 zhì xù()地安全撤离。 二、填空。(4 分) 1.雨果是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九三年》等。 2.《“诺曼底号”遇难记》体裁是 ,它按照“雾海夜航 → →盛赞船长” 这一海难发生过程安排情节,主人公是 。 三、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 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答案】 一、秩序 鱼 腹 岗位 惊慌 失措 二、1.《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小说、海难发生、舍己救人、哈尔威船长 三、没有忘记,这是船长舍己救人。如果把自己算进去,根本就没有时间了,只有营救 60 个人的时间,多一个都没有。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在阅读中体验。 猝然而至的灾难,让本来还在熟梦中的人们突然面临生死考验,为了自己逃生,在这 时候,可卑的利己主义占了上风,甲板上乱成一团。这时候,只有船长一人保持冷静,把 别人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甚至忘了自己也是船上的一员。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去朗读, 去品味,去感悟船长对生命的尊重。获救者的生,是船长的死换来的,从中我们知道了生 命之宝贵、之可爱、之可敬。 二、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受到教育。 在整个课堂中,紧紧围绕文本,去朗读,去感悟船长的英雄品质,强者风范,让船长的生命价值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或自己谈一谈对船长 做法的理解,既是对文本主题的进一步理解,也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对自我的反省,让学 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尊重学生这一生命体,积极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在备课时,预设了船长的英雄品质为临危不乱、舍己救人、指挥能力强、忠于职守 等,在学生研读过程中,出现了不一致的见解。到底是“舍己救人”合适,还是“忘我” “忠于职守,高度的负责精神”更贴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培养他们有个性 的阅读能力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而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是我努力的方向。当问题出现后,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这一问题。达到 了理想的效果。 不足之处: 当然,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环境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 用讲得太少,对作者议论部分的话重视不够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解决这些问 题。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 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 “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 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 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本篇课文有详有略、 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 物的高尚品质。本文讲述的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很受学生的喜欢。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是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教学难 点是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结合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发 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从青少年时起就十分热爱文学与诗歌,十三岁开始文学创作,十五岁就因长诗《读书之 益》受到法兰西文学院的褒奖。正是由于他经历了 19 世纪法国社会生活中一系列的政治 变革,所以他的作品也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对法国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刻影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历代传说》。1885 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诺曼底号(S.S. Normandie)游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 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吨位 83423 吨,流线型球鼻艏,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 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 Art Deco 艺术装饰……被誉为“震惊世界 的最豪华最漂亮的游船”“在世界客船史上享有不灭的名望”。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人物评价 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惟一的一位”。(法国哲 学家、文学家萨特评)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法国 作家罗曼·罗兰评) “雨果是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评) “雨果是力量的化身,只需探讨一下在他周围出现的那些诗人,为了能在他身边站稳 脚跟,不得不另辟蹊径,便足以估量出他的价值来了。”(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评) “雨果的创作技巧不同凡响,对他的天才并无妨碍。”(法国作家于勒·勒纳尔评) 雨果是这样一个罕见的人,他永远以自由为本,犹如自由是一切美好事物之源。(法国作 家阿兰评)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pōu kāi kū lonɡ hùn luàn wéi hù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剖(pāo pōu)开    遇难(nàn nán)   葬(zàng zhàng)身  湍(chuǎn tuān)急   薄(báo bó)雾  调(diào tiáo)遣   三、辨一辨,再组词。   例(    )抗(    ) 秒(    )哗(    ) 淹(    )奥(    )   列(    )杭(    ) 抄(    )桦(    ) 掩(    )懊(    )   四、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快乐阅读轻松答。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    )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 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 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 负载(    )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    )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1.给红色字注音,写在文中括号内。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此句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理解一下“笔直”和“逼”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如果有人给哈尔威船长颁发奖状,颁奖词应该是怎样的?(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 剖 开 窟 窿 混 乱 维 护 二、剖( pōu√) 难(nàn√)   葬(zàng√)  湍(tuān√) 薄(báo√)  调(diào√) 三、例(例如)抗(反抗) 秒(分秒)哗(哗哗) 淹(淹没)奥(奥妙)   列(并列)杭(杭州) 抄(抄写)桦(白桦) 掩(掩护)懊(懊丧) 四、1.海浪把轮机火炉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2.人们凝视着雕像。 五、1.好似(sì) 2.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把“玛丽号”比作幽灵、山峰。 3.“笔直”“逼”说明“玛丽号”动作非常快,由于雾大看不清对方,“玛丽号”正好撞向 了“诺曼底号”。 六、哈尔威船长是非常勇敢的,宁愿自己死也不愿别人死,用自己的生命挽回六十人的生命, 而自己却沉入大海,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24 黄继光 课题 黄继光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役、屡”等 6 个字,理解词语。 2.抓住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 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 重点 学会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 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 2:丰碑画面】诵读课题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 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 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中,就 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 他的名字——黄继光。 2.简介背景【出示课件 3】 1950 年,美帝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又把战火 引到我国边境,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 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 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1952 年 10 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美军以 6 万多重 兵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猖狂进攻,企图攻占该地区西侧高地, 仅仅 3.7 万平方公里的阵地,投掷了几千枚重磅炸弹,山 头被削平 1 米多,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 597.9 高地,黄继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年他才 22 岁。   50 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走近那次残酷的战斗,寻找英 雄的身影。(板书:黄继光) 通过介绍背景,帮 助学生了解课文,了解 人物,拉近与文本的距 离。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 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 4】 出示本课的难 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 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 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 基础。同时,还可以学 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 法。 战役 屡次 摧毁 胸膛 冰雹 晕倒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三、对话文本,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 读得准确、流利,再拿出一支笔,有什么问题自己想不明 白的,可以在书上做个标记,一会提出来。 2.好了,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也做了一些标记,要 知道学会在质疑中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下面,大 胆地把你的问题提出来。 四、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一)学习第一段(1、2 自然段) 同学们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靠读书来解决,随着 课文的学习,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老 师遗漏的,一会再提出来。下面请 1 名同学读 1、2 自然 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出示课件 5】 1.第 1 和 2 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结合课文中的时间词,谈一谈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 程度怎么样?(生:时间的紧迫,第五天夜晚,黎明之前, 战斗了四天四夜) 师过渡:(这样激烈的一次阵地战,时间又是如此紧 迫,看来,夺取高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在战场的黄 继光是怎么做的? (二)自主学习第二段(3—6)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师:【出示课件 6】 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战的?又是怎么请战的?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 3—6 自然段,可以用抓词语, 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学习,一会儿汇报你的学习结果。 生:汇报交流。 A:敌人火力凶猛,进攻受阻。 突出黄继光在完成任务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 B:“愤怒”“坚定”。 请根据“愤怒”“坚定”等词语,同桌读黄继光和参 谋长的话,想象一下黄继光的愤怒来自什么?