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高一年语文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年秋季高一年语文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ID:151623

大小:38.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5-02-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年秋季高一年语文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试题                        一、语言基础(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猗郁 (yī)       颤动(zhàn)    廿(niàn)四桥   妙处(chù)B.房檩(lǐn)    参差(cī)     瞥见 (piē)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罹(lí)难     敛裾 (jū)           梵婀玲(fán)        D.桂棹(zhào) 着(zhuò)衣   潭柘(zhè)寺     踱着步(duó)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袅娜    镶边    垝垣      义愤填膺    B.斑驳    训鸽    雕零      婆娑起舞    C.晰沥    桑葚    明月铛    窈窕淑女    D.蒲韦    玳瑁    鸳鸯      夜槌而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民众而非精英,民众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B. 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潮流。   C.过去30年,为了适应市场化的改革和建立,国家的治理机制不得不发生转变。    D.一位美国游客在金字塔附近游览时,突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原因是因为他的马被一块从地面上突起的泥砖所绊倒。4.下列选项中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人可以不为财死,鸟可以不为食亡,那该是怎样的人?又该是怎样的鸟呢? 毫无疑问,              世间所有富人都将因此蒙羞。    ①有胆,有识,有才,有手段,有谋略,有智慧,芸芸众生自然有得一比,但还须恪遵游戏规则    ②梭罗那样只过简朴生活的圣人连朽骨都已不剩一根    ③更多的人都是凡人,更多的鸟都是庸鸟,怎么办    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大家心服口服,倘若让意大利黑手党首领或某大国头号贪官成为世界首富,情形又将如何    ⑤凤凰那样只食练食的异鸟则只在传说中出没    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很好,心态十分健康    A.②⑤③⑥①④   B.①⑥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④①⑥   D.①⑥②③⑤④5.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B.《楚辞》收录了春秋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6.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10分)①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②山不厌高,                。                       (曹操《短歌行》)③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屈原《离骚》)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⑤仰观宇宙之大 ,                。                (王羲之《兰亭集序》)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 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⑦余音袅袅,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7—11题(19分)(一)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喜雨亭记   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①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荐:频仍,屡次。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的原因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C.农夫相与忭于野                     忭:喜乐D.以属客而告之                       属:归属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B.(1)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2)竞周容以为度C.(1)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1)而人之所罕至焉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吾以名吾亭             B.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C.商贾相与歌于市         D.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10.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褒禅山记》的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B.《游褒禅山记》选段中,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三者之中,“志”最重要。C.《喜雨亭记》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结构谨严。D.《喜雨亭记》第二段中所写的那场“三日乃止”的甘霖让当地官民兴奋异常,作者为此也特意建造了一个亭子,并命名为“喜雨亭”,体现了作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译文:                                                                         (2)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4分)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2.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                                                                                                                                                                                                                                                                                                                                                          (2)请就“景”与“情”的关系赏析本诗第三联。(4分)答: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红楼梦》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黛玉晚上亲来怡红院看望宝玉。由于袭人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自己更觉无趣,直到半夜才睡下。B.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十分热闹。其中一个小戏子长相似黛玉;众人明白,却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说了出来。这不禁使黛玉自尊心大受伤害。宝玉对湘云使了一个眼色,更令黛玉和湘云气愤。C. 《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拄着拐杖到荣国府请凤姐协助办理丧事。风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D.“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前者写的是薛宝钗,后者写的是林黛玉 。E. “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是王熙凤的判词。 14.简答题。(选择其中一题作答)(5分)(1)宝玉为什么挨打?请叙述其原因。(2)请叙述黛玉葬花这一故事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①尚:超过。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章孔子阐述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      B.孔子认为,一个人“好仁者,恶不仁者”、充其量只是“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C.孔子还认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应当有“仁者,爱人”的宽阔心胸,要主动帮助有过错的人改过迁善,改邪归正。      D.孔子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但他认为这种人是存在的。  (2)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这两段都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冉求曰:“非不说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论语•雍也第六》)(注释)①说:通“悦”。②女:通“汝”,即“你”。画:划定一个界限,停止前进。   答:                                                                                                                                                                                                                                                                                                           五.