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

ID:12556

大小:4.49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11-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科 学 小 品 文 恐龙无处不有6 阿 西 莫 夫 短 文 两 篇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 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 之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 出来的。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 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 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 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重点) (难点)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 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 500万年前, 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 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 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 论。本课两篇短文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科学推理的 科学小品文。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当代地球科淡定中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学 说。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若干巨大的板块,岩石圈板块 沿着塑性软流圈之上,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 相互分离,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了地震、火山和构造 运动。板块构造说囊括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转换断层、大陆 碰撞等概念,为解释全球地质作用提供了颇有成效的格架。 板块构造一 读一读字音 遗骸 褶皱  追溯 鸟臀 hái zhě sù tún二 写一写字形 骨gé( ) gē( )膊 yǔn( )石骼 胳 陨导思1. 《恐龙无 处不有》中哪些 句子表明了恐龙 无处不有? 无处不有 导思2. 无处不有 的恐龙为什么消 失了? 为什么 关键词: 科学关联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 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恐龙无处不有》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 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答案】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 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 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 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 布于世界各地。 3. 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答案】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 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 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 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答案】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 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 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 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4.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 示对当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 性的特点。 7. 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总结全文,呼应课文开头作者的观点:“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8. 【难点探究】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答案】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 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 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 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恐 龙 无 处 不 有 逻辑 顺序 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产生疑问→南极恐龙化石从何处来 追溯原因→经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研究价值→证明了“板块构造”理 论的正确 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证明了“板块 构造”理论的正确。逻辑严谨,说理透彻。文章在叙述时,都是先提出问 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得出结论。 这样使得文章说理非常严密,有层次。本文所说明的 事理非常抽象,涵盖了不少读者难以理解的概念。作 者在选材时,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说明,使被说 明的事理浅显易懂。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同科学领域之 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 他领域产生影响。”科 学 小 品 文 被压扁的沙子6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 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 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 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 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 学世界吧!(重点) (难点) 1. 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 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2. 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 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3. 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 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 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 著述甚丰,一生著述近500本。曾获 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 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苍穹微 石》《钢穴》等。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当代地球科淡定中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 学说。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若干巨大的板块,岩石圈 板块沿着塑性软流圈之上,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与板块 之间或相互分离,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了地震、火 山和构造运动。板块构造说囊括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转换 断层、大陆碰撞等概念,为解释全球地质作用提供了颇有成效 的格架。 板块构造一 读一读字音 携带 衍射    xié yǎn二 记一记词义 1.褶皱: 2.劫难: 3.致密: 4.追溯: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 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灾难,灾祸。 细而密;细致精密。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 物的由来。导思1.结合两篇短文, 说 说你了解到的“ 板块构造”理论和 “撞击说”是怎样 的? 理论学说 导思2.研究恐龙消 失有 何意义? 研究意义 关键词: 科学关联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1.“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 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答案】本题运用前后词语(句子)是否矛盾分析法。 “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 “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 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 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2.第16自然段中举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答案】 科学家在恐龙灭绝时期的岩层中检测到 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从而证明下 文所说的岩层当时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从而为恐 龙灭绝的“撞击说”提供了依据。3.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答案】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 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 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 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 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答案】“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 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 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 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 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5.课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照应前文,对前面的内容作了一个小结。 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 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重难点小结 这部分内容先介绍斯石英的形成,然后,依据科 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 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答案】 “被压扁的沙子”这一题目不仅没有离题,反而还能提 示读者,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分析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 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 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对文章内容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不好。 1.【难点探究】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答案】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 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 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两者虽然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 篇是为 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而第 二篇则是以恐 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2.【难点探究】《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 么异同?被 压 扁 的 沙 子 火山活动 否定 撞击学说 肯定 恐龙灭绝 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为说明对象,证 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语言精练、幽默风趣。阿西莫夫以善于驾驭语言著称,本文既 有科普文简洁、准确的语言特点,又幽默风趣。在《被压扁的 沙子》一文中,作者仅用“争论不休”一词,就生动地表达了 科学家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情形。“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 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这句话既俏皮又 并非无稽之谈,强调了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给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6 阿西莫夫短文 两篇(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褶(  )皱 潮xī(  ) huì(  )星 1.