坚定来自什 么?(对敌人的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不惜代价。) (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高度的责任 感。)(板书:神态描写:愤怒 坚定) C、哪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像黄继光那样坚定地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 生感知黄继光的“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 如归的精神”,通过抓 关键词谈感悟的方法, 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 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 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人 物的内心情感。向我——参谋长请战。师握生手。 师引读:黄继光带上两个站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 什么?(生接读) 【出示课件 7】“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从黄继光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必胜的决心、自 我牺牲的精神)(板书:自我牺牲的精神) 师:敌人的火力那么凶猛,黄继光要完成任务,那份 艰难可想而知。 (三)下面同学们重点研读 7—11 自然段,结合学 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一会全班 交流。 【出示课件 8】  学习提示: 1.黄继光处境如何艰难?标在书上。 2.找出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标在书上。   A:生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   B:全班交流: (1)先说处境如何艰难。   (2)再现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   师相机指导读: (1)慢表现出难。【出示课件 9、10】 (2)慢、有力,数字和省略号说明每前进一步都需 要惊人的毅力。 (3)这位年轻的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站起来 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作者怎样表现他的 惊讶与赞叹?(!!!啊)这是惊人的勇敢与顽强,让我 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与赞叹朗读。(第 9 自然段) (4)晕倒了 (5)又站起来了。(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A: 战斗的激烈。B:天快亮了,情况紧急。C:自身处境。)   (6)“张开、猛扑、堵住”,抓住描写动作的词,体 会堵枪的壮举,用尽全身力量,身负重伤,尽全力扑远一 些。(板书:动作描写:张开、猛扑、堵住) C:讨论: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除了用胸 膛堵枪口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武器没了,时间到了, 情况严峻。)【出示课件 11】 D:展开想象表达情感: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的一幕,你会怎么想?把 你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以“黄继光啊,你是我的 好战友——”开头说几句话(生)【出示课件 12】 四、学习第四段(第 12 自然段) 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战友们的心 怎能平静,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带着你的感受,齐读最 后一个自然段。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以情激情【出示课件 13】   1.黄继光用生命铺就了一条胜利之路,战友们冲上阵地 后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 的手仍然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腿已被打断,身后是一 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卫生员整理遗体时,用热毛巾捂他的 手臂,捂到第三天,那高高举起的手臂才放下来。课文学 完了,老师相信你们也被深深地震撼了,黄继光没有照过 一次相,这尊塑像是根据连长的回忆塑成的。此时此刻, 面对英雄的塑像,你想说点什么吗?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黄继光纪念馆【出示课件 14】 同学们,这就是黄继光纪念馆,让我们全体起立,怀 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倾诉内心的独白:黄继光,你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激情总结: 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 老师相信,这种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永放异彩! 通过课堂延伸,更 好地理解升华主题。 板书 内容 24、黄继光【出示课件 15】 神态描写:愤怒 坚定 自我牺牲的精神 动作描写:张开、猛扑、堵住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16/17】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役(yì mò) 屡(lǔ lǚ) 摧(cuī chuī) 膛(fánɡ tánɡ)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三、填空。 本文描写了战争英雄( )的故事,读了本文,我们明白了( )是一个 ( )的人。 【答案】 一、 役(yì√) 屡(lǚ√) 摧(cuī√) 膛(tánɡ√) 二、1.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2.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三、黄继光 黄继光 视死如归、为战争的胜利牺牲自我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 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 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 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 层次,对今后阅读纪伯伦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黄继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写这篇课文写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 597 .9 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 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惊天动地的 壮举,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课文渲染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衬托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 外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时生动刻画了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言行,他主动请缨时说的话, 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舍身堵枪口的壮举,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抗美援朝战争 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 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 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 年 7 月 10 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 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 年 7 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 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 月 25 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黄继光(1931 年 1 月 8 日-1952 年 10 月 20 日),民族英雄。1931 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 国人民志愿军第 45 师 135 团 9 连的通讯员。1952 年 10 月 20 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 597.9 高地牺牲,年仅 21 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 号 ;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 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役( ) 屡( ) 摧( ) 膛() 没( ) 缕( ) 催( ) 蹚()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地射击 ( )地注视 ( )地向前爬 ( )地说 ( )地牺牲 ( )地挪动脚步 三、选词填空。 战役 战斗 1.黄继光在上甘岭( )中光荣牺牲。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 )了四天四夜。 持续 继续 3.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 )向前爬。 4.高温天气已经( )好几天了。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填空回答问题。   《黄继光》这篇课文是按____记叙的。这场战斗经过是接受命令——坚决请战——顽 强战斗、壮烈牺牲——占领高地。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可把课文分为____段。“顽强战斗, 壮烈牺牲”这一段是第____~____自然段。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还知道哪些抗战英雄? 参考答案:一、役(战役) 屡(屡次) 摧(摧毁) 膛(胸膛) 没(没有) 缕(一缕) 催(催促) 蹚(蹚过) 二、(凶猛)地射击 (愤怒)地注视 (顽强)地向前爬 (坚定)地说 (光荣)地牺牲 (艰难)地挪动脚步 三、1. 战役 2.战斗 3.继续 4.持续 四、事情发展的顺序 四 7 11 五、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 张自忠 陆一曼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宝葫芦的秘密》 《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 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童话故 事,充满奇思妙想,非常有趣。展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节选)》介绍 了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有趣、想象奇特。《巨人的花园》介绍了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说明 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的道理。《海的女儿》描写了小人鱼为了自己心爱 的王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小人鱼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节选)》课后题有“根据已有内容 创编宝葫芦的故事。”习作《故事新编》重新编一个故事,可以是《龟兔赛跑》的故事, 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25 宝葫芦的秘密 (节选) 介绍了王葆和宝葫芦的故 事。重点是了解宝葫芦的故事, 学会创编故事。 2 1.默读课文,说说 王葆为什么想得 到一个宝葫芦。 2 选一个,根据已 有内容创编故事。 26 巨人的花园 本文介绍了巨人花园的美 丽景色,介绍了花园的多次变化。 重点理解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 2 1. 朗读课文,找出 巨 人 花 园 景 色 美 丽的句子,了解巨 人 花 园 变 化 的 原因。 2.画出描写小男孩 的句子,说说他让 巨 人 发 生 了 怎 样 的变化。 27 海的女儿 本文介绍了小人鱼亲自参 加王子的婚礼,并舍弃生存的机 会,放弃伤害王子,牺牲自己的 故事。重点感受打动自己的语句。 1 用 较 快 的 速 度 读 一读,找出打动自 己的句子,并谈谈 感受。 习作 了解如何创编故事,如何设 想故事的结局和故事情节。重点 是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 1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按 照 自 己 选 择 的 材 料组织讨论、交流。 互 相 提 建 议 后 修 改。 语文园地 交流童话充满想象的特点, 重点是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 作文。学习辨析近义词,重点是 会抓住不同的景物、用不同的视 角来描写同一季节。学习正确书 写书签的方法,重点是美观、大 方地抄写语段的能力。理解警句 的大意,重点是理解和运用警句。 2 1. 学 会 积 累 好 词 好句。 2.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法完成练习。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题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 8 个字,会写“介、绍”等 15 个生字,理 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 难点 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 8 个字,会写“介、绍”等 15 个生字,理 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 2: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个 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学生 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 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 对宝葫芦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 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3】 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作家。