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诫子书》教学设计

ID:165177

大小:7.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2、积累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初步认知文言翻译3、掌握理解课文的主旨,学习作者的高尚操守。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教学难点:1、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2、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教法设想:1、采取各种不同的诵读方式加强对课文的熟悉与背诵记忆。2、参照书注翻译句子,理解文意,教师补拾。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一、基础部分:1、识字读音:澹泊(dàn bó) 淫慢(yín) 险躁(zào);2、掌握词语:君子、修身、淡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淫慢、励精、险躁、治性。3、解释词义: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明志:明确(坚定)志向;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修身:修养身心;广才:增长才干;致远:达到远大目标。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俭:节俭,节约;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夫:句首发语词,表发端,无实义;则:就以:介词,用、依靠、凭借或能、能够。4、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5、创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二、课文内容:1、课文翻译:译文一: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摘自网络)译文二:品德高尚之人做事,用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的方法来修养身心,用勤俭节约的方式来培养高尚的品德。(一个人)不内心恬淡,轻视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内心平静,安于思考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学习是需要安静的,具备才干是需要学习的,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放纵怠慢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逐渐地由兴盛变为衰残,这样的人大多悲哀的固守在破败的茅舍里,长期脱离社会,也就自认而然的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需要时又怎么来得及。(教师解读)译文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摘自网络)2、课文大意:一句立君子的品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二句言“淡泊、宁静”与“明志、致远”的关系,中心点在“志”;三句谈“学”与“静”、“才”与“学”的关系,中心点在“学”,并和“志”相联系;四句说“淫慢”与“励精”、“险躁”与“治性”的关系,其实是说“非淡泊”“非宁静”“非学”的危害,也是说这些危害与“才”与“志”的关系;五句继续补充四句,言时光可贵,要珍惜时间;言趁年轻多学习多接触社会,与社会融为一体,才能不后悔人生。总之,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3、划分节拍: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参照,划法不一)4、阅读训练:1)解释词语: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2)翻译句子:(见译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见课文大意)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