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部编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部编人教版)

ID:40227

大小:501.8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 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体会驱遣想 象来欣赏作品的方法。 3.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鉴赏文学 的能力。 学习目标 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 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 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说说欣赏 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 么。 新课导入【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 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 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走近作者 歌谣(yáo) 桥堍(tù) 契合(qì) 旷远(kuàng) 海啸(xiào) 苟安(ɡǒu) 拘泥(nì) (ní)泥土 字词积累 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 点的句子。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 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②作者想做到的 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 感。 整体感知 ③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 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 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 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 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 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 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 的联系? 内容精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 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 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 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 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 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 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阅读第5—7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 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 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 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 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 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 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 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 象力的结果; 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 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 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 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 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 者的意境。”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 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 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 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 象力的重要作用。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 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 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 你对它们的理解。 语言赏析 ①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 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 的,但是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 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 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 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 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 见,先有所感。 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见”字, 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可能有所创造; “见”字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 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 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 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 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 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 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③假如死盯着 文字而不能从文字 看出一幅图画来, 就感受不到这种愉 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 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 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 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 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 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作者与读者关系: 作者 (写文字) 读者 (读文字) 所感 所想 读者欣赏文艺作品: 读者—(读)文字—(想象) 画面—感悟意境 板书设计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