出生于南京, 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 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 大学。1929 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 年加入左联, 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 动。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代表作有 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 《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 占有重要位置。 图片导入,创造出 奇妙的氛围,学生初步 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 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 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 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 真情。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4、5、6、7:字词】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上 脚丫 拽住 冲着 又瘦又长 烫着 溜开 幸福 舔手 向日葵 罢了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拽 瘦 绍”,前鼻音“撵 舔”,后 鼻音“烫”。 另外,多音字“冲”在这里读“chòng”,还有一个读 音“chōng”,组词“冲动”。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体现学生 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 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 学能力,主动理解词语 的兴趣,教会学生理解 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 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舔 葵 瘦”。 “舔”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部分,注意笔画的穿插 避让,上面的“天”的撇注意不要写太长,下面是“小” 多一点点。 “葵”上窄下宽,注意第四笔是横撇,第六、七笔都是 撇。 “瘦”半包围结构,注意病字框里面的部分,笔顺依次 是是: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横撇 捺。 (3)词语解释 介绍:沟通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引入;推荐;使了解。 妖怪:除人类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 于认知限制,人们暂时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 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劈面:迎面,正对着脸。 可怜巴巴: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 分讲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8】 第一部分(1-4 自然段):讲宝葫芦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 绍。 第二部分(5-18 自然段):奶奶从小给我讲了许多宝葫芦 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 自然段):我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 原因。 5.整体感知【出示课件 9】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经 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 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 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 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 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 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 文、欣赏童话故事打下 基础。么一个宝葫芦。) 四、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张天翼笔下的宝 葫芦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 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 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 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宝葫芦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 少先队员,名叫王葆。)你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出示课件 10】 ①“我姓王,叫王葆。” 为什么不说“我叫王葆”? (这样说,比较正式,有仪式感。) ②“可是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为什么说王葆说“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 怪”? (因为他和宝葫芦有故事,是传说中的那种宝葫芦和王 葆发生过一些故事。)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张天翼先生一 道认识了传说中的宝葫芦有过故事的王葆小朋友。下节课 我们,来看看宝葫芦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11.12】 一、读拼音,写汉字。 有一位叫阿 fú()的小 yā()头种了一棵向日 kuí(),但是它长得又 shòu()又小, 她多么想要一个宝葫芦能帮助她把向日 kuí ()养得棒棒的。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规矩( ) 普通( ) 劈面( ) 省心( ) 幻想( ) 三、连一连,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一连。规矩 沟通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引入;推荐;使了解。 介绍 除人类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认知限制,人们暂时以科 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 妖怪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四、《(节选)》作者是(),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人()在得到()之前, 经常听()讲许多关于()的故事,非常希望()也有这么一个( )。 【答案】 一、福 丫 葵 瘦 二、规矩-准则 普通-通俗 劈面-迎面 省心-放心 幻想-空想 三、 规矩 沟通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引入;推荐;使了解。 介绍 除人类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认知限制,人们暂时以科 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 妖怪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四、张天翼 王葆 宝葫芦 奶奶 宝葫芦 自己 宝葫芦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 2.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 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王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张 天翼先生走进宝葫芦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宝葫芦的神 奇。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 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 做好衔接,又激发情感, 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 二、深入理解,探讨故事 (一)学习第二部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 1.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 分析宝葫芦的故 事,感受宝葫芦的神奇 作用,创编故事,引导分钟 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都是宝葫芦的故事) 2.【课件出示 14】“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 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 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 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 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 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那么一条——冲 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预设: ① 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个宝葫芦很神奇。 ②李四游到了龙宫,得到一个宝葫芦。 ③他们从宝葫芦那儿得到了很多好处“幸福极了,要 什么有什么。” 指导朗读第二部分:带着幸福、快乐的语气读出宝葫 芦的神奇。 (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 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 们听? 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注意: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 胆编创。 预设: 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 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 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 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 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 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 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因为听了 这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每个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 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学会创 作。 每学完一个环节 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 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相互促进,相得 益彰。(板书:宝葫芦使人们 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 么有什么) 4.【课件出示 15】“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 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宝葫芦最想做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部分: 读读课文 20-21 自然段,圈画出王葆要宝葫芦的目的 是做哪些事?【出示课件 16、17】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 “我有几次对着一 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 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 了。” 从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数学不好, 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王葆:数学不好,不爱 动脑筋的孩子) (2)帮助向日葵长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 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从这儿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好胜心 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板书:好胜心很强,凡事 比别人要好) 指导朗读: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自 己也想要个宝葫芦。童话的故事好奇妙呀! 2.王葆为什么要宝葫芦?他能用宝葫芦做什么? 小组分组交流,展示如下: 预设:王葆想要宝葫芦为自己做事情,自己可以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预设:有了宝葫芦可以替他做数学题,可以帮助 他种好向日葵。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把宝葫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宝葫芦 的故事,升华了感情。 