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pptx
加入VIP免费下载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pptx

ID:34850

大小:4.91 MB

页数:138页

时间:2020-01-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教学课件 《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你知道这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的出处吗?现在就让我们 一同走进课文,探寻一下这两句话出自哪里吧。第一课时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朗读并背诵全文。 (重点) 2.品析文中的名句,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表达的高洁志趣。(难点) 3.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道德 情操。(素养) 学习目标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 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铭: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 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刘禹锡(772—842年),唐代文学家。字梦 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 北境内)。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他 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其代表 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 《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 山怀古》等。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 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 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 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他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 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何陋之有 xīn tái dú hónɡ rú shǔlòu 德馨 苔痕 案牍 鸿儒 西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大声朗读课文,画出押韵的韵脚。 本文的体裁是铭,铭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整体感知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押 ing 韵整体感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 3.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就。 这。 简陋的屋舍。 只是。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 这里指德行美好。 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整体感知 调弄,这里指弹(琴)。 使……受到扰乱。 使……劳累。 形体、躯体。 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不加装饰的琴。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官府文书。整体感知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 了龙就成为灵验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 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 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 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 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 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精读细研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 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陋室不陋 以虚衬实,以山水作类比,引出文章的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因为 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文章的 主旨“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的? 精读细研 体现方面 语 句 陋 室 不 陋 (德馨) 环境清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精读细研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 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生 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 的喜爱之情,写出了环境恬静、清幽的特点。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知其人。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了什么?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陋室主人纵情 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表现了其交往之雅。 精读细研5.刘禹锡为什么说“可以调素琴”,又说“无丝竹之乱耳”? 这两者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调素琴应是指作者平日弹琴自娱, 再加上阅读金经,过着恬静而高雅的生 活;而“无丝竹之乱耳”指的是交际场 上的歌乐。表现了主人不慕富贵,不追 求功名利禄的情致。 不矛盾。 精读细研6.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 了类比,他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 人,引古贤之名室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 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 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精读细研7.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做结,有什么作用?表明作者怎样 的心迹?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 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 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安贫 乐道、高洁傲岸的心迹。 精读细研8.作者通过什么写法来表明自己的志趣的? 托物 言志 ——陋室(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 ——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精读细研 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 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 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谈笑有鸿儒( ) 惟吾德馨( ) 无案牍之劳形( ) 古义:大 今义:鸿雁 古义:德行美好 今义:芳香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一词多义 合作探究 之 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词类活用 合作探究 有仙则名(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文言句式 合作探究 倒装句: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应为“有何陋”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 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学后感悟 课堂小结 “陋室”简陋,却因其主人的“德馨”而不陋。从刘禹锡 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他身居陋室而“德馨”;他不甘平 庸,与“鸿儒”交往;他以古代先贤自况……如果我们也身居 “陋室”,那么,不妨学学刘禹锡吧。❶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写作特色 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 视觉上的整齐之美,而“何陋之有”是散句,全文在句式上骈散 结合,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 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 言,句式参差。❷托物言志,层层铺垫。 