现代文阅读(14分)冬天里的一团火谢宗玉  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赶在风雪来临之前,烧一窑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亲送到集市换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楼板上。做完这一切,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  ②早晨起来,父亲已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团锣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父母手中也没了那些耕耙播割之类的活计,连小妹也用不着一个人伏在田垅上跟昆虫小蚁说话了。一家人团团围在一堆炭火旁,四双眼睛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父亲的后脑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发,而小妹剁猪草时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上的疤痕。③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把枯涩的村庄变得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稚嫩的纯真,让再傻再痴的孩子也变得冰雪聪明。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在烤红孩子们双颊的同时还点燃了他们对美好日子的幢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坐下来,脱掉鞋子,把双脚揣进父母怀中。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就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爱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⑤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岁月,木炭火煨软了坚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着我们对来年的种种幻想,木炭火用红光篡改了我们对苍白往事的记忆。而遗忘和幻想正是农人过日子的两大支柱。⑥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思维渐渐断散,睡意这时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低头见团锣里自燃的炭火已蒙上了一层灰垢,就用火针拨了拨,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了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种方式。⑦楼上的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个走出家门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哟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点出来?! ”⑧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选自《光明日报》 2013年2月8日有删改)16.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② 段说,在漫长的冬季之前,全家人“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彼此“甚至有些生疏”,表现了处于农村的一家人为生活而奔波的忙碌和辛劳。  B、文章描写小妹的细节只有寥寥几笔,但这几处细节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表现了小妹的天真活泼和顽皮可爱。  C、文章洋溢着对母亲的爱与感激:母亲干活时“飞针扬线”“从容雅致”,动作熟练还富有美感;虽然不认字,只掌握一点民间典故,但还是尽其所能地为孩子讲故事。  D、炭火是冬天里的一团火,是文章的重点描写和抒清的对象;文章结尾让“一团火”以另一种形式在春天继续“燃烧”,使“火”的意象得到了拓展和升华。  E、作品叙写的时间从秋天到春天,从早晨到晚上,活动的地点以家人生活的房子为主,油画般地展现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和睦温馨、无忧无虑、宽裕美满。17.请分析第①段划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及作用。(4分)答:                                                                                                                                                                                                                                                                                                           18.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5分)  答:                                                                                                                                                                                                                                                                                                           六.作文:(共70分)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看似胸怀大志,但是他连一间小屋都不肯扫,又怎么能够扫天下呢? 请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秋季高一年第二学段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基础(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2)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们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玉石,挨饿的人不能把它们当做米饭。(使、雨、不得、以为 各1分)6.①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②海不厌深  ③岂余心之可惩   ④信誓旦旦⑤俯察品类之盛        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⑦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2.(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1分)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1分)   (2)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2分)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1分)四.(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3.(5分)AD (A是晴雯在闹脾气   D前者写的是林黛玉,后者写的是薛宝钗。)14.(5分)(1)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2)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5.(3分)(1)D(可知孔子认为不存在力量不够的人。)  (2)孔子子认为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孔子子认为为仁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自觉性和由此带来的决心和毅力问题。五.现代文阅读(14分)16.CE ( C 项“不认字,只掌握一点民间典故”错   E项“无忧无虑、宽裕美满”错)17.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雪的威猛和凶狠,(1分)为下文写冬天里的炭火的作用作铺垫;( 2分)天气的严寒更突出炭火的温暖以及炭火中体现出的亲情。(l分)18.这一段排比的语句强调木炭火在我们一家人生活中的意义:木炭火帮助我们度过了艰准的岁月,祛除了痛苦,让我们体验到农忙时无法得到的温暖与亲情;在炭火的映照下,甚至一些心酸的往事也变成了难忘的生活馈赠;同时木炭火也给家庭带来了生活的信心,使家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1)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的人,也没有见过讨厌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讨厌不仁的人,他实行仁德是因为不使不仁的人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有谁能够用一天的时间把力量花在仁上的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没有见过。” (参考译文2)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有限。”孔子说:“如果能力不够的话,那么到半路走不动了才停止前进,现在是你自己划定了一个界限,停止向前走啊!”【参考译文3】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斤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之南空中落下麦子,占卜后早丰年之兆。接着整月不下雨,百姓这才很着急。过了三个月,到乙卯日(四月初二)才下雨,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一起在衙院庆贺,商人一起在市场歌唱,农民一起在田头喜乐.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建成。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然后跟他们说:“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连年饥荒。诉讼案件会增加,并且盗贼也会更加猖獗,这样,我跟诸位即使想在这座亭子里悠然自得地游乐,能够做到吗?如今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们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玉石,挨饿的人不能把它们当做米饭。如今一场雨连下了三天,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没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用来命名我的亭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