抄写是为了让学 生勤于积累,讲故事, 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 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板书 内容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使人们: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19、20】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小脑袋 一()向日葵 一()葫芦 一()算术题 一()事情 一()普通人 二、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妖(yāo iāo )怪 乖乖(chéng ɡuāi) 拽(zhuài zuài)下来 冲(chōnɡ chònɡ )着 瘦(shòu shòu)小 规距(jǜ jù) 三、填空。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童话,介绍了 小时候听 讲《 》的事情,因为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得到了好处,想要什么有什么,所以 想要 一个宝葫芦。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 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1.王葆幻想着如果自己得到宝葫芦首先要( )。 2.写反义词。 发愣——() 省心——() 【答案】 一、(格) (棵) (个) (道) (件) (个) 二、(yāo ) ( ɡuāi) (zhuài ) ( chònɡ ) (shòu ) ( jǔ) 三、张天翼 王葆 奶奶 宝葫芦的故事 王葆 四、1.让宝葫芦为自己解决数学难题。2.警觉 费心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 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探讨“奶奶讲的 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 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 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 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 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 讲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的其中一个小部分。本文讲 述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如何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 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于是王葆开始联系到自己, 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作者介绍】 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作家,原名张元定,湖南湘乡人,中共党员。著有短 篇小说《从空虚到充实》《华威先生》等十余部,长中篇童话《鬼土日记》《一年》《清明 时节》等,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洋泾浜奇侠》等,文艺理论《〈西游记〉札记》《略 谈〈红楼梦〉史》,文学评论集《文学杂评》,《张天翼选集》《张天翼文集》(十卷)等。曾 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荣誉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宝葫芦的秘密》是张天翼的经典童话故事。作品以活泼、细腻的笔调,通过幽默风 趣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十分鲜活饱满的小学生形象。小学生王葆, 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或在课余生活中遇到 不顺利的时候,就幻想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他轻松地实现目标。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偶 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他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信手拈来。宝葫芦帮王葆钓到 鱼、做成高级的模型、完成回家作业,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宝葫芦又能 变成各种形状,像坐飞机的话,它就能立刻变成葫芦飞机带着王葆翱翔天际。王葆大喜过 望,有了这个宝葫芦后,他在学校的表现是突飞猛进,让同学们大为惊诧。宝葫芦更帮助 他在泳池中大显神威,轻易获得了参加校队的机会。 生活仿佛变得那么完美。 可是,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因此屡令王葆哭笑不 得,最后更令王葆在数学考试中铸成大错。面对即将到来的校际游泳大赛,王葆顿时进退两难:他是否继续依靠宝葫芦为他创造奇迹,还是相信自己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 通过小学生王葆异想天开的“白日梦”,来教育那些想不劳而获的行为,告诫孩子们要脚 踏实地、努力学习。本书早在 1963 年就被拍成迪斯尼同名电影,家喻户晓,不仅陪伴了 几代人的成长,也继续影响着当今的儿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汉字。 yāo ɡuài shòu xiǎo ɡuāi ɡuāi tiǎn liǎn ( ) ( ) ( ) ( ) 二、熟读课文,用“√”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 ǎn tiǎn) 葵(kuí kíu ) 翻(tān fān)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1.平平常常(AABB 式): 2.又瘦又长(又()又()式): 3.可怜巴巴(ABCC 式):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奶奶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一面……一面…… 2.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仿写句子) 不是 ,也不是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片段阅读。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 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 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 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 “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 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一()神仙 一()宝葫芦 一()水蜜桃 一()大花狗 2.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用“ ”画出来。3.这些得到宝葫芦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请发挥想象,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参考答案: 一、 妖 怪 瘦 小 乖 乖 舔 脸 二、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ǎn tiǎn√) 葵(kuí √ kíu ) 翻(tān fān√) 三、1.模模糊糊 马马虎虎 平平安安 2.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 3.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波光粼粼 四、1.我一面走,一面唱。 2.美好的前程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辛勤的双手创造的。 五、1.位 个 盘 条 2.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 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 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3.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就有什么。 六、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 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 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 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 在他的手心上! 26 巨人的花园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 8 个字,会写“硕、允、砌”等 11 个 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了哪些变化。 4.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教学 重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 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 8 个字,会写“硕、允、砌”等 11 个 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 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 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 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 吧!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王尔德一起,走进巨人花园,感 受那里景象的变化多端。(板书:巨人的花园)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2】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 年 10 月 16 日 -1900 年 11 月 30 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 世纪英 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 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 美主义代表人物,19 世纪 80 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 90 年 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以谈话导入,创设 出童话般的氛围,通过 回顾阅读过的童话故 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 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 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 真情。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 3、4】 硕果 允许 砌墙 覆盖 呼啸 一缕 搂住 脸颊 告示牌 禁止 惩罚 踪迹 呼啸 自私 拆除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 “ 砌 啸 拆”都是左窄右宽,“ 允 禁 ”都是上下结构的 字。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5】 (1)洋溢:充满;广泛传播。充分流露、显示。 (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3)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4)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 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 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5)冷酷:意即冷淡苛刻,残酷无情,毫无同情心。 (6)提醒:是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 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意。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分几个部分介绍巨人 花园的?(三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 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6】 第一部分(1、2 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可爱而快 乐。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 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 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 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 解词语的兴趣。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 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 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 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 方法。第二部分(3-9 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 满凄凉和没有了生机。 第三部分(10-15 自然段):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 花园又充满快乐。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7】 (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漂亮而快乐。巨人回来 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没有了生机。