写作特色 文章展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 有直接抒发和阐述,而是借助于自己生活居住的陋室来反映 和展现。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 最后作者又将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将自己和古 代先贤相比,层层蓄势,处处展现屋子因为“我”之志趣的 高洁而不陋。第二课时 爱 莲 说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 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周敦颐(1017—1073年), 字茂叔,谥号 元公,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 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 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与李宽、韩愈、张 拭、黄干、李士真、朱熹并称为“石鼓七贤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本文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周 敦颐是北宋理学濂学创始人、二程(程颢和程颐)的老师。 他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明断狱案, 得到人民的赞赏。 这篇文章是周敦颐做南康(今江西庐山市)郡守时写的。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 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 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莲花颔首,阵阵馨香扑 鼻。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浑 浊,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鲜有闻 yí fán yū zhuó xiǎnyīxièmàn 周敦颐 甚蕃 淤泥 濯清涟 不蔓不枝 亵玩 噫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多。 爱 莲 说 周敦颐 喜爱。 只。 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儿,值得喜爱的很多。晋 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非 常喜爱牡丹。 非常。整体感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 染,濯 清涟而不 妖, 中通 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 益 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表示转折, 但、却。 沾染(污秽)。 洗。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 指清水。涟,水波。 过分艳丽。 指莲的柄中间贯通 没有阻隔。 指莲的柄外部挺 直而不弯曲。 名词作动词,生 藤蔓,生枝茎。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靠近玩弄。亵, 亲近而不庄重。 译: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它经过清水洗涤但(并)不(显得)过分艳丽,(它的柄) 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 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 (它)啊。 整体感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整体感知 以为,认为。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 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指品德高尚的人。 叹词,表示感慨。 少。 应当。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 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 爱,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 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 多了。 整体感知精读细研 1.作者为什么惟独喜欢莲花?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 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生长环境 体态 风度气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香气香远益清2.莲和菊花、牡丹有什么不同?这三种花相比,各有什么象征 意义? 精读细研 菊是隐逸者,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 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 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 花,花之君子者。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 为正直、德声远播的君子。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 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精读细研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运用了什么 写作手法? 衬托 菊花秋天开放,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 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 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 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正衬 反衬 精读细研精读细研 4.作者称“莲”是花中的君子,莲的特点与君子的哪些特点 相似? 莲 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同流合污 不哗众取宠 正直不苟 不趋炎附势 美名远播 端庄廉洁 令人敬重5.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 面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 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通过作者对“菊”“牡丹 ”“莲”三种花的态度,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 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 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精读细研 6.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运用了托物言志向的写法。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 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精读细研 物 志合作探究 朗读这两篇短文,说说它们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 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 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 于变化。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 今义:栽种。一词多义 合作探究 鲜 远 香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动词,远播 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读xiǎn,少 读xiān,鲜艳词类活用 合作探究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名词作动词,生枝蔓,生枝茎。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文言句式 合作探究 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 ) 判断句: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出”后省略介词“于 ” “……者也”表示判断。 于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作者借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的品质,表 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婉转地 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学后感悟 课堂小结 许多人喜爱牡丹,追名逐利,周敦颐则只喜爱莲,独 守心中的那片净土。追名逐利似乎是人之天性,安贫乐道 则不易做到,因为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是多么艰难!让 我们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用莲的高洁品质来洗涤我们的 心灵吧。