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教案

ID:107622

大小:2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3 愚公移山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 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 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 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 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2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 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 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 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 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 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 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 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 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 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 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3 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 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 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 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 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 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 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 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 “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 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 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 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 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 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 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 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 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 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 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4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 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 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 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 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 “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 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 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 “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 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 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 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 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 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 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 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 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 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 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 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 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 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 “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 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 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 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 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5 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 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 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 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 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 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 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 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 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 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愚公移山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6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 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 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