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备课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备课教案

ID:108460

大小:594.1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园地 1.积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灵活 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能在积累中借助课题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发现不同类型的文章题目的独特之处,进而 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3.通过对比想象,体会“饱经风霜”“深处”用在不同地方的别样画面,并将画面用文字 表达出来。 4.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柳公权的“柳骨”,积累楷书书写要点,并多加练习,产生对书法 的兴趣。 5.借助资料理解名人名言,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 1.交流平台 积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 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语句段运用 通过对比,想象画面,学会表达;欣赏各类题目,领悟题目的妙处;学以致用,修改 自己的习作。 3.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书写提示”中的《玄秘塔碑》(局部)是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一,对其书法的欣赏 有利于学生积累书写楷书的方法,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日积月累”节选了四句鲁迅先 生的名言,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体会名言的深刻含义,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鲁迅先 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学习课文后,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文章题目的独特之处,进而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3.通过对比想象,体会“饱经风霜”“深处”用在不同地方的别样画面,并将画面用文字 表达出来。 一、游戏导入趣味多,此曲只应天上有 1.分类游戏。 师:我们学过非常多的课文,但同学们还记得这些课文讲的主要内容吗?今天,我们做一 个关于课文的游戏,请同学们将课文进行分类。 课件出示分类游戏: 课件出示: 人物 动物 有趣 历史 白鹅 陶罐与铁罐 少年闰土 猫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草虫的村落 开国大典 母鸡 草船借箭 去年的树 【设计意图】 成功的课堂应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师生共同执笔,添光加彩。游戏导人,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将师生置于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大胆交流。 2.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能够如此正确的将课文分类,是因为我们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课文 写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二、方法积累活运用,为有源头活水来 1.如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 生 1: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 内容,如《小英雄雨来》。生 2:关注文章的题目,就能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就像《观潮》一课一样。 生 3:还可以抓关键语句,比如《乡下人家》一文写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季节,不论 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从这里,我知道了这篇文章就是写乡下人家的 独特、迷人的。 生 4:还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鲁迅先生的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就能读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 2.小结。 (1)师:的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非常多,同学们非常善于积累,这些方法的积 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阅读和习作。在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理解 文章内容,掌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2)过渡:有些同学谈到,只要看到课题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方向,这就是文章的眼 睛。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些眼睛中,体会它们的独特之处。 【设计意图】 裴斯泰洛齐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运用”。教师教授的方法最终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 并在日常实践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的掌握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在习作中才会 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三、课文多样题目新,绝知此事要躬行 1.男生读第一组题目,女生读第一组题目上小气泡里的内容。 课件出示第一组内容: 课件出示: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1)师:第一组题目分别写的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预设: 生:《少年闰土》写了鲁迅先生与闰土儿时的几件趣事;《狼牙山五壮士》写了五位革命 战士为了革命事业在狼牙山英勇牺牲的故事。 (2)师:所以,这些文章都是用——(生齐说)主要人物作题目。(3)师:这是第一组课题的特点,同时这也是我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小技巧,此 类文章,只要看到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有哪些主要人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文章的课题 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预设: 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晏子使楚》《扁鹊治病》…… 2.课件出示第四组课题。 过渡:文章除了用主要人物作题目,还有更有趣的题目。 课件出示: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全班齐读此组课题。 (2)你认为这组课题有趣吗?为什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用旅行的地点作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父母对 作者写的诗的观点为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用文中人物的性格作题目。 3.学法迁移。 过渡:我们掌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那你能说说下面这两组课题的特点吗? 课件出示: 1.竹节人 桥 芦花鞋 2.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1)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归纳两组课题的特点。 (2)交流。 预设: 生:第一组是用文章的重要事物作题目;第二组课题非常大气,都是历史上的大事。 4.师总结。 看看这些题目,再回想我们曾经写过的作文题目,是不是太粗糙了呢?希望同学们将 今天学习到的课题类型运用在自己的作文题目中,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 【设计意图】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不同的眼睛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写好这个眼睛,就要学生 自己体会。因此,在此部分教学中,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把握不同题目的特点。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修改自 己的作文题目,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又从实际上寻得真知。 四、词语意境展画面,千树万树梨花开 1.过渡:不同的题目也有不一样的风景,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也会构成不同的画面, 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2.生交流。 预设: 生 1:读到“饱经风霜的脸”时,我仿佛看到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车夫的脸,那张 脸因风吹日晒,因食不果腹,因遭受社会压迫,变得黑漆漆的,满是皱纹沟壑,刻画着岁 月的年轮,反映着当时社会的黑暗。 生 2:当“饱经风霜的老屋”出现在眼前时,我想到了《总也不会倒的老屋》。课文中的老 屋因为时间的磨砺,如今摇摇欲坠,那是年龄的展现,是岁月的沉淀。 生 3:“饱经风霜的大树”让我联想到了《去年的树》的另一种结局,那棵树坚守着与鸟 儿的约定,面对伐木工,顽强抵抗;面对风吹雨打,勇敢生长;面对电闪雷鸣,拼搏向上。 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树,也是一棵勇敢、坚强的树。 3.师小结。 (1)在“饱经风霜”一词中,老师带领同学们看了三张不同的图片。在我们平时的写作 中是不是也可以斟酌词句呢?