❶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写作特色 本文借赞美莲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 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 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 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 的处世态度作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了作者“出淤泥 而不染”的道德信念。❷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写作特色 文章用了四个叠套式的衬托,用“菊”“牡丹”分别正衬 和反衬“莲”,用陶渊明、世人衬托自己,用“隐逸者” “富贵者”衬托“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以 此表明作者志向的与众不同,主题得到层层深化。“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的比喻,勾勒 出优劣不同、高下有别的三种形象。作者通过这些手法抒写了 自己的抱负、向往和追求。板书设计 爱莲说 莲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清高风度 君子——托物言志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课堂检测 (1)可以调素琴(  ) (2)无丝竹之乱耳(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陶后鲜有闻(   ) (6)宜乎众矣(  ) 调弄 弦、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更加 竖立 少 应当 1.解释下面各句中画线的词语。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无案牍之劳形 D 【解析】D项中的“之”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 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只可在远处观赏却不可随意玩弄啊。 课堂检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B 【解析】B项的正确停顿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课堂检测 4.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堂检测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 鸿: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    ③可爱者甚蕃  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大 使……劳累 多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至于)对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课堂检测(4)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 什么相同之处? 《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菊花正 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 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课堂检测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 种花的象征义)做简要分析。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爱哪一种?模仿例句, 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恰如清高 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梅花 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 斗志昂然的勇士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诗经·陈风》 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洛神赋》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古诗十九首》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关于“荷”的诗句: 拓展探究拓展阅读 拓展探究 芙蕖①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 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 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③矣。迨④至菡萏成花娇姿 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及复蒂下 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 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芙蕖:荷花。②荷钱:指初生的荷叶。③逸 致:情趣。④迨:及,等到。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 自: (2)及其茎叶既生 生: (3)乃复蒂下生蓬 复: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皆: 2.用“/”给文中画线句标出朗读节奏。(标两处) 迨 至 菡 萏 成 花 娇 姿 欲 滴 后 先 相 继/ / 全,都 从 生长 又 拓展探究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4.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 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探究 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 示例: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所以我欣赏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课下作业 学习本课托物言志的写法,试着写一个 片段,通过某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教学课件 《紫藤萝瀑布》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 的感情。(重点) 2.揣摩文中写景状物语句的妙处,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的写作技巧。(难点) 3.联系学习和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深沉而独特的感受,体 味人生,感悟生命。(素养)知识备查 宗璞,女作家,1928年生于北平。原名 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 大学外文系。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 《不沉的湖》《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 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等。其中 ,《三生石》《弦上的梦》分别获全国优秀 中短篇小说奖。 作者介绍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这篇散文写于1982年5月。写作此文时,作者的小弟身患 绝症。同时,“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磨难。 作者内心伤痛,偶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回想从花儿稀落 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的情景,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 幸的时候,我们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 念。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绽放迸溅 穗 伶仃瀑布 伫立 忍俊不禁 盘虬卧龙酝酿 挑逗 凝望 pù zhànbènɡ línɡ dīnɡ suì zhù jīn qiúyùn niàng nínɡ tiǎo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繁密 笼罩 枯槐遗憾 仙露琼浆 qiónɡ hàn mì lǒnɡ huái多 音 字 预习检查 tiǎo 挑战 tiāo 挑选 挑 rāng 嚷嚷 rǎng 叫嚷 嚷形 近 字 预习检查 瀑 pù 瀑布 曝 pù 曝晒 萝 luó 藤萝 箩 luó 箩筐 茏 lóng 葱茏 笼 lǒng 笼罩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逗引;招惹。 形容鲜美的酒。 长时间地站着。 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多而密。 【挑逗】 【仙露琼浆】 【伫立】 【凝望】 【繁密】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伶仃】 【盘虬卧龙】 【酒酿】 孤独,没有依靠。 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江米酒。整体感知 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景物?朗读课文,注意语 音轻重、长短的变化,说说作者眼前的紫藤萝是什么样 子的。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紫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 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其终极。 