当弄清原因后, 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王尔德先生一道欣 赏了巨人花园多次变化的景象,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 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巨人花园里去看一看,去呼吸清 新的空气,感受那里的快乐和温馨。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巨人回来后不 yún xǔ()孩子们进入花园,在花园四周 qì qǐ()围墙,并立了一个“jì n zhǐ()入内”的ɡào shì pái( )。不久,花园里北风 hū xiào(),雪花飞舞。后来巨 人主动 chāi chú ()了围墙,迎来了孩子和春天。 二、课文的体裁是( ) A 寓言 B 童话 C 戏剧 三、本文作者是()国作家(),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巨人回来后(),花园 充满()。当弄清原因后,巨人()孩子,花园又充满()。 【答案】 一、允许 砌起 禁止 告示牌 呼啸 拆除 二、B 三、 英 王尔德 漂亮而快乐 驱赶孩童 冬天般的寒冷 欢迎 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巨人的花园,了解了 巨人的花园里的景象在不断地变化,你想知道这是为 什么吗?让我们赶紧走进巨人的花园里,再看个明白 吧! 复习旧知识导入 新课,很好地与本课时 衔接。激发情感,为学 习新课做准备。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品读课文,感知体验 【出示课件 9:1、2 自然段】 出示巨人回来前花园景象的课件: 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指导朗读 第一、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 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 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巨人花园的景色真美啊! 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人们喜欢带领孩子一起 到这儿玩耍,但是后来—— 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 呢? 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 件 10】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 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巨人在叱责孩子们的时候是 什么样子的,并指导朗读。 说一说,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自私、冷酷、任 性)(板书:冷酷、任性) 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的 变化?(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 巨人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发生巨变的课件。 【出示课件 11】 在阅读中创设情 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 趣。猜游戏环节使孩子 们兴味盎然,说出了一 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 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抓住人物态度的 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 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 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 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 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 个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巨人独自在花园里生活,他过得快乐吗?(凄凉、 寒冷、孤独) 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出示课 件 12】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 这儿来了。 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 的美景。) 【出示课件 13】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 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 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 吗?(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现在的巨人花园真美好呀!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 巨人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猜猜巨人陪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生甲: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捉迷藏的游戏,让 孩子们藏在他的身后。 生乙: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拔河游戏,让孩子 们把他的手臂当成绳子来拔。 生丙:老师,我来说个更有趣的游戏。 师:还有什么有趣的游戏呢?你来说说看! 生丙:老师,巨人可慈爱、宽容、善良了!他让 孩子们爬上他的肩膀,抱着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肚子 上滑滑梯,一定很好玩!(板书:宽容 善良) 师:有感情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并演 一演。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 无比幸福和快乐。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再来分享他 们的幸福吧!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三、感悟道理,初识童话的特点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 里一片美景,春天到来了,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 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 了什么? (板书:寒冬 春天)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 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生甲: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秋天,我们家的苹 果成熟了,我摘下一些红红的苹果,送给了我的同桌, 他还夸我们家的苹果很甜呢! 生乙:我把新买的故事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 起看,可开心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 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 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 做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吧!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 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才会在 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2.总结: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快乐 一起分享) 3.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语 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 法……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 描写的美景明确了中 心,升华了感情。 通过合作交流和拓展 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 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 验。 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 到的道理,锻炼总结归 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板书 内容 26 巨人的花园 【出示课件 14】 任性、冷酷 善良、宽容 ↓ ↓ 寒冬———————→春天 快乐一起分享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鲜花( )绿树()鲜果() 狂风()北风()()发抖 二、填空。《巨人的花园》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巨人的花园( ) 变化,说明了 ,要学会( )的道 理。 【答案】 一、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北风(呼啸) (瑟瑟)发抖 二、王尔德 景色的变化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分享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运用对比手法教学。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巨人不在时,孩子们在花园里快乐玩耍的情景,然后, 话锋一转:巨人回来了,花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后面的文章,在 学生初步了解巨人的加入给花园带来的变化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 有春天。”这句话从“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两个方面展开阅读。 学生通过找句、品词,慢慢地感悟到了文章的主题:巨人不愿意让孩子到花园里来玩,所 以春天永远不会来到花园里,是巨人的自私换来了寒冬,文章告诉我们有了快乐和美好的 事物应该和人分享。应该说,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文 章主题的感悟也是在自主阅读,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 于以下两个方面: 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 首先,在引导学生对“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有孩子就有春天”的相关句子进 行对比阅读的时侯,注重了朗读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描写冬天的词“雪 花飞舞、狂风大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和描写春天的词如“阳光明媚、草 翠花开、绽出绿芽”等这些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运用,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积累。 其次,是在讨论问为什么巨人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耍?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巨 人是怕孩子们损坏花园里的花草,这一明显不符合文章主题的答案时,没有及时地引导, 所以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最后引导学生对冷酷的巨人说话的时侯,许多学生都告诉 巨人自己不会损坏花草的,而不是针对巨人的冷酷进行劝说。事后想来,当学生回答巨人 是怕孩子们损坏花园里的花草,而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的时候,只要引导他们再去读一 读,巨人回来之前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美好景象。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 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 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 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 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 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 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 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 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 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者介绍】 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为英国著名文豪,是 19 世纪最富盛名的 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剧院演出后得到广大回响,他并身兼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童话作 家等,19 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的戏剧、诗作、小说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 “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1900 年王尔德因脑膜炎于巴黎的旅馆去世,终年 46 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比一比,再组词。 允( ) 拆( ) 喧( ) 添( ) 训( ) 充( ) 折( ) 渲( ) 舔( ) 驯( ) 二、将下面的词语用线连接起来。 鲜花 呼啸 刺骨的 阳光 树叶 凋谢 明媚的 寒风 冰雪 飘落 宽大的 花园 北风 覆盖 漂亮的 脸颊 三、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摘录课文中描写巨人回来前 后花园里的不同情景的词语或句子。 