将最合适的词语,最想表达的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 (2)布置作业。 师:老师这还有一组词语,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最有感觉的词语,将它带给你的画面用一 段话写下来,记录下这美丽动人的场景。 课件出示: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设计意图】 学生是一部正在撰写的书,一幅正待着色的画,一首正在谱写的曲。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会千差万别。在词语给予不同画面的教学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 生自己想、自己说,最后再通过“写”来提高写作水平。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欣赏柳公权的“柳骨”,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2.积累名人名言,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 一、复习旧知引新课,诗非易作须勤读 1.检查作业。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作的多种方法,还在运用中“看”了几张美丽的图片。大 家将剩下的图片变成文字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指名学生,将其作业放在实物展示台中展示。 预设: 生 1:“树林的深处”——在一片静谧的树林中,葱葱茏茏的枝叶遮住了刺眼的阳光,只 有斑斑驳驳的日影照耀在地面的黄叶上。“吱——”一声虫鸣打破了这片寂静,显得这片 树林更加幽静了。 生 2:“秋天的深处”——“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校园里的绿色越来越少了, 树叶几乎都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偶尔还有几片叶子不忍离开大树的关怀,在枝头随风 摇摆。同学们早已穿上棉衣,打招呼时空中多了几团白雾,操场上嬉戏的同学少了,教室 里,依然一片欢声笑语。 生 3:“心灵的深处”——昨晚,我睡得很晚,早上强行被妈妈从被窝中拽起,带着朦胧 的双眼坐上公交车。隐约中,我看见一位老奶奶站在我的身旁,但我实在太困了,不愿忍 受站立的颠簸。于是,没有给老奶奶让座。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老奶奶站得不稳跌倒 了,我赶紧扶起老奶奶坐在我的位子上。同时,我感到很惭愧,如果我早一点让座,老奶 奶一定不会摔跤。这是我心灵深处发出的谴责。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写得可真好,一个简单的词语,却给了我们一幅幅别样的画面。但是老师发现, 许多同学本子上的画面可不怎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作品,看 看他是怎样让自己的“本子”变得美不胜收的。【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虽没有音乐之动听,也没有图片的精美,但对上节课的学习 内容进行了巩固。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不会写 作的学生借鉴他人写作手法,又为下一环节的“书写提示”做了铺垫。 二、楷体书法养心性,偷得浮生半日闲 1.欣赏书法:课件出示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2.书法家介绍: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 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 楷书代表作之一。 课件出示: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 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 阳询之长,融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 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 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 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 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3.书写总结。 (1)同学们根据刚刚欣赏的名家作品,结合柳公权的介绍,说一说我们在写楷体字时要 注意什么? 预设: 生:要方圆并施,棱角分明。也就是一笔一画写清楚。 (2)这是写字时的笔画技巧,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可以结合我们平时的写字经验说 一说。 预设: 生:要注意坐姿,头正、身平、肩开、足安。还要注意写字的距离,身体距桌子一拳,手 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纸面一尺远。(3)总结得非常到位,但光说不练假把式,请拿出你的笔和纸,展示你的书法吧。 【设计意图】 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知识交流的工具,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 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写字注意事项,规范学生书写习惯。“三个一”的提 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三、日积月累育真知,梅花香自苦寒来 1.积累名人名言。 (1)请同学们将“日积月累”中鲁迅先生的名人名言用正楷字一笔一画的抄写在摘抄本 上。 课件出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给时间让学生抄写,师结合学生总结的书写提示相机指导学生书写,并相机讲解难 写字。 预设: ①“豪杰”不可写作“毫杰”。 ②注意“魂”字的书写。 ③注意“脊”的笔画顺序。 2.展示名人名言。 (1)将书写工整的学生的字放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师: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写出这样漂亮的字。 (2)齐读名人名言。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日积月累”中的内容。(3)纠正读音。 预设: “舍身”读作“shě shēn”; “脊梁”读作“jǐ liáng”。 3.感悟名人名言。 (1)这些名言都是出自谁的笔下? 预设: 生:鲁迅先生。 (2)你最喜欢哪一句?结合预习,分析它的含义。 预设: 生 1:我最喜欢“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一句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 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可以看作是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生 2:我喜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谁也不能断定一 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 就有希望,哪怕前方没有道路,我们也能开创出一条道路。 生 3:我最喜欢“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与中 华民族是一体的。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 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 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生:我最喜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其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比如舍 己为国的人,奉献终身的人,这些人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的脊梁。 (3)师小结。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似乎更进了一步,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更 多了几分。 4.积累名人名言。 师:请同学试着背诵鲁迅先生的名言,在文句中继续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在背诵中 大声表达出我们的崇敬之意。 【设计意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前期学习课文的认真,资料收集的完整, 如何能收获这名言中的人生哲学?此环节的设计以抄写进入,既复习了上一节的学习内容, 又积累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最后在背诵声中走出,达到了情感的升华。 1.游戏激趣,实践出真知。“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采用游戏激趣的方式,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入课堂学习中。随后通过对课文题目的分析,逐步让学生体会, 通过题目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同时,通过趣味训练,学生学习了采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拟题的写作技巧,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此部分教学中,我采取“先 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握不同题目的特点。但“纸上得来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题目,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又从实际 上寻得真知。 2.以笔写心,培养情操。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欣赏柳公权的书法,随后 引导学生自己尝试书写,并展示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激起学生的书写兴趣,还对学生进 行榜样的激励作用。随后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引导学生了解关于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品 析名言,感悟情感。此环节以抄写进入,既复习了上一节的学习内容,又积累了鲁迅先生 的名言,最后在背诵声中走出,达到了情感的升华。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