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精读细研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边读课文边 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 面进行描写的。精读细研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 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主要从外形方面进行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 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也形 象地表现出了紫藤萝的繁茂。 外形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 和阳光互相挑逗。 精读细研 从颜色方面入手,采用比喻的手法,将紫藤萝花中最浅淡的部分 比作“迸溅的水花”。“银光”是紫花最浅淡的部分,由深而浅,使 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笔触细腻。 “挑逗”一词是拟人用法,从形态方面更显紫藤萝的亮丽可爱,玲 珑剔透,既富动感又充满情趣。 颜色精读细研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 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沉淀”一词写出了紫藤萝花颜色由浅到深的过 程。这些紫色深浅不一,浓淡有别。精读细研 用“帆”“舱”比喻花朵的样子,用“忍俊不禁”拟写 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一个“帆”一个“笑容”,描写得惟妙 惟肖,这是对一朵朵紫藤萝花的形状的描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 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 姿态精读细研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趣盎然。 “我在开花”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盛开的紫藤萝花开得活泼。 “笑”“嚷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紫藤萝花开得热闹。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花瀑 花穗 花朵花树 精读细研 说一说:作者描写了紫藤萝的哪些部分?在描写顺序上有什么 特点? 描写顺序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形、色、态三个方面进 行,全面具体、细致周到。方法指导 写景的方法 精读细研 1.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描写。 2.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3.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 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精读细研 通过对紫藤萝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地方 感受出来的?精读细研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 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 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①作者为什么疑惑和痛苦?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 ②看了紫藤萝之后,作者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了,只有 宁静和喜悦了呢?精读细研 作者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所以痛苦;生死 未卜,是生是死还是谜,所以焦虑。文中的“流 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 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正隐含着作者的 疑惑和痛苦。 ①作者为什么疑惑和痛苦?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 语句吗? 作者沉浸在紫藤萝瀑布所营造的生机盎然的境 界中,紫藤萝花表现出来的生命力使作者从对小弟 的病情的焦虑悲痛中解脱出来,变得和平宁静。 精读细研 ②看了紫藤萝之后,作者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了, 只有宁静和喜悦呢了?③文章开头写到“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但是结尾却写到“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什么要加快脚步呢? 精读细研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 觉加快了脚步。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作者感情的变化: 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 精读细研 说一说:联系前后文,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精读细研 1982年的十多年前,正是“文革”时期,极“左”论调笼罩的年 代,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而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 本文写作的时候,又正值宗璞唯一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小弟 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 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现在却轮 到了小弟,他刚刚五十岁。 资料链接 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这位 五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总工程师,毕业之后 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宗璞在间断叙述了小弟的身前身 后之后,写了如下的话:“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 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 精读细研 资料链接精读细研 作者除了描写眼前的紫藤萝之 外,还描写了其他的紫藤萝。二者 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十多年前的 紫藤萝? 精读细研 既与现在的紫藤萝形成对比,又写出了紫藤萝的历 史变迁。 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 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 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精读细研 2.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有什么特殊意义?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国家命运、家庭境 况和人生际遇,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 的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 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 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精读细研 3.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感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不幸时 不能被厄运压倒,面对生命要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厄运过 后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生活。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紫藤萝独具美韵的 风貌,作者那卓越细腻的笔触让我们折服。这 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的手法美。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 说一说理由。 合作探究 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 轻地笼罩着我。 示例: 将视觉、嗅觉自然地融为一体来品味花的美,这 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 芳香(嗅觉) 淡紫色(视觉)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 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 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 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 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合作探究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 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 时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 作者以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 深刻的理性认识。 