巨人回来前: 巨人回来后: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 巨人自言自语道 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 除了我自己以外 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 块布告牌: 禁( )止入内 违者重惩( ) 1. 给短文开头空白处填上标点。 2.给加点字注音。   3.仿写:自言自语(ABAC 式)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这么做导致了什么后果?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巨人的自私使花园的冬天迟迟不来,与孩子们宽容地分享终于使花园迎来了春天,你 还知道哪些关于快乐源于分享的事例吗? 参考答案: 一、 允(允许) 拆(拆除) 喧(喧闹) 添(添加) 训(训斥) 充(充足) 折(折断) 渲(渲染) 舔(舔舐) 驯(驯服) 二、 鲜花 呼啸 刺骨的 阳光 树叶 凋谢 明媚的 寒风 冰雪 飘落 宽大的 花园 北风 覆盖 漂亮的 脸颊 三、巨人回来前: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巨人回来后:春天终于来了,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四、1. “ ,” ,“ 。 , 。” 2.jìn chěng3.自由自在 百发百中 4.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五、示例:幼儿园每个月都会有分享日,我的弟弟每到了分享日就会拿着自己的一些零食、 玩具到幼儿园跟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27 海的女儿 课题 海的女儿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港、宴”等 13 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3.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4.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 重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 难点 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读过《海的女儿》 这个故事吗?请读过的 同学说说这个故事。 2.【课件出示 2】出示美人鱼图片,问:“同学们,你 们看见过这张图片吗?”对,这个图片画的是海的女儿。 (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3. 安徒生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 3】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 世纪 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1838 年获得作家奖金--- 国家每年拨给他 200 元非公职津贴。 出示图片,简介作者,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 个氛围,使学生兴趣被 激发,能够集中精力到 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新课 教学 (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 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出示本课的难 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 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分钟 2.在读书过程中,标记优美的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 不同意见可以与同桌交流。 3.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 4】 港口 宴会 睫毛 婚礼 喜讯 挽手 神圣 仪式 旗帜 铺陈 垫子 永恒 抚弄 注意读准翘舌音“圣 帜 陈”,前鼻音“宴 婚 讯 挽 ”,后鼻 音“恒 港”。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 快速读读课文,这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如果让 你给这个部分取个题目,你认为什么题目较合适? 预设: (1)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王子结婚,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 (板书: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再读课文,如果给课文划分段落,你认为会划为几个部 分?在文中标示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 5】 第一部分(1-10):美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 主。 第二部分(11-13):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自己却变成 了泡沫。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快速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圈画出 来,做一下批注,和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2.展示交流。 【出示课件 6】 “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小人鱼很伤心,因为王子误会了这件事,明 明救活王子的是自己,却被认为是别人。 (2)这将意味着自己将会变为泡沫,将会死去。 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 基础。同时,还可以学 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 法。 圈画出批注,问题引导 学生读懂文意,与文本 对话,使学生的问题意 识明确,注意力集中。 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 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 了。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 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 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作 者的内心情感。【出示课件 7】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 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 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痛苦,他却一点儿也 不知道。”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体会。 (小人鱼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海上,为了爱情,付 出了很大的代价: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 巫婆,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遍体鳞伤,忍受苦痛 的她,还要面临着死亡。多么伟大的小人鱼,多么可怜的 小人鱼!) 【出示课件 8】“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刀 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 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 预设:这是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选择放弃,为了她 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板书:牺牲自 己,成全他人) 预设:这是一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小人鱼。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出示课件 9】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了小人鱼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泡沫,虽然有 一次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 对小人鱼的这种“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 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精神的赞美之情。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课文小结 1.这节课我们读了《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故事非常精 彩、感人,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我们被 小人鱼所打动。 2.学习了本文,你想对小人鱼说些什么?【出示课件 10】 课堂小结,升华主 题,加深理解。 板书 内容 海的女儿【出示课件 11】 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 12、13、14】一、把下列汉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ɡ j ènɡ y 港 睫 圣 仪 二、形近字组词 兵()睫()讯()陈() 乒()捷()迅()阵() 三、按要求写句子。 1.王子把这位羞答答的新娘,紧紧地拥在自己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2.你没有看到天边的红光吗?(改为陈述句) 四、选词填空。 美丽 美妙 大家都在为她喝彩,赞美她( )的舞姿,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 )。 五、这篇课文作者是()的(),写了( )怎么一步步变成了(),虽然()有重生,回到 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 )”精 神的赞美之情。 【答案】 一、ǎnɡ ié sh í 二、兵(兵士)睫(睫毛)讯(喜讯)陈(陈列) 乒(乒乓)捷(大捷)迅(迅速)阵(一阵) 三、1.这位羞答答的新娘,被王子紧紧地拥在自己的怀里。 2.你一定看到了天边的红光。 四、美妙 美丽 五、丹麦 安徒生 小人鱼 泡沫 一次 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 人着想 课后反思 《海的女儿》介绍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忍受身体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变成 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 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 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 层次,对今后阅读安徒生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 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海的女儿》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节选自《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通过介绍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忍受身体和 精神的苦痛,一步步变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 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 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 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 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 岁时父亲病 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 14 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 8 年奋斗,终于在 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 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 5 年。1828 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 稿费维持生活。1838 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 200 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 1822 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 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 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 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 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 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 150 多种语言, 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选读一:海的女儿 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又是那么清。最深的地方是海王的宫殿。海王同他的老 母亲和 6 个美丽的女儿生活在一起。6 个女儿都没有腿,她们身体的下部是一条鱼尾,因 此她们又叫人鱼。其中最小的人鱼最美丽。   小人鱼的奶奶给她讲了许多故事,最使她向往的是陆地上的情景:花儿能散发出香气, 森林是绿色的,而且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   “等你满 15 岁的时候,我就准许你浮到海面上去。”奶奶许诺说。   等啊,等啊,小人鱼终于到了 15 岁。这天,她浮出了海面。   小人鱼看见一艘大船。每次当海浪把她托起来的时候,她可以透过像镜子一样的舷窗, 望见里面站着许多服装华丽的男子,他们中间最美的是一位有一双大眼睛的王子,看样子, 他的年纪还不到 16 岁。  啊,那位年轻的王子是多么英俊啊!已经很晚了,但小人鱼舍不得离去。   