[芜湖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远看山腰岩石的那些褶皱,是那么沧桑,看上去像是 自然给予它的劫难,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恩赐?美丽的 岛屿,壮观的潮 xī,奇妙的huì星,独特的殒石,还有迄今 为止没有定论的南极洲恐龙化石……我们不得不慨叹自然 的神秘与伟大。 zhě 汐 彗 • •远看山腰岩石的那些褶皱,是那么沧桑,看上去像是 自然给予它的劫难,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恩赐?美丽的 岛屿,壮观的潮 xī,奇妙的huì星,独特的殒石,还有迄今 为止没有定论的南极洲恐龙化石……我们不得不慨叹自然 的神秘与伟大。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 写法是“ ________”。 殒石 1.[芜湖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陨石远看山腰岩石的那些褶皱,是那么沧桑,看上去像是 自然给予它的劫难,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恩赐?美丽的 岛屿,壮观的潮 xī,奇妙的huì星,独特的殒石,还有迄今 为止没有定论的南极洲恐龙化石……我们不得不慨叹自然 的神秘与伟大。 (3)“劫难”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灾难,灾祸 1.[芜湖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远看山腰岩石的那些褶皱,是那么沧桑,看上去像是 自然给予它的劫难,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恩赐?美丽的 岛屿,壮观的潮 xī,奇妙的huì星,独特的殒石,还有迄今 为止没有定论的南极洲恐龙化石……我们不得不慨叹自然 的神秘与伟大。 (4)将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肯定句。 但是,这是一种恩赐。 1.[芜湖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 ______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 类要______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 __________,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A.繁盛 凄凉 稀疏    B.繁盛 悲惨 稀少 C.兴盛 悲惨 稀疏 D.兴盛 凄凉 稀少 B3.[中考•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 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 掉“在”和“下”)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 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 ”后)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 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将“稍微”改为“ 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 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B 【点拨】应删去“可以”。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 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 (2)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 沙子。(     )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5.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事实证明,现代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候(青蛙和蟾蜍是人 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B.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C.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恐龙的灭绝呢?是星体撞击呢?还是火山 爆发? D.“毫无疑问,”教授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 B 【点拨】A.括号及括号里的内容应放在“现代两栖动物”后;C.第 二个问号应为逗号;D.冒号应为逗号。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星 体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 证据。 C.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D.本课这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 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的道理。 C 【点拨】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世界各地,是因为大陆在漂移而不是 因为恐龙自己在迁移。阅读《被压扁的沙子》“在过去的9年里…… 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这五段内容,回 答问题。 7.这几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 明顺序? 一、精段品读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8.用“‖”给选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①‖②③④‖⑤9.第②③④段文字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两个 ? “撞击说”和“火山说”。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 事实进行科学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0.第②段“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 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 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这两句话中,“可能 ”“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11.第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并不是 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 起的。12.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隐形杀手,是事物说明文。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甲醛,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C.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1 页第12-16题。 C 【点拨】本题考察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13.阅读选文,说说甲醛有哪些特点。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空间相对 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长;甲醛浓度过高, 会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点拨】阅读选文找出甲醛的特点。14.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甲醛 挥发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特性,真实,更有说服力。 【点拨】结合划线句子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5.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 达效果。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 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 健康危害是极大的。 【点拨】明确态度,解释词语,点明该词语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 •15.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 达效果。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 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 健康危害是极大的。 “可能”是“或许”的意思,表示不能确定。在句 中说明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或许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但不能完全肯定。这一 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16.根据文章及生活实际说说减轻甲醛污染的措施与方法。 示例:①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 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醛添加的新材料 替代。②增强大家防治甲醛污染的意识,不用或少 用含甲醛的建材。③新装修的房屋不要急于入住, 要打开门窗通风等。 【点拨】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和文章内容。17.班级组织开展以“走进科学,亲近生物”为主题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同学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知之甚少,班主任决定邀请 专家到班级开展“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请你为 这次讲座设计一个主题。 示例:推广海洋生物科普知识,培养海洋生态环保 意识。(2)在活动中,晓依同学为大家提供了下面的资料,请你按要求 帮助修改。 【甲】由于过度捕捞的原因,鲨鱼数量锐减,有些品种 的鲨鱼已濒临灭绝。为了保护鲨鱼,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倡议 公众减少鱼翅消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乙】中国社会调 查所的研究声明,食用鱼翅正使全球鲨鱼种群遭遇灭顶之灾。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应将“________”删掉。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 的原因 声明 表明(3)请你就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两条建议。 示例:①不乱砍伐林木,保护湿地资 源;②不穿稀有动物毛皮做的服装。18.[2019•盐城]综合性学习。 盐海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同学们观看科技成果展,请你参与,并完成 相关任务。 (1)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 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能超过20个字)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 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 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 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 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 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2)来到第二展厅,同学们看到一张关于甲、乙两家 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此 图,写出两点结论。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图(单位:亿元) 甲、乙两家科技公司 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 增长趋势;甲公司近四年 研发经费均远超乙公司。(3)进入第三展厅,同学们看到一组展示中国科技进步 成果的实物模型。大家探究发现,它们的命名都很 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命名的深意。 ①登月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北斗 选择:________(填序号) 命名的深意:示例一:① “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最为 广泛的美丽神话。以“嫦娥”命名中国登月探测器,实现了古人 对“登月”的幻想,可以赋予它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气息。 示例二:② “悟”有领悟的意思,“悟空”一方面寓意 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寓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 测器犹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 影。 示例三:③ 北斗七星能够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北斗” 寓意全球定位卫星系统也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片 段 练 笔 19. 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 的过程来安排说明内容的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 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 的过程则可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阐述事物、事理间的 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请你运用 逻辑顺序,写一段说明事理的文字。(150字左右)例文:雪的作用很广。首先,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 育。雪的导热性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 少土壤热量的外散,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 的庄稼可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 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 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 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