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实验研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实验研究

ID:293846

大小:10.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3-08-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实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让我发现小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计算的准确率不高。但计算与大家的生活实际又息息相关。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更是贯穿于全过程。我综合2011学年的每次测试卷来看,计算题的分数占总分数的30%左右,大约有80%的学生由于抄错数字、符号,看不准就下笔,或者退位减时,前一位退了,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位时,又忘了进位等种种原因而得不到计算题的满分(如右图)。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不容忽视。为此,在这一学年我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二、实验的目的及指导思想(一)实验目的现阶段有的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总是以“粗心”“马虎”作为借口,甚至有的学生喜欢使用计算器;有的学生则认为计算很简单,而忽视对计算的基本训练,甚至训练不到位,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有一部分老师只重视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了对运算过程的理解性、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作为师者的我们首先要端正态度,消除学生计算时的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二)指导思想计算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并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三、实验措施。(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计算教学本身就是跟枯燥乏味的数字搞“趣味活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准、快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起好玩的游戏,数学的学习活动可真是枯燥得不得了。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渗入一些好玩的游戏。如小学数学第三册中的《七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以谈话引入法作为引入,跟学生说,“今天我们到数学乐园玩,看船来了。小船是用什么来图形组成的?几个图形组成的?”“一只小船有7个三角形,就是一个七,1×7=7,一七得七。”“两只小船呢?”这样以此类推到七七四十九,通过让学生数小船图形的个数来认识七的乘法口诀,然后把练习题设计为数学乐园里玩的项目,如“谁是计算小能手”,“口诀对算式”,“比一比”,“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情来完成有关的练习题,这样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我还以中外数学家的趣味故事或者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习的兴趣,还有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更集中精神来进行计算,使课堂上的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二)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组织学生长期坚持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以下三点: 第一、天天练口算。每天用5分钟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重点练习,对于学生比较难掌握或者是容易出错的内容更要着重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接力赛、夺红旗、找朋友、对口令、同桌编题交换完成并评分等,这样在进行训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二、进行对比练习。学生总会出现一些题目比较容易混错,如53+12错算为66,把个位的3+2错算为3×2=6,所以我在教学中会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这样让学生通过纠正错误来提高辨析能力。第三、定期进行改错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都会把它们收集在一起,定期上一节纠正计算的错题课,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出错误的地方,说明原由并改正。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还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三)讲究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有些计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老师还没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所以如果老师没有讲究方法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这样课堂将会无聊之至,同时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少。作为老师,更决不能因为学生会算,就略带而过。而是要通过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白算理,总结出计算的法则,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容,真实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整个过程中。比如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教学中,“180+340=?”,从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过渡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把180+340计算出来,从表面看来,学生好像都会了,但如果老师对计算过程不多加解释,略带而过,学生就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所以,一节计算课决不仅仅只停留于计算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不但会算,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才是计算课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能算出结果,还让他们明白算的道理。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重视算理的同时,还要注重掌握口算的方法。例如: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就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利用加、减法的互逆也可以用破十法来计算;求积和求商都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来算等等。(四)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1、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细心认真审题,但是对于计算题,很多学生都提笔就做,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甚至运算顺序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才动手解题。所以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先审题,观察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的联系,再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做到做题前心中有数。2、养成检查的习惯。计算完后很多学生忽略了检查,其实检查可以把算错的查找出来,并改正,这样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所以老师要教育学生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同时在教会学生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或等于被减数;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或等于每一个加数等等。3、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顾名思义“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就学,老师的潜移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当着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所以老师平时板书和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解决问题时,要带着学生先认识审题,再分析题目中的关系,思路要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四、实验结果通过一学年的训练,学生由原来的抄错数字、符号,看不准就下笔,或者退位减时,前一位退了,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位时,又忘了进位等种种原因而得不到计算题的满分情况,逐渐改善了许多。从这一次期末水平测试中我任教两个班的学生在口算和列式计算这两道题完成的情况来看,这两道题的应得分为3052分,学生的实得分为2999分,得分率为98.26%。五、实验体会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实验目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相应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中要加强,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 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绝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的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在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得到更大地提高。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