2.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这种写法 有什么特点? 作者悲痛中徘徊于庭院,见一树如瀑的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出 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 生命意义的优美散文。 所以,在作者的笔下,紫藤萝已不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上了作 者浓郁主观感情色彩的“意象”,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精读细研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 予某种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3.结合生活实际或个人经历,说说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在生命的过程中,花和人都遭遇着种种无奈和不幸。花 谢花开如同人生命运的沉浮,花荣花枯反映着时代社会的兴衰。 但就像藤萝花的再次盛放一样,把个体放到生命长河中,感受 到的是时代的更替,生命的再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 命的存在是永恒的。 合作探究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紫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为惧, 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 的生命力,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 命更加绚丽多彩。学后感悟 课堂小结 感悟①: 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一 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生命河 流中奋力航行。 感悟②: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 人赞美傲霜斗雪的腊梅。然而虽平凡柔弱,却有生命的尊严和蓬 勃生机的紫藤萝花更值得人们学习。❶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情感。 写作特色 这篇散文首先从紫藤萝引人入胜、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 开的紫藤萝花色调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 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接着,作者从细处落笔,描写 了神奇的紫藤萝瀑布中的每一朵小花。在驻足沉思中,作者通过 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稀落”“伶仃”的紫藤萝花,隐喻家庭曾 遭受的不幸、灾难及“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 疾病的痛楚”。这样,作者借用紫藤萝暗示自己的情思,托物言 志,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❷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作特色 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 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具 体地写出了紫藤萝生长繁茂的样子。“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 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紫藤萝 花的生机勃勃。板书设计 紫 藤 萝 瀑 布 赏花:整体→局部 化静为动 多感官互通 物我交融 忆花:遭遇不幸,又现生机→象征 悟花:生命永恒,美好顽强 珍惜生活 热爱生命课堂检测 A.伫立(zhù) 迸裂(bìnɡ) 绽开(dìnɡ) B.沉淀(diàn) 花苞(bāo) 酒酿(liànɡ) C.树梢(shāo) 遗憾(hàn) 辉煌(huánɡ) D.揣摩(chuài) 花穗(suì) 稀落(xī) 【解析】A项中,“迸”应读bèng,“绽”应读zhàn;B项中,“酿”应读 niànɡ;D项中,“揣”应读chuǎi。 C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课堂检测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其终极。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析】B项中的句子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运用的都是 比喻的修辞手法。 B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课堂检测 A.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 心安理得。 B.在党的八十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顾党所走过的历程,我真 是百感交集。 C.他说了一句幽默话,我们一听都忍俊不禁。 D.戏演到精彩处,台下的观众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起来。 【解析】A项中,“心安理得”指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 然,不符合语境。 A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 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 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 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解析】分析句子的含义时,要注意考虑“我”伫立凝望的原因,同 时明确是什么让这条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动。 C课堂检测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 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 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 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 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 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枯草丛中,悬崖峭壁上,无论贫瘠还是肥沃 ,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给它一点儿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 越是悬崖峭壁上,它越是努力开放。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 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它只是默默无闻地、 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 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 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几年后他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 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 堪,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 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 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 :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课堂检测 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 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 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 顾地融入大地的怀抱,等待着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 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 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 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有删改)课堂检测 ⑴品析语言。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 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 姿态,以及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感。  