忽然在海的深处传来了一阵嗡嗡和隆隆的声音。浪涛怒吼,乌云翻腾,电闪雷鸣。啊, 可怕的风暴到来了!这条巨大的船开始倾斜了。小人鱼知道他们遇到了危险。当船身开裂、 开始下沉的时候,小人鱼看见了王子。绝不能让他死去!小人鱼赶紧游过去,把他的头托 出水面,他们随着浪涛一起向前漂去。   终于漂到了岸边,小人鱼把王子放在沙滩上,然后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看有谁会来 到这个可怜的王子身边。   过了一会儿,走过来一位年轻的女子。她似乎非常吃惊,马上找来了几个人把昏迷的 王子抬进了一幢高大的房子里。小人鱼跳到海里,游回去了。   接下来的好多个日子,小人鱼一次次浮出水面,向她曾经放下王子的那个地方游去。 小人鱼在沙滩上看到附近花园里的果子熟了,被摘下来了;她看到高山顶上的雪融化了; 但是她却没有看到那个王子。   小人鱼忍不住把心事告诉了姐姐们,有一位姐姐正好知道王子在哪儿。后来小人鱼经 常游到王子住的地方去,看那里发生的一切。渐渐地小人鱼开始爱上了人类,开始盼望能 够生活在他们中间。   一位老奶奶告诉小人鱼:只要变成人,并能得到人类的爱情,就可以得到一个不灭的 灵魂。小人鱼高兴极了,下定了决心之后,她便去找海巫婆。   巫婆说:“我可以煎一服药给你喝,你的尾巴就可以分做两半,变成人类的腿了。可 这是很痛的———就好像有一把刀劈开你的身体,你迈每一步都会像是走在尖刀上。如果 你能忍受得了,我可以帮你。”   “我可以忍受。”小人鱼用颤抖的声音说。 “可是要记住,”巫婆说,“你一旦获得了人的形体,就再也不能变成人鱼了,就再也 不能回到宫殿里来了。但是如果你得不到王子的爱情,你就不能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在 王子跟别人结婚的第一天早晨,你就会变成水上的泡沫。”“我不怕!”小人鱼说。   贪心的海巫婆要去了小人鱼美丽的声音作为酬劳。   当小人鱼来到王子的宫殿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她庄严地走上那大理石台阶,喝下 了那服药。她马上感觉到好像有一把刀子劈开了她纤细的身体,她痛得昏了过去。当太阳 照到海上的时候,她才醒过来。那位年轻貌美的王子站在她的面前,乌黑的眼珠看着她。 这时她发现下半身的鱼尾真的变成了腿!王子问她是谁,怎么到这儿来的。她用她深蓝色 的眼睛温柔而又悲哀地望着他,因为她现在已经不能讲话了。他挽着她的手,把她领进宫 殿里。她觉得每一步都好像是在刀上行走,可是她情愿忍受这种苦痛。   王子一天比一天喜欢小人鱼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娶(qǔ)她为皇后的意思,因为他 在想那个曾经在海边救过他的姑娘。他不知道把他从海里救上岸的就是小人鱼!然而小人 鱼必须做他的妻子,否则她就不能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而且会在他结婚的第一个早上就 变成海上的泡沫。   大家传说王子快要结婚了,未婚妻子是邻国国王的女儿,她曾救过王子。   小人鱼知道了这个消息后,觉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结婚后,自己就会变成泡 沫。为了王子,她离开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苦痛, 然而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王子的婚礼定在船上举行……   欢乐的婚礼结束后,船上安静下来了。小人鱼把她洁白的手臂倚在船舷上,向东方凝 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她知道,头一道太阳光一出现她就会灭亡。这时,她的姐姐 们从波涛中出现了。   “我们已经把头发交给了那个巫婆,请求她能帮助你。她给了我们一把刀子。她说, 在太阳没有出来以前,你把它插进那个王子的心里去。当他的热血流到你脚上时,你的双 脚将会又连到一起,成为一条鱼尾,你就可以恢复人鱼的原形,你就可以回到我们这儿来。这样,在你没有变成无生命的泡沫以前,你仍旧可以活过你三百年的岁月。快动手吧!在 太阳没有出来以前,不是他死,就是你死了!”说完,姐姐们不见了。   小人鱼掀开紫色的帷幕,看到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向尖刀 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王子。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忽然,小人鱼把刀子远 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刀子沉下去的地方,浪花发出一道红光,好像有许多血滴溅出了水面。 小人鱼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觉得她的身体在一点点融化成为泡 沫……   此刻,大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阳光柔和而温暖地照在这些泡沫上,小人鱼看到光明, 看到海上飞翔的小鸟、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云朵,而且觉得自己正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   你知道吗?由于小人鱼有过美好的追求,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善良,她并没有 从世界上消失,她已经超生到精灵的世界里了。               选读二 海的女儿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就在这片海水里最深的地方,有一座海王的宫殿。   海王和他的老母亲,还有六个小小的海公主就住在里面。六个海公主之中,那个顶小 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 的湖水。不过,跟其他的公主一样,她没有腿;她的身体下部是一条鱼尾。   这个小公主最爱听些关于海面之上的人类世界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 道的关于船只、森林、城市、人类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这些总是让她十分愉快。   “等你满十五岁,”老祖母说,“我就准许你浮到海面上去。那时你可以看到树林和人 类的城市。”   “啊,我多么希望我已经有十五岁了呀!”她说,“我想我会喜欢上面的世界。”   最后,她真的十五岁了。于是,她轻盈得像一个水泡,冒出了水面。   当她把头伸出海面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可是所有的云块还是像玫瑰花和黄金 似的发着光;淡红的天上,太白星已经发出了美丽的光芒。在不远的海面上停着一艘大船, 水手们这时正坐在护桅索的周围和帆桁的上面。   不时有音乐和歌声从船上传来,当四周变得阴暗的时候,各色各样好看的灯笼就一齐 亮起来了。小人鱼一直向舷窗那儿游去,每次当海浪把她托起来的时候,她可以透过窗玻 璃,望见里面站着许多服饰华丽的男子;其中最美的是一位长着一双黑色大眼睛的王子。 今天是他的生日,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这样热闹。   水手们在甲板上跳着舞,当王子走出来的时候,有一百多发火箭一齐向天空射出。天 空被照得如同白昼,小人鱼感到非常惊恐,赶快沉到海底。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把头冒出来 了——这时她觉得好像满天的星星都在向她落下,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烟火。许多巨 大的太阳在周围发出嘘嘘的响声,光耀夺目的大鱼在向蓝色的空中飞跃。这一切都映到这 平静的海上。这船全身被照得那么亮。啊,这位年轻的王子多么美丽呀!他跟水手们握着 手,大声笑着……   夜色渐渐浓了。这时,在海的深处响起了一种轰轰隆隆的声音。不一会儿,沉重的乌 云压过来,远处打起了闪电。啊,可怕的大风暴到来了!不一会儿,浪涛像高大的黑山似 的高涨,可怜的船挣扎着,一会儿被投进洪涛里,一会儿又被抛上浪尖。   终于,船桅像芦苇似的从半中腰折断了。后来船开始倾斜,水向舱里冲了进去。这时 小人鱼才知道他们遭遇到了危险。当这只船裂开、向海的深处下沉的时候,她看到了那个 王子。   小人鱼迅速地穿过那些漂浮的船梁和木板,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它们可能把她砸死。她 深深地沉入水里,接着又在浪涛中高高地浮起来,她终于到达了王子的身边。王子的手臂和腿开始支持不住,他美丽的眼睛已经闭起来了。要不是小人鱼及时赶来,他一定会淹死 的。她把他的头托出水面,让浪涛载着他们一起漂流。   天明时分,风暴已经过去了,鲜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王子的眼睛仍然闭着。小人鱼把 他湿透的长发理向脑后,吻了一下他清秀的高额,希望他能苏醒过来。   现在她前面展开了一片陆地和一群青翠的高山,山顶上闪耀着的白雪看起来像睡着的 天鹅。沿着海岸是一片美丽的绿色树林,林子前面有一个漂亮的建筑。她托着这位美丽的 王子向那儿游去。她把他放到沙滩上,非常仔细地使他的头高高地搁在温暖的太阳光里。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仪()帜()垫()悦() 议()识()热()说()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塔顶 ( )的军刀 ( )的长睫毛 ( )的灯油 ( )的银灯 ( )的仪式 ( )的场面 ( )的舞台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 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 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_______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_____感觉不到痛。 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_________。 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 才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的结尾。 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参考答案: 一、仪(仪式)帜(旗帜)垫(垫子)悦(欢悦) 议(议论)识(认识)热(热心)说(说话)二、(高高)的塔顶 (闪亮)的军刀 (乌黑)的长睫毛 (芬芳)的灯油 (贵重)的银灯 (神圣)的仪式 (欢乐)的场面 (美妙)的舞台 三、(1)hè  ;(2)“掂”改为“踮”;(3)B; 四、示例:她听到姐姐们的哭泣、呼喊着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老祖母升到海面,也来 寻找自己的踪迹……忽然自己的身体飞起来了,越飞越高,飞到美丽的天堂去了!这儿都 是美妙的神仙,美丽的花园,仙乐响起,乐声悠扬,令人神往……她觉得自己又变回那个 美丽的小人鱼了,高兴地舞起来,穿着自己最美丽的衣裳。啊!一切都那么美好! 习作:故事新编 课题 变 故事新编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多看 书多思考的阅读能力。 教学 重点 让学生续编故事,体会故事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学 难点 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龟兔赛跑》这一故事的大概内容: 【课件出示 2】从前,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互相争辩 谁跑得快。于是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一决高下。兔子带 头冲出,它奔跑了一会儿,就已遥遥领先。心想,早着呢, 还可以在树下歇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再跑。兔子就在 树下坐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而笨手慢脚的乌龟则一路 不停地爬呀爬,不一会儿到了终点,成为货真价实的冠军。 等兔子一觉醒来,才发觉它输了。 2.如果让重新编一个故事,你会怎么编呢?(板书: 故事新编) 二、指导选材,体验难忘。    1.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课件出示 3】(板书: 设想故事结局) 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 乌龟和兔子都赢了。 展示《龟兔赛跑》 的原来的故事,从而过 渡到创编新故事,自然 合理,为下文的创作奠 定基础。 此环节的目的在 于在开阔学生选题思 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学 会选择,选择故事结局, 可以选择最有话可说 的内容来写。 教师由例文引领,乌龟和兔子都没赢。 兔子赢了。 乌龟又赢了。 分 4 组,设计 4 个故事: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引导。 例文引路:【课件出示 4-7】 ①龟兔共赢。 兔子和乌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决定再来一场比赛! 它们一起出发,但是这次却是兔子扛着乌龟,直奔到河边。 在那里,乌龟下来,背着兔子过了河。 到了河对岸,兔子再次扛着乌龟,两人一起到达终点。 ②龟兔都没赢。 乌龟和兔子是两个竞争激烈的对手,两个人非要争个 你高我低。一开始兔子跑得飞快,但是它昏头转向,跑反 了方向。乌龟呢,一不小心掉进了陷阱里了。 ③兔子跑赢了: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兔子非常不服气,它要求乌龟再进行第三场比赛,而 乌龟也同意了。 这一次,兔子全力以赴,从头到尾,一 口气跑完,领先乌龟不知多少里也。  ④乌龟跑赢了: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乌龟也不服气了,它想了一会儿,然后要求再来一场 比赛,但是这一次的路线由乌龟来定,兔子欣然同意。于 是,两人同时出发。兔子飞驰而出,急速奔跑,却在前面 遇到一条宽阔的大河,而比赛的终点就在河的对岸。兔子 呆坐在河边,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候,一路姗姗而来的 乌龟却滑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到达了终点。 2.如果选择的是“乌龟赢了”。下面是新的故事情节。【课 件出示 8】(板书:设想故事情节) 假如我们选“乌龟又赢了”这个结局,下面是新的故 事情节: 河流挡道,撞上树桩,掉进陷阱(路遇不测) 跑反仿写 这回比谁跑得慢(急中出错) 路过一个片萝卜地,看到水灵灵的萝卜(遇到诱惑) 新增了一段下坡路,乌龟头一缩迅速滚下(赛程变化) 借助滑板,利用宝葫芦(借助工具) 一下子降低了写作的 难度,使学生感到生活 中处处有作文。灵活运 用“例文”,有利于为 学生习作引路,使学生 克服畏难情绪。分成 5 个小组,设计 5 个故事:由学生分组完成,教 师引导。   3.例文引路   【课件出示 9】 《龟兔赛跑》故事新编(河流挡道) 乌龟也不服气了,它想了一会儿,然后要求再来一场 比赛,但是这一次的路线由乌龟来定,兔子欣然同意。于 是,两人同时出发。兔子飞驰而出,急速奔跑,却在前面 遇到一条宽阔的大河,而比赛的终点就在河的对岸。兔子 呆坐在河边,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候,一路姗姗而来的 乌龟却滑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到达了终点。 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本领,你都会几种,把 它们的序号写在一张纸上。   4.学生讨论:听了例文的讲述,你知道“我”学会了 什么?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学会的?   