【解析】“冲进”“干涸的心扉”“僵枯的四肢”“尽力绽放/赏心悦目 的/美丽”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表现的是野菊花在沸水中是如何绽放美丽的 ,表现出“我”心情的愉悦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课堂检测 ⑵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通过写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让 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解析】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从“涅槃的根在 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 出”中能看出野菊花的顽强的生命力。“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 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写出 了期待之情。课堂检测 ⑶请你对文章第1段中的景物描写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 无聊至极的特点,与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写花 作好了铺垫;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情 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描写极具渲染力和感染力。  【解析】这一段描写了特写的秋景,突出秋天荒凉、寂寞、无聊的特点。 这样写是欲扬先抑,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写野菊花作铺垫。这句话还用 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表达了寂寞无聊之情,富有表现力和 感染力。课 外 积 累 拓展探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写尽了枫叶的风采 和意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刻画了荷花的纯 洁。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写出了水仙花的 冰肌玉骨和芬芳脱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夸张形象地刻画 了明媚春天的大好时光和红杏蓬勃生长的态势。拓展探究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 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 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 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 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 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 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 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 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宗璞《丁香结》中考链接 拓展探究 (2019·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苏西 ①某一日午前,站在美丽异木棉的树下,抬眼看她们的样子——昨 夜西风紧,树下又纷纷扬扬落下许多花儿来。厦门秋日正午的阳光还热 着呢,红花瓣在绿草地上有些萎蔫。 ②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闲站着,停了车,问我:“你在做 什么呢?”我指了指美丽异木棉的树,答:“我看看花……”他开车扬 长而去,大概会笑我无所事事?伤春悲秋这种事情,在厦门是不太容易 发生的,只因为这一城花开,从不停歇,“悲”的念头一升起,便被美 丽的花影树生生压下去。拓展探究 ③美丽异木棉,别名“美人树”“南美木棉”,与木棉同科不同 属,来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大部分人以为它是时下开得热闹的洋紫荆, 这真是美丽的错误。美丽异木棉与洋紫荆的区别最明显是叶子不一样: 洋紫荆的叶子是大大的羊蹄形,而美丽异木棉的叶子是细长形的掌状 复叶,并且酒瓶状的树干长有一圈圈圆形的大刺,不小心可是会被刺 伤的。 ④据说美丽异木棉的花有红、白、粉红、黄色,甚至这几种颜色 的花会出现在同一棵树上,可惜我在厦门只见到淡紫、粉红的花色— —有些奇怪的是,花色稍深的,树冠上几乎没有叶子,而花色浅的, 花与叶同在。拓展探究 ⑤美丽异木棉的花开,定格住我心中最美的厦门之秋。明净的蓝 天之下,看着这一树的花儿,开得单纯自如,风过时悄然落在绿草地 上,有不会被打扰的静美之态,想起张爱玲写的:“有一天我们的文 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 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⑥这不是一个传奇的年代,即使有传奇故事发生,也很快地湮没 在时代急于求成的嘈杂中。每个人都忙着朝前赶路,忙着追迳各自的 目标。有几个人,会在赶路和追逐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开 花落呢? ⑦当然,在这样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在和美丽异木棉相处的刹 那间,我应当是快乐的。文明都会成为过去,而大自然的花儿不用理 会文明的升或沉,它们自有它们的生存定律。拓展探究 ⑧但近日的某一个黄昏,暮色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眼前的 一树美丽异木棉,竟然生出中年人的愁绪来。想起最近重读朱天文 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人生识字忧患始’,自 觉以后,就是在艰辛的漫漫长程中修行的事了……海明威的寂寞与 死亡,契诃夫的悲悯,谷崎的异色美,屠格涅夫的贵族品格(非阶 级的),每人都有一套的。” ⑨恰好看到朋友在杭州的初秋,于西泠印社的四照阁里看刘海 粟八十八岁所书赵一鸿那句“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 ,也感慨“人生识字忧患始”,他说刘海粟的“故人”指的是整个 旧山河吧。拓展探究 ⑩我便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冬日,大学毕业数年后重返京城,在所住 酒店的大堂看到启功八十三岁所书的“暂时流水当旧地,随处青山是故 人”,当下悲愁暗生。在北方飘雪的旧地,故人要离乡去国,告别时心 如明镜,明白恐怕再见无缘。谁是流水,谁又是青山呢?人世一途,暂 时与随处的无奈,由不得你不接纳。 ⑪也是一个冬日,从北地归返厦门,看到满城的美丽异木棉,瞬 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厦门还是秋天呢。写信和北方的友人描述此 情此景,友人回说他最近也想念南方。我又想,其实南方于我,也并无 太多可留恋之处。倘真要说留恋,大概还是留恋这从来不萧索的花草植 物,这一树树到冬日也开不败的美丽异木棉吧。看花的时候会恐惧孤独, 也确是心境衰老的开始。但选择另一条路,也未必就不孤独。人之一生, 大约总是和孤独交战的一生。拓展探究 ⑫可是啊,美丽异木棉一开花,好像就抓住了秋天,那些花影 织成的经纬,是沉思,是默念,是“若得其情,哀矜勿喜”,那迎着 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 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⑬也是最好的时光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5期,总第416期)拓展探究 (1)根据文章行文思路及内容提示填空。 段落 内容 ①-⑦段 某一日午前,看到美丽异木棉落花, 引发人生思考。 ⑧—⑩段 ① ⑪—⑬段 ② 近日的一个黄昏,看见美丽的异木 棉,生出中年人的愁绪来。 也是一个冬日,看到满城的美丽异 木棉,瞬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拓展探究 (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以第②、③两段为 例,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第二段中“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闲站着,停 了车”属于记叙。“问我……我看看花”属于描写。“他 开车扬长而去……生生压下去”属于议论。第③段一整段 属于说明。拓展探究 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 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 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3)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画线句子借美丽异木棉的花叶在秋天的特征,表达了 自己的人生思考:人生有起有落,人生有离别,人生有衰 老,但我们不能沉溺于这些失落和悲伤中,我们要珍惜当 下的时光,要知道欣赏时下的美景。这样无论如何,你都 能拥有一个美丽完整的人生。(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 题为《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拓展探究 因为作者是借美丽异木棉表达自己人生感悟的,青 山之于流水是流水的漂泊,故人之于时下,是远离的背 影,美丽异木棉是秋天最后的美景,作者对着美丽异木 棉悟通了人生的漂泊,人生的别离,所以《是青山,是 故人,是美丽异木棉》。课下作业 作者在文中用细腻的描写将紫藤萝的 美丽刻画了出来,请你也用细腻的笔法描 写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课下作业 示例: 回老家时总要经过一棵古槐,它长在水泥路面中间,修 路工人把它保留下来了。老槐树倾斜于路面呈45度角,古老 得人们都不清楚它的具体年龄了。树干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 洞。洞里泥土堆积,小雨过后,几棵小草探出头来,很快就 郁郁青青了,老槐树也很慈祥地呵护着它们。新发的枝条上, 葱绿的叶子更衬出古槐的沧桑。枯树洞算是古槐的遗憾吧! 但眼前这景,却是画家的最爱。

资料: 215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