四、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 10】 1.可以新编《龟兔赛跑》,也可以另选一个熟悉的故 事,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 创编新故事。   2.可以配上插图。   五、学生习作 学生习作,师巡视,发现习作效果:写得好与存在问 题。 六、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佳作展览,营造氛围自我欣赏,同伴交流集体会诊, 集思广益。 1.佳作展览,营造氛围。 欣赏精彩词、句、段,让学生上台有感情地朗读,请 同学说说读后感受。 2.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小组欣赏。请同桌同学一起交流,读读自己文章中最 满意的片段,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再推 荐一篇精彩佳作或一个优秀的片段,参加全班交流、欣赏。 3.集体会诊,集思广益。 4.请小作者上台朗读。 5.生共同评议,教师边听意见边用红笔在习作上做适 当修改。总结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供小作者修改习作。 课堂小 结与拓 展延伸 七、教师小结与拓展。【出示课件 11】   1.通过这种形式的尝试,我们品尝到了作文创新的乐趣。同学们还可深入 思考、认真讨论,想出更好的形式,把作文写得更精彩。 2.下面布置今天的作文题目及要求:(1)请将今天课堂上的要点扩充成一篇文章。 (2)请写一篇周记,可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人们熟知的人物,或是历史 人物、成语、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等等,进行改写新编,要求有新意,反映现实生 活要深刻。 板书 设计 故事新编 设想故事结局 设想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习作从选择故事结局,选择故事情节入手,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选材,从学生的 回答中发现学生的选材很广泛,因为如何选材,选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写作,这对于学生 来说是一大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习作就会简单多了。 不足之处: 在学生说作文的过程中,最初的设计即使再合理,预想得再完美,在课堂上一定要时 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引导,及时点拨,这样才会使得教学落到实处。我想到了学生语 言的贫乏,要指点学生多看书,多积累。 语文园地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 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 4.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 5.理解警句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句子,增强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词句段运用(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 话。) 教学 难点 理解并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 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 二、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2】 读童话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 里面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还能感受到人物真善美 的形象。 如《巨人的花园》中,“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 轻抱住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 来歌唱”。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故事的神奇,也 可以感受到原本凶狠的巨人变成了一个和善的人。《海的 女儿》里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身体化作了泡沫。 这既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让人为她的善良感动。 除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篇童话,其他童话也都充满了奇 思妙想。并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物想象,阅读时,要注意体 会。 1.读读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童话的特点是什么?【出示 课件 3】 预设: (1)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 (2)童话里的故事让人意料不到。 (3)童话有趣、充满幻想。 (板书: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有趣、充满幻想) 2.练一练:举例说明,其他童话也充满了奇思妙想。【出示 课件 4】 预设: (1)《拇指姑娘》中一个母亲得到了一个像大拇指这么大 的姑娘,这位姑娘在百花丛中找到了自己的白花王子; (2)《小红帽》小红帽和外婆被大灰狼吞掉后,被猎人救 出,剖腹后竟然奇迹生还。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1.出示:【课件出示 5】 出示交流内容,交 流童话的特点,训练边 读童话边想象习惯。这 是在训练学生的想象 能力。 学习辨析近义词, 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运 用词语的能力。 通过学习描写季 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 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 特点的方法写话。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小杰的安慰。 ◇ 这个字怎么写?我忘记了。 ◇ 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怀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 光。 2.读一读这些这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3.说一说,每组加点的词语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近义 词)你能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吗?(板书:区别近义词)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 6】 第一组中“慰藉”和“安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安 慰”是语言上的,“慰藉”是自我心理的情感填补,安慰 不一定起到慰藉的作用。第二组中“忘记、忘怀”。“忘记” 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时间等,如他忘记带钢笔;也指某 种道理,如不能忘记这个深刻教训。“忘怀”对象指以往 值得怀念的,有较明显的感情色彩,如难以忘怀,不能忘 怀,多用于书面语。 (二)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 写其他季节。【课件出示 7】 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 节。 ◇ 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 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 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 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 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 的脚掌。 ◇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 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1.读读上面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 8】 第一句描写了冬天里的雪、霜和北风。让人感到非常 冷。第二句抓住了冬天里的动物紫貂和黑熊,知道了它们 过冬的方式都是躲在洞里,紫貂还出去捕捉食物,而黑熊 则只好舔自己的脚掌。 第三句描写了北风呼啸,吹起雪花,各处积满了白雪 的景象。 3.照样子写一写其他的季节。 描写夏天:【课件出示 9】 (1)夏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瞧,一棵棵树长得可茂盛 了,它们撑起一把把绿绒大伞,一片片叶子在阳光的照耀 下绿得发亮。再看公园里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有灼灼如 火的“洛阳红”,玉骨冰心的“夜光白”,端庄秀丽的“魏 紫”,还有最美丽的“火炼金丹”……真是万紫千红,叫 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夜晚,特别的安谧静美。知了睡了、青蛙也睡了。 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像一位仙女,她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 纱。那位仙女一直望着我,向我絮絮低语。在她周围,许 多调皮的小星星向我眨眼。 (3)瓦房前大多都有几棵长得郁郁葱葱的老树。几个老 爷爷正坐在屋前老树底下,跷着二郎腿,悠闲地聊天。 (4)夏天是炎热的。红彤彤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大家都 穿上了自己喜欢的背心、短裤。许多大人在树下谈话乘凉, 一旁的小朋友拿着冰棍美美地吃着。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童话充满想象的特点,学会用这种 方法说话或作文。学习辨析近义词,会抓住不同的景物、 用不同的视角来描写同一季节。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书签要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 2.理解警句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句子,增强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 二、书写提示 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 ) 分钟 做几个有趣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一句喜欢的格言。 出示:【出示课件 11】 1.看提示 旁边提示我们写书签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 12) (1)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2)字距要均匀。 (3)上下字要对齐。 (4)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板书: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字距要均匀 上下字要 对齐 格式更美观 ) 2.写一写【出示课件 13】 (1) 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 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四、日积月累 1.下面是关于读书的警句,学生尝试读一读。 【课件出示 14】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对这些警句的理解。 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些警句的理解。 3.教师讲解:【课件出示 15、16、17】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意思是:年少时不刻苦勤奋学习,等到将来必有后悔 之时。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 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 方法,书签要美观、大 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 力。 理解警句的大意有助 于学生积累句子,增强 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能 力。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迈步向前,不断进步 就不迟。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意思是:读书初看是没有路可走,只有勤奋才能开创 一条路。学习知识就如一个人身在大海中一样,只有 在里面悟出道理,学为所用,这样就好比一条属于自 己的船。知识转化为智慧之船,人生里程的航行就有 了方向。 4.把这些警句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出示 课件 18】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课堂小结 与拓展延 伸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 19】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 理解警句的大意,课下请同学们把今天的所学再复习一遍。 .2.布置作业:会背会写日积月累,并动手写一个书签。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八【出示课件 20】 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有趣、充满幻想 区别近义词 仿写描写季节的句子:抓住特点 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字距要均匀 上下字要对齐 格式更美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们交流了童话充满想象的特点,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学习辨析近义词,会 抓住不同的景物、用不同的视角来描写同一季节。学习了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要美观、 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理解警句的大意。 教学中,放手给学生训练、交流、展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 优秀生